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中間隔了多少年呢?

2020-12-17 勇哥談史

唐朝講到安史之亂後就戛然而斷了,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唐朝是在安史之亂後就滅亡的,事實並非如此,安史之亂只是唐朝的一個分界嶺,安史之亂前的唐朝,是真正的盛世大唐,是當時世界文化的中心,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幻想國度。

因為朝廷的掌控能力大為的消弱,所以皇帝需要加重節度使們所能掌控的能力來繼續維持原態,節度使從一開始的軍隊長官成為人一地的軍政長官,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節度使們不再受皇帝的掌控,雖談不上藐視皇權,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無視了皇帝的發號施令。龐大的唐朝在交困中轟然倒塌。公元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廢掉了唐哀帝,稱帝建梁。

五代十國的皇權交替非常嚴重,其中有敵國之間的攻伐,但是更多的還是手下將領們的反叛,五代十國起碼有將近一大半的王朝都是將領造反得來的,後梁被滅完後出現了後唐,後唐之後則分別是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輪番出現在中原土地上的國家就被我們稱之為了五代,再加上它們周邊許多的國家,就成為了五代十國。

朱溫在黃巢起義中洗白並成為霸主,後篡唐,建國後梁。後梁滅於李存勖,李氏得蒙唐朝賜姓,標榜重建大唐,史稱後唐。石敬塘引契丹滅後唐,稱兒皇帝,建後晉。契丹滅後晉,劉知遠在太原建後漢。郭威滅後漢建後周。經五代第一明君柴榮的經營,隱隱有一統天下之氣象,然天不假年,早逝,最後陳橋驛一場兵變,趙大龍驤虎視上位。從朱溫開始,很短時間就更換一個政權,當時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7)、後漢(947——950)、後周(951——960)五個政權,歷史上將其合稱為五代。

十國,王建建前蜀,滅於後唐。孟知祥建後蜀,滅於北宋。楊行密建南吳,滅於南唐。李昇建南唐,滅於北宋。錢璆建吳越,納土歸於北宋。王審知受後梁封為閩王,至其子稱帝,滅於南唐。馬殷建南楚,滅於南唐。唐末劉謙任封州刺史,其子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弟劉龑稱帝,滅於北宋。高季興建南平,納土歸降於北宋。北漢,源於後漢,郭威篡漢,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建北漢,滅於宋太宗。

