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及20日晚上18:30—21:30,十二月禪城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線上課程順利開展。本次課程主題為「(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課程邀請了擁有十多年社會服務實務及管理經驗,尤其專注於組織培育領域研究的李桂芳老師擔任主講嘉賓。本次課程共有755人次籤到參與課程學習(報名人次為847,參與率達89.14%),共回收722份反饋問卷,學員對課程整體的平均滿意度為98.06%。
(圖片摘自李桂芳老師的課件《(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如需轉載使用請徵得老師意見。)
本次課程,李桂芳老師主要從「團隊的定義」、「團隊的發展階段」、「團隊的現狀評估」、「建立信任的團隊」、「團隊的衝突管理」、「團隊凝聚與協作的技法」六個方面進行分享。以下是本次課程的重點摘錄:
一個團隊在成長、迎接挑戰、處理問題、發現方案、規劃、結果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形成期、風暴期、規範期、績效期和整休期,在這五個發展階段都有著不同的任務與難點。
在課上,李桂芳老師講到,在團隊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明確各階段的帶領重點和角色,——在形成期中,指引是重點,需要建立關係,幫助團隊成員認同團隊的目的/目標及界限;在風暴期中,面對團隊中的分歧及在衝突管理上的需要時則需要調停;通過第二階段的磨合,進入規範期,團隊成員之間建立起團隊凝聚力和團結力至關重要,在這一階段,需要明確對團隊成員的期望值,增強他們對事務的投入度,明確分工;度過第三個階段,規範期的團隊逐步變成績效期的團隊,在這一時期,則需要應對團隊在持續改進、創新、效率和充分利用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面的需要;在團隊完成任務目標後,則進入整休期,在這一階段,團隊面臨的是下個階段的任務、解散或提出新的挑戰。
在團隊的發展階段中,每個階段的工作績效及團隊精神的差異都很大,要進行團隊管理,需要對症下藥,這就需要我們對團隊的現狀進行評估。李桂芳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一個很好的現狀評估方法:自檢。在一個團隊中,信任、衝突、身心投入程度、責任、關心結果是評估團隊協作的要素,而信任是基礎。
(圖片摘自李桂芳老師的課件《(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如需轉載使用請徵得老師意見。)
團隊衝突對團隊的協調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衝突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個人之間的競爭,而競爭的形成是因為雙方有不相容的利益。
在衝突發生時,需要找到衝突的來源,對其進行分析,對症下藥應對衝突方能真正解決問題。衝突的來源主要有四:一是問題及信息障礙。兩人之間關於事實、意見、觀點的不同;二是環境障礙,自然環境、文化差異、心情和社會環境都對引起衝突有著間接的影響;三是關係障礙,傳統的事件、聲譽、性格風格的不同、位置差異也會導致衝突的發生;四是個人障礙,個人的知識、經歷、價值觀、自尊等差異也會引起衝突。
(圖片摘自李桂芳老師的課件《(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如需轉載使用請徵得老師意見。)在課上,李桂芳老師通過回應框架、自我認識(理性)、情緒管理(感性)和溝通向我們教授了回應衝突的方法。
衝突容易讓人產生情緒,並把人帶到不理智中。我們在衝突過程中要認識到情緒並不是一種行為,我們要接納感受,在我們的行為被情緒所影響時,要冷靜下來,不要被情緒操控。在處理衝突時,溝通技巧的運用與介入時機的把握尤其重要。
(圖片摘自李桂芳老師的課件《(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如需轉載使用請徵得老師意見。)
一個好的團隊必然離不開團隊凝聚力與協作,李桂芳老師通過組織管理層的決定方式案例讓我們從中悟出不同的團隊運作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能,一個好的團隊決策方式,是要通過大家的參與與表達去制定決策的過程,這樣大家才會更願意去執行,產生效能。
如何提高團隊凝聚力與協作,有四點:一參與、二投入、三效能、四時機。
(圖片摘自李桂芳老師的課件《(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如需轉載使用請徵得老師意見。)
備註:本推送整合了《(社會工作)團隊管理技巧》的課程內容,如需使用,請徵得李桂芳老師和禪城區社會組織實踐基地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