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反者道之動

2021-03-01 改變的力量

點擊上方【改變的力量】快速關注

作者:霧滿攔江

來源:霧滿攔江(ID:lwwuwuwu)

逝者如斯夫,抓住因果律,只有最優秀的人,才有最好的機會。

反者道之動,抓住隨機率,把握不確定法則,才能擴大生存面。

(01)

 

愛因斯坦,在大學教書時,有個絕招。

 

——考考考!

 

不停出題考學生。

 

有次他走進教室,一吐舌頭:今天不講課,出題玩殘你。

 

哧啦啦啦,在黑板上寫好考題,自己出去溜彎。

 

剛出教室,校方有個管理人員追上來:老愛,愛大哥,愛大爺……你今天出的考題,錯啦!

 

愛因斯坦怒了:什麼?你敢說我錯?

 

不是……那啥……管理人員尷尬的說:教授,你今天出的題,前幾天出過了。

 

對呀。愛因斯坦回答:正因為出過了,所以今天再出一次的。

 

管理人員:問題是,同學們都知道答案了呀。

 

愛因斯坦:問題是,今天的答案已經變了呀。

 

管理人員:答案……也會變?

 

傻了吧你?愛因斯坦冷笑:現在我告訴你什麼是智慧:

 

——永恆不變的是問題!

 

——變化不定的是答案!

(02)

為什麼我們不停學習?

 

因為老鼠娶貓咪,世界太離奇。

 

——在人生更大範圍的領域裡,問題持久不變,但答案變化無常。

(03)

我的學生非夜,從美國回來,給我出了兩道題:

第一道題:加利福尼亞州有個帥仔,帶著金髮靚妹,去海上玩潛水。

 

呼吸器潛水罩,再套上腳蹼,衝靚妹大喊一聲:愛辣烏油,咕咚一聲入水。

 

然後這老兄就失蹤了。

 

再也沒浮出水面。

 

專業救助隊伍四面八方趕來,深入水底,連淤泥裡的蝦米蚌殼都撈出來了,就是找不到人。

 

人哪兒去了?

 

幾天後傳來消息,失蹤的潛水員,死於距潛水地區20公裡之遙的山火中。

 

是被燒死的。

 

——最恐怖的是死亡時間,失蹤者入水之幾分鐘後,就在20公裡之外被燒死了。

 

這是為什麼?

(04)

 

學生給我出的第二道題,發生在康乃狄克州。

 

此地有家車行,專門出售高檔山地車。

 

可這家門店的周邊,全是賣同類產品的同行。大家爭搶一口飯,最後誰也沒得吃。

 

活不下去了,關門分分鐘。

 

絕望之下,老闆狂飲威士忌。然後拿槍逼著老婆,把塊牌子掛到門外:

 

——凡是本店售出的山地車,提供終身免費維修和保養,維修所需附件零件,統統免費。

 

老婆一邊掛牌子,一邊嚎淘大哭:為什麼?老公你為什麼非要害死全家?

 

為什麼?這還用問嗎?老闆瘋吼:那些競爭對手,老是打價格戰,活活的逼死了老子!

 

他們不讓我們活,我也玩惡性競爭,要死大家一起死!

 

——你猜一猜,現在這家店,倒閉多久辣?

(05)

 

這兩道題,真的難住了我。

 

於是我也給非夜寶寶,出了道題:

 

曾經有所學校,祟尚野蠻之體魄,自由之靈魂,所以要求學生們,每天必須早起跑步,各種鍛鍊身體。

 

不出早操,扣學分哦!

 

但有些讀書狗,最討厭被人管,無論你學校怎麼吆喝,就是躺被窩裡不肯起床。尤其最近天又冷了,這些個拒絕出操的孩子,躺在溫暖舒適的被窩裡,對其它學生構成強力傷害。

 

不給這些拒不出操的孩子們一個教訓,其它學生都會有樣學樣,拒絕晨操。再發展下去,校方所謂的管理,就蕩然無存了。

 

於是校方頭頭腦腦,湊一起秘密商量了很久,商量出一個狠招。

 

——這天早晨,拒不出操的孩子們正在被窩酣睡,校方一群人破門而入,把這些孩子連人帶床外加被窩,呼哧呼哧抬到操場上。

 

示眾!

 

羞辱!

 

讓你呼呼大睡的醜樣,暴露在所有學生眼前。

 

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再睡懶覺,敢不敢再對抗管理,拒不出操?

