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地拆遷維權,不得不強調「申請信息公開」的這兩點重要性

2020-10-15 拆遷法律之聲

遇到了徵地拆遷,沒有徵收公告怎麼辦?徵收方的徵收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被徵收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應當怎麼做才是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進行專業諮詢時,很多徵地拆遷律師都會建議大家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徵地拆遷的主體是國家相關的行政機關,而政府是有信息公開義務的,徵收拆遷信息自然也是公開的範圍,尤其是徵地拆遷中的部分文件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公開內容,如果不公開,公民有權申請信息公開。只要是與合法徵收相關的文件都可以申請政府公開,即從立項到徵收再到執行等階段的相關信息均可申請。如:相關立項申請和批覆文件;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規劃 許可證;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或規劃條件;安置房屋或者拆遷補償資金的證明文件;拆遷公告;拆遷實施方案;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建設用地項目預審意見;土地確權;用地批准文件;徵地公告;徵地批覆文件等。

但是普通公民對具體的信息公開不是很了解, 以致於徵收維權總是過於迷茫。而律師在辦案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接受被徵收人的委託後,律師總是會先走信息公開程序,但很多被徵收人卻認為只有起訴才是走法律途徑維權,才是律師應該要做的事情,而信息公開只是律師在敷衍大家,不務正業。這裡必須要告訴大家的是,「信息公開」這一程序的存在於拆遷維權有著很強的必要性。

一、信息公開是獲取證據的首要及重要方式

涉及土地及房屋徵收相關的政府信息,屬於政府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一條中有闡述。

徵收拆遷本身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有著極其複雜的過程,並且涉及著難以理清的人物關係和事務關係。因此,律師在接收這個案件後,第一步就是去縷清拆遷中的各種法律關係是否正確、拆遷所有程序是否合理合法的執行到位等,這一目的首先需要通過信息公開來達成。而申請信息公開的過程,也是律師獲取與收集證據的過程,更是在為後期的訴訟維權打好成功的基礎。

信息公開是被拆遷人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和維權方法,即便不是委託律師,被拆遷人自身也要學會使用「信息公開」。

關於如何申請信息公開,根據規定,可以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出,並採用包括信件、數據電文在內的書面形式;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二、信息公開是在提醒拆遷方,督促談判

很多時候被徵收人請律師維權,訴訟並不是最終目的,其真實目的是能夠達成合理補償這一訴求。

走信息公開程序無疑是維權的第一步,而當我們通過這一法律途徑去了解各種拆遷信息時,其實也是在給徵收方發出一個信號——此時的被徵收人並不是軟弱好欺的,更不是好惹的,而有著法律的堅硬後盾,徵收方不再能為所欲為,一些不合法的行為也將無處遁形。這能給徵收方敲響一記警鐘。那麼,這從某種方面來看,也是能夠幫助大家完成目的的。

要知道,很多人認為徵地拆遷維權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徵收人與行政機關對抗,本身就是處於一個弱勢與被動地位。因此,要想使不公平的補償趨向於合理,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雙方先處於平等地位。通過合法的方式給對方敲響一個警鐘,同時也能抬高被拆遷人自身談判的地位。

因此,信息公開程序這種不太強硬卻有著法律影子的打法,給對方了一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也給了雙方一個緩和的機會,促使談判的重啟。

信息公開是獲取拆遷信息的主要途徑,是維護被徵收人權益的重要途徑。為了達成被徵收人的訴求,律師必然要對徵收拆遷的實際情況做一個全面的調查與了解。但實踐中,很多地方並不會主動公開一些拆遷信息,尤其是一些對徵收方自身來說不利的信息,這時申請信息公開就顯得尤為重要。走好信息公開這個專業的法律程序,無疑能為後續的維權奠定基礎乃至是鋪平道路。

