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在於活在同溫層,不苦活出同溫層

2020-09-10 盼遊旅行

高考了,一些熱詞滿天飛,今天收到問答的邀請,我們今天就來談一下「今天的高中學生苦不苦?」

有什麼是不苦的?

讀書本來就是一種知識競技,如果輸了,知識層面不足,到社會更苦,所以今日多吃苦,明日少吃苦,所以當今高中生,在讀書的過程,哪有不苦的。一次又一次的題海,腦筋已經運用率達到人生的巔峰,但是高中生為的就是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的巔峰。其實大部分高中生,是不明白為何讀大學,大部分認為讀大學現在高中的苦生活就會過去。就因為這個覺得苦嗎?不盡然,因為大部分人沒經歷過社會的苦。如果現在任何一個在工作上,每天為兩餐而奔波的人,一定會想,讀書的時候,多甜,不用愁餓死、不用愁生活。

有什麼是苦的?

大部分讀書苦的人,以後生活多半也是苦的。但是回憶高中的時代是甜的。該努力的時代不去努力,這個世界最多人做的是後悔沒有做什麼,而不是後悔做了什麼。舉例,美國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其實很多美國人都後悔,為何不仿效中國或者歐洲的封鎖,為何提早解封,基本大部分政府和公共衛生官員會這樣想,高中讀書也是。高中這個階段,可以說無論體能,想法,思維,韌性都是人生發展的最巔峰,所以這個階段說白了就是精英區分的階段。你能上遊的能力,之後的大學,考研,進入社會,一定是一直向上遊弋的過程。同時,一些感覺苦的人,因為他們屬於非精英階層,導致覺得負荷大,壓力大,無法突破,最後都被這個高考篩選和淘汰。社會很搞笑,以前遇上改革開放,沒讀書的人下海經商,然後聘用了大學剛畢業的高中同學,很多這類段子和笑話,但是現在這個科技為時代驅動力的社會,又有多少低文憑的人進入商海可以快速崛起,基本現在經商,創業沒有完備的知識體系,別說搞小買賣,連開小賣部都吃力。因此,過去的下海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的知識架構更為複雜,社會創業者的知識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那麼什麼是苦?就是那些過早走入社會,知識完備性不具備的人,生活會把他們折磨的死去活來,苦不堪言。

苦與不苦,看社會也看自己

這裡,本人並不是鄙視文化不高的人,或者文化不高,天生樂天也許也會覺得不苦。但是生活是現實存在的,我即無法扭曲,也無法改變。所以順應社會的洪流,是一個人的生存能力。高中生活可以說苦,也可以說不苦,如果你不明白自己的以後社會缺失什麼知識,你一定覺得學習更多是多餘的,而當你知道,你離社會高階的群體思維有多遠,你會覺得現在學再多都還是不夠的,時間都不夠了,還有時間去思考苦不苦嗎?