 

猜猜結果如何?

 

——示眾而後,校方悄無聲息的、取消了晨操制度。

 

這是為什麼涅?

(06)

 

愛因斯坦說:這個世界,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由孔子負責,規律是:逝者如斯夫。

 

另部分由老子負責,規律是:反者道之動。

 

前者遵循因果律:種什麼花,結什麼果。種下西瓜,鐵定長出西瓜。種下芝麻,鐵定長出芝麻。

 

後者遵循隨機律:世事無常,人心不定。你在別人心裡種下枚西瓜,長出來的卻是芝麻。你親對方一口,對方卻給你個耳光,總之跟你預期的不一樣。

 

因果律是確定的,固定的問題,標準的答案。

 

隨機律是不確定的,同樣的問題,不同的答案。

 

(07)

 

因果律的世界,沒有什麼反常或迷惑。

 

比如幼稚園的小盆友,很乖很聽話,阿姨就要表揚,就得給糖吃,這事兒沒商量。

 

——但隨機律的社會,卻處處反常。

 

你很乖很聽話,那就慘了。

 

你既然乖嗎,聽話嗎,那工資低點,獎金少點,你可不許鬧哦。

 

你不乖,不聽話,受不了委屈玩叛逆,那就更慘!

 

不乖不聽話,你這種人明顯缺乏合作精神,讓別人怎麼接受你?

 

所以好多孩子哭著說:不想長大,只想做個乖寶寶。

 

——就是不肯接受隨機法則!

(08)

 

但這個世界,就是變化無常的。

 

無論你接受於否,都是如此。

 

比如說,加利福尼亞的潛水員,當他配帶全套安全措施,潛入水中時,做夢也想不到,二十公裡之外的山區,恰好燃起熊熊山火。當地消防立即出動救火直升機,飛這邊來舀水。

 

可憐的潛水員,他剛剛潛入水中,就被一隻巨大的瓢給舀了起來。估計這可憐的傢伙,心裡是很納悶的:咦,大海怎麼突然變小辣?而且四周全都是金屬的邊壁?還沒等想明白,直升機飛到火災上空,大瓢一倒,潛水員譁啦啦被倒進大火裡。他死的好好冤,可又上哪兒說理?

 

比如說,康乃狄克州的山地車行老闆,紅了眼睛展開惡性競爭,自家店售出的山地車,終身免費保養維修。想的不是賺錢,而是和競爭對手一道死——牌子掛出當天,確實有無數顧客蜂擁而入,為佔便宜單挑他們家的車買。

 

但過了段時間,這些人推車來店佔便宜。可進店一門,哎呀媽山地車升級換代了,現在流行的是新款,自己還推著老式的舊車。多丟人呀。

 

佔便宜不急,趕緊搶購新款車吧。

 

很意外的,自從承諾免費保養維修後,這家店維修業務大幅下降,反而培養出太多的忠誠客戶,非他們家的破車不買。

 

結果擠跨周邊所有車行,獨霸一方。

 

比如說,那所固執晨操的學校,當校方把睡懶覺的孩子們,呼哧呼哧抬到操場時,驚訝的發現,床上的孩子們睡得好香,可能是裝睡,也可能是真的沒醒。不管怎麼說,想像一下現場吧,出晨操的學生們凍得半死,瑟瑟顫抖,圍觀那些被窩睡覺生,此時學生們心裡在想什麼,還用問嗎?

 

當時校方很惱的,有心掀開睡覺生的被窩,狠狠羞辱之。

 

可再一想,不妥不妥,萬一那個小混球裸睡,你給人家掀開被子,讓女生們看到,你收不收費?收多少錢合適?

 

——結果這起對睡覺生的羞辱,變成了他們的炫耀。

 

導致晨操取消。

 

神馬世道!

