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對財富說是》:你有多少錢,取決於你的金錢意識

2020-08-12 靈慧慧讀圈


作者:奧南朵(澳大利亞)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文/書羽


我身邊有很多媽媽。


生孩子之前,是個對待金錢和生活都特別佛系的人:有錢就花,沒錢不花,掙多了多花,掙少了少花,基本是個月光族。


生了孩子之後,才發現生的不是娃,是碎鈔機,慢慢地才有了理財的意識。


現在周圍還有一大群「騷動期媽媽」,既想上班掙錢,又想多陪陪孩子,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整天充滿矛盾和焦慮,甚至經常為此失眠。


人人都嚮往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生活,那如何平衡金錢、自由和家庭這三者的關係呢?


奧南朵的《對財富說是》這本書可以幫到你。


《對財富說是》的作者是享譽全球的身心靈導師奧南朵,被譽為&34;之一。


她寫過一本書《對生命說是》,是全球500強企業團購第一名的勵志書,曾被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和中國著名兒童教育者孫瑞雪重磅推薦。


奧南朵本身的經歷也非常傳奇。童年時父親破產自殺,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好在奧南朵是個妥妥的學霸,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順利獲得了律師資格。後來又從事銷售、出版等工作,是一個商界女精英。


她的丈夫是個苦修的藝術家,儘管賺了很多錢,奧南朵甚至都不敢告訴丈夫。


後來,她結束了婚姻,獨自去印度開始了長達30年的修行。


現在她住在義大利,沒有再婚,沒有孩子,全世界帶領成長課程。


這本書並不是教給我們如何去賺錢,或者是如何投資取得財富,這本書是一本療愈財富信念的心理學書籍,是從根本上讓我們探索潛意識,並找到自己對金錢的限制性觀念,去看到是什麼在阻礙我們擁有並享受金錢。

究竟什麼決定著我們有錢?


關於金錢,我們有很多誤區。


通常,說到要成為有錢人,往往會先想到賺錢的目標,賺錢的途徑,以及如何投資這些想法。


是啊,很多人都認為,金錢的多少是由外界來決定的。自己的能力,工作的崗位,工作的時間,有沒有趕上好的風口是我們取得金錢多少的關鍵。


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有的人具備賺錢的聰明頭腦和能力,也有起早貪黑的努力和辛苦,一年到頭,還是沒有賺到錢呢?


另外,我再舉一個例子。


曾經有一段時間,紀錄片《秘密》風靡一時,很多人學會了通過發願、觀想、感恩來吸引金錢主動過來。


可是,很多人並沒有心想事成。問題出在哪裡呢?


你看,我們通過聰明的頭腦,勤快的手腳,甚至通過意念發功都沒能吸引來金錢,究竟金錢是什麼?由什麼決定呢?


無形決定有形,其實,一個人到底有多少錢,取決於他的金錢意識。


奧南朵認為,錢是一種流動的能量,有時來有時走、有時多有時少。金錢本身不好不壞。期待金錢並不一定能帶來金錢,我們對金錢的信念和態度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種無意識,內化在我們心中。


你是不是有這些感覺——

總覺得錢不夠

認為賺錢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對金錢有羞恥感

認為錢是罪惡的

害怕失去金錢

覺得開口向別人借錢很沒有尊嚴

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擁有金錢

......


這些都是你的金錢意識,而它們創造了你和金錢的關係。


我們很多人對金錢的態度是:希望賺錢,但又恥於談錢,對金錢是又愛又恨。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中,哈維·艾克認為,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看不見的東西。


這裡的果實和根,就是金錢意識 。那些看不到的東西,才是影響我們,限制我們對財富不接受的原因。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讓我感受很深。


一位女士,一直抱怨工作收入低,自己懷才不遇。但是她的領導給了她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機會,工資待遇很高,工作內容也很有趣。


這個女士卻遲疑了。因為她覺得這裡面一定有貓膩。認為天下不會掉個大餡餅給她。她遲疑,最後和這個工作失之交臂。


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和財富擦肩而過,並不是沒有機會,深究下來,就像是書中奧南朵提到的,金錢是靠近你還是遠離你,是跟你的無意識態度密不可分的。


具體如何理財,終歸是術,是那10%的看得見的部分。而改變「無意識信念」才是最重要的90%。


與父母和解,才能與金錢好好連結


我們要如何改變金錢的潛意識呢?第一個重要的事就是和父母和解。


印度合一大學創始人巴關曾說:」生命就是關係。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你和父母的關係。如果你和父親的關係不好,財富方面會有障礙;如果你和母親的關係不好,生活中會諸事不順。」


科學家發現,一個人的神經通路,往往在他生命的前6年就已經形成了。


在人生前6年,父母是對我們有最大影響力的人了。我們遺傳父母的不僅有長相,還有行為模式和文化。

書中講到一位企業主,每次事業做到一定程度總是無法擴展。


後來在奧南朵的指導下,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親是靠體力賺錢的,雖然父親非常努力、非常辛苦,但卻只能讓家人勉強過生活。


所以,在他的無意識中有一條信念:賺大錢很辛苦。這條信念是他從父親那裡遺傳過來的。


如何跟父母區別開來,如何跟父母和解呢?


