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寶寶一個很常見的症狀,每次吐完媽媽還得跟著收拾,很多家長不解:寶寶到底為什麼會嘔吐呢?怎樣減少小寶寶的吐溢奶情況?我們邀請到的是臺灣23年豐富小兒健康管理經驗、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皇家自由醫學院醫學博士 、亞洲暨泛太平洋地區小兒胃腸營養醫學會會員方旭彬博士說寶寶老是吐該怎麼辦?
寶寶為什麼會吐個不停?
這個情況尤其是一歲以內常見的問題,那我們常碰到的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狀況呢?讓方旭彬醫生用專業和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為各位做介紹!
吐奶or溢奶
要區分寶寶吐奶和溢奶,一般根據寶寶的吐奶和溢奶的程度。溢奶通常力道比較小一點還是從嘴角溢出來的,其實這個在小寶寶比較常見的。吐奶是力道大一點的,甚至有噴射式的嘔吐。如果寶寶吐次數過於頻繁,或者影響到他本身的脫水,甚至長期下來造成體重身高的增加遲緩,應該立即就醫問診。
嘔吐的原因
另外除了剛剛提到的原因之外,還有像中耳炎、藥物引起,甚至是食物不耐受症(比如牛奶蛋白過敏)。比較少見為幽門狹窄、急性腸胃炎、腸套疊,如果發生腸套疊就需要緊急處理。另外還有些腎臟疾病、腦壓上升,腦膜炎也會以嘔吐表現。
在1歲以上-5歲之間,除了上面的可能原因,還可能是因為有毒素的東西、呼吸道問題如肺炎、氣喘、肝炎、急性闌尾炎也會導致嘔吐。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醫生實際問診的案例。
這是位從宜蘭來到臺北來就醫的小朋友,他在出生後兩三個禮拜之後,出現嘔吐,可是嘔吐物裡面沒有綠色的膽汁,但是可以這是一個脫水非常嚴重的小朋友,皮膚松松垮垮的失去彈性,像小猴子一樣,眼眶凹陷、口水較少,而且他的體重早已落後於這個正常的童年同年齡、同性別的寶寶。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發現他是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經過手術治療之後才恢復原先體重和健康。這個肥厚性幽門狹窄在過去的通常是以開刀為主要治療方法,不過最近這十年來也可以使用內科藥物治療,不過通常住院時間較久些。
寶寶老是吐,重點看什麼!
1、吐的東西
最主要的先要看寶寶他吐的東西,如果是綠色,表示他吐的嘔吐物裡面含有膽汁;如果他吐的這個嘔吐裡面像是咖啡色東西的,表示他可能有上消化道的出血。
2、有沒脫水
如果吐得非常厲害、頻率太多,導致脫水的症狀,怎麼判斷脫水呢?看尿片,一天如果沒有6片以上比較有分量的尿片的話,那表示他可能有脫水的疑慮。
3、體重是否正常
我們需要看孩子體重是不是有在正常的這個範圍之內?如果短時間內下降太多,那就表示他這個生長已經受到了影響。這裡有些數據可以提供給爸媽們參考:
一個寶寶如果在出生滿月之後,他可以增加1公斤;第二個月的增加0.9公斤;第三個月增加0.8公斤;第四個月可以是出生體重的兩倍!一歲大概是出生體重的三倍,大概四個月是6—7公斤,一歲大概他的體重是九—十公斤。
疑問點1:寶寶需要到底要喝很多水嗎?喝多少才夠呢?特別是比較小的寶寶,甚至有過度餵食造成的嘔吐。寶寶胃容量是一定的,如果媽媽餵太多,那也有可能會造成這個嘔吐的。基本上在四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不需要特別再給他喝太多的白開水,理由是寶寶的胃很小,如果你喝了太多水,可能影響正常的喝奶。另外在四個月以內的寶寶,如果他喝的不管是母奶還是配方奶粉,只要孩子喝得夠,基本上他水分就夠了。
四個月寶寶要喝多少的奶才夠呢?
嬰兒配方奶我們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泡,我們知道正常的寶寶,他可能是大小餐或者是不定時喝奶,所以我們也不要太嚴格說非得每次寶寶喝得一樣量或者非得喝一樣的奶。另外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寶寶喝多少奶更難估測。所以要寶寶是不是有喝得飽或者有脫水的情況,看一天寶寶這個比較有分量的尿布有6次以上。
小寶寶為什麼容易吐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他自己的生理結構來看:
第一個因為這個食道通常是比較短的,尤其是一歲內的寶寶;
第二個寶寶胃容量是比較小的;
第三個就是食道、胃的蠕動是比較比較慢的、比較差的;
第四個就是寶寶的賁門的功能還不夠成熟,所以,其實有的寶寶雖然這個吐其實是非常常見的。
另外胃食道逆流是一種生理性的嬰兒嘔吐,只要他的這個體重增加的不錯,雖然偶爾有溢奶,可是各位家長也不需要太擔心。
孩子溢奶、吐奶,我們怎麼做?
第一:首先建議爸爸媽媽不要一次餵的太多,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基本上孩子生理構造就胃比較小、蠕動較慢,就像高速公路一下子開太多的車上去馬上就塞車了。
第二:我們餵完奶之後,可以讓寶寶的上半身保持直立,然後做這個所謂的拍背動作,讓他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趴在你的肩膀上,一直要拍到這個寶寶有打出這個氣嗝,讓吃奶時吃進去的空氣可以排出來,這樣可以減少他溢吐奶的產生。
第三:對於寶寶的喝完奶之後,幫他排完氣之後我們要採取以下的姿勢。
國外的科學家在對孩子的姿勢對於吐奶影響研究中,將寶寶把它分成四組:左側躺、右側躺、趴著或頭抬高三十度。結果他們發現斜躺也就是說讓寶寶睡枕頭,頭抬高三十度的這個姿勢是最容易讓寶寶產生這個胃食道逆流導致嘔吐,其次是右側躺,再其次是左側躺,最不容易吐的姿勢其實是趴睡。但我們知道趴睡可能會造成這個嬰兒猝死症概率增加,所以通常不建議寶寶趴睡的姿勢。建議在餵奶後,讓寶寶在躺下來睡覺不要睡太高的枕頭,特別是不要睡躺椅。那也可以採取左右的輪流側睡。不過要提醒爸爸媽媽們注意的側睡的時候不要捂住口鼻,預防產生呼吸道被阻塞的危險。
如果以上這些方法都還沒有能夠改善或者寶寶吐的次數太頻繁、甚至於體重減少、脫水時,就一定要帶給醫生來就醫。通常醫生檢查後,會開些幫助腸蠕動或者止痛藥。再沒改善的話,通常會再進一步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
以上我們為家長們詳細的說明了1歲內的寶寶常有嘔吐,家長應該做什麼及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儘快送醫診治,在這裡也希望各位小寶貝能夠健康快樂長大。
大家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孩子生長發育、心理健康的知識,請關注「寶島童醫匯」百家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