(09)

 

從幼年到成人,是一個因果區域不斷退縮,隨機區域不斷擴大的過程。

 

5歲之前,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幼稚園,因果區域佔到80%。

 

14歲,因果區域退到60%,導致了許多孩子的茫然,與叛逆。

 

20歲以後,因果區域退縮到40%,隨機區域佔到60%。

 

人性追求確定,隨機範疇越大,壓力也越大。

 

——我們說一個人窮,不是說他沒錢,而是他固守因果律,不敢涉足隨機區域。

 

——我們說成就事業的人,不是他們有多少錢,而是他們擁抱隨機率,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悠然漫步,快樂無極限。

 

(10)

 

這世界,是隨機與因果混雜的。

 

因果律中帶有隨機性,隨機率中摻雜因果。

 

什麼事一旦絕對化,就會出問題。

 

所以孔紙說:做人呢,要抓住因果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士不可不弘毅,可以寄百裡之命,可以託六尺之孤,臨大節不可奪也。總之要當斷立斷,說幹就幹。

 

所以老紙說:做人呢,要抓住隨機律,道可道,灰常道。名可名,灰常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你們昭昭,咱就昏昏,你們察擦,偶就悶悶,總之是順其自然,不變而變。

 

逝者如斯夫,抓住因果律,只有最優秀的人,才有最好的機會。

 

反者道之動,抓住隨機率,把握不確定法則,才能擴大生存面。

 

人一生的努力,無非不過是因果律中,搶佔制高點。隨機律中,擴大覆蓋面。看問題全面而深刻,做事情精準又穩妥。只認因果律,就會活成悲憤的樣子,付出好好多,毛也撈不到。只認隨機率,就會活成昏噩的樣子,看別人毛也撈不到偷樂,卻不想自己更悲慘。必須於因果律中拓展隨機認知,於隨機率中擴張因果法則,才能做到於一個大的概率中,用極小的人生付出,獲得超值的社會回報。這才是成長的意義,於中體驗到真切而優質的快樂感覺。才不愧自己的生命,活在純真簡單的心境中。

