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碩士歸隱田園,帶妻兒撿13年破爛、住22平小屋,這又是為何?

2021-01-10 隔壁Lao老陳

很多人努力了一輩子卻發現自己還是個普通人,而有些人輕而易舉的就成為了社會上層人士。出乎意料的是,前者笑意盈盈、喜氣洋洋,後者卻悶悶不樂、鬱鬱寡歡。人生是需要清閒的,多少都得有一些留給自己的空間,無論什麼時候大家要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你擁有的,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莫皓光身為香港大學的碩士高材生,在商界叱吒風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卻選擇了自己最嚮往的一種生活,與妻子歸隱了鄉間,住在22平米的小房子裡。雖然十三年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但是樸素的生活卻讓他感覺一身輕。

百因必有果

莫皓光出生於香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成績優異的他考入了香港大學。或許是因為對學習的熱愛吧,他又接著研讀了碩士學位,並且成功畢業。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發展,他一定會憑著這個高學歷找到一個優秀的工作,然後在商界佔有一席之地吧。誰能想到不按常理出牌的他選擇搬到了鄉間田園,租了一個僅有22平方米的房子。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發生,人生總是不自覺的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莫皓光如果從出生開始就有著過鄉間田園、粗茶淡飯生活的計劃,那他也根本沒必要拼命攻讀學業了。這一切都因為他在大學期間無意中看到的一則新聞。

最開始的莫皓光和普通大學生一樣,除了上課做作業就是打遊戲、看電視劇,要是餓了就點個外賣。日子雖然過得平平無奇,但也是樂在其中。直到有一天,莫皓光在無意中看到了一條新聞——香港的垃圾填埋場再也承擔不了已經接近飽和的垃圾產物了。

無意中的一條新聞卻對莫皓光產生了極為強大的震撼。他想著風景很是美好的大自然,怎麼會輸給了人類產生的垃圾,環境是不是會越來越糟糕?他心中的愧疚自責之情油然而生,從此之後他心中對於環保的重要性對他來說是日漸強烈。莫皓光產生這種想法也不只是單純的說說而已,從來言出必行的他也絕不走形式主義。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他報名參加了「體驗自然」的社會活動,就是這樣一次社團活動,讓他下定了決心。

從小在商業氣息濃鬱的城市長大的莫皓光其實並沒有設身處地的感受過鄉村生活,因此這一次他發現原來自然界那麼美好,真的就是書中所說的世外桃源——蒼翠欲滴的樹木、暗香疏影的鮮花、清澈見底的湖水,面前一片千巖競秀、花紅柳綠的景象,真讓莫皓光誤會了自己去到了仙境。

原來即使是聞慣了汽車尾氣味道的我們並沒有習慣,依舊還是對清澈無染的自然氣息是那樣的依賴;天天使用著一次性餐具的我們,在無形之中做了毫不留情的砍樹的「光頭強」。我們肆無忌憚的向自然界索取,卻忘記了,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那個時候,莫皓光決定將自己人生需要考慮的第一位放在環境方面,甚至連工作都是要考慮這份工作是否對保護環境有好處。在2004年他成立了一家與社會服務相關的公司,主要是宣傳和倡導環保理念,引導人們多做一些對環境和社會有益處的事情。但是後來的他發現,他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自己的宣傳單要用紙,包裹要用塑膠袋、喝水用的飲料瓶等等,自己還是在做著製造垃圾和破壞環境的事情。

他這次徹底決心作出改變——在碩士畢業之後,他離開了城市,為了親自踐行環保理念去到了鄉村進行生活,發誓要過一種環保極簡的樸素生活。

佳偶天成的愛情

曹雪芹曾有言「黃金萬兩容易得,人間知己最難尋」來形容友情;才女卓文君也曾感嘆「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那如果是懂自己的人生伴侶,那這一生過得應該是更加的完美無憾了。

莫皓光就是這樣一個好運氣的人,但是與其說他是好運氣,還不如說是好人有好報。在元朗山腳下有一個僅有22平方米的房子,沒有空調、沒有電視、沒有遊戲機、沒有WiFi信號,夏天只能開風扇、冬天最多用暖爐。這樣的日子,有一個人陪著莫皓光相濡以沫,「節能減排」的變老,莫皓光覺得自己很幸福。

