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還在給娃拍背?幾個妙招送給你

2020-09-10 小愛說母嬰

對於哺乳期的寶寶來說,寶寶吐奶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媽媽應該都有遇到過,經常會措不及防的被寶寶吐了一身,剛剛換好的衣服,床單沒兩分鐘被弄髒要清洗,嚴重的時候,吐了一身,又要給寶寶擦身洗澡,真是讓媽媽頭疼不已,又無可奈何。寶寶為啥吐奶,如何預防有妙招。

「寶寶現在剛滿一個月,喝奶都很正常,但就是很容易吐奶,老是把衣服吐髒,剛還看著躺在床上好好的,沒幾分鐘又吐奶,真是頭疼不已。」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因為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狀況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吐奶的現象是量比較多,一般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只沾在嘴邊不至於把衣服和床被弄髒。溢奶是正常現象,但是吐奶我們就要注意了。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吐奶有什麼原因

1、疾病因素

孩子偶爾吐一次奶,不用太過擔心。如果連續吐幾次,而且吐的量大,就要注意孩子是否不舒服,有沒發熱等現象了。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寶寶吐奶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各種疾病引起的,如腸道感染、肺炎和腦膜炎等。或者是因為腸道功能異常如幽門痙攣、腸道閉鎖等先天畸形引起的。

2、生理因素

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臥,乳汁也容易衝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3、餵養因素

新生兒在餵奶後應抬高頭部30度俯臥位或60度仰臥位,少量多餐餵;媽媽在餵奶時奶瓶中的奶沒有完全充滿奶頭,寶寶在吃奶的同時吃進去空氣也會導致吐奶。

寶寶吐奶怎麼辦,我們該如何避免寶寶吐奶

1、坐著餵奶

雖然累,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安全,媽媽坐著餵奶比躺著餵奶要好,因為坐著給寶寶餵奶,寶寶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傾斜,胃的下口便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的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便會使胃部分騰空。如果是躺著餵奶,寶寶稍一晃動便容易造成奶汁向食管回流而引起吐奶。

2、選擇合適的奶嘴

如果奶嘴孔過小,寶寶就需要使勁吮吸,很容易把空氣和奶汁一起吸入胃裡,從而導致吐奶;如果奶嘴孔太大,寶寶會非常容易嗆到,導致咳嗽。因此,媽媽要為寶寶選擇大小合適的奶嘴。

3、換完尿布後餵奶

如果寶寶在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媽媽應先將寶寶的尿布換完,再讓寶寶吃奶。因為當寶寶吃飽的時候,被媽媽來回翻動換尿布,很容易會導致吐奶。

5、餵奶後不要馬上放躺

寶寶吃完奶後,媽媽不要馬上放寶寶躺著,要豎著抱10~20分鐘,等寶寶舒緩下再將寶寶放在床上躺下,最好拿個柔軟的浴巾墊在寶寶的身下,稍微保持頭高腳底的傾斜度,並把寶寶的臉偏向一側。

