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異姓王想要活下去有多難?明朝存世276年,唯一活著的異姓王

2020-12-16 黑迷說史

開國皇帝朱元璋,對於皇位的傳承問題也是思考眾多,哪怕是大肆屠戮功臣都是為子孫鋪路。朱元璋曾定下一條組訓,異性生前不得封王。對於這句話,朱元璋便貫徹的非常徹底,哪怕是對待自己的開國功臣,最高的也不過是公爵。只不過在他們逝世之後,才會追加一個王爵,畢竟人已經死了沒什麼威脅。

朱元璋看來,異姓王是不能夠隨意的分封,如果給對方封了王爵,那麼他在自己的封地當中擁有很大的自主性。可能當代異姓王對於朝廷沒有什麼想法,可是誰能保證他們的子孫沒有想法呢?這就使得明朝皇帝們,對於這條祖訓是非常的遵守,基本上明朝的異姓王大部分都是死人,很少有活人。

不過在明朝276年的歷史當中,唯一有何活著的異姓王。那麼大家是不是認為,這個能夠活著的異姓王是不是有什麼天大的功績?但是事實上可能讓大家失望了,甚至他連漢人都不是。這個活著的異姓王只不過是個投降的蒙古人而已。那麼明朝這麼仇視元朝,怎麼會讓一個元朝人去做異姓王呢?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蒙古族人到底有什麼能耐。

也先土幹便是元朝人,他的出身卻不簡單,家族是元朝時期有名的名門望族。在元朝覆滅之後, 也先土幹憑藉自己的身份也籠罩一大批的人,元朝雖然覆滅可是依舊存在不少的勢力。這就使得朱棣對此非常的不放心,於是便在永樂年間準備進行北伐戰爭、雖然朱棣的幾次北伐戰爭,都沒有將蒙古人消滅,可是朱棣並沒有放棄。等到第四次進行北伐戰爭時, 也先土幹便帶領自己的手下前來投奔朱棣,這就讓朱棣是非常的高興。

於是朱棣便將 也先土幹封為「忠勇王」,並且將他的名字改為金忠。雖然也先土幹成為唯一活著的異姓王,可是手中沒有相應的權利,甚至連封底都沒有。這樣看來也先土幹只不過是個吉祥物而已,由此可知明朝的異姓王別說是活下去,基本上你都成不了異姓王。

