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正受到懲罰?大麥對華出口遇危機,牛肉產品又被查出問題

2020-12-19 騰訊網

一些問題的解決,不是因為有出色的方案,而是有更大的問題出現,導致原來的問題不再是問題。澳方現在恐怕就能深切體會到這一點。本來大麥遭到雙方調查是件大事,但緊接著牛肉出口也受挫,反而令大麥的問題顯得不再那麼嚴重。

英國《衛報》在5月11日報導稱,在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大麥被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之後,澳大利亞首腦莫裡森表現「淡定」,認為這與此前澳方挑頭要求就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展開「國際調查」一事無關。莫裡森還希望能夠就事論事。

可以看出,澳方在儘量將此事淡化處理,否認「用限制大麥進口的方法反制澳方的國際調查」,還打腫臉充胖子,聲稱「尊重反傾銷調查」。莫裡森將此事冷處理並不意外:

1、澳方理虧。連澳媒都承認「澳大利亞是全世界採取反傾銷手段最多的國家之一」,此前,澳方對華進口的鋼鋁製品還被徵收15%-102%的關稅。來而不往非禮也,現在對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澳方也沒什麼可說的了。澳大利亞大麥主產區的農民已經播種完畢,他們應該向坎培拉施加壓力。畢竟,一旦對華出口的大麥被加徵80%關稅,就意味著遊戲結束。更慘的是,土澳的大麥出口主要依靠對華市場。

2、莫裡森應該明白,很多事不是澳方說了算的。他也只能寄希望於對方相信「中澳貿易對兩國都有利」。不過,莫裡森不願承認更不願說出口的恐怕是:這種雙邊貿易對澳大利亞更有利,而且澳大利亞更脆弱,如果經貿關係受挫,澳方的損失更大。當然,莫裡森用了一種隱晦的說法來進行掩飾:如果雙反調查與其他事情聯繫在一起,他會失望不已。

問題是,既然澳方不在乎別國的失望,那麼別國為何要在乎澳方的失望?!當澳大利亞外長佩恩4月19日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質疑別國疫情「透明度」、還跳出來呼籲西方多國針對疫情源頭進行所謂的「國際獨立調查」,並把世衛組織排除在外,澳方實際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研究人員現在能夠確信的是,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時間比預想的要早得多。至少在2020年1月和2月報告首批病例之前的數星期,歐美和其他地區就有人被感染。巴黎方面則認為,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底就已經在法國擴散。紐約州州長科莫在5月11日則再次重申:在紐約州肆虐的新冠病毒來自歐洲。種種跡象都表明,這種病毒是在全世界同時進行傳播,多點同時暴發,只不過發現的時間有早有遲。

澳方罔顧科學研究的結果,肆意歪曲事實,緊緊跟隨華盛頓方面,在西方國家裡搞起串聯,妄圖將自己最大貿易夥伴當成替罪羊,其歹毒和下作已經暴露無遺。

做出了這等骯髒事,澳方還覺得「能夠挽救一樣」,試圖像案板上的活魚一樣撲騰幾下。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色厲內荏地表示,如果大麥被加徵關稅,澳大利亞可能將這一爭端提交到世貿組織。

如此不知好歹,澳方果真是好日子過得太長,不知道人間疾苦了。於是乎,另一個打擊接踵而來。

我國海關在查驗進口肉類產品時,連續發現澳大利亞個別企業多批次輸華牛肉產品存在問題,已經違反雙方共同確定的檢驗檢疫要求。出於保障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考慮,我方決定從即日起,暫停澳大利亞4家企業肉類產品的進口申報,並已通報澳方。澳方應根據通知全面徹底調查原因,並進行嚴肅整改。

面對如此強烈的訊號,澳大利亞方面還在裝。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聲稱這是因為「標籤和衛生證書所導致的技術問題」,並非是針對澳方發起「獨立調查」所進行的報復。

可無論如何,澳大利亞最大的4家牛肉加工企業一起被禁止對華出口牛肉,已經影響到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牛肉總量的35%,絕對不是個小事情。而澳方還在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幻想,的確是幼稚。

現在澳媒還在強撐著,認為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不會被限制,因為找到進口替代並不容易。但誰心慌誰知道。就在5月11日,寶武鋼鐵集團宣布,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完成了第一單人民幣跨境結算,總金額超過1億元。曾經飽受「定價權之痛」,如今局面開始改觀。這證明,澳方拒絕讓步的資本越來越少。