相關焦點

  • 從唐朝到宋朝中間到底隔了多少年?
    那麼唐朝被滅了之後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唐朝滅亡之後就是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了。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經濟發達的宋朝。其實人們對於唐宋交接的這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印象,就算是有也是很模糊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許多朝代順序表記載的都是「唐宋元明清」,所以啊人們就只記住了「唐之後是宋」。
  • 古代歷史上,唐朝和宋朝中間到底相差了多少年?
    其實唐王朝於公元907年滅亡,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唐宋之間隔了整整53年,這53年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五代。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公元618年,李淵受禪於隋恭帝楊侑,稱帝,定國號為「唐」,定都長安,唐朝建立。 唐代自李淵開國起,歷經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武周短暫代唐,至唐玄宗時期達到頂峰——「開元盛世」。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分為北宋、南宋兩個階段。講到唐、宋間隔,因此這裡只提北宋。公元960年,後周歸德節度使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 漢朝是強漢,唐朝是盛唐,宋朝是弱宋,那明朝的別稱是啥呢?
    在古代的中國歷史上,不同的朝代總有一份獨屬於它自己的氣度和風採。於是,在我們的口中,出現了強漢,出現了盛唐,出現了弱宋,但其實,那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缺少了對明朝的代名詞呢?強漢是怎樣的呢?其實,從這些關於字的解釋上,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唐朝的氣概。唐人街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源於唐朝盛大的影響力。從宋代開始,唐就已經是東南海外祖國對中國的代稱,這之後,不管是元,還是明,都沒能扭轉這份歷史地位。於是乎,唐成為了我國的別稱,而唐人,則指的是我們。
  • 從唐朝到宋朝,人們的思想是如何從開放變為保守的?
    唐宋是兩個相鄰的朝代,不過宋朝對唐朝卻不是一脈相承,唐朝與宋朝存在巨大的差異,比如在思想上,唐朝開放包容,但到宋朝時卻趨於保守。關於兩朝思想差異的爭論自古便沒有停止過,有人認為這是進步,也有人認為宋朝是對唐朝的退步,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為何感覺像是隔了好幾百年?
    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為何感覺像是隔了好幾百年? 哪怕是到了晚唐時期,唐朝依然能夠在對外作戰中滅回紇、破吐蕃、敗南詔,直接打殘三大強敵,收復河西、隴右大片盛唐疆土,版圖還能超過宋朝最強大時期
  • 此武將從唐朝活到宋朝,效忠過13個皇帝,結果富貴善終!
    「大唐盛世」、「開元盛世」、無論是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處於一種開明的政策,容納吸收各個地方的思想文化,使得唐朝成為最具多元化的朝代,兼收並蓄,容納百川,極大的促進了唐朝的經濟繁榮,即便如此,在「安史之亂」發生之後唐朝最終也抵擋不住而土崩瓦解,唐朝滅亡,中國再次進入封建朝代宋朝,而宋朝的開國英雄就是趙匡胤。
  • 從唐朝女子「騎馬遊玩」到宋朝女子「大門不出」看程朱理學的影響
    這一段是說在唐朝的玄宗年間女子們在外出騎馬遊玩,都開始帶著胡帽,不再以面紗遮臉,穿著男裝大大方方的騎著馬走上了街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唐朝的時候,女子們還經常騎馬出來遊玩。可是為何到了宋朝,女子卻開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呢?唐朝女子能夠騎馬遊玩,和唐朝的尚武觀念有關。
  • 請問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國語」各是什麼?或者說最接近今天的什麼...
    X 請問唐朝、宋朝和明朝的「國語」各是什麼?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 為何宋朝的經濟總量比唐朝強盛時多10倍之多,比康乾盛世還多2倍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雖然軍事實力不是一流的,但是其經濟實力卻是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沒有之一。有具體的數據和分析加以說明:從稅賦收入上來說,宋朝在宋真宗時期,稅賦收入最高有150850100貫,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拿唐朝的最高稅收來算,宋朝的的這個最高稅收收入是唐朝時期的十倍之多。
  • 他埋怨上朝太早,唐朝和宋朝有很大不同!
    最近,筆者在讀《宋史·張洎傳》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和唐、宋兩朝上朝制度有關的記載。張洎,是宋朝初期有名的諫臣,凡是他認為朝廷制度、或者皇帝做的不好的地方,總要上書勸諫,希望皇帝能夠改正。比如,在宋太宗年間,張洎便認為宋太宗堅持每天上朝,實在是太辛苦了,應該學習一下唐朝的上朝制度。
  • 詩鬼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無人能對,宋朝才現下半句
    特別要說的是,唐朝是盛產古詩的時代,直到現在為止,小孩子都能說出幾句唐詩。縱觀唐朝歷史,不僅僅只出現過李白、杜甫等人盡皆知的詩人,也出現過一些名氣不大,實力很強的詩人,詩鬼李賀就是一位。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如果單單從才華這方面論,他完全可以和「李杜」齊名。
  • 公元960年的宋朝和明治維新
    所以長期以來,日本人堅信日本從歐洲引進了議會制度和民主主義、法制國家和人權理念以及資本主義帶來的經濟增長,成功實現了西洋化,打敗了西洋化失敗了的中國,一躍成為了亞洲強國。那麼這標題到底什麼意思,明治維新跟宋朝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情,為什麼會寫在一起呢?
  • 唐朝時期,兩位風水大師一較高低,千百年後勝負自分
    說起風水大師我們總會想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明朝的開國將領劉伯溫,在歷史中還有一位神人比他們兩個還要厲害 ,不止知道當時要發生的事情,還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死後就連他的墳墓也是無人敢盜,這個人就是唐朝著名的風水大師袁天罡。
  • 宋朝文化是多元化的,那麼宋朝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呢?
    但與唐朝服裝相比,宋朝服裝與傳統的融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宋朝時候的服飾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有黑白二色。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衫。
  • 宋朝時期才出現的鐵鍋,在此之前的兩千年,古人是如何做飯的呢?
    古代的冶鐵技術並不發達,宋朝才誕生了鐵鍋,那麼在此之前古代人吃的炒菜是用什麼器皿做的呢?從遠古時期的人類第一次吃熟食之前,人類一直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沒有器具,沒有調味品,當他們學會用火烤食生食時,已經邁出了一大步人類文明的一大步,進入舊石器時代,通過打磨石器作為用具,進入新石器時代後,人類發明了陶製飲食器,用此來製作和盛飯食物。
  • 宋朝興起「風箏」,小兒堂後放風箏,風箏原來從宋朝就已流行起來
    直至唐朝時期,風箏也被用於軍事方面,但是已經開始偏向娛樂化,宮廷裡已經用紙糊的風箏來戲耍玩樂,但是傳播範圍較小。到了宋朝,風箏已經成為了一項比較受歡迎的戶外活動,清明時節,人們出去踏青已經不忘帶一個風箏出門了。為什麼宋朝會興起放風箏呢,其實有多個原因。
  • 李世民問唐朝有多少年,李淳風只說了8個字,後來果真應驗
    李世民有一次,讓李淳風預言唐朝的國祚有多少年,李淳風佔卜出來8個字,「帝傳三世,武代李興。」,這下子可是把李世民急得不輕,他心說我不指望我這大唐千秋萬代,最起碼有個300年的國祚吧,結果給我來了個三世而亡。
  •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為何盛行於宋朝,對宋朝又有什麼影響?
    在古代的各個朝代和外國人貿易來往,都是通過交換一些茶葉、絲綢和瓷器之類的,而茶文化不僅僅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外國人更是對中國的茶文化非常的喜愛。古代的東瀛地區,就是非常喜愛中國的茶文化,於是就效仿中國的一些關於茶文化的活動。而宋朝作為中國古代繼唐朝後的一個經濟發達的封建社會,對一些茶文化也非常的講究。
  • 推出新美食、開創新玩法:宋朝的端午節,更顯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宋朝時期,關於端午節的名稱方面就已經比唐朝多出了不少,有古籍記載「仲夏日的端午,端者,初一」、「京師人把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初二稱為端二……,到了五就叫端午」,還有說「五月初五叫做端陽節」或者叫做「五月五重五節,有日浴蘭令節」。
  • 被嚴重低估的宋朝,比雄漢盛唐偉大在哪兒?
    相反,海外宋史研究卻突飛猛進,大批漢學家和歷史學家幾乎重新定義了宋史。 筆者閒暇之餘,結合平生閱覽和思考,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宋朝,今天分享給大家。 正文 古代中國,漢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有6個,漢朝、西晉、隋朝、唐朝、宋朝、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