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馬燕: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瓶頸及對策

2020-12-18 行動支付網

本文簡要介紹了多用途預付卡的定義,分析了目前我國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遇到的瓶頸,並從監管制度、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對策。

預付卡的概述

預付卡的概念。預付卡是指發卡機構以盈利為目的,通過特定載體和形式發行的,可在特定機構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憑證。

預付卡的分類。預付卡按介質不同分為以磁條卡、晶片卡、代金券、提貨券等為載體的實體卡和以二維碼、簡訊兌換碼、電子卡等為載體的虛擬卡;按使用範圍不同可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卡主體為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商務部公布的《單用途多用途預付卡管理辦法》定義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是由規定行業範圍內的企業發行的,僅限於在本企業、本企業自有經營場所、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單用途預付卡由商務部門監管,發卡主體向各級商務部門備案。

多用途預付卡。發卡主體為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獲準辦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支付機構。《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定義的預付卡,是指發卡機構以特定載體和形式發行的、可在發卡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頒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等制度,對支付機構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進行了規範。

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遇到瓶頸

稅收政策監管加強導致多用途預付卡銷售銳減。2016年8月,國稅總局下發的《關於營改增試點若干徵管問題的公告》中規定,支付機構銷售多用途卡取得等值人民幣資金,或者接受多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充值資金的,應向購卡人、充值人開具內容為「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持卡人使用多用途卡,向與支付機構籤署合作協議的特約商戶購買貨物或服務,特約商戶不得向持卡人開具增值稅發票。「營改增」前,業內多數支付機構在銷售多用途預付卡開具發票時,根據購卡方需求虛開發票,購卡方可以據此計入相關成本費用,並在所得稅前扣除。「營改增」後,無論是購卡環節還是消費環節,購卡方都無法利用政策漏洞避稅漏稅,這樣就額外增加了其稅收成本,購卡方自然會減少預付卡的購買,直接導致多用途預付卡發卡規模大幅縮減。

備付金利息收入減少導致支付機構利潤銳減。預付卡具有「預付」的特徵,儲值環節和消費環節二者之間會有一個時間差,直接導致資金沉澱現象,支付機構帳戶上通常有數額龐大的客戶備付金,備付金的存款利息收入是支付機構重要的盈利來源之一。根據《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帳戶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已於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至支付機構在人民銀行開立的備付金集中存管帳戶,並按相關規定撤銷其在商業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帳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的施行,直接阻斷了備付金利息收益之路,支付機構盈利能力受到重大影響。

單用途預付卡線上發卡業務迅猛發展,對多用途預付卡產生顯著替代效應。隨著電子商務和行動支付的普及,線上購買預付卡的需求增加,各電商平臺、商家積極創新支付方式,搭乘行動支付順風車,通過充值即贈、消費返現、贈送會員卡等各種促銷手段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如蘇寧易購在其平臺上推出實體卡、電子卡以及蘇寧聯名卡,綁卡後支持平臺自營產品網上購物和蘇寧實體門店購物;肯德基等商家紛紛推出線上購券線下核券的卡券類產品。單用途預付卡的靈活性促使單用途預付卡線上發卡業務迅猛發展,間接搶佔了部分多用途預付卡的市場。

現行監管制度對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形成很大制約。《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對多用途預付卡發行、充值以及受理作出以下規定:發卡機構通過實體網點銷售發行預付卡;預付卡只能通過現金、銀行轉帳及持卡人在本發卡機構開立的實名網絡支付帳戶三種方式進行充值;預付卡不得用於除公用事業繳費、本發卡機構拓展的實體特約商戶的網絡商店以及本發卡機構開立的實名網絡支付帳戶充值之外的網絡支付業務。現行監管制度對多用途預付卡實體發卡網點、充值方式及受理場景的限制使得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無法採取靈活的經營方式,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相反,一些無證機構卻利用政策漏洞大打「擦邊球」。實踐中,發現一些未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電商平臺為客戶開立虛擬帳戶,該虛擬帳戶不僅支持銀行轉帳方式充值,而且支付帳戶充值,客戶充值後可以在電商平臺入駐商戶進行消費,其業務實質為線上發行與受理多用途預付卡。但是,現行監管制度未將線上發行與受理多用途預付卡納入監管,部分無證電商平臺無視規則,其不記名預付卡單張大多金額上限設為5000元,甚至支持電商平臺股東的單用途預付卡充值,間接的將單用途預付卡轉化為多用途預付卡,嚴重擾亂支付市場有序發展。