奧南朵也給了我們具體的方法。

1.看到父母的局限性


父母那個時代,他們沒有得到過富足的愛,也沒有得到對金錢正確的概念,他們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給予,他們沒有辦法給予我們他們都沒有的東西。


不管父母怎麼愚鈍,至少可以感恩的是,如果沒有父母,我們也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上。


2.承認你和父母很像


區別自我與父母,我們只需要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原來我這麼像我的父親,原來我這麼像我的母親。


把自己和父母區別開的過程,是一個非常難過的時候。組織讀書會中,很多人會在這個環節,失聲痛哭,並且想立刻去擁抱父母。


3.把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


一個人很能幹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放在父母和兄弟姐妹之上。


我們就會有著拯救父母的意願,還會忽略其他人的感受,無意識中奪走其他人的尊嚴。我們會覺得自己後面沒有任何支持,什麼都必須自己來。

書中分享的這些,還搭配了很多文字,引導我們去冥想,去覺察。這部分內容值得每個人去研讀,去真正的放下。與父母和解,正確的財富意識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身體知道財富的答案


要改變金錢的潛意識,還可以從身體層面著手。


日本著名的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和清水龍瑩認為,日本企業在二戰後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企業家高度敏感的瞬間洞察力,他們把它叫做第六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商和直覺。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我們的身體遺傳了天生的智慧。


我們不能成功,跟被壓抑的直覺沒有充分發展出來有很大關係,只要我們真正地去感覺、喜愛、傾聽,身體會告訴我們很多平時發現不了的答案。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借出去的錢不好意思要回來,從而造成一種獨特的現象:欠債的是大爺,討債的是孫子。


奧南朵在書中告訴我們一個方法:改變身體的姿勢,就可以把借出去的錢要回來。


舒展身體、挺直胸膛、站穩雙腳,可以讓人感覺更自信,那麼覺得借出去的錢很難要回來的人,就可以立刻行動了!


從純粹的快樂和熱情出發


奧南朵在《對財富說是》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賺很多錢,千萬不能專注在錢上。


那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什麼上面呢?


從純粹的快樂和使命感出發,錢才能主動向你靠近。去做熱愛的事情,享受事業帶給你的滿足感。或者站在更大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使命感,去做你天命的事情。


賈伯斯做蘋果手機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享受把產品做到極致的感覺,無論蘋果電腦還是iPhone,線條、稜角、顏色都極具美感,用戶體驗也非常棒,我們都知道蘋果公司在賈伯斯時代賺了很多錢。


奧南朵還特別告誡人們,千萬不要走捷徑,捷徑只能帶來金錢,卻帶不來財富,走捷徑的罪惡會讓人惴惴不安,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和金錢背道而馳。


好了,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髓。我們來總結一下。


決定金錢數量多少的,不是辛苦的勞動也不是意念發功而是你的金錢意識。要改變受限的金錢意識。可以通過和父母和解,改變身體姿勢,做有熱情和使命感的事情。


奧南朵作為著名的身心靈導師,在《對財富說是》這本書中,使用了家排、催眠等心理療愈手法,還提供了大量的練習幫助我們自我測驗和覺察,比如奧修的動態靜心、少林寺的猛龍攻擊等技巧,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福利彩蛋。


蘇格拉底曾說:」沒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生命是你自己的,是你可以選擇的。


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的潛意識,改掉阻止我們與財富連接的壞習慣,通過金錢改變人生,活出生命的喜悅和活力,我們最終會發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生活我們也可以擁有,我們的人生可以變得真正富足充盈起來!


我是書羽,解讀心靈書籍,傳播大師智慧,我們下次見!


