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張際平教授在宿豫實驗高中《教學創新的主陣地·未來課堂》有感

2020-12-17 朱根平地理

聽華東師範大學張際平教授在宿豫實驗高中做《教學創新的主陣地·未來課堂》講座有感!

2019年12月19日周四下午,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實驗高級中學報告廳聽華東師範大學張際平教授的《教學創新的主陣地·未來課堂》講座,清晰地感覺到張際平教授是一名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他的報告也是充滿對未來的夢想。

他說:課堂上傳授知識不是最主要的!

很多人就會疑惑:難道課堂上傳授知識不是最主要的?

是的,這句話確實是一名真正懂得教育的大教育者才能悟透的東西,也只有懂得教育的人才會說這句話。

他說:未來教育,主陣地就在課堂。課堂是孩子們一醒來就想去的地方,這個地方他的氛圍就是讓人充滿著幸福感、充滿愉悅、讓人喜歡,讓人開心。

張際平教授的這個說法,我曾經在上小學的時候感受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還有感受,但是當下的國內教育我也很少看到,隨著競爭壓力的加大,這種感受或許會更少吧。國外有沒有這種學校這種課堂我不知道。當然,讓學校、讓課堂成為孩子們嚮往的地方,愉快的、幸福的地方。

這是教育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和努力的過程——這就是理想主義者的夢想。

張際平教授特別推崇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提倡師生「互動」。這個互動主要指的是老師能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比如啟發、激發、引導、激勵等等,讓學生腦子「動起來」。讓學生會思考、會琢磨、會探究。這些本領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練出來,有了這種能力,那麼,孩子的未來的路就好走。——這一點和我的教學思想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是一致的。

然而,能這樣教和學的人數確實又是寥寥。不過,也正因為少,才是稀缺人才。

知識浩瀚,而要學習的知識點非常多,比如「十萬個為什麼」就是十萬個知識點,在浩大的知識面前,教師的因素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擁有學習力。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性的工具。比如,知識是資源,比如公式、定理定義原理等,能取出自己有用的資源就是本領。教會學生建立「知識圖譜」。比如使用百度,百度是資源也是工具。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工具」。

教師就是用理論的東西來激活學生大腦。用現代的東西裝備的功能激發學生,比如人工智慧、大數據來激活學生。要善於運用工具的力量。比如用思維導圖,用可視化思維等。要給學生方法,給學生能力,讓學生能充分激發大腦潛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力、記憶力毅力等等學習力的東西。

同時還要教會學生交流、溝通。學生學會連號的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這個也是學校和課堂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那麼,課堂上要完成這些有效的交流和有效的溝通,單純靠我講你聽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是很難實現的。就需要課堂互動,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動腦筋,學生要在教師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動腦筋,同時學生之間要合作、探究、琢磨,這樣學生的交流溝通也會高效,能力自然也就出來了。學生有效的合作交流小組探究就非常重要。那課堂結構就需要有所改進。

張教授說教學的主陣地就在課堂,在課堂上要真做文章,要做核心文章。這裡也批評了一些徒有虛名的教學改革。比如,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的課堂座位的結構形式上百年都沒有什麼變化,還是排排坐,有小組活動嗎?還不是我講你聽?所以,課堂的結構也要變。再比如:很多的所謂的「翻轉課堂」並沒有「翻轉」徒有虛名。這個也需要創新。

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學校,在課堂,有學校以來就是如此,你要怎麼做呢?

張教授的PPT課件中出現了非常多的思維導圖,數學的也有,現場很多老師拍照。張繼平教授報告結束以後,很多老師衝上去要拷課件。拷課件說明兩個問題,其中之一是是有了觸動,想學習一下,提升課堂效率。另一個也說明很多老師最這個內容不甚了解,視野需要極大的開闊。

張際平教授說:未來學校的教育是完整教育(全人教育),完整教育就是要打通教育的四重境界。簡單說就是教知識,給方法,練能力,育人格。

總之,張際平教授的很多教育教學思想和教學的做法和我有許多共同的東西。同時,我也是一名理想主義者。一個理想主義者做教師其實是不會很開心的。好在張教授帶出了幾百名碩士生,還有幾十名博士生。又在很不錯的大學裡面任教,名聲也挺不錯,有很多資源可以調動,這是最可貴的地方。否則的話,在教育上就會如苦行僧一般,恰如我一般。