莫皓光的妻子名叫阿牛,兩人是在環保講座中相識的,因為對環保有著共同理念的兩個人很快的有了共同話題。俗話說同性相惜,一樣的興趣愛好很容易將兩個人拴在一起,尤其是莫皓光的生活方式很是吸引阿牛,而阿牛也決定採用莫皓光的生活方式一起節能環保。於是兩個人舉辦了一場符合兩人觀念的「綠色婚禮」。

婚禮的舉辦場地是一所自然學校,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和腳下的青青綠草為這一對新人做了見證。但是和其他婚禮不同的是——婚禮上的菜全是夫妻二人親自下廚烹飪的素菜;宴請的三百多位賓客也都是必須自己攜帶餐具;兩人的戒指也不是鑽戒,而是兩人親手為對方編制出來的草戒。

在婚禮結束之後,兩人便又將草戒埋在了土地裡,讓小草回歸了自然。對於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婚禮的意義只是證明又有一對幸福的戀人永結同心,而不是做給外人看的場面是多麼的富麗堂皇、官面奢華,只要夫妻二人相守相愛就足夠了。正如他們兩人所說的——簡簡單單的回歸自然,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婚禮的精髓,才是我們對感情的理解。

節能的高質量生活

到現在兩人已經在山間小屋中生活了十三年。為了宣傳倡導和以身作則,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在13年之間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連家具也都是兩人撿來的。並不是說兩人多麼的窮,而是因為兩人覺得很多人丟棄了的這些東西並沒有物盡其用,所以兩人將其撿了回來使其物超所值。