撰文:周書羽

圖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合作請聯繫郵箱:linkwe@126.com


《書羽慧聊女性成長》是書羽新開設的個人成長類音頻節目,每周定期首發於喜馬拉雅APP中的「慧讀圈」帳號。

解讀心靈書籍,傳播大師智慧。

我們相信,聲音觸及的地方都會激起光和熱,用聲音與心靈對話。

相關焦點

  • 「心理測驗」看你跟另一半的「金錢價值觀」究竟合不合?
    ⒟你會從寶藏中挑選出「價值高、重量輕」的寶物帶走。如果你含著金湯匙出身,提醒你,要稍微克制一下物慾;假如你是靠刷卡滿足物慾,就要小心債臺高築。想要實現致富夢想,一方面要調整「想花就花」的金錢觀念,另一方面要養成儲蓄的良好習慣,並且要學習控管風險,你很容易為了快速取得現金而做高風險投資。倘若你的另一半是屬於這一型,就要注意,表面上他全身名牌,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實際上,他可能負債纍纍。建議你,最好不要讓他經手金錢,以免錢不知不覺消失無蹤。
  • 金錢修行功課5:金錢來自於高維,來自於你的意識,來自於真我的投射
    體悟一下你就會知道,萬事萬物都有一種妙,錢也有一種妙,但你的妙可以取代錢,比錢還要妙的就是你真正的那個財富,真正的那個創造力,這個能力是你本來有的,這個世界都是靠它創造出來的。融入生活就要在生活中啟動這個妙,往往人們不是沒有這個妙,是不相信有這種能力,我們被因果顛倒夢想迷失的太長了,不知道自己就是自己世界的神,神就是造物主,神就是自性、本體,她給了這個妙。
  •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送你一張金錢藍圖,解鎖你的財富密碼
    但這一大筆錢,並沒有讓他更富有,反而因為不懂投資理財和肆意揮霍,2年就把錢給霍霍完了,再一次把自己變成了窮光蛋。這時,艾克先生不僅沒因此頹廢,反而對自己為什麼沒能留住財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艾克先生開始研究財富和思維之間的關係?以及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跟賺錢和留住財富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 你應該如何積累財富,距離財務自由更進一步?
    「鹿」則是 Abdominal Breathing(腹式呼吸)用於加強橫膈肌的力氣;「狐狸」是 4-7-8 呼吸法,可幫助睡眠;「熊」是 Pursed,自問你所想、所說和所做的,是否能幫助你達成目標。◆  如此一來,你可以馬上開始累積財富。◆  從此工作有目標激勵:累積財富的同時,還能還債。◆  保留緊急預備金,藉此開啟你的財商意識。◆  永遠保證在緊急時還有錢可用,因為負債時,你很難從其他地方借到錢。
  • 換湯不換藥的社交app,讓孩子相信「貧窮是財富」究竟有多難?
    不光是日本,援交現象在歐美如今也很普遍,經常看到有新聞報導說有什麼國會議員和援交少女的醜聞。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女娃的媽媽,面對援交軟體大幾百萬用戶的社會現實,整個人也有點不好了:除了要操心娃的吃喝拉撒、功課成績、琴棋書畫,給孩子樹立健康正直的三觀,也真的是任重道遠啊~2我現在如果說「貧窮也是一種人生財富」,還有人信嗎?
  • 孩子的理財啟蒙書《小狗錢錢》: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創造財富
    「富爸爸」系列中文版策劃人湯小明說,《小狗錢錢》是《富爸爸窮爸爸》的童話版。除了「詩與遠方」,我們的生活是現實的,孩子的教育除了高遠的理想,一些腳踏實地的實用技能,生活實踐能力,還有金錢觀念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有一本特別適合親子共讀的理財童話書——《小狗錢錢》,對於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很實用,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金錢觀念的兒童啟蒙書。
  • 「最美應用」恐怖探索遊戲「扣押(DISTRAINT)」:為了錢,「我」可以...
    為了錢,你願意做一些良心會痛的事情麼?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不願意。但是,如果既給你錢,但是又給你一個「正義」的理由,讓你做一些你原本看著良心會痛的事情呢?可能,這個時候,兜裡有錢的人會說:我不願意。
  • 「書單:學習理財,必讀的5本理財書籍」別讓你的錢不值錢!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學習理財的路上,受益匪淺並且在書上受到的啟發運用在生活上的10本書:1、《小狗錢錢》我知道這本書很多理財的人都已經知道,我說出來都覺得是個老生常談的書了。但我還是要寫一下,因為這本書也是我的啟蒙書,語言很淺,但很有啟發性。對於像我一樣看書就頭疼的人來說,這本書一定是首選。
  • 你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格局
    《茶花女》中說,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 你對待金錢的態度,折射出你的層次。低層次的人,會成為金錢的奴隸,而高層次的人,卻把錢當作一種工具。 其實,錢並不是一味節約就好,在提升自己的那些事上,比如讀書和學習等,就要捨得花錢。一旦你開始把錢花對了地方,就像死水開始流動,你的人際關係,你的專業,你的社交,你的眼界,隨即就會開始流動起來。 在能讓自己增值的事情上花錢,實際上是一種眼界與格局。