理想主義者,註定一生都在追求極致,然而始終無法抵達。

但理想主義者,一生都在釋放熱忱

相關焦點

  • 宿豫實驗高中:加強業務學習,提升專業素養
    為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8月29日,宿豫實驗高中邀請金太陽教育江蘇研究分院院長李敬祥、江蘇省清江中學副書記、全國優秀教師周建洋等兩位專家,為宿豫實驗高中全體教師奉獻了兩場別開生面的專題報告。
  • 教研提升課堂高效率,助推宿豫一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學校的生命在教學,教學的關鍵在課堂,課堂的高效在教研。為進一步提升宿豫一中教育教學質量,打造一中品牌,躋身主城區一流學校行列,實現宿豫一中教育教學跨越式發展,9月7日下午,宿豫一中召開全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就全面對標學如皋,特別是如皋「導學單」教學模式,如何結合宿豫一中學情,使這一教學模式的精髓在宿豫一中落地生根,產生實效,進行研討。參加會議的有校領導胡光軍、劉秀華、盧海燕、池斌和全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 宿豫實驗高中舉行2020級高一新生軍訓開營儀式
    8月21日上午八點,宿豫實驗高中在運動場舉行了2020級新生軍訓開營儀式。校長張維國、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全體教官及2020級900名新生參加了儀式。開營儀式由副校長郭尹嶺主持。>李丙鋒老師熱情鼓勵全體同學,要認真參訓、聽從指揮,以全新面貌投入到高中學習生活中來
  • 江蘇宿豫:「軟」「硬」兩手抓 吹響教育強區「衝鋒號」
    孩子們坐在藍色的課桌旁,認真聽著老師講課,不時與老師互動交流,課堂氛圍寬鬆而活躍。順著老師站立的講臺看去,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多功能視頻展示臺、電子黑板等新型電子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滿滿都是科技感。培訓結束後,來自宿豫區第一實驗小學的鐘老師表示,「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為最優秀的人,去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目前,宿豫教育系統擁有特級教師5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6人,市級以上名校長、名教師6人,區級名校長、名教師71人,區級教育能手以上稱號1015人。」
  •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與探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改進、創新實驗教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的操作能力。本文主要從化學實驗器材、實驗方法、實驗類型的創新切入,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化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 智慧教育研究院·第二屆智慧課堂與教學融合創新研討會順利召開
    7月29日,由江西金太陽智慧教育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智慧課堂與教學融合創新研討會」在江西南昌金太陽城順利召開。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來自江西、安徽、雲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區的領導和老師。——《5G時代 智慧課堂的實踐與創新》,報告分享了「5G」時代背景下,濰坊實驗學校在智慧課堂方面做出的實踐探索以及豐碩成果,唐校長多次強調個性化教育,全方位培養孩子的教學理念,不以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未來、教育能力與結果的唯一標準。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讀《不跪著教書》有感:做獨立思考的教師丨周末閱讀
    最近,我在閱讀吳非的《不跪著教書》,看完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從2003年走上工作崗位,我就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過去了,職業的倦怠感與日俱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班級管理,就會像課堂教學一樣,陷入重複性的循環——為人師,頂多是個「教書匠」;當班主任,至多是個「孩子王」。從經師到人師,從管轄者到管理者,這中間隔著等待跨越的長河。
  • 基教典型經驗①濱州:聚焦教學改革 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
    二是推出「教學創新」主題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二、力促行動落實,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2018年,我們在10多年系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立足課堂教學新形勢新任務,決定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 陝西師範大學李貴安教授為我校教師講授「課堂教學創新改革」在線...
    「課堂教學創新改革」在線直播課程。,他強調「育人陣地在課堂,教學改革要從教學過程、課程建設、課堂改革創新入手」。結合人才培養發展及課堂創新實踐,根據新時代課程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核心任務、培養目標,李教授深刻解讀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以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師教育特色和以Blackboard平臺為牽引的信息化教學行動計劃。