被徵收人總是在追問律師,怎麼還不啟動訴訟程序,老把起訴掛嘴邊。但是所謂「起訴」並不是一紙訴狀就能解決,需要律師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尤其是要找尋出各種關聯性證據,組成一條強有力的證據鏈,這樣才有足夠的可能去打贏這場官司。因此,信息公開這一步必不可少。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徵地拆遷時,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卻一直未答覆,該咋辦​?
    北京徵地拆遷維權團隊在徵地拆遷維權過程中,申請信息公開是被拆遷人是常常用到的維權方式,而且信息公開也是法律程序維權的第一步,目的就是通過申請信息公開來審查一下他們拆遷是否程序合法。申請信息公開的過程一般會比較順利,但是,很多時候政府部門一直未對信息公開申請做出答覆,並且超過了法律所規定的期限,那麼被拆遷人這時是繼續等待還是該怎麼辦呢?
  • 對於被拆遷人而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維權之路艱辛且漫長,維權救濟在行政複議階段便獲勝訴,給當事人獲得高補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拆遷維權手段。正確運用信息公開,獲得詳細的相關政府信息,可以深入了解徵地拆遷中關於立項、徵地、用地、規劃、環保方面規劃和實施情況,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攔截拆遷方的違法行為。
  • 徵地拆遷案件與信息公開為何如此緊密?
    徵地拆遷是非常常見的行為,而我國法律規定,徵地拆遷的主體是國家相關的行政機關,而政府是有信息公開義務的,拆遷信息也是公開的範圍,那麼徵地拆遷案件與信息公開為何如此緊密?徵地拆遷案件離不開信息公開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包括法律的規定、保障被徵收拆遷人利益、預防徵地拆遷中出現貪汙腐敗行為等。
  • 遇到徵地拆遷,被拆遷人要抓住這「四個階段進行維權」的機會
    對於被徵收人來說,徵地拆遷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能夠有效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然而徵地拆遷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總是面臨變味的窘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部分徵收方利用自身的職權之便,違規拆遷導致亂象叢生,這最終帶給被徵收人的就是「不公平」,利益嚴重受損。如何能使徵地拆遷的好處落實在自己身上,這要求被徵收人面對不合理、不公平的行為,一定要學會維權,保護權益不受侵犯。
  • 最高院:徵地拆遷案件中,分戶補償信息要不要公開?要!
    在徵地拆遷中,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拆遷補償能給多少的問題。那麼對於拆遷戶來說,不僅要掌握本人的房屋徵收信息,對整個拆遷地區的房屋徵收信息的了解也同樣重要。對分戶補償信息的了解,可以有效避免政府暗箱操作,對一些「關係戶」多分補償款,而普通拆遷戶則少分補償款的情況。
  • 浩碩律師|徵地拆遷過程中,被徵遷人應當收集哪些證據?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徵地拆遷項目的進展如火如荼,徵地拆遷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由於徵地拆遷背後隱藏著巨大利益,利益衝突帶來了矛盾和糾紛。客觀的講,被徵收人相對於徵收方來說處於弱勢一方,因此不得不重視維權的證據。今天小編為廣大被徵收收人分享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 徵地拆遷過程中,應知曉哪些重要的政府信息?誰負責公開?
    在徵地拆遷的過程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老百姓的權利,也是老百姓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途徑。那麼,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我們知曉呢?最主要的就是「一書四方案」。「一書四方案」在徵地工作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旦沒有這幾類文件,說明徵地拆遷是不合法的,但對於被徵收人來說,到底是哪一書,又是哪四方案呢?
  • 徵地拆遷的相關文件可以公開嗎?律師:必須公開
    最近有不少當事人問我,說在徵地拆遷中什麼最重要?我認為在徵地拆遷中,最重要的不是評估報告也不是補償協議,最重要的是徵收方發布的那些文件。因為在案件中,如何判斷徵地拆遷工作是否合法,我們就要從這些文件中入手。那麼在實踐中,這些文件可以被公開嗎?如果徵收方或者行政機關不予公開或者拒絕公開該怎麼辦?本文,我就來為您講講關於信息公開的那些事兒。
  • 被拆遷人必須了解哪些事情才能在徵地拆遷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壹向政府申請信息公開個別地方行政行為不算規範,很多時候徵地拆遷的相關文件沒有得到正規的公示,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向政府申請信息公開獲取徵地拆遷的信息。拆遷徵地手續是否具備?如果某項不合法,被徵遷戶在談判中的籌碼就多些。另外,由於徵地拆遷中涉及眾多部門,例如:國土資源局、規劃局、建委、房管局等,被拆遷人一定注意申請事項要和部門相對應。
  • 房屋拆遷是否合法?信息公開讓您洞若觀火!
    房屋拆遷過程中,對於廣大的被拆遷人而言,大多時候只明白補償不合理,甚至感覺有些程序、手續不合法,但苦惱沒有實質證據,從而無法在拆遷中佔有優勢,引起利益收到損害,又不知如何進行維權。再次,劉可心律師根據辦案經驗:不清楚房屋拆遷是否合法不要緊,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讓您洞若觀火。
  • 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維權嗎