苦,在於活在同溫層,不苦活出同溫層,明白這點,多帶你的小孩走出社會,體驗社會,自然,高中的苦與不苦,他自有體會。

相關焦點

  • 危險的同溫層
    我一直建議身邊的人,如果想要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活得開心,就要多去構建自己的同溫層,嚴肅話題只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朋友討論。這當然是一件會讓人變得比較局限的事,但一來我相信值得我給出這種建議的人自己有著足夠的信息獲取與鑑別能力,即使在同溫層裡也不會太影響生活;二是以國內目前的智識水平,離開同溫層討論是件十分危險的事。
  • 蔡英文希望「臺獨」論調,讓「抗中同溫層」變厚,變深?
    出現了以網絡社交媒體構築的「同溫層」,跟傳統政治「基本盤」一樣成了影響選舉結果的因素。蔡英文贏在「同溫層」,而韓國瑜則輸在「同溫層」。蔡英文希望「臺獨」論調,讓「抗中的同溫層」變厚,變深由此可見,「基本盤」肯定無條件地支持本陣營的候選人,因此有些盲目,而中間選民顯得更為理智,2016年的選舉,蔡英文勝在得到了中間選民的支持,因此2016年蔡英文選勝之後,她對於兩岸關係表現的非常溫和,並且模糊了兩岸關係的論調,向民眾展示自己務實的姿態,但2020年蔡英文再次當選
  • (麗晶同溫層園)
    >大三班賀泉林、林晨熙、嚴依蕊、汪海馨、王厲臻、何滕躍、鄧浩洋、徐子謙、陳楚月、徐候歆、了解您身邊的高品質幼教---麗晶教育麗晶鵬程雙語幼兒園地址:武漢市武昌區徐東路鵬程花園內電話:027—50802222  027—86819986麗晶同溫層中英文幼兒園
  • 學者嘆:恐淪為「中年大叔同溫層」
    對此,臺師大教授範世平表示,這群人在國民黨內雖算是「青年才俊」,但他直言國民黨危機,這群人若沒辦法掌握年輕世代的想法,「仍是一群中年大叔相互取暖的同溫層。」範世平1日在臉書發文提到,自己對這群被任命的黨務高層,他雖然完全尊重支持他們看法,但嗅出國民黨新人事的危機,這群人如果跟年輕人的想法差距太大「怎麼改?
  • 2020年第一天的回憶;尋找「他者」的「同溫層」
    與我所知曉的福柯的「規訓社會」和「生命政治學」不同,韓炳哲分析的是「功績社會」和「精神政治學」,這個社會通過「肯定」而不是「否定」來運行,「苦藥」的控制讓位於「點讚」的討好和成全。同時,在邊沁和福柯的「全景監獄」的基礎上,韓炳哲以「數字全景監獄」來描述當代社會,認為其大部分問題在於,「他者的時代已然逝去」,他者的否定性讓位於同者的肯定性,而「同者」缺少限定它、塑造它的辯證的對立面,最終形成了「同質化的恐怖」。——我的天,多麼精準、警醒的描繪和剖析!
  •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
    新型農民種田苦不苦?我也具體不清楚這新型農民和老型農民是怎麼個概念,直白的說吧,現在的農民屬實不算很苦,過去真苦。解放前咱沒經過,只能聽老人講,和從書本上看到的,農民真的是太苦了,吃的最不好,幹活最苦最累。
  • 70後的男人,需要熬過四種苦,才能活好餘生
    70後的男人,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不容易啊,可是也沒有辦法改變。小時候,家裡窮,沒有過上好日子,長大以後,又是白手起家,想方設法在城裡安家,不拼命不行啊。奔五的70後男人,需要熬過四種苦,才能活好餘生。別急,未來的日子還很多,幸福還得靠自己去創造。
  • 簡簡單單的活,快快樂樂的過,保持真實的自我,活出生命的本色
    給自己一個微笑,勇敢的去面對失敗與挫折,苦也好,酸也罷,簡簡單單的活,快快樂樂的過,保持真實的自我,活出生命的本色。02歲月濃淡總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歡,用溫暖點亮心燈,讓生命在災難中堅強崛起,忍一忍,海闊天空,搏一搏,柳暗花明。熬過寒冬便是春,待到春暖花開時,美好款款自歸來。
  • 「最河南」「中原大工匠」曹遂軍:樂於幹苦活累活 有一顆追求完美...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電焊是個苦活,而曹遂軍總能在提高焊接技能和解決焊接難題中體會到快樂。這是採訪曹遂軍時,他留給記者最深刻的印象。曹遂軍說,廠裡工作非常苦,腰傷、頸椎病、燙傷,脖子經常是被烤得一塊兒一塊兒地掉皮。「我記得當初有一次參加競賽,下來一看手上起了特別大一個泡,比賽時精神太集中了,只是覺得稍微有一點燙,這放平常,手中的東西可能直接就扔了。」曹遂軍回憶道。
  • 「苦」的含義
    要不然我們才不願意在這個世界上呢,我在出家前六年就求往生。如果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並不能幫助更多的人,你有病了,那老老實實地求往生,早一點換個身子來,有什麼了不起啊。當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能教化眾生的時候,不要說我不怕死,還要不怕生,是不是?就是苦一點我也要多活一天,多講一句法,多教化一個人。對菩薩而言,生死唯以如來家業為重,唯以教化眾生作為衡量的標準。
  • 人生苦短,請活在當下,多享受當下之美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心中沒有牽掛,事情來了就順應它,事情沒來就不要主動去尋求,事情來的時候,一心一意,心無雜念,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想著它。做好自己,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行了。
