很多人努力了一輩子卻發現自己還是個普通人,而有些人輕而易舉的就成為了社會上層人士。出乎意料的是,前者笑意盈盈、喜氣洋洋,後者卻悶悶不樂、鬱鬱寡歡。人生是需要清閒的,多少都得有一些留給自己的空間,無論什麼時候大家要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你擁有的,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莫皓光身為香港大學的碩士高材生,在商界叱吒風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卻選擇了自己最嚮往的一種生活,與妻子歸隱了鄉間,住在22平米的小房子裡。雖然十三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是樸素的生活卻讓他感覺一身輕。
百因必有果
莫皓光出生於香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成績優異的他考入了香港大學。或許是因為對學習的熱愛吧,他又接著研讀了碩士學位,並且成功畢業。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發展,他一定會憑著這個高學歷找到一個優秀的工作,然後在商界佔有一席之地吧。誰能想到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選擇搬到了鄉間田園,租了一個僅有22平方米的房子。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發生,人生總是不自覺的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莫皓光如果從出生開始就有著過鄉間田園、粗茶淡飯生活的計劃,那他也根本沒必要拼命攻讀學業了。這一切都因為他在大學期間無意中看到的一則新聞。
最開始的莫皓光和普通大學生一樣,除了上課做作業就是打遊戲、看電視劇,要是餓了就點個外賣。日子雖然過得平平無奇,但也是樂在其中。直到有一天,莫皓光在無意中看到了一條新聞——香港的垃圾填埋場再也承擔不了已經接近飽和的垃圾產物了。
無意中的一條新聞卻對莫皓光產生了極為強大的震撼。他想著風景很是美好的大自然,怎麼會輸給了人類產生的垃圾,環境是不是會越來越糟糕?他心中的愧疚自責之情油然而生,從此之後他心中對於環保的重要性對他來說是日漸強烈。莫皓光產生這種想法也不只是單純的說說而已,從來言出必行的他也絕不走形式主義。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他報名參加了「體驗自然」的社會活動,就是這樣一次社團活動,讓他下定了決心。
從小在商業氣息濃鬱的城市長大的莫皓光其實並沒有設身處地的感受過鄉村生活,因此這一次他發現原來自然界那麼美好,真的就是書中所說的世外桃源——蒼翠欲滴的樹木、暗香疏影的鮮花、清澈見底的湖水,面前一片千巖競秀、花紅柳綠的景象,真讓莫皓光誤會了自己去到了仙境。
原來即使是聞慣了汽車尾氣味道的我們並沒有習慣,依舊還是對清澈無染的自然氣息是那樣的依賴;天天使用著一次性餐具的我們,在無形之中做了毫不留情的砍樹的「光頭強」。我們肆無忌憚的向自然界索取,卻忘記了,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那個時候,莫皓光決定將自己人生需要考慮的第一位放在環境方面,甚至連工作都是要考慮這份工作是否對保護環境有好處。在2004年他成立了一家與社會服務相關的公司,主要是宣傳和倡導環保理念,引導人們多做一些對環境和社會有益處的事情。但是後來的他發現,他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自己的宣傳單要用紙,包裹要用塑膠袋、喝水用的飲料瓶等等,自己還是在做著製造垃圾和破壞環境的事情。
他這次徹底決心作出改變——在碩士畢業之後,他離開了城市,為了親自踐行環保理念去到了鄉村進行生活,發誓要過一種環保極簡的樸素生活。
佳偶天成的愛情
曹雪芹曾有言「黃金萬兩容易得,人間知己最難尋」來形容友情;才女卓文君也曾感嘆「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那如果是懂自己的人生伴侶,那這一生過得應該是更加的完美無憾了。
莫皓光就是這樣一個好運氣的人,但是與其說他是好運氣,還不如說是好人有好報。在元朗山腳下有一個僅有22平方米的房子,沒有空調、沒有電視、沒有遊戲機、沒有WiFi信號,夏天只能開風扇、冬天最多用暖爐。這樣的日子,有一個人陪著莫皓光相濡以沫,「節能減排」的變老,莫皓光覺得自己很幸福。
莫皓光的妻子名叫阿牛,兩人是在環保講座中相識的,因為對環保有著共同理念的兩個人很快的有了共同話題。俗話說同性相惜,一樣的興趣愛好很容易將兩個人拴在一起,尤其是莫皓光的生活方式很是吸引阿牛,而阿牛也決定採用莫皓光的生活方式一起節能環保。於是兩個人舉辦了一場符合兩人觀念的「綠色婚禮」。
婚禮的舉辦場地是一所自然學校,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和腳下的青青綠草為這一對新人做了見證。但是和其他婚禮不同的是——婚禮上的菜全是夫妻二人親自下廚烹飪的素菜;宴請的三百多位賓客也都是必須自己攜帶餐具;兩人的戒指也不是鑽戒,而是兩人親手為對方編制出來的草戒。
在婚禮結束之後,兩人便又將草戒埋在了土地裡,讓小草回歸了自然。對於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婚禮的意義只是證明又有一對幸福的戀人永結同心,而不是做給外人看的場面是多麼的富麗堂皇、官面奢華,只要夫妻二人相守相愛就足夠了。正如他們兩人所說的——簡簡單單的回歸自然,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婚禮的精髓,才是我們對感情的理解。
節能的高質量生活
到現在兩人已經在山間小屋中生活了十三年。為了宣傳倡導和以身作則,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13年之間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連家具也都是兩人撿來的。並不是說兩人多麼的窮,而是因為兩人覺得很多人丟棄了的這些東西並沒有物盡其用,所以兩人將其撿了回來使其物超所值。
夫妻二人帶著兩人愛情的結晶自己的兒子,三個人一起住在了小房子裡。家裡用的水是來自山間的清泉溪水,吃的菜是自家田地裡種的瓜果蔬菜,日常用火也是山間的柴草,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取之自然也還之自然。就這樣的田間日子,沒什麼喧囂,也沒什麼嘈雜,就這樣樸實無華的日子兩人都是樂在其中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為了安穩度日而順水推舟,更多的時候需要做到打破常規、推陳出新,要將自己有限的人生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並不是一定要追求生活過得多麼的好,而是要追求如何過得高質量,將生活當做是一次鑑賞會,這樣就會將生活態度有所升華,最後擁有一個更輕鬆,更有價值的人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