就連澳大利亞前駐美大使丹尼斯-理查森都對本國的鷹派發出警告:敵視自己的最大貿易夥伴將嚴重損害自身利益,澳大利亞並未走到戰爭邊緣,因此不能一味將安全放在經濟之上。

當摔個跟頭被蹭破一大塊皮,可以認為是運氣不好。但總是被一塊石頭絆倒,澳大利亞就應該反思了。當然,袋鼠可以拒絕反思,拒絕調整策略,這都沒什麼大不了。反正鈍刀子割袋鼠肉的感覺很爽。等到發現這一切是「組合拳」,土澳就可以踏踏實實地躺在地上歇著,因為到那時想站也站不起來了。

相關焦點

  • 第六家澳企暫停對華出口牛肉,紐西蘭搶佔市場,外媒:自求多福!
    澳大利亞牛肉又出事了,根據最新的消息,中國將暫停受理澳大利亞肉類企業Meramist Pty Ltd自2020年12月7日起啟動的輸華牛肉產品進行申報,至此,澳大利亞已經有6家牛肉牛肉企業對華出口被叫停。
  • 反擊澳大利亞!暫停進口澳洲牛肉!
    今天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在中國海關的抽檢中,多家澳大利亞企業的多批次輸華牛肉產品存在不符合檢驗檢疫要求的情況,為保障中國消費者健康和食品安全,中方決定即日起暫停接受4家澳大利亞企業肉類產品的進口申報,要求澳大利亞企業全面徹底調查原因並作出整改。
  • 產品檢出禁用藥物,澳大利亞1家牛肉企業被暫停對華出口
    產品檢出禁用藥物,澳大利亞1家牛肉企業被暫停對華出口 時間:2020-08 產品檢出禁用藥物,澳大利亞1家牛肉企業被暫停對華出口 海關總署網站8月27日消息,8月26日,因輸華牛腰脊肉中檢出中澳兩國禁用藥物氯黴素,海關總署暫停澳大利亞牛肉生產企業JOHN DEE WARWICK PTY L
  • 澳大利亞擔心的事發生:3大賺錢生意正被「接盤」!損失至少864億
    今年以來,由於檢疫等多種問題,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多種商品遇阻。雖然澳大利亞的許多夥伴也站出來幫忙,但結果卻不如意,澳大利亞的出口損失反而變大。澳國內也出現許多清醒的聲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董事 Tony Kevin發出忠告,在同情澳洲的時候,西方國家正在搶佔中國市場的份額。
  • 因頻頻違規,中國禁止第六家澳大利亞牛肉商的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表示,不再接受澳大利亞肉類加工企業昆士蘭Meramist屠宰場出口的牛肉。中國海關並沒有提供禁令的原因,但是根據海關的數據,這家被禁止向中國進口肉類產品的加工企業歷來存在合規問題,包括標籤錯誤和裝運錯誤。
  • 又有產品被拒之門外,澳大利亞換了個「招數」:我們感覺很遺憾
    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頻頻登上國際新聞的頭條,繼上次澳洲大麥被徵收反傾銷關稅之後,澳洲又有產品被拒之門外,這次是葡萄酒。據俄衛星通訊社報導,澳洲堅決否認我方給出的調查結果,不承認自己在銷售葡萄酒的過程中存在傾銷行為。但他們沒有直接表示不滿,澳大利亞官方換了個「招數」,他們表態稱,我們感覺很遺憾。
  • 事情越鬧越大,澳大利亞終於扛不住了,專家警告更糟的還在後面
    起訴的原因,是今年5月,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共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澳大利亞對華大麥出口受到重挫,2011到2018年,澳大利亞有70%的大麥都出口到中國了,但今年澳大利亞對華大麥出口基本停止。 事情越鬧越大,澳大利亞快扛不住了。據彭博社12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央行11月份實施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宣布實施新一輪量化寬鬆計劃。
  • 俄羅斯牛肉獲準入華!澳大利亞牛肉價格大跌25%,遭中國買家退貨
    在日本如願獲得對華牛肉出口,以及澳大利亞成功擴大在華市場份額之後,這兩個供應國如今卻再度面臨一個不利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1日報導,該國聯邦動植物衛生監督局發布消息稱,中國已完成對俄羅斯牛肉供應議定書內容的審批程序,並提議開始制定俄羅斯肉類供應商企業清單。
  • 美國印度都能擴大對華出口,唯獨澳大利亞「受罰」,澳方不平衡?
    澳方所謂的「保持正常關係」,就是繼續從對華出口裡賺大錢,但同時要在「美澳同盟」的秩序下對華進行圍堵,並且要崛起中大國接受這一切。澳方詭辯稱「不選邊站」,其真實含義就是「沒覺得傷害你,是你自己的錯覺」。澳方顯然認定,對別國的幹涉是單方面的,別國不能站在道義立場上批評澳大利亞,即便澳大利亞獸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