  • 何苦活在過往的憂傷和懊悔與未知的恐懼之中呢
    人生就是昨天,今天,明天,沒有必要活在過往的憂傷和懊悔與未來未知的恐懼中。這兩年,其實自己一直生活在懊惱中,有太多的後悔莫及,可是再怎麼後悔,該發生的依然發生,改變不了,依然要面對,逃避不是辦法,消極態度還會影響到每天的心情,讓自己昏昏沉沉,沒有心情處理任何事情,工作,生活一團亂麻,沒有一件順心的事!
  • 鐵幕守護者:獵殺同溫層堡壘的大提琴手,孤獨求敗的重型截擊機
    圖-128長期警戒著北極方向襲來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防止它們對著蘇聯大城市和核飛彈基地先發制人。這些截擊機都是蘇聯國土防空的重器,兢兢業業的保衛著蘇聯領空,從沒讓人失望過。
  • 男人一直嘗著不太苦不太甜的東西,女人的嘴裡則是時苦時甜的東西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達到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 人生苦短的苦,是什麼意思?
    人生苦短的苦,是什麼意思?先看看「苦」有幾種意思:1、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與「甘」相對;2、覺得難受的,原為佛教用語,後喻很苦的環境;3、為某種事所苦(a.對某種情況感到苦惱;b.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 王小波:人活在世上,首先應該避苦避害
    我更相信喬治·歐威爾的話:一切的關鍵就在於必須承認一加一等於二;弄明白了這一點,其他一切全會迎刃而解。我相信洛克的理論。人活在世上,趨利趨樂暫且不說,首先是應該避苦避害。這種信念來自我的人生經驗:我年輕時在插隊,南方北方都插過。誰要是有同樣的經歷就會同意,為了謀生,人所面臨的最大任務是必須搬動大量沉重的物質:這些物質有時是水,有時是糞土,有時是建築材料,等等。
  • 人生苦短,我希望你活的快樂一點
    「你今天進不了前100,就進不了重點高中,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這一輩子就完啦。」足以可見中國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我們也是從小在爸媽這樣的教育中長大的。進入社會後我們發現,大學生、研究生、博士遍地都是,數量只增不減,過去的努力並沒有讓我們一蹴而就。
  • 白巖松是如何培養出「學霸」兒子的?父母必須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
    在面對怎樣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這個問題時,白巖松分享了他獨特的教育方式:要想孩子優秀,就一定得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值得家長們借鑑!第一種苦:要能吃自律的苦一個自律的人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學霸,因為學習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在學校或許老師起的只是引導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學生本身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生本身的學習態度。如果說作為學生能夠很好的規劃自己每天的學習任務,並且很自律的完成這些學習任務。那麼不用說,這個孩子一定能夠考出好成績。
  • 那些捨得讓自己「苦一點」的女孩,最後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關於這個選擇,我的父母和親人,都給出了答案:"嫁人生子吧,女孩子嫁人了就有依靠了,不用活得那麼辛苦。"可我卻總想著,去拼搏。我還年輕,我希望靠自己的雙手贏得自己的人生,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而不是把自己未來所有的所有幸福都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
  • 內心傷感語錄:心裡苦的語句,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太多苦壓抑心裡無法訴說,說也不會有人懂,而有時一首歌卻唱出人內心的苦。2. 心裡很不是個滋味,有苦說不出,委屈的又一個人躲著默默的流淚,以後吸取教訓就是了,有啥好委屈的。3.一團亂麻,還能說什麼,一切的一切都搞的心神不寧,整天為一件事情不能落實而愁,心裡有苦說不出,發洩不出來,直至崩潰~4. 心裡有苦說不出,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不是忙,就是怪!要不就是被看不起!5. 心裡有苦說不出,委屈沒人懂。無形的壓力真的好大,就像千斤般的石頭壓在心頭,喘氣都艱難。快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