- THE END -

在改變的時代,改變自己

願你自己成為太陽,無須憑藉誰的光

作者簡介:霧滿攔江,本名崔金生,男。著名當代作家,新浪名博,自媒體人天涯論壇《煮酒論史》版元老級人物,江湖人稱老霧。已出版歷史、傳記、財經、小說等圖書六十餘種,千餘萬字。代表有《推背圖中的歷史》,《神奇聖人王陽明》、《李鴻章傳》等。公眾號:霧滿攔江(ID:lwwuwuwu)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反者道之動
    老子的辯證法核心思想「反者道之動」,很多人無法正確理解。中國古代辯證思想有一個重要的命題「物極必反」,據說最早見於《易經》。
  •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要是徹悟了,也就算得上得道之人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道,可道也,——道,呈現出來的, (呈現出來之後大家都可以各自理解,所以,) 非恆道也;——不是永恆的;名,可名也,——名,可以表達的,(表達出來之後就有個界限,所以,)非恆名也。——不是永恆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復旦王德峰教授的國學講座上,提到《道德經》中這句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 《論語》:帶你脫胎換骨的智慧典籍(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詳解:「聞聖人之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地「承擔」,就要開始「見、學、行」「聖人之道」。對於這個「承擔」的開始,「子在川上」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川」,不是一般的河流,而是指河的源頭,這裡更指代「承擔」「見、學、行」「聖人之道」的開始。「聞聖人之道」,就是「見、學、行」「聖人之道」的開始、源頭,因此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在川上」,無論是否實指孔子真的站在某條河的源頭,都更重要地指向「承擔」「見、學、行」「聖人之道」的開始。這裡,既是孔子的自我感慨,也是對要開始「見、學、行」「聖人之道」的君子的忠告。
  • 讀書筆記(二十四):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罕篇第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楊伯峻 譯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P131譯文:孔子在河邊,嘆到:「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注釋:孔子這話不過感嘆光陰之奔馳而不復返罷了,未必有其他深刻的意義。
  • 孔子的叮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站在河岸上,眼望著奔流不斷的河水,不禁感嘆道,都過去了,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沒日沒夜呀。在我的印象裡,孔子應該不會說這樣的話。作為一代聖人,應該都是積極向上的言論,而逝者如斯夫這句話,流露出的卻是無常之感,由此便可想到,原來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也有同我們一樣的感受和情思,從而覺悟到人性的永恆和偉大,而他老人家卻把這種情感提煉的這麼精妙。能流淌千年的,都是經典。我相信再過千年,依然常伴人間。逝者如斯,論語那麼多積極的經典語錄為何單寫這句呢?
  • 反者道之動的思考
    文/曉錦源「反者道之動」,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說矛盾著的對立物各自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第二種是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循環往復。其實這兩種解釋意思是相同的。都是把向著反面發展看成是道的一個根本特性。     因為老子承認運動,承認運動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因為對立面的互相轉化,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得實現。
  •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一篇可能是道德經裡面最短的一篇了,但是這一篇也幾乎是道德經的精華,因為這一篇是老子比較接近於解釋「道」的規律的一篇?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首先,「反者道之動」,表示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會反向另外一個極端,可以簡單理解成「物極必反」,前面的內容,我們分享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其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髓。
  • 再見七月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再見七月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2019-08-01 12: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再見七月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轉眼,7月就匆匆而過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什麼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先跟大家愛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海倫·凱勒,出生於1880年6月27日,逝世於1968年6月1日,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
  • 易經解道德經之四十 反者道之動真正的含義是這樣的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章反 者 道 之 動 ﹔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 有 生 於 無 。其實整本道德經的章節所談論的邏輯出發點都在於道和德。或者說無和有。或者說道和器。這三種說法是一個意思。道德經講周行而不殆,獨立而不改。道之動,無有他法。周行不息而已。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哈嘍親愛的朋友,有沒有在線的在線的打個招呼麼麼噠?這就是時候說哎,這就是弱者道之用。道德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反者道之動。一下子就上來了,給我們一個非常模糊的詞叫煩著什麼叫反者道之動。我們要好好的琢磨一下這個煩。當然,有的版本是反也者道凍液版本不重要,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反者道之動的這個粉。首先,我們想到反的時候,我們我們內心想小的想法就是相反的一個事情啊。一個是我朝著自己隊裡面的那個方向去轉化,這叫什麼,這叫飯。
  • 【作文頭條】「逝者如斯夫」千年傳承,千種解讀
    機遇有時,砥礪無息李劍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直以來,人們大多用此句來談時間:時間如同流水一樣一去不返,故而要珍惜時間。其實,聖人一言,含有多義。聖人之所以為聖,在於其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常人。
  • 讀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提到儒家,映現我腦海的是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文辭帶給我的美感遠勝過廣受讚譽的「吾與點也」。它傳遞出人被赫然拋到有限時空中的感受,茫然、悲涼、無奈,那麼,請快去用這即將消逝的時光多做有意義的事吧。如果這是美的,它無疑屬於精神的境界美範疇。但儒家思想中屬於美學的部分與我偏愛的這句無關。儒家思想追求的超越感官的美,指道德美或叫心靈美,它是善與美的結合。
  • 每天學點國學: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譯文】孔子在河畔嘆息道: 「消逝的光陰和河水一樣,它日夜不停地都在流淌。古人云:「不為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朝一夕,奮飛不止;朝朝夕夕,翱翔萬裡。朝夕雖然短暫,但要倍加珍惜,為自己的追求持之以恆,就會登上人生的頂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德]塞繆爾·厄爾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年少的相貌不當惟有安分守己這一種,它不妨是猖獗輕率的衝動,也不妨是破釜沉舟的奔赴,亦大概是美妙快樂的童話……只要賦予它臉色,它也定會回報一百倍般耀眼的煙花。每一腳都是最佳的安置,只需踩出第一步,時間會回答每一腳的迷惑。
  • 國學文化:「逝者如斯夫」,「於穆不已」,感嘆的是什麼?
    「逝者如斯天」出自《論語˙子罕》。完整句為:「逝者如斯天,不舍晝夜」,是孔子在川上發嘆而起,後來被無數文人學者引用、闡釋和化用。這句話以現在的意思是:哀嘆時光像流水一樣的逝去,日夜不停。但是對於孔子的「逝者如斯天,不舍晝夜」,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秦漢時期對「逝者如斯天」的理解孟子認為孔子這句話形容的是水,因為在《論語》中還有這一句話「知者樂於水,仁者樂川」。為什麼提到「水」呢?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採用何種修辭,原來背後有故事!
    看官們,提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兩句詩詞,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出自《水調歌頭·遊泳》裡的一句,其引用的是孔子《論語·子罕》中佳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據史料記載,當孔子說這句話時,有一個背景故事。
  • 孫家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文/孫家潭去年春天買了一塊寮國北部的凍石,印紐借用表面的黃色石皮,刻了一組螭虎穿環,共有六隻螭虎,神態各異。此石且尺寸可觀,印面為15/15、高17.2公分。那天聚會時我在發言中借用了《論語》中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月。」是與大家共勉。事後感覺孔子的這句經典名句寓意很好,共十四個字,因印面大,安排起來應該也順手。可是手邊的雜事多,刻印一拖再拖……直到今年,整整一年之後才得以動手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