  • 一年看變化,破繭展新顏——宿豫中學(集團)浴火重生
    宿豫中學(集團)創建於2000年,轄宿豫中學、文昌高中、實驗初中、宿豫實小等四個校區,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米。集團在校生16000人,專任教師900餘人,是宿遷地區最大的教育集團。短短一年多時間,宿豫中學(集團)在「穩」中求「進」,在「進」中求「變」,在「變」中向「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學校先後獲得「宿遷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宿遷市普通高中教育質量一等獎」「2019年度市直教育系統目標考核優秀獎」「全市基礎教育先進集體」「宿遷市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宿豫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殊榮。
  • 探究式實驗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冉冉新星
    高中化學實驗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僅起到配合作用,被動接受大於主動學習,探究性實驗旨在打破這一固定常態,將課堂還給學生,以獨具趣味和創新性的探究形式來進行化學實驗課堂的重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從觀察、學習、思考到設計完成的過程中掌握化學基礎常識,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化學學科素養水平。本文將從探究式實驗的本質出發,對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和闡述。
  • 校園裡的「創新實驗場」 | 教學成果獎推廣④
    如何解決傳統實驗教學偏重驗證性實驗、偏重教師單向示範、對學生動腦動手主動探究培養不夠的問題?如何解決傳統實驗室以單一學科為主、對跨學科或學科綜合性問題解決不到位的問題?問題導向鮮明,問題診斷精準,問題破解務實。其次,解決現實問題又不乏前瞻性,即基於未來教育、未來人才創新素養培育,拓展實驗室功能。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超75%,小學段「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超80%近年來,我市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成效顯著。系列改革的推進,極大激發了教師的危機意識和奮鬥意識,更加專注於一線教學。教育評價為課堂教學改革「定方向」。2016年來,我市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主抓主推教育評價工作。
  • 2020學生自主創新實驗公眾號文章匯總目錄
    ——基於學生自主創新實驗的又一次師生互動實踐2020/12/4由「學生對一個破損水杯有趣現象的觀察思考」引發的教學片斷2020/11/30學生自主創新實驗理念指引下的網絡實驗說課:利用圓錐擺粗略驗證向心力表達式2020/11/27探究平行通電直導線間相互作用的新型演示儀2020/11/24隻有「返樸」的課堂才能做「歸真」的教育——聽湯老師講座有感2020/11/23跨域教研、師生合作下催生出的教具改進
  • 宿豫:打造書香之城 讓「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小鎮主舞臺附近,「『豫』見書香、築夢小康」夜市中的夜讀會正如期舉辦,60餘名閱讀愛好者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拿起畫筆揮毫潑墨,將一些具有書香元素和文明元素的圖案共同繪製到一幅百米長卷上。在舞臺中央,十幾個孩子圍坐在全民閱讀推廣志願者旁邊,聚精會神地聽志願者講述繪本《大茶壺》的故事。
  • 實驗小學:學樂雲教學讓課堂「升級」
    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更是一種記錄,一種互學互促的生長……這是實驗小學三八班孩子的高科技日常,得益於的就是該校學樂雲教學,這也是實驗小學「學樂雲」教學的縮影。  「通過移動終端和雲平臺進行班集體日常管理、活動策劃及反饋、課堂教學的同時,不僅僅是對自己教育教學的及時記錄,更是對學生成長檔案的電子記錄。
  • 聽呂傳漢教授精彩課程有感
    聽呂傳漢教授關於《「三教」引領學科「情景—問題」教學促進學生「長見識、悟道理」研習》的主題講座有感講座接近尾聲,大家便以期待的掌聲歡迎82歲高齡的呂教授講述自己的養生之道。帶著這樣的想法,我虔心地通過記憶回顧到呂教授生動的講座中。一、源於「三教」提出的重要意義二、根據課件所示:「三教」,是基於創新型人才培養,在學科教學中教學生積極思考、自主體驗、善於思考,以此促進學生長見識、悟道裡的一種教育理念。
  • 學校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與考核創新研討會
    12月8日下午,學校舉辦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與考核創新研討會,校黨委書記周堅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華,黨委副書記汪慶華,原黨委副書記朱常寶,北京保定兩地宣傳部、教務處主要負責人,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班子成員、督導組成員及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 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 共謀智慧教育建設未來 ——第二屆全國翻轉課堂學術研討暨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昌樂一中舉行
    活動以「翻轉課堂·深度學習·核心素養」為主題,聚焦翻轉課堂教學研討和翻轉課堂現場展示兩大板塊,集結全國翻轉課堂專家智慧和各學段翻轉課堂不同實驗學校的實施經驗,總結推廣各地在翻轉課堂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開展交流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