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律師:補償款的發放和使用是否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2021-01-07 德凱徵拆律師

孫先生是廊坊市香河縣人。2006年其父孫某與村委會籤訂《坑塘承包合同》承包本村坑地。2011年,承包坑地相關權益轉讓給孫某,對坑地進行土方填平後建設庫房,從事倉儲經營活動。因京唐城際鐵路建設需要,孫某承包的坑地及庫房被納入徵收範圍。

律師針對此案件的具體情況,首先決定先對案件情況進行取證,申請公開「徵收土地公告」「徵地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及使用情況」「徵收補償方案」「收受補償工作的實施意見」四項政府信息,但被申請人並未依法公開上述四項政府信息。律師隨即申請了行政複議,請求複議機關撤銷被申請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回函,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

對於律師的主張,複議機關予以認可。決定如下:

撤銷被申請人作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回函,責令被申請人自接到本決定書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重新答覆。

律師提示

1、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縣市級人民政府是徵地實施的主體,也是徵地信息公開的主體,相關項目指揮部辦公室是由縣級人民政府設立的,有權對於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答覆。

2. 「徵收土地公告」「徵地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及使用情況」「徵收補償方案」「收受補償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上述文件都是由徵地實施機關製作並保存的,如想要申請上述文件,應當向該機關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3. 在實踐過程中,正是因為大多數徵收方想利用信息的不對稱來壓低補償,所以不想公開相應文件。對此,為維護我們的知情權,應當啟動相應的法律工作要求其公開。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在徵地拆遷維權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每個被徵收人的權利,也是被徵收人掌握整個徵收工作的具體情況,收集政府違法之處的重要途徑,如果被徵收人能妥善利用,必將助力維權!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經典案例是:原告朱某定訴被告金A市B城區蘇C鄉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補償信息公開案。
  • 徵拆補償款的發放和使用情況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應當公開
    因京唐城際鐵路建設需要,孫某承包的坑地及庫房被納入徵收範圍。孫先生為了拿到合理的補償,隨即選擇委託我們德凱律師團,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在研究了案件情況之後,首先決定先對案件情況進行取證,申請公開「徵收土地公告」「徵地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及使用情況」「徵收補償方案」「收受補償工作的實施意見」四項政府信息,但被申請人並未依法公開上述四項政府信息。兩位律師隨即申請了行政複議,請求複議機關撤銷被申請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回函,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
  • 徵收拆遷:徵用土地及補償發放,系政府及其部門應重點公開的信息
    【摘要】2018年8月6日,原xx市國土資源局收到原告王某某要求公開其所在村徵地相關文件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被告知原告申請的徵地報批前對土地現狀及地上附著物的調查、登記、確認的相關材料和徵收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的信息未製作。
  • 想知道鄰居的拆遷補償是不是更多可以要求公開嗎
    我們知道房屋拆遷的話是有相應的補償的,雙方應該籤訂一份補償協議,但是有的人就比較好奇,究竟他人的補償款可以獲得多少,那麼如果想知道鄰居的拆遷補償是否更多可以要求公開呢?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想知道鄰居的拆遷補償是不是更多可以要求公開嗎不可以的。
  • 最高院:徵地拆遷案件中,分戶補償信息要不要公開?要!
    在徵地拆遷中,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拆遷補償能給多少的問題。那麼對於拆遷戶來說,不僅要掌握本人的房屋徵收信息,對整個拆遷地區的房屋徵收信息的了解也同樣重要。對分戶補償信息的了解,可以有效避免政府暗箱操作,對一些「關係戶」多分補償款,而普通拆遷戶則少分補償款的情況。
  • 法院採納史律師意見,撤銷政府拒絕公開徵地補償方案,責令公開
    眾所周知,政府信息公開是了解政府行為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百姓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依據,尤其是在徵地拆遷中,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重要的。但實踐中,也會遭到徵收方各種理由拒絕公開。例如,因雙方信息不對稱,在申請信息公開時不能明確所申請公開信息的準確名稱,被以「申請內容不明確」駁回。
  • 能申請公開其他拆遷戶的補償信息嗎?法院:不涉及個人隱私,可以
    3月18日,合肥投資公司已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李先生的房子在拆遷工作範圍內。2006年3月12日,城投公司和李先生籤訂了《合肥市住宅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書》。2018年9月10日,李先生向廬陽區當局能夠請求信息公開,公開拆遷戶顧某某的拆遷建築面積、實際需要安置面積、安置房的法律理論依據及安置問題情況。
  • 徵地拆遷案件與信息公開為何如此緊密?
    徵地拆遷是非常常見的行為,而我國法律規定,徵地拆遷的主體是國家相關的行政機關,而政府是有信息公開義務的,拆遷信息也是公開的範圍,那麼徵地拆遷案件與信息公開為何如此緊密?,並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一)貫徹落實國家關於農村工作政策的情況;(二)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 房屋拆遷是否合法?信息公開讓您洞若觀火!