  • 讀書沒有動力?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
    其實我並不算一個有毅力的人,事實上還很懶惰。但是 2013 年至今,我在每年加班超過 200 天,平均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以上的情況下,讀了超過 500 本書。因為我有四支「讀書興奮劑」。當我的閱讀缺乏動力的時候,我就會用下面這四個方法。明確我的目標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於哪裡?是目標。
  • 心理測試:通過選擇吉祥物,就會知道讓你的財富亨通的方法
    共同做以下有趣的測試,或者可以帶給你很多收穫哦!問:吉祥物被視為財運的象徵,你認為哪一種最有益?您怎麼回答?咱們現在就來看結果。每個選項都是主宰財運的吉祥物,但是它們各自象徵著財運的不同。所以,從選擇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知道如何改善財富狀況。
  • 下一個「消費高手」就是你~
    你知道麼?財商:Financial Quotient(FQ),和智商(IQ)、情商(EQ)一起被教育學家列入了青少年的「三商」教育。作為家長的你,如果還以為財商教育只是教理財投資的話,你就OUT啦~歡迎您乘坐「童萌匯●財富王國」趟列車,下一站是「消費高手」。你家的小孩在消費過程中有考慮過「想要」&「需要」麼?你家的小孩在超市裡會賴著你一定要買玩具麼?
  • 「金錢」是男人強而有力的「補藥」!
    有人說「金錢」的對男人是強而有力的補藥,的確如此,一個男人沒有錢,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都會一籌莫展。但是只要你擁有了財富,擁有了金錢,擁有了地位,讚美和崇拜的就從四面八方而來,你就如同服了補藥一樣,煥發出自信、勇猛的姿態,對於男人來說能賺錢就是一切,因為錢能夠令男人更加自信地去追求女性。
  • 如果不考慮金錢的話,你現在最想做什麼?有錢了,未必就自由!
    這些財富的信念系統一直在建設性地或破壞性地控制我們的生活。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其實大多能映射出這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有的人認為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些人往往要麼是窮到一定極點,自暴自棄的人,要麼就是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財富,對錢的多少已經看淡。
  • 六條幫你培養金錢意識
    六條幫你培養金錢意識日本經營之神松下辛之助曾經講過,「貧窮是罪惡的」。我們要相信錢是好的,擁有金錢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假如一個人覺得不夠好,那麼他是賺不到錢的。要賺錢,首先要打斷對金錢的負面聯結,培養正確的金錢意識。六條幫助你培養正確的金錢意識:1.買一個很大很精緻的錢夾。男人的錢夾會體現他的心理和品味。2.放很多的錢在錢夾裡,體驗一種鼓囊囊的感覺,但不要花掉。
  • 身份決定了你擁有多少財富,如何吸引財富,請記住三個關鍵法則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想賺更多的錢,看上去賺錢的多少取決於你在哪裡和正在做什麼。通常當你找到了正確的方式後,並且你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進行投資,往往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我們想要吸引財富,最重要的是找到其中的關鍵心法,這是決定我們到底能擁有多少財富。
  • 《人人都能學會的錢包防禦術》:錢是賺回來的,更是省下來的,告別浪費,對財富說是!
    而,你若是希望把這個遊戲玩得很好,首先便要了解你的情況,即,理清楚你現在身上到底都有多少資產,多少債務。因此,你要做的第一點便是通過整理,來意識到你家裡到底有多少本不該存在的東西,把它們處理掉,並引以為戒,絕不在為了它們浪費半毛錢。
  • 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我們家很窮」這樣好麼?
    有人說要,因為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辛苦。那與此對應的話題是不是「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我們家很富有」這樣好麼?」總結起來,就是「應不應該讓孩子有家庭的知情權」。但是很多家長又會覺得,萬一讓孩子知道了自己家境富裕,就不想努力了,只想做個平平凡凡的富二代怎麼辦?這種「幸福的煩惱」不是人人都有,但是應不應該讓孩子有知情權呢?
  • 學鋼琴到底要花多少錢?
    有琴童家長問:在北京學琴,500塊一節鋼琴課,貴嗎?
  • 《自控力》你能賺多少錢,升職有多快,取決於這3個人
    文/鏡曉嫻有3個人,他們決定了你控制自己的能力、你做事的效率,升職加薪的速度,就連你最後能擁有多少財富,也都是他們說的算。現代其實也一樣,歲月和財富總是喜歡獎勵自律的人。而職場更是如此,你能賺多少錢,升職加薪的速度,擁有多少財富,都取決於一個人的自律。記得我剛進報社的時候,一年內我的業務量佔了整個專欄的80%以上,並不是因為我能力強,而是我自律,夏天別人在辦公室裡吹空調,我頂著太陽跑客戶,胳膊上有明顯的黑白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