夫妻二人帶著兩人愛情的結晶自己的兒子,三個人一起住在了小房子裡。家裡用的水是來自山間的清泉溪水,吃的菜是自家田地裡種的瓜果蔬菜,日常用火也是山間的柴草,在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取之自然也還之自然。就這樣的田間日子,沒什麼喧囂,也沒什麼嘈雜,就這樣樸實無華的日子兩人都是樂在其中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為了安穩度日而順水推舟,更多的時候需要做到打破常規、推陳出新,要將自己有限的人生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並不是一定要追求生活過得多麼的好,而是要追求如何過得高質量,將生活當做是一次鑑賞會,這樣就會將生活態度有所升華,最後擁有一個更輕鬆,更有價值的人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歸隱田園的港大碩士,帶著妻兒住22平米小屋,13年沒有一件新衣服
    但有時候,當我們為了那些世俗的東西而厭煩疲倦的時候,回過頭來歸隱田園,追求自己內心的寧靜。有些人他們在年少的時候,可能獲得了很多的利益,但最後他們還是選擇歸隱田園,追求自己內心的寧靜。有一個歸隱田園的港大碩士,帶著妻兒住22平米小屋,13年沒有一件新衣服。
  • 港大碩士,放棄高薪歸隱山間,住22平米小屋,13年沒買過一件新衣服
    就好比這個男子的選擇,作為香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卻選擇了歸隱鄉間,和妻子一同住在22平米的小屋子裡,13年都沒有買過一件新的衣服。莫皓光是一個香港本地人,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的他一路都是讀名校,考取好的成績。多年努力學習最後他也是考取了香港大學,最後還一路念到碩士學位。香港大學作為全國知名學府,含金量自然不容小覷,更何況莫皓光還讀到了碩士,未來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 港大高材生,與妻子歸隱做農夫,家具全靠撿,13年不添一件新衣
    歸隱鄉間,一心做農夫他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他是畢業於著名學府香港大學的高材生,他原本可以在繁華的都市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碩士畢業的他——莫皓光,畢業後卻選擇搬到山間鄉下,租了一個僅有22平米的房子,過著歸隱田園的生活。是什麼讓他放棄多數人想進都進不去的都市?是什麼讓他放棄城市的方便與眾多資源?選擇與妻子一起在山間生活呢?
  • 香港大學高材生,歸隱山林13載成農夫,生活用品要靠撿,值得嗎?
    而本文的主人公莫皓光正是一個這樣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不斷尋找的人,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這樣一位來自港大的高材生,為何會拋下所有的榮譽,而去選擇妻子一起歸隱山林成為一名農夫呢?的確每一個人都有去選擇生活平凡的權力,但是世人終究不會理解莫皓光的選擇。那麼這一切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港大高材生莫皓光,歸隱山林13年,吃靠種穿靠撿,有意義嗎?
    直到莫皓光考上香港浸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後,偶然去體驗了一次鄉村生活,這才讓他真切的意識到,城市和鄉村的環境,是真的有差異的。自小在城市中長大的莫皓光,剛一到鄉村,便被撲面而來的自然之風給滌蕩的靈魂一震。風中,有新鮮泥土混合著青草的氣息,也有鮮花伴生著陽光的明媚感,和城市當中的直聳入雲的鋼鐵大廈截然不同。似乎到了這裡,整個人的心情都隨著這寧靜柔和的鄉村而放鬆。
  • 他是港大碩士,放棄企業高薪歸隱鄉間15年,只吃素食,家具全靠撿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隱居田園、親近自然的生活,似乎是很多人都嚮往的生活方式,如今的城市人群壓力很大,能夠找到一個「採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地方實屬不易。話是這麼說,但真正能做到放棄一切去過田園中簡單自由生活的,其實寥寥無幾。
  • 港大碩士莫皓光:一家3口歸隱山間,享受田園生活,自稱「野人」
    昔日高門子作為香港的碩士,莫皓光的人生理應被鋪滿了鮮花和掌聲,順風順水,自不必說——香港大學的碩士高材生是各大企業競相爭取的熱門選手。只不過這位碩士卻在某天之間突然開了竅,像是被另一個魂魄住進了身體,一反常態做出了許多與眾不同的決定。莫皓光天資聰穎,頭腦靈活,是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 陳引馳:陶淵明為何歸隱田園
    ▏題圖:明李在《歸去來兮圖》陶淵明為何歸隱田園陳引馳|文想起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形象大概立刻就會浮現出來:這是一位遵從自己心願而歸隱田園的詩人。不過,就一定是這樣的嗎?詩人之所以能一再地一不高興就甩手而去,當然有他的資本,可想而知,他有一定的依憑,是有些家底的,即使到最後他歸隱田園的時候已很落拓,也還有「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歸園田居》其一)。
  • 55歲陸遊被彈劾不得不歸隱故鄉,一首宋詞寫盡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
    既然懷才不遇,空有報國之心,還要面對排擠,為何一定要留在仕途,非得最後撞個頭破血流?或許他們是受到了儒家思想學而優則仕的影響。畢竟前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歸隱山林,最後的結局卻非常悽慘。他們內心當中都有著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的信念。