  • 澳大利亞就中方徵收澳大麥關稅問題,向WTO提起申訴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6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當天宣布,澳大利亞政府將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於當地時間16日晚上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伯明罕宣稱,澳政府在「保護穀物種植者和大麥生產者的權益」方面有著「強有力的理由」,因此他認為申訴「勝算很高」。他還指責中國的反傾銷措施是「制裁行為」,稱這會讓中國失去「其他國家的更多生意」。伯明罕還威脅說,如果在其他商品關稅問題上中澳雙方也無法達成一致,澳大利亞政府可能還會在世貿組織採取進一步行動,就其他關稅問題提起申訴。
  • 激怒中國 引火燒身 港媒:澳大利亞成為自封的美國「副警長」付出...
    2、 5月12日,我們發言人證實,因連續發現澳大利亞個別企業多批次輸華牛肉產品,存在違反雙方主管部門共同確定的檢驗檢疫要求的情況,即日起暫停接受4家澳企業肉類產品的進口申報。根據外媒的數據,2019年,中國對澳牛肉的進口額達28.7億澳元。澳方數據顯示,2019年對華出口佔澳牛肉出口總額的24%。
  • 澳大利亞加大對華出口,58億海產品要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自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市場需求大受影響,不少出口型經濟國家因此備受打擊。比如,兩個月前加拿大和紐西蘭部分對華出口龍蝦訂單被退回,大量活龍蝦被放回大海。而連日來,隨著我國情況大幅好轉,市場需求也頗有回溫跡象,澳大利亞在此時率先做出了行動。
  • 大麥被徵反傾銷稅後,開始禁止澳奶粉出口到中國?
    還積極向世界各國提供醫療援助,受到多國的支持。但也有個別國家,不但不感謝,反而試圖推卸責任,對我國不斷言語攻擊。澳大利亞反制我國尤其是澳大利亞正深陷困境當中。可面對疫情,澳大利亞卻對我國種種做法令我國國民憤慨萬分。其實澳大利亞反制我國,對我國的影響不大。
  • 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
    這次,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更讓莫裡森沒想到的是,原以為會伸出援手的英法美等國,如今成了搶佔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的最大競爭者。近日,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表示澳大利亞主動卷進了川普挑起的「貿易混戰」,導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緊張,現在川普要下臺了,澳大利亞卻只能焦慮的觀望,擔心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 澳大利亞哀鴻遍野,莫裡森:禁令這麼多令人憤慨
    中澳關係惡化今年中國與澳大利亞關係迅速惡化,因為澳大利亞今年對華態度相當惡劣,對此發表對華不實言論,這讓中國政府和民眾受到了巨大傷害。這種情況下,中國開始出手對澳大利亞進行制裁。除了之前大麥紅酒問題,近期中方對澳大利亞又是一迎頭痛擊。
  • 澳大利亞找WTO告狀,結果中國的一份紀要曝光後尷尬了
    隨著鐵礦石、牛肉、大麥、葡萄酒等多種商品出口中國受挫後,澳大利亞政府坐不住了,最近宣布換掉原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又找到了WTO告狀,最近已經正式提起申訴,不過要想結案還要等好幾年。那麼中國和澳大利亞等貿易狀況,會對澳大利亞產生什麼影響呢?
  • 中國暫停澳大利亞4家牛肉商出口資格
    (原標題:中國暫停澳大利亞4家牛肉商出口資格?趙立堅(資料圖)【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在5月1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澳媒記者提問:有4家澳大利亞的牛肉出口商被中方禁止向中方出口牛肉,你對此有何評論?
  • 澳大利亞自嘗苦果
    如今,英法美等國都跟中國加強了貿易往來,只有澳大利亞跟中國的貿易受到了影響,澳大利亞指責美國也沒有用,只能自己把苦果吞下。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受到影響為了打壓中國,澳大利亞在今年上半年對中國商品發起了上百起反傾銷調查,為此,中國進行了對等反制,一些澳洲商品也受到了雙反調查。
  • 澳大利亞遭遇「不幸」,60國看準中國14萬億市場,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自今年中澳關係一度走低以來,中國也對澳大利亞產品採取了反傾銷措施,這也會導致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產品有所降低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產品減少,也意味著這部分市場留下空白。 對於澳大利亞國內貿易來講是一個重大打擊,也是其他國家進軍中國市場一大好機會,各個國家已經蠢蠢欲動,目前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將中國當作第一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