寶寶吐奶雖然是常見的現象,但是經常吐奶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們不要掉以輕心,當發現寶寶吐奶時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避免給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你只會拍背?這些妙招要收藏
    寶寶為什麼會吐個不停?這個情況尤其是一歲以內常見的問題,那我們常碰到的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狀況呢?讓方旭彬醫生用專業和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為各位做介紹!吐奶or溢奶要區分寶寶吐奶和溢奶,一般根據寶寶的吐奶和溢奶的程度。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
  • 寶寶吐奶還在豎抱拍背?小心越拍越嚴重
    大多數寶寶到 6 個月左右,賁門處的肌肉就會強壯起來,而且這時候很多寶寶已經可以坐起來了,胃會慢慢垂下來,不會頻繁吐奶了,少數寶寶的吐奶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1 歲左右。吐奶後應該怎麼處理?因此,寶寶吐奶時,我們首先要確定他有沒有嗆奶。如果沒有嗆奶,一般不用處理,幫他清理掉吐出的奶液,換件衣服就好了。 如果嗆奶了,我們應該先觀察下寶寶嗆奶的程度。輕輕咳嗽幾下的話,可以讓他側躺好,把臉側向一邊,幫他拍背。
  • 寶寶吐奶你只會拍背?這些方法要收藏!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媒體轉載請聯繫本作者,歡迎轉發分享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吐奶是很常見的事情,經常抱著寶寶就會被猝不及防吐了一身,或是吃完奶就直接吐在了床上。看著剛換洗的衣服、床單被弄髒又要清洗,哪個媽媽不頭疼。那麼寶寶吐奶是因為什麼呢?
  • 為什麼寶寶總是吐奶?兒科醫生:別只會拍背了,教你多種做法
    寶寶吐奶,幾乎是每位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可新手媽媽看到寶寶吐奶的現象,既擔心又心疼,總是害怕寶寶得病,這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寶媽們不用擔心。據相關調查上發現,未滿一歲的寶寶出現吐奶現象很正常,尤其是在餵母乳、喝配方奶後,就容易出現吐奶。可為什麼寶寶總是吐奶呢?針對不到6月齡的寶寶,腸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和成年人相比,他們胃和食管接壤處的賁門還比較鬆弛,加上腸道接壤的幽門肌肉無法很好地放鬆,就容易出現反流現象。
  • 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這些方法新手媽媽要學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許多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都會發現寶寶經常有吐奶的現象。甚至有些寶寶吐奶還非常嚴重,全身都溼透了。那麼問題來了,在寶寶吐奶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這些方法新手寶媽要學會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許多媽媽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都會發現寶寶經常有吐奶的現象。甚至有些寶寶吐奶還非常嚴重,全身都溼透了。那麼問題來了,在寶寶吐奶的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寶寶吐奶時,先抱起來還是先拍背?事實證明,孩子吐奶的時候,無論是抱起來還是拍背都是錯誤的。雖然寶寶吐出了大部分奶水,但是他的嘴巴裡面還殘留著許多的奶水,如果這時候立即把寶寶抱起來或者拍寶寶的背後,是會讓寶寶嘴裡的奶水直接流入孩子的咽喉直至孩子的氣管從而引起孩子氣管堵塞。
  • 寶寶吐奶怎麼辦?除了揉肚子,這幾個方法也超好用
    雖然能理解新手爸媽的小心翼翼,但基礎的育兒知識還是要掌握一些,比如說關於寶寶吐奶,除了揉肚子這一招外,以下這幾個方法也非常好用!寶寶嗆奶、吐奶,為了預防寶寶吐奶,寶媽一定要學會正確的餵奶姿勢。俯臥拍背在給寶寶餵完奶之後
  • 寶寶頻繁嗆奶吐奶,只拍背是沒用的,父母這樣做比「拍嗝」管用
    而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餵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僅會哭鬧拒絕喝奶,還會出現吐奶的現象,大多數家長在餵奶之後為了避免發生吐奶的現象,都會主動為孩子拍背,促進打嗝。但是治標不治本,這種方式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告別打嗝。
  • 寶寶頻繁吐奶,5個方法來應對,建議新手爸媽收藏
    第一次遇到寶寶吐奶的時候,你是不是緊張壞了呢?帶著帶著就發現,原來寶寶這麼能吐奶,都怕TA把營養吐出來,生長發育跟不上了。吐奶是一種常見現象,大多數寶寶都會吐奶,尤其在前3個月,有些寶寶可能一天要吐好幾回。 其實大家口中的「吐奶」,要分2種情況。一種是溢奶,一種是吐奶。
  • 出生10天女嬰吐奶致窒息:這個動作會害死寶寶
    養娃大實話:吐奶!雖遲但到!就像下面這個媽媽,娃的一口奶,澆得媽媽懷疑人生,他還悠然自得,甚至都沒有把手指從嘴裡拿出來。02 病理性吐奶區別於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一定要引起注意!比如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門痙攣、肥厚性幽門狹窄等就會導致寶寶出現病理性吐奶。一般來說,病理性吐奶的奶量很大,而且吐奶反應激烈,寶寶會非常痛苦和難受。
