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朱元璋,對於皇位的傳承問題也是思考眾多,哪怕是大肆屠戮功臣都是為子孫鋪路。朱元璋曾定下一條組訓,異性生前不得封王。對於這句話,朱元璋便貫徹的非常徹底,哪怕是對待自己的開國功臣,最高的也不過是公爵。只不過在他們逝世之後,才會追加一個王爵,畢竟人已經死了沒什麼威脅。
朱元璋看來,異姓王是不能夠隨意的分封,如果給對方封了王爵,那麼他在自己的封地當中擁有很大的自主性。可能當代異姓王對於朝廷沒有什麼想法,可是誰能保證他們的子孫沒有想法呢?這就使得明朝皇帝們,對於這條祖訓是非常的遵守,基本上明朝的異姓王大部分都是死人,很少有活人。
不過在明朝276年的歷史當中,唯一有何活著的異姓王。那麼大家是不是認為,這個能夠活著的異姓王是不是有什麼天大的功績?但是事實上可能讓大家失望了,甚至他連漢人都不是。這個活著的異姓王只不過是個投降的蒙古人而已。那麼明朝這麼仇視元朝,怎麼會讓一個元朝人去做異姓王呢?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蒙古族人到底有什麼能耐。
也先土幹便是元朝人,他的出身卻不簡單,家族是元朝時期有名的名門望族。在元朝覆滅之後, 也先土幹憑藉自己的身份也籠罩一大批的人,元朝雖然覆滅可是依舊存在不少的勢力。這就使得朱棣對此非常的不放心,於是便在永樂年間準備進行北伐戰爭、雖然朱棣的幾次北伐戰爭,都沒有將蒙古人消滅,可是朱棣並沒有放棄。等到第四次進行北伐戰爭時, 也先土幹便帶領自己的手下前來投奔朱棣,這就讓朱棣是非常的高興。
於是朱棣便將 也先土幹封為「忠勇王」,並且將他的名字改為金忠。雖然也先土幹成為唯一活著的異姓王,可是手中沒有相應的權利,甚至連封底都沒有。這樣看來也先土幹只不過是個吉祥物而已,由此可知明朝的異姓王別說是活下去,基本上你都成不了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