    房屋拆遷過程中,對於廣大的被拆遷人而言,大多時候只明白補償不合理,甚至感覺有些程序、手續不合法,但苦惱沒有實質證據,從而無法在拆遷中佔有優勢,引起利益收到損害,又不知如何進行維權。再次,劉可心律師根據辦案經驗:不清楚房屋拆遷是否合法不要緊,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讓您洞若觀火。
  • 對於被拆遷人而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對此事發表意見:在現實生活中,對於被拆遷人而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拆遷維權手段。行政機關應當從主體、權限、程序、法律依據等方面做全面審查,既審查合法性,也審查合理性;既審查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也審查是否全面。例如被申請人作出的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答覆時,該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做出區分處理,以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為由拒絕公開的是否徵求了相關方意見等。
  • 拆遷律師講解: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拆遷戶可以提前做這幾件事
    當被拆遷人面臨拆遷時,對拆遷補償不滿卻往往不知從何處開始進行維權。明知政府在徵地過程中涉及違法,卻無法掌握相關的證據資料的情況在被拆遷人維權過程中非常常見。,被拆遷人可以提起信息公開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27條的規定:「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含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 徵地拆遷維權,不得不強調「申請信息公開」的這兩點重要性
    遇到了徵地拆遷,沒有徵收公告怎麼辦?徵收方的徵收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被徵收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應當怎麼做才是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進行專業諮詢時,很多徵地拆遷律師都會建議大家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 律師總結:在徵地拆遷中可以提高拆遷補償的幾個方法
    拆遷是指徵收單位根據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範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但是在實踐中,徵地拆遷就好像是徵收方和被徵收人的博弈,徵收方為了能減少使用資金給付被徵收人恰到好處的拆遷補償款,而被徵收人為了能夠獲得理想的拆遷補償款,苦於與徵收方的周旋之中。
  • 被拆遷人必看,合理的維權方式助您更快拿到拆遷補償款
    在徵地拆遷中,被拆遷人往往都是弱勢的一方,他們的利益最容易受到損害。徵收方擁有評估公司、拆遷公司、開發商、律師等資源,他們有大量實戰經驗、資金和充足的人力資源,和他們硬碰硬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甚至在有些地方,拆遷方在沒有完整履行全部程序的情況下,就強行把人趕出房子,實施強制拆遷。在這種情況下,被徵收人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維權途徑來解決補償問題,那麼,面對不同維權途徑該如何正確選擇?
  • 拆遷補償還能通過協商來提高?律師:沒錯,我來教你
    一、城市房屋徵收相關信息必須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行政機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 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被截留怎麼辦?
    在現實中,有時會出現土地徵收拆遷補償款被截留的問題,補償款遲遲發不到被徵地農民手裡。遭遇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今天單蘊律師和你說說這個問題。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 史西寧律師四川省雅安勝訴案例:信息公開複議
    因與徵收方多次協商未果,聽周圍拆遷戶介紹史西寧律師辦理拆遷案件非常專業,於是找到了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委託其作代理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接受委託後,在史西寧律師的幫助下,王女士向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擬徵地方案公告、徵地方案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相關信息。
  • 徵地拆遷過程中,應知曉哪些重要的政府信息?誰負責公開?
    在徵地拆遷的過程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老百姓的權利,也是老百姓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途徑。,能夠知曉徵地拆遷的目的和原因,了解拆遷的整個程序是否合法。在徵地拆遷中,這些信息非常關鍵也非常重要,一定要積極地進行了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說到這,您肯定會想知道,我們該向誰申請公開這些信息呢?
  • 史律師解讀:被徵收人是否有權查看相關徵地拆遷文件?
    生活中經常會遇見這種情況:被徵收人在幾乎不知情的情況下,房屋就被一紙通知徵收、補償和拆遷了。那麼在徵收拆遷過程中,作為被徵收人,老百姓有權查看相關的徵地拆遷文件嗎?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 告訴你:答案是肯定的。
  • 一份拆遷協議是否能決定民居古建被拆除?看看律師怎麼說?
    至於其責任的大小和性質,是否還有其他責任主體,則完全可以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及起訴地方政府強拆行為違法的庭審予以查明。朱曉陽教授在《「留住鄉愁」不該是句空話 ——八旬老人和他的百年老宅》一文中反覆提及,當地城中村改造指揮部在面對來自文物保護人士的質疑時始終就是一句話:村民籤訂拆遷補償協議了,我們是按協議約定拆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