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大,他往往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性格特點,人格是否健全。
也決定著是否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有人認為童年有那麼重要嗎?那麼小的孩子什麼都記不住,我想說這種話的的人,童年一定過得很幸福,沒有體驗不幸福的童年的痛楚。
由美國著名兒童醫生娜丁·伯克撰寫的《深井效應》中提到,當一個人永遠不幸福的童年的時候,這段回憶會影響他的內心,並且不僅僅是從心理上,也更是對孩子身體上的摧殘,他能改變孩子身體的技能。
改變細胞複製的方式,改變孩子的發育軌跡,增大孩子患有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等。當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不以為意,覺得這是誇大事實。
因為這些話顛覆了我的認知,因為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得出,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可逆的,你可能會從心理上艱難地走出陰影,但是身體上的烙印是無法根除的。
一,如何都減不下去的肥胖
我們來講述一下他書中的一些案例,第一個案例來自於唐娜的病人,他已經53歲了,並且還有糖尿病和肥胖症,他十分懊惱自己的體重,想要把減輕到正常體重。
於是他每天配合醫生,辛苦的鍛鍊身體,控制進食,他也成功的減掉了45公斤,但是短短六個月過去,體重就像皮球一樣猛烈的反彈回來,她的醫生費利蒂也是不理解,她已經明明能夠控制自己的進食,為什麼還是那麼快速的反彈呢?
醫生經過詳細的詢問,最終得知唐娜在四歲的時候遭到過性侵,輸入中講述了很多關於童年時期性侵的人群,佩蒂也和唐娜一樣,每天苦惱著自己的行動,但是不論怎麼減肥,自己的體重在不知不覺中又恢復成了原貌,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減肥,恢復的負面循環當中。
這引起了他的主治醫師費利蒂的注意,他認為,似乎肥胖和童年時期的經歷有一定的隱性關係是,於是他把醫院中記名的186個肥胖症患者仔細巡查他們童年時期的經歷,他們都承認自己的童年過得不盡人意,於是他擴大了範圍,其他疾病的話,是否也曾立過童年的不幸呢?
醫生們設置了很多關於童年的問卷調查,例如是否被家暴?爸爸媽媽精神疾病等等,60%至70的患者勾勒出一種選項13%。如果得分在四以上的人群是零分的人群患癌症機率的兩倍。
他們的童年就像疾病的根源一樣,而如今的疾病是童年的外化表現,就比如說有100個人喝了一口井的井水,有98個人都上吐下瀉,我們應該是治療他們的腹瀉,還是要去探尋一下井水的問題呢?
二,應激反應系統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應急反應系統,它指的是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觸發自己的本能反應。在這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風暴之後,身體也就會留下一定的記憶,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當我們受到一條狗的追擊的時候,我們非常的慌張。
於是我們跑步的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心跳加速,汗流浹背,腎上腺激素飆升,在這種緊張的時候,我們甚至不會感覺到飢餓,我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快跑!這就是我們人體中的應急反應系統在幫助我們逃離危險。
雖然應激反應系統能夠幫助我們逃離危險,但是他並不是百利無一害的,我們偶爾一次心跳加速,刺激應激反應系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天之內要反覆啟動設計次呢?
1,毒性應激反應
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在童年時期,如果遭受持續撞傷的孩子,即使在成年之後沒有這樣的經歷,但是他們腦部中的學習和記憶部分正在持續縮小,也就是說他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正在持續的下降,在那張調查問卷中。
如果是4分以上的患者,患有肥胖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二倍,學習障礙的概率是32倍,毒性應激反應也就是說,一天之內我們要擔心,害怕十幾次甚至上百次,身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並且是在童年時期,身體並沒有發育成熟,大腦中的結構功能也不是十分的完善,在反覆的刺激應激反應系統,則會造成這些系統的不能正常發育,影響發育的免疫系統,甚至對於人體DNA的解讀轉錄都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大大增加了人體患疾病的風險。
2,正向應激反應
其實用以反應對於人體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比如說,正向反應能夠讓人產生合理的焦慮,適度的緊張能夠幫助人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發揮自己的水平,獲得好的成績。
3,耐受性應激反應
耐受性應激反應能夠更加猛烈的刺激身體的功能,也就是遇到比平常更為嚴重的事情,例如長期的不幸,又例如親人的去世,或者是經歷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長期的在這種耐受性應激反應下生活如果有家長或是成人能夠為孩子提供一些緩衝的機會。
那麼孩子的器官也能夠恢復如初,但是童年時期經歷不幸的孩子他們周圍的成年人並不會給予他們的支持和愛,結果就會破壞他們的生理結構的正常發育。隨著孩子進入成年期,也就增加了疾病的風險。
書中還提出一個深刻的觀點,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感受到一些羞恥和內疚的情緒,會覺得自己的做法讓孩子失望,在這種情緒下長期也會讓家長有疾病的風險,家長要正確地面對這些情緒,可以經過睡眠,運動,營養,冥想等方式進行調整
根據研究表明,在家庭中要有良好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這樣才能達到每一個人心中健康和身體上的健康,不要認為孩子小,對於這些就沒有什麼影響,童年痛苦的經歷成為了他們DNA的一部分,無法逃避,無法正視,所以說,家長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愛才是所有病的靈丹妙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