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男孩Alex Chang:哈佛教會我最重要的事

2021-02-21 艾比的朋友們

「快樂」是一種能力

關注並星標艾比的朋友們

一起感受,一起創造

雖然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但對大部分中國家長來說,名校仍然是漫長教育之路的重要目標之一。那些響亮的名字就好像河對岸的綠光,激勵著父母不斷投入教育資源,期待能讓孩子拿到進入上層社會的入場券。

 

大家都羨慕能進入名校的學生,但很少有人真正清楚在這樣的學校學習意味著什麼,也很少有人知道去這樣的學校最終能學到什麼。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哈佛畢業生Alex Chang對他大學生活的反思,希望能讓大家對在名校學習有新的認識。

 

Alex是一個來自臺灣移民家庭的男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為了讓他得到更好的教育移民來到紐約。作為全家未來的希望,Alex像很多在美國求學的亞裔學生一樣,非常努力地學習。在他就讀的公立高中,他的成績在全校1100人中排名第8,他曾經代表學校參加紐約市數學競賽並連續2年獲得第一名。他是學校管弦樂隊的首席,是紐約排名第一的曲棍球隊成員,曾經4次在科學奧賽上獲獎……

 

即使拿著這樣的履歷,Alex在申請大學時仍然沒對哈佛抱有什麼希望。「對哈佛來說像我這樣的人太多了。」出於方便,Alex還是申請了哈佛大學並意外地得到錄取。雖然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個適合去常春藤讀大學的人,但為了滿足好奇心,更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Alex決定去哈佛度過他的大學生活。

 

開學前的新生歡迎會上,Alex見到了即將和他一起上學的同學們。他們是來自全美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各市狀元、國家級獎學金獲得者,有些甚至還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能和這些人一起學習讓Alex非常興奮。

 

但是學期開始之後Alex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面對什麼。原本在高中能輕鬆拿到全A的他在哈佛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個C+,而且最麻煩的是,不管他怎麼努力,成績還是停留在B和C上。每次當他被院長請去喝茶時(只有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才會被請去喝茶),他都只能向院長承認,學習的內容太難,而自己已經盡力了。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曾經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現在怎麼努力都做不到了。這種感覺非常糟糕。」

 

讓人灰心喪氣的不只是學業,Alex曾經很享受的社團活動現在也變得艱難。幾乎所有的哈佛學生在高中時都是領導者,但在哈佛這個新環境中,社團主席的位置只有那麼幾個,大部分人都要重新適應普通人的角色。這也就不難理解,社團選舉為什麼會變得非常dirty。

 

除了競爭異常激烈的社團活動,同學之間的隱形的比較也讓Alex感覺喘不過氣來。同學之間日常話題離不開誰找到了Google的工作,誰又被Facebook錄用了,這些討論無形中對Alex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也漸漸讓他喪失自信心。

 

Alex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家人的期待。考上哈佛的Alex很自然地成為家人的驕傲和榜樣,而這樣的角色讓失敗變得更難接受。「我無數次覺得自己撐不下去,想逃離哈佛。我甚至在Facebook上騙朋友說要轉學去NYU,好像這樣就能讓自己好過一點。」即使在學習和找工作時遇到困難,Alex也不會跟家人說。他說自己像《瘋狂動物城》裡的兔子Judy那樣,明明遇到很多困難,卻還是假裝什麼事都沒有。

 

一邊是掙扎在各種壓力下的Alex,另一邊是看起來做什麼都遊刃有餘的同學。在像哈佛這樣的頂尖學校裡,沒有人願意承認脆弱,因為脆弱就意味著失敗。而事實上,情緒問題在像哈佛這樣的學校非常普遍。據統計,有超過50%的哈佛學生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經歷過抑鬱。但沒有人願意把心裡的感受寫在臉上,因為這不符合名校學生的形象。

 

即使在這種種壓力下,Alex 最終還是順利地畢業了。回過頭來,他認為哈佛教會他最重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不管做什麼都充滿熱情,並且堅持做到最好的信念。他把這種思維方式稱為「常春藤思維」,和它的名字相反,這種思維方式並不一定要在常春藤學校才能學會。Alex自身的經歷也說明,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像哈佛這樣的學校。對那些能力相對普通的學生來說,與其在名校裡掙扎,不如在更普通的學校做到最好。重要的是,不管在哪裡,都要讓自己保持充滿熱情和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狀態。比起名校的光環,這種思維方式才是通往充實與豐富人生的關鍵。

Reference

Alex Chang, 2019 "The Unspoken Reality Behind the Harvard Gates", Tedx SHSID(優酷提供完整演講視頻)

 

更多相關文章:

《現在,你還會親筆給別人寫信嗎》

《學校真的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會玩的孩子潛力更大》

《我真的很討厭生氣,怎麼辦?》

授權轉載與合作請聯繫微信:ABEfriends

或郵件:123@wfkds.com

 JENNY是誰?