    土地徵收拆遷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徵收部門需要取得審批後才能實施土地徵收活動。而違法徵地拆遷並不少見,違法徵地損害村民的利益,那麼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不能維權?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遭遇違法徵地拆遷超過了行政訴訟時效,還能維權嗎村民遭遇違法徵地拆遷時,超過行政訴訟時效未起訴的
  • 徵地拆遷僅憑「紅頭文件、法律規定」這些理由就能強制拆遷?
    通常拆遷方最為常用的藉口是:這是上級領導的決定,這是國家發布的紅頭文件,沒有人有權力更改,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大家都要承擔責任和一系列的藉口。但是,作為被拆遷人不要被這些藉口而終止維權的進程。在徵地拆遷中我們常見的紅頭文件一般有以下幾種:一、建設項目用地批准文件及申報材料二、徵地批文及申報材料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是指建設項目用地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土地徵收方案、供地方案。
  • 最新動態:徵地拆遷信息公開申請馬上要收費了,而且還不便宜!
    不過筆者想探討的是第3點,即收費是否僅應當針對「依申請公開」行為進行。換言之,如果所涉政府信息本身就是法定的行政機關依職權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行政機關卻沒有履行這一職權,被拆遷人為了維護自身知情權而向行政機關申請公開,此時的申請難道也應當付費嗎?
  • 拆遷律師講解: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拆遷戶可以提前做這幾件事
    當被拆遷人面臨拆遷時,對拆遷補償不滿卻往往不知從何處開始進行維權。明知政府在徵地過程中涉及違法,卻無法掌握相關的證據資料的情況在被拆遷人維權過程中非常常見。,被拆遷人可以提起信息公開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27條的規定:「除行政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外以自己名義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含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 不滿拆遷這樣維權,不要淪為「海珠之眼」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維權的第一步目前信息公開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主體、範圍、時間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按《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徵地一般應由省級政府批准,想知道徵地是否合法,應首先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徵地批文的信息公開,如果沒有批文,那徵收肯定違法。通過信息公開程序,可以了解徵地拆遷過程的法律程序,以及徵收機關是否履行了法律程序,通過此程序所獲取的證據材料,可以有針對性的提起複議或者訴訟程序,依法維權。
  • 最新動態:徵地拆遷信息公開申請馬上要收費了,而且還不便宜
    《辦法》明確將自2021年1月1日起對申請人提出的「超出一定數量或者頻次範圍」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收取所謂「信息處理費」,分按件計收和按量計收兩種模式操作。那麼,提供信息公開申請服務收費有法律依據嗎?收取的費用高不高?被拆遷人群體在一個月以後的申請中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本文,在明律師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解析。
  • 被拆遷人必看,合理的維權方式助您更快拿到拆遷補償款
    在徵地拆遷中,被拆遷人往往都是弱勢的一方,他們的利益最容易受到損害。徵收方擁有評估公司、拆遷公司、開發商、律師等資源,他們有大量實戰經驗、資金和充足的人力資源,和他們硬碰硬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甚至在有些地方,拆遷方在沒有完整履行全部程序的情況下,就強行把人趕出房子,實施強制拆遷。在這種情況下,被徵收人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維權途徑來解決補償問題,那麼,面對不同維權途徑該如何正確選擇?
  •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以案說法——房屋拆遷補償屬於政府信息公開範圍! 在徵地拆遷維權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每個被徵收人的權利,也是被徵收人掌握整個徵收工作的具體情況,收集政府違法之處的重要途徑,如果被徵收人能妥善利用,必將助力維權!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經典案例是:原告朱某定訴被告金A市B城區蘇C鄉人民政府房屋拆遷補償信息公開案。
  • 徵地拆遷中百姓有哪些維權的辦法?有哪些法律依據?
    在徵地拆遷中遇到問題一定不能暴力解決,不僅影響社會治安,還不利於自己維權。徵地拆遷中的維權辦法有:1、私力救濟,盡力與拆遷人進行積極的協商談判。2、信訪,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3、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 拆遷律師說案:徵地補償不合理,該如何進行維權?
    通過信息公開要求獲取此次項目由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相關批覆文件、土地徵收公告、徵地協議、徵地安置補償方案、徵地紅線圖、徵地補償金額發放情況等相關材料。貴陽市關山湖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過程中,二被告堅持認為趙鵬不能證明其申請的信息公開涉及切身利益,也不能證明是為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所獲取的信息,故趙鵬不符合其申請公開信息的公開對象,即不具備法定的主體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