  • 辛棄疾很有禪意的一首詞,盼望歸隱田園,自在忘機,禪意盡顯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並倍受全世界的推崇。而唐詩宋詞更是這瑰麗花園裡的奇葩,留給後人美妙和神奇的精神享受。從晚唐開始,歷五代而宋元明清之間,禪師們以詞說禪,詞境與禪境結合很好。
  • 歸隱田園,是莊園和民宿的最大騙局
    但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多麼自欺欺人。逃得了周末,周一一大早還得上班打卡。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去莊園和民宿的目的,根本不是享受休息,而是為了以更好的狀態去工作。所以,莊園和民宿,要打造的不是「隱逸功能」,而是「充電價值」。
  •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寧願歸隱成田園詩派的鼻祖
    他前半生入仕為官,40歲後歸隱田園,最終成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人們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及「田園詩派之鼻祖」。尤其是到他20歲時,家裡異常貧困,這有詩為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此時,縣吏連忙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的,並且還要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到太守面前說壞話的!」
  • 出仕13年後厭倦官場歸隱田園,他的這首古詩流傳了1600年
    但是這並非每個人都是有如此的待遇的。一則那個時候科舉或者更早的察舉、舉孝廉等方式,能夠入選的人極少,一般人是沒有機會的;二則是很多人拿到了機會出仕,卻發現自己混不下去,只能放棄這一切重歸田園,日日飲酒作詩了此一生。這兩個路上的人,都不少。
  • 星露谷物語如何在史萊姆小屋裡撿東西 史萊姆小屋撿東西方法
    《星露谷物語》如何在史萊姆小屋裡撿東西?  不少玩家在星露谷物語遊戲中都自己飼養了史萊姆,但是進去撿東西往往會被攻擊,那麼應該如何安全的在史萊姆小屋裡撿東西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玩家「觀測者Lsh」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們不妨來看看吧!如何在史萊姆小屋裡撿東西?
  • 13年沒買一件新衣服!這對高學歷夫妻隱居做農夫,沒車沒房也很開心!
    13年來,他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也沒有想過買房、買車一家三口每月的開銷只有2000元有孩子後,一個月也就多花一兩百塊這在物價水平極高的香港實屬不易他卻覺得格外幸福「身邊好多朋友在城市工作了大半輩子都想歸隱田園,我覺得他們很傻既然田園生活那麼好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過呢?」
  • 東晉陶淵明,歸隱田園和縱情山水的陶冶情操,是他人學不來的
    東晉陶淵明,歸隱田園和縱情山水的陶冶情操,是他人學不來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陶淵明的故事。小編講起陶淵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家裡麵條件好,但是到陶淵明這個時候,家家庭卻已經敗落了。他小的時候喜歡讀書,有。
  • 逃離大都市 看看這對韓國夫婦如何歸隱山林
    不僅如此,他還耗時6年,把兩人「歸隱山林」的生活經歷畫了下來,變成一部將近600頁的山居生活漫畫。雖然是大部頭,讀起來倒是非常暢快,讓人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由後浪旗下品牌後浪漫出版的漫畫《不方便,但很幸福》,故事由他和妻子逃離城市喧囂搬至山中小屋開始,本以為接下來可以享受生活,沒想到困難卻接踵而至,從自己搭爐子到冒著大雪去小溪鑿冰打水……許多現實細節和對於個人存在的自省都是在同類作品中難得一見的。這本書的迷人之處在於其真實性。
  • 吃素的高學歷夫妻過極簡生活13年:擯棄種種欲望,其根源是愛極了這個世界!
    莫皓光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並擁有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卻沒有在城市中從事體面的工作,而是隱居郊外,選擇當一名農夫,和太太、兒子一起,過著貼近自然的簡樸生活。13年來,他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也沒有想過買房、買車,一家三口每月的開銷只有2000元。有孩子後,一個月也就多花一兩百塊,這在物價水平極高的香港實屬不易,他卻覺得格外幸福。「身邊好多朋友在城市工作了大半輩子,都想歸隱田園,我覺得既然田園生活那麼好,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過呢?」
  • 頭頂克夫命被退親,她帶空間造盛世田園,變成農門俏王妃!種田文
    趙德才和劉文強就陪著趙雲兒去了吉慶酒樓,此時正值午飯時間,吉慶酒樓卻是冷冷清清的,在大堂只有一桌,看來這段時間把吉慶酒樓擠兌的不輕。  三人穿過大廳,到櫃檯前找到掌柜的,說明了來意之後,掌柜的就把他們帶進了後院的一個小屋中,然後退了出去說是去請他們東家。
  • 一幢小屋,一片田園,重溫鄉村的悠閒時光
    只要一幢小屋,一片田園,釣釣魚,澆澆水,就能度過悠閒的一整天。《星露谷物語》如果想在手機上體驗類似遊戲的話,不妨來試試最近上線的《奶牛鎮的小時光》。大抵所有田園遊戲都需要一個充滿懷舊氣息的背景故事,在《奶牛鎮的小時光》裡,在城市疲於生活的你喝著故鄉的牛奶入睡,一覺醒來,已經重回到了過去的故鄉——奶牛鎮。你決定抓緊這個機會,重新種田、犁地、接訂單,讓奶牛鎮慢慢興旺起來。第一件任務就是種田除草,澆水砍柴,將種子種進地裡,讓荒蕪的小屋和貧瘠的土地恢復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