Jenny從小熱愛學習各種技能,曾因夢想獲得諾貝爾獎而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學習,一路遇到好多有趣又有才的老師。現在想跟小朋友們分享優質的教育理念和學習中有意思的經歷。

 

點擊關鍵詞

查看更多內容

搗亂  |  小孩教小孩  | 抽象思維

魔方 | 音樂動畫 | 科學帶回家 | 數學和剪紙

一分鐘地球 | 紙飛機 | Googly eyes

| 意識流創作 | 挑繃繃 | 沒用的機器 |

頑童大叔的表情包  | 玩是怎麼回事 | 

 Foley Artist | 機械動物園 |

 |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長按成為艾比的朋友吧

相關焦點

  • 「我在哈佛的四年,我很後悔來到哈佛」--亞裔本科生Alex Chang
    開學的這兩周裡,我陸續給我們學校高中的每一個年級的學生們進行了適合他們年級階段的「設計你的國際教育之路」的留學規劃分享 。就在剛剛,Youtube非常精準地推薦給我這個TEDx演講,由華裔哈佛本科生Alex Chang分享的他考入哈佛以及完成本科學業的經歷和感想。聽完這個演講後,我迫不及待地想將這個視頻分享給我的家人和學生,就立刻將它下載下來。
  • 從未想過去哈佛卻被錄取,華裔為何多學霸?
    華裔李美玲拿哈佛全額獎學金。(高梓原/攝)據《世界日報》報導,哈仙達岡威爾遜高中(Glen A.
  • 從不會英語到哈佛學霸,華裔少年上演華麗逆襲之路!
    打消顧慮的最好方法,就是拿出實例,紐西蘭華裔小夥Ben的故事,就是一個能夠讓大家看清和了解紐西蘭教育的實例,從他的學習和成長軌跡中,你會發現紐西蘭教育中那些倡導人性之美的優秀閃光點。華裔男孩張一彬(英文名Ben)5歲隨父母移民紐西蘭,值18歲高中畢業季時,他成為了2018年紐西蘭第一位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的學生。從不會說英語被同學欺負,到斬獲國際奧林匹克知識競賽金牌,再到「哈佛學霸」,他經歷了怎樣的涅槃?
  • 聚焦丨被美國華裔告上法庭的哈佛大學,其實才是華裔學生的保護者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今年被哈佛等三所頂級名校錄取。他家境平平,雖然酷愛音樂,卻連私教樂器課都上不起。靠天賦和自學苦練,樂器達到很高水平。高三時有一位音樂教授聽了他的演奏,主動提出免費教他。他性格謙和,學習刻苦,做事踏實,驕傲地成為家中第一代大學生,並得到全額財務資助。哈佛有責任和義務為這樣的孩子提供機會。也許他的SAT沒有考到滿分,但是,我們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 我不想被認為是那種「典型」的華裔學生
    儘管美國亞裔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但幾十年來,亞裔在哈佛大學本科生中所佔的比例卻變化不大。 華裔學生在窄小的配額範圍內互搏、內卷,上名校堪比登天,其中又以華裔男生為最難。美國在教育領域倡導種族和性別的「平權」後,華裔男生上名校的優勢基本排在了所有族裔和性別的末端。安朱再這樣隨性而為,父母在他身上寄託的名校夢想,恐怕是要化為泡影了。
  • 教會兒子情感表達的重要意義
    教會兒子情感表達的重要意義 來源:http://www.yaolan.com      作者:佚名      日期:2005-12-21      關鍵字:情感 表達 男孩 鑑於情感表達的重要性,我專門為他設立了一章(第四章)。
  • 華裔老爸為兒子錄取涉嫌賄賂哈佛擊劍教練
    繼耶魯女子足球教練涉嫌收取40萬美元的賄賂之後,哈佛也曝涉及招生醜聞。一位富有的父親以遠超巿場的價格,買了哈佛擊劍教練Peter Brand的房子,然後這位父親的兒子被哈佛錄取並且入選哈佛擊劍隊。涉嫌賄賂耶魯足球教練的是位亞裔父親,不知道是否為華裔;這次曝光的可能涉及送錢的父親則是位有名有姓的中國人,拼音名字為Jie Zhao,中國大陸來的。
  • 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華人船王教你何為最好家教
    華人船王的「最好家教」,6個女兒4個哈佛,1個美國華裔女部長趙錫成是「貧下中農」 ,寒門弟子。他白手起家,20年後改寫了美國歷史。趙錫成一生歷經浮沉,書寫了「華人船王」「航運巨子」的人生傳奇。他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讓兩任美國總統稱羨。
  • 哈佛大學接受中國博士屯投資,增加華裔學生暑研錄取名額
    Village Education)是一家提供美國科研產品的專業教育機構,日前該機構成功投資哈佛大學實驗室,完成實驗室共建,成為哈佛大學人工智慧與腦科學研究中心的戰略會員單位。以前曾有部分中國企業投資海外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的先例,但是教育科技公司直接投資哈佛大學實驗室尚屬第一例。
  • 哈佛首座以華裔命名建築趙朱木蘭中心動土奠基
    哈佛首座以華裔命名建築趙朱木蘭中心動土奠基   據介紹,趙朱木蘭中心是「哈佛有史以來第一座以女性命名的建築,同時也是第一座以華裔命名的建築」。此中心得以建立承蒙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趙錫成及家族基金會四千萬美元捐贈。  這份厚禮是以朱木蘭「這一美籍華裔族群中成就突出的家庭裡倍受敬愛的女主人」的名義捐贈的,以紀念她的一生和留給後人的精神遺產。
  • 誰說華裔在美國大學招生中未被歧視?哈佛已被起訴!