相關焦點

  • 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明朝276年中,只有一個異姓王
    明朝的異姓王有多難當,明朝276年中,只有一個異姓王古代封王就代表著權利,俗話說「權力越大,人的欲望也就越大。」,這就是千百年來,帝王很少封異性為王的原因,怕的就是帝王之業受到衝擊,帝王血脈被攛掇。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明朝卻不一樣,雖說朱元璋明令禁止過,人死不封王,但在明朝時依舊出現了一位異姓王。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明知封王會危及到自己的統治,但為什麼明朝帝王還要封異姓王呢!說起封王這個事,咱們還真得好好探討探討。
  • 為什麼唐朝的異姓王如此之多?
    但唐朝、宋朝、和明朝出現了很多異姓封王的情況。但與宋朝和明朝多為功臣去世追封為王不同,唐朝有很多生前就被封王的人。今天下呂居士就來談談為唐朝立下赫赫功勳並封為王的異姓功臣。本文不列軍閥和割據自稱為王的情況。
  • 明朝開國六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
    朱元璋對有些大臣還是非常好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六王,他們是明朝的六大異姓王,每一個都深受朱元璋信任,晚年得以善終。我們看一下這六個人分別是誰。第一個是徐達,徐達由於戰功顯著,被譽為明朝第一功臣。明朝建立後,徐達繼續北伐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 唯一倖存的異姓王,原是吳國皇室後裔,如今成江西歷史名人
    當時為了團結力量,劉邦一口氣分封了好幾個異姓王,也就是他們並非劉氏子孫。即便個別沒有當即冊封,也許下諾言,在登基後兌現。的確,劉邦在後來做到了,可惜的是,這八個異姓王並沒有享受到多少風光的日子,就迎來了滅頂之災。
  • 有史記載的江西第一人,劉邦除掉所有異姓王,只留下他一人
    刀叔導讀:彭越、韓信等異姓王都為千世人傑,卻在劉邦功成名就後兔死狗烹。唯獨長沙王吳芮倖存,他是有過人之處?還是劉邦動了惻隱之心呢?如果想要消弱敵人,壯大自己,最終實現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廣結善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起最為廣泛的統一戰線。劉邦對此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也充分懂得與人分享成果的必要性。
  • 西漢開國八王與明朝開國六王下場分別如何,不比不知道
    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身邊必定都有一幫得力的大將和出眾的謀士,一旦時局穩定必定要大肆封賞功臣,西漢時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王,明朝時朱元璋追封了六個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到底如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有很多人不記得,在建立漢帝國過程中,漢高祖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諸侯王,他們分別是: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韓王韓信、齊王韓信(後徙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盧綰。
  • 被乾隆親封異姓王的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象徵著至高榮譽的「異姓王」,更是十分難得,唯有愛新覺羅的後代才有機會得封異姓王,其餘的功臣無論功績高低與否,能得爵位已是極高的譽賞。 但在乾隆時期,卻有一位臣子死後被破格追封為「鐵帽子王」,他並非愛新覺羅的子嗣,但乾隆待他近乎親生兒子,此人便是福康安。
  • 漢初唯一倖存的異姓王 修築了一座城 兩千年後阻擋了日本鬼子5年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7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後,吳芮起兵反秦,後來英布前來投奔,吳芮喜愛英布勇猛無畏,就將女兒許配給他,英布是項羽部下最著名的悍將,被譽為「常冠軍」,也就是驍勇第一,後來被項羽封為九江王,歸漢後,被封為淮南王。
  • 他是劉邦封的異姓王,因為獨特的身世背景,劉邦不敢殺他
    大家都知道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歷史上有很多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就來漢高祖劉邦來說,他在建立漢朝的過程中,為了拉攏人心,大封了韓信、彭越等八個異姓諸侯王。可是當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就對這些異姓王下了狠手,八個異姓王中有七個都死於非命,只有一個倖免一死。獨存的這個異姓王是誰呢?
  • 嶽飛排在「南宋開國武將異姓王」的末位,真的委屈麼?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女真完顏阿骨打7000人起兵,公元1115年建立金國,公元1125年便吞滅強盛的遼國,靖康年間更攻破北宋都城汴梁,用12年時間滅亡遼國與北宋,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堪稱奇蹟。
  • 古代「家天下」觀念深入骨髓,異姓封王條件苛刻,統治者的私心
    是在秦始皇之後,才有了皇帝這個稱呼,王這個稱號就變成了皇帝,可以賜予別人的。而王這個封號大多數都是由皇族子弟擁有,當然也有異姓封王的情況出現,不過這種情況是要有非常苛刻的條件。而外戚封王的情況也是很多的,比如在劉邦死後,呂后臨朝執政16年,就分封了很多呂姓的人為王。
  • 你如果不知道漢初的八大異姓王,又怎麼敢說了解漢朝的歷史呢?
    在統一天下之後,劉邦兌現承諾,先後將韓信、臧荼、韓王信、彭越、張耳、英布、吳芮、盧綰八人封為了漢初的異姓王,形成了漢初的異姓王集團。漢初的異姓王集團擁有的封地面積遠超漢室直接控制的地區,極大地威脅到了中央朝廷的統治,這也是使得漢朝數代君王頭疼不已的諸侯王問題的由來。
  • 異姓共建祠堂的文化現象———以石城溫、黃兩姓為例
    元代以前,石城縣的祠堂由各姓氏宗族單獨建造,而從明朝中期開始,石城縣有一定數量的祠堂是由不同姓氏之間共同出資合建,共同使用,世代傳承。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從來不會發生矛盾和爭執,充分體現了天下客家是一家的團結和諧氛圍。本文對石城縣這一異姓間共建祠堂的客家文化現象作一初步分析。
  • 明朝藩王為何熱衷守靈,甚至恨不得在陵區住下?專家:這樣更快活
    明朝的藩王制度是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的,一方面是為了抵擋外族的侵犯,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對屬地異姓勳臣更好的控制。但就算是這樣,疑心病重的朱元璋也並不能放心,最後仍舊把那些異姓兄弟和開國功臣們給麻利地處理了,這時他才覺得天下是真的太平了。
  • 明朝不準進京,清朝不準離京,兩種防藩王搞事的方式,哪種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是同一個爹生的(媽也許不同),為什麼兄弟之間的差別會那麼大呢?可以說,藩王們雖然貴為王爺,其幸福指數可能是最低的。二是藩王們缺乏人生目標,不能有人生理想。建功立業,在來到世上短短的幾十年裡,搞出一些聲響來,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藩王卻不能建功立業,不能搞事。
  • 歷史:7大異姓王都被劉邦幹掉了,為何唯獨長沙王吳芮安然無恙?
    長沙王吳芮,約生於公元前241年。吳芮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後代,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打敗了吳王夫差,吳氏子孫就四處避難。公元前248年,吳芮的父親被貶至番邑,後來又遷至餘干縣,吳芮這個時候出生了。
  • 孫江 | 異姓結拜與歃血結盟
    《重審中國的「近代」:在思想與社會之間》孫江  著/2018年12月出版在異姓結拜的歃血儀式上,「血」的使用凝聚著人們的文化想像,但構成結盟者之間摹擬親屬關係的有形之物卻不是「血」,而是「骨肉」。 古希臘人和古代中國人對於血的認識相似。人們在把生命和血等而視之的同時,還發明了以放血來治病的方法。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
  • 明朝開國六王,徐達、常遇春皆在列
    徐達,明朝開國名將,元朝末年出身農家的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並屢立戰功:大敗陳友諒、消滅張士誠、北伐推翻元朝統治等等,明朝建立後官拜太傅、中書右丞相,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賜世襲文券。洪武十七年,徐達因病去世,死後被朱元璋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常遇春,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投靠朱元璋,在徵討四方割據勢力、滅亡元朝的諸多戰爭立下了不世奇功。
  • 生前被賜世襲公爵,死後被追封為王,張輔憑什麼獲得如此榮耀
    在這些戰死之人中有一個人最為特殊,他就是英國公張輔,說其特殊主要在於他的經歷和生前死後所獲得的的榮耀。有明一朝父子二人皆被追封為王的不多,張輔與其父張玉就是其中之一,能被封王本已是無上的榮耀,張輔憑藉生前的付出,不僅僅為自己爭取了這個榮耀,還為自己後代爭取了可以世襲公爵的恩賜,這對一個家族的傳承不可謂不重要,那麼張輔生前到底做了什麼呢?又憑什麼獲得如此榮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