應對措施

建議中國人民銀行修訂完善監管制度,助力多用途預付卡機構轉型升級。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線上銷售多用途預付卡的需求增加,應正視其存在的合理性。建議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同質監管、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確定業務實質,儘快修訂完善《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取消對多用途預付卡發卡網點、充值方式、受理場景的限制,將無證機構線上發行與受理多用途預付卡納入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同時,給予持牌多用途預付卡機構政策支持,幫助其重新構建新的運作模式,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多用途預付卡機構可以藉助人臉識別等技術遠程識別客戶身份,完成非面對面空中發卡,降低通過網點發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時,可以嘗試取消對預付卡充值方式的限制,支持支付帳戶充值,助力機構創新支付方式,搭乘行動支付的快車,發展多用途預付卡市場。

鼓勵多用途預付卡機構創新營銷理念,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積極適應新形勢,應對冷市場。鼓勵多用途預付卡機構拓展電子商務,延伸電商領域服務。多用途預付卡機構可以建立移動端微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或App,引導實體商戶入駐網站或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和移動端應用提供的基礎服務來引導客戶,培養客戶使用習慣,促進預付卡的廣泛應用;同時,幫助商戶導入客流,增加收入。

開發後臺管理系統,以專業化精細化服務推動商戶拓展。多用途預付卡機構可以根據商戶個性化需求,開發後臺管理系統、智能終端等,為其提供存貨管理、成本管理、會員管理等一系列增值業務,實現商戶端服務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從而爭取到更高的手續費或更大的商業折扣,獲得更好收益。實踐中,轄內某多用途預付卡機構開發商戶收銀系統,並將受理集成到商戶收銀系統中,通過減免商戶結算手續費、免收商戶POS機押金、免費提供P0S機數據卡等措施積極推動縣域傳統銷售商戶與商戶收銀系統的對接工作,為特約商戶提供配貨、倉儲、物流、結算的等綜合服務,解決日用品下鄉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依託商戶收銀系統的渠道監控、便捷服務、自助收銀等功能,一方面可以使村級網點的經營者低成本通過線上與更多的供貨商進行對接,拓寬進貨渠道,全程把控貨物品質;另一方面可以為持卡人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和更高的服務價值,滿足了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帶動了農村消費升級,同時也提高了商戶的交易量及收益。

基於客戶維度的大數據分析細分C端市場,進一步增加客戶黏性。支付產品具有「留痕」的特質,為後期進行數據分析和深度挖掘提供基礎支撐。多用途預付卡機構可以依託累積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建模,分析客戶行為習慣、消費偏好等,快速定位自身優質客戶,實現C端市場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創新業務品種。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為客戶定製專屬營銷計劃,刺激客戶不斷充值和使用,提高商戶結算手續費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進一步促進多用途預付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