    華裔大學生奧斯丁賈被多所大學拒絕,這件事之所以成為主流社會的「新焦點」,是因為哈佛大學在招生中的隱形種族配額涉及種族歧視而被告上法庭。撰文 | 一嫻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題為《平權法案之爭的新焦點——亞裔美國人》(Affirmative Action Battle Has a New Focus: Asian-Americans),文章描述了一個富有才華品學兼優的華裔大學生奧斯丁·賈,被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等大學拒絕的故事,指哈佛大學招生歧視亞裔,偏袒其他少數族裔。
  • 下一代的聲音:華裔名校大學生怎麼看「亞裔告哈佛案」
    我們華裔孩子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我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是他們在異國他鄉唯一的希望。我大多數的華裔同學朋友都說著結結巴巴的中文,而他們的父母都說著結結巴巴的英語。擰巴的交流中,父母和孩子之間只能有最直接的問答、最抽象的人生期盼。
  • 紐西蘭華裔男孩拿下IB高分和英國頂級大學offer,這些是他想分享的經驗
    William Feng,畢業於Saint Kentigern中學的華裔男孩
  • 8歲自學微積分,12歲考入中科大,32歲成哈佛最年輕華裔正教授
    他可以稱得上中國的神童了,8歲自學微積分,12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2歲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哈佛華裔正教授,他就是 尹希,是被國際物理學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學家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弦理論。下面咱們就來看看他的簡歷。
  • 朱拉隆功大學,被譽為「泰國的哈佛大學」
    在他的努力下,家裡最大的男孩也就是蘇查達的大弟弟上了當時曼谷最好的學校,這是一家由外國人開辦的教會學校,名氣非常大,就連泰國的國王年少時都被送去那裡讀書。家裡的女孩都上了一所女子教會學校,教職人員都是修女。蘇查達的小弟弟去了另一所教會學校。兩所學校都是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畢業後可直接上大學。蘇查達5歲半就開始上小學,在瑪麗安天主教教會學校裡她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並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文。
  • 她/他教會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高中補習班的數學老師說,你們要...
    ,也成為我們最難忘的青春回憶。他們的一席話、一個舉動或將改變我們的一生老師教會你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2)生活是自己的選擇,選擇對的方向比努力重要,選錯方向越努力越完蛋。是這位老師,教會我去享受過程,明白判斷事件的價值不僅僅在結果,讓我我對很多自身事情的看法變得積極。對於世界,人不過是滄海一粟,浮遊撼不動大樹;那至少,在自己生命的維度裡,儘量快樂吧。
  • 林書豪:既讀哈佛又打籃球的華裔男孩,他遠比你想像的更強大
    林書豪:「一年後,我更強」前不久,林書豪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一張他自己坐在上賽季受傷地點的照片,並配文:「一年後,我更強。這已經不是林書豪第一次受傷了,但這一次卻是他受得最重的一次。受傷康復期間他的積極心態讓我驚訝不已,他發文寫道:對旅程無比感激,每一次頂峰和谷底都讓我更強大,讓我成為了真正的自己!」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在段末用自己的母語中文寫了一句話,「挫折是為了讓我變強大」。
  • 七年前那個很火的美籍華裔虎媽,她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描述:2011年初,有位美籍華裔媽媽出版了一部自傳式作品《虎媽戰歌》,一夜之間,這位名叫蔡美兒的華裔「虎媽」火遍了全美。但是我覺得我自己比一些人自信很多,因為我的自信是自己爭取來的。如今,從哈佛畢業的她決定先去紐約工作一年,隨後再去研究生院深造。大女兒也發聲感謝虎媽:「外界很難真正了解我們家庭的實況,他們聽不到我們彼此的談笑聲,也看不到我們享用炒飯加漢堡的美食的場景,更無法想像一家四口加上兩隻小狗,擠在一張床上為下載哪些電影爭論不休的有趣畫面。」
  • 只因一句話,18歲男孩哈佛offer被撤銷,「價值觀」在名校眼中有多重要
    而就在幾個月後,Kyle所在的高中發生了槍擊案,這件事對他的衝擊很大,在給哈佛的信中,Kyle表示,親眼目睹同學的死亡讓他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也從一個不成熟的高中生轉變為了一個有理想和目標的社會活動家。
  • 哈佛學子闢謠:每晚在圖書館熬夜是杜撰
    謝易男   Nancy Xie   華裔美國人,SAT超2100分進入哈佛,現在廣州創業   The only exception would be 「Reading Period,」 the week before final ex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