  • 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寶寶吐奶別只是傻傻的拍背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可能你已經面對過無數次寶寶吐奶。幾乎有一半的寶寶會經常吐奶,而一些吃配方奶的寶寶吐奶的情況比其他寶寶更多。雖然吐奶對寶寶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可能一直是正常的。補充水分寶寶吐奶後,喉嚨會感到十分不舒服,家長可以在寶寶吐奶後的大約40分鐘後為寶寶補充水分。但切勿馬上餵寶寶喝水,否則會加重寶寶的嘔吐症狀。5. 避免幹擾當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儘量避免外界嗓音的幹擾,寶寶心煩意亂時,可能會吞下更多的空氣,導致吐奶。
  • 寶寶老是吐奶怎麼辦?爸媽別擔心,兩個方法學到手,減少吐奶次數
    在醫生的細細盤問下才知道,小麗一直在孩子吐奶後給他拍背。這可把醫生氣得不輕,要知道孩子吃飽後即便吐了奶也是不能立馬給拍背的。為什麼呢?因為試想看,你剛吃完飯,肚子正撐著呢,突然有人在你後背猛力地拍了下,你不得把剛剛的飯吐出來?寶寶也一樣,喝完奶本應該休息下,不能亂動亂竄,結果大人一個後背拍直接把喝進肚子裡的奶給拍吐出來。
  • 寶寶吐奶?這些你該知道!防吐奶有絕招,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操心
    拍隔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寶寶吐奶的機會,使寶寶胃腸更順氣,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情況下也是需要拍隔的,但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吐奶的機率要小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寶寶為什麼會發生吐奶?大多數寶寶在3~4個月大以前,賁門的收縮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同時由於寶寶太小,也還未很好地掌握吸吮的一些技巧,此時,如果寶寶吃得太撐,或者在吸奶時不慎吞入了一定量的空氣,而寶寶又沒有自己通過打嗝的方式排出氣體,於是就會發生吐奶現象。寶寶在嬰兒期,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生吐奶現象,其實是很正常的,寶爸寶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 寶寶為何會無緣無故吐奶呢?教你快速區分吐奶和嘔吐…
    首先要區分吐奶和嘔吐 寶寶吃完奶後,偶爾的情況下,奶順著嘴角流出,或隨著打嗝流出,或情緒興奮、動作幅度較大時,猛地從口腔、鼻孔湧出,而寶寶並沒有不適的情況,生長發育好、精神好、吃奶好,這種情況就是吐奶。
  • 寶寶吐奶嚴重是什麼原因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知道,寶寶在6個月之前出現吐奶或溢奶的情況都是比較正常的,這時候受到寶寶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健全所導致的,只要家長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吐奶和溢奶這種情況就能相對減少
  • 寶寶吐奶真的正常嗎?~吐奶溢奶哪裡做錯了?
    百分之六十的孩子有吐奶溢奶經歷。但是家長認為吐奶溢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寶寶吐奶很正常啊!誰家孩子小時候沒吐過奶?這是我遇到的大多數家長的想法。寶寶吐奶說明孩子吃飽了啊!我暈!同理經常吐奶溢奶,超過了胃容量,胃肌肉群會不同程度的拉傷受損,和一字馬會肌肉拉傷一樣。恢復起來比較慢,但是孩子不會說話,只會哭,家長不懂,以為寶寶餓了,繼續喂,繼續吐奶溢奶,惡性循環!時間久了,徹底把胃傷了。
  • 寶寶吐奶和溢奶3大區別,新手媽媽要學會4招,防止寶寶溢奶
    初為人母,前一秒看到寶寶吃飽滿足的笑容,很幸福,可沒想到下一秒寶寶就吐奶了,很心疼,還很擔心!寶寶吐奶是新手媽媽常遇到的事情,如何區分吐奶與溢奶?吐奶(病理性吐奶)就不一樣了,而且大口大口往外吐奶,並且是噴射性的往外吐,嚴重時奶液還會從鼻孔裡流出來,這時爸爸媽媽就必須特別注意了,這不是日常吐奶的症狀,有可能是感冒、肺炎等引起咳嗽而發生的嘔吐,或者是患上了消化功能障礙等疾病引起的吐奶,這種一般會對寶寶生長造成影響,應儘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 寶寶吐奶和溢奶3大區別,新手媽媽要學會4招,防止寶寶溢奶
    初為人母,前一秒看到寶寶吃飽滿足的笑容,很幸福,可沒想到下一秒寶寶就吐奶了,很心疼,還很擔心!寶寶吐奶是新手媽媽常遇到的事情,如何區分吐奶與溢奶?吐奶(病理性吐奶)就不一樣了,而且大口大口往外吐奶,並且是噴射性的往外吐,嚴重時奶液還會從鼻孔裡流出來,這時爸爸媽媽就必須特別注意了,這不是日常吐奶的症狀,有可能是感冒、肺炎等引起咳嗽而發生的嘔吐,或者是患上了消化功能障礙等疾病引起的吐奶,這種一般會對寶寶生長造成影響,應儘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 寶寶吐奶時你是如何處理的?別再傻乎乎的拍背了
    對於新手Ma Ma,總會有一些育兒方面的困惑,例如吐奶。當孩子吐出奶或是從鼻子裡吐出奶時,媽媽會驚慌失措,措手不及,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讓我們談談為什麼孩子吐奶,如何預防和治療。首先了解寶寶為什麼吐奶我們可以理解是在杯子裡裝滿水。當我們將杯子裝滿水時,杯子裝滿後水就會溢出。吐牛奶的原理是相同的。當我們餵養嬰兒量的超過胃容量時,則會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