相關焦點

  • 品諾優創無支付牌照卻在發行多用途預付卡 回應稱「與央行無關」
    「無證經營」頻發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持牌機構反被擠出市場
    「無證經營」頻髮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依據發行主體的不同,預付卡主要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 央行:預付卡與銀行存款有本質區別 不受存保制度保護
    2015年8月28日,央行依法註銷了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支付業務許可證。對這起全國首例支付業務許可證註銷,央行有關負責人強調,不得挪用客戶備付金是各類非銀行支付機構經營的一條紅線。對於擅自挪用客戶備付金、損害消費者權益和破壞支付市場秩序、存在重大支付風險隱患或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機構,央行將「零容忍」。
  • 央行認定光大上海分行違規 千萬元預付卡將被回收
    不過本報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獲悉,央行上海分行認為這一發行行為違反了「金融機構未經批准,不得發行預付卡」、「商業銀行不得發行或與其他機構合作發行磁條預付卡和非實名電子現金」等規定,要求這些機構立即停止這一行為,並對已經發行的預付卡進行回收。千萬預付卡將被回收這種最受歡迎的預付卡將在年底送禮市場中消失,甚至已經發行的也即將被回收。
  • 購物卡新規今起實施 單用途卡多用途卡需分清
    新華財經11月1日北京電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和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今日正式實施。這兩個消費者口中的「購物卡新規」將對單用途卡和多用途卡實行區分管理。
  • 多用途商業預付卡金融法律問題探討
    2.預付卡的種類目前,國內預付卡以銀行業機構和商業企業為發行主體,按信息載體不同分為以磁條卡、晶片卡、紙券等為載體的實體卡,和以密碼、串碼、圖形、生物特徵信息等為載體的虛擬卡。按發卡主體不同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單用途商業預付卡。
  • 預付卡推實名制堵漏洞 多用途預付卡市場將萎縮
    商業預付卡以預付和非金融主體發行為典型特徵,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另一類是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  意見指出,總體看,商業預付卡在減少現鈔使用、便利公眾支付、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
  • 第三方支付草莽江湖:「多用途預付」違規叢生
    單用途預付卡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使用,如商場、超市等發行的購物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在發卡機構之外、在支付機構拓展的特約商戶範圍內購買商品或服務,可跨法人、跨行業或跨區域使用。
  • 央行處罰兩家支付機構 業務均覆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在官網公示,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北京華瑞富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瑞富達」)和安易聯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安易聯融」)作出行政處罰。  公開資料稱,華瑞富達成立於2007年5月,註冊資為10200萬元,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和福利禮品解決方案服務商,2012年6月27日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有效期至2017
  • 央行出招規範購物卡 不記名預付卡限額1000元
    針對這一現象,商務部、央行在國慶前夕連續出招,商務部日前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中國人民銀行於27日對外發布了《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對預付卡使用進行規範。據新華社電  商務部:購萬元以上不記名卡要出示身份證件  商務部日前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個人或單位購買(含充值,下同)記名卡的,或一次性購買1萬元(含)以上不記名卡的,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要求購卡人及其代理人出示有效身份證件,並留存購卡人及其代理人姓名或單位名稱、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和聯繫方式。
  • 再現支付公司註銷牌照 預付卡機構持續縮量
    後者稱,根據支付業務許可證範圍,華夏通僅能在安徽地區開展線下預付卡業務,提出註銷申請,主要是基於蘇寧線上支付業務發展戰略。根據央行披露,華夏通於2011年12月獲得支付許可,有效期至2021年12月,經營業務範圍為安徽省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目前辦公場所在蕪湖市鏡湖區蘇寧廣場。另據天眼查,目前,蘇寧易購為華夏通實際控股公司。
  • 再現支付公司註銷牌照,預付卡機構持續縮量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又一家支付機構「棄療」預付卡業務。12月14日,有消息稱,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通」)註銷支付牌照,且已獲得央行批覆。對此消息,北京商報記者獲得了華夏通公司的官方回應。後者稱,根據支付業務許可證範圍,華夏通僅能在安徽地區開展線下預付卡業務,提出註銷申請,主要是基於蘇寧線上支付業務發展戰略。
  • 福建一卡通兩月「吃」2張罰單 屢踩紅線下預付卡發行機構如何破局?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劉四紅)又有支付機構領罰單。5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福州中心支行於5月26日更新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第三方支付機構福建一卡通網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一卡通」)因違反支付結算規定,被處罰12萬元。
  • 監管提示預付卡風險:個別企業發行實質上的多用途卡
    但是仍存在個別商業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或變相從事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給持卡人資金安全和權益保障帶來較高風險。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表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在許可經營、資金管理、使用範圍等方面有著明顯差異。但部分商業企業在單用途預付卡經營過程中,受利益驅動和合規經營意識薄弱因素影響,存在變相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的情況,主要表現如下。
  • 商業預付卡曝四大亂象 無證機構成監管空白
    為規範商業預付卡的發行和購買,2011年,央行聯合六部委制定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要求支付機構建立商業預付卡實名登記制度、非現金購卡制度以及限額發行制度。去年,《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正式出臺,也做出了類似要求。  儘管如此,商業預付卡仍然是購卡易退卡難,究其原因,則是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
  • 預付卡實名制 可無限期使用 本地商家靜待細則
    針對違反財務紀律、缺乏風險防範機制、公款消費和收卡受賄等突出問題,央行、監察部等七部委聯合制定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5月23日轉發了這份文件。《意見》把預付卡分為多用途和單用途兩種,規定購買記名商業預付卡和一次性購買1萬元(含)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的單位或個人,由發卡人進行實名登記。
  • 多用途預付卡擺上商超貨架 漸受市民青睞
    多用途預付卡擺上商超貨架 漸受市民青睞   記者近日在濟南的部分大型連鎖商超中發現,多用途預付卡已經開始擺在商超的收費處進行銷售。
  • 央行發布《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賀霞) 今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2012〕第12號,公告稱,為規範支付機構從事預付卡業務行為,維護預付卡市場秩序,防範支付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現予公布實施。
  • 上海多家預付卡企業獲得第三批牌照
    2011年的最後一天,央行發放了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此次共有61家企業獲牌,至今共有超過百家的企業獲得官方認可。記者昨天採訪獲悉,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百聯安付寶、杉德、便利通等上海預付卡公司終於重新啟動多用途預付卡功能,但斯瑪特卡卻依舊沒能申請到牌照。
  • 單用途預付卡監管之路
    筆者比較認同後一觀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此話並非真理,固然預付卡消費模式現在已成普遍現象,但並不能否定其發展中存在的嚴重問題。美國即將預付卡分為兩類:閉環禮品卡「Close-Loop Gift Card」(僅在發卡機構商業體系和運營系統內使用)和開環禮品卡「Open-Loop Gift Card」(可以在發卡機構商業體系和運營系統以外使用);我國也將預付卡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預付卡,單用途、多用途的核心差別與美方相近,前者由人民銀行出臺一系列政策進行管理,對發行機構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如擬在全國範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