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文化知多少,來這裡就見分曉

2022-01-10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今時今日睇粵語節目

梗系要睇三姑六婆都中意煲嘅

第一粵語電視頻道

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頻道啦!

 

綜藝節目你或者看得多

但教你講粵語、學習粵語文化嘅綜藝節目

你又睇過未呢?

珠江頻道秉持著傳承粵語文化的信念,隆重推出了一檔粵語文化益智綜藝節目《粵講越掂》,主創團隊有感「新廣東人」對粵語文化感情越來越疏離,對地道粵語不熟悉不理解,故「掘地三尺,將廣東話大起底」,希望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喚起「廣東人愛講粵語」的熱情。

 

對粵語文化一知半解的廣東後生仔

是不是兩眼冒光了呢?

想要擁有一口地道粵語的「新廣東人」

是不是迫不及待了呢?

別急別急

先來考考你對粵語知多少?

 

(以上粵語詞彙圖解來源百度百科)

糟糕 是心肌梗塞的感覺!

關於上圖中的粵語翻譯

你「中蕉」了嗎?

 

不用慌 不用忙

學粵語這種事

交給《粵講越掂》就行了

 

《粵講越掂》自第一季開播以來,口碑良好,收視爆棚,第一季首期節目在廣州收視份額為11.55%,穩居同時段所有電視節目收視冠軍。

節目播出後,廣東省外的觀眾夜夜準時守候在電視機前惡補粵語知識,廣東本地觀眾則在笑聲中,更加熟悉了那些時常掛在嘴邊卻容易混淆或不知來源典故的粵語詞句。

 

觀眾看完三季節目後仍大呼不過癮

完全看不夠啊!

既然如此 我只能告訴你

時隔四年

《粵講越掂》第四季全面升級

重磅回歸啦!

總導演吳樹娜稱第四季《粵講越掂》在前三季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大升級,無論是節目主題、嘉賓賽制還是遊戲設置等各方面都煥然一新。

節目主題大升級。每期都設立一個全新主題,節目的內容、嘉賓的服化道和考察的粵語詞彙都與當期主題息息相關,學習自然更高效。

嘉賓賽制大升級。融入戰隊概念,參賽選手從單打獨鬥升級為組隊PK,更多「小鮮肉」和「小鮮花」等你來見證他們的粵語成長史。

遊戲設置大升級。增設功能卡和遊戲懲罰環節,遊戲五花八門,懲罰驚險刺激,娛樂性UP,每期節目的最後一個遊戲環節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挑戰呢,讓你意想不到,包你過足眼癮。

 

新一季雖有許多全新大升級

但仍少不了往季節目的經典延續

像「答得快,好世界」、「手快有,手慢無」

都是對以往三季節目經典遊戲環節的延續與改良升級

你還記得那家「粵講茶餐廳」嗎?

茶餐廳裡的那班老友記講起粵語來

既「犀利」又「盞鬼」呢

 

萬眾期待的時間來嘍

10月24日

珠江頻道《粵講越掂》第四季盛大開播!

記得鎖定珠江頻道周六晚21:40

《粵講越掂》第四季

與你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走向沒落的粵語文化
    十多年前,我來廣州,這裡給我的印象是:1、好有錢;2、他們在說什麼;3、我要怎麼學粵語。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不進則退。如果一個城市沒有政治話語權,又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文化傳承和創新會變得舉步維艱。作為粵語文化陣地的廣州,如果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止步不前,整個粵語文化體系將要面臨的,將是文化失語,伴隨著的,還有粵語失去影響力、粵語被邊緣化,直至粵語文化從業者(比如粵語電視臺主持人、粵語「講古佬」、「講波佬」)的消失。
  • 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叫屈: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觀察者網綜合】「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他便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 為什麼粵語的文化輸出如此強勢?
    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粵語也許是最具影響力的方言。很多人覺得粵語好聽,或是因為比普通話豐富的聲調帶來的抑揚頓挫,或是粵語保留很多古漢語用詞背後的古韻猶存,或是它所承載的流行文化帶來的強勢影響深入人心。作為聯合國官方認證的語言,粵語用自己的千年發展史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有文化」的厲害。
  • 快要失傳的粵語文化------三及第文
    如放在嶺南飲食文化中,現在的「三及第」是指瘦肉、豬肝、豬腸三種食材,熬成粥的就叫「三及第粥」、煮成湯的就叫「三及第湯」。但我們又豈是傳說中只會吃的廣東人?「三及第」也可以扔到粵語文學中,指一種極具舊時廣府特色的書面文體——「三及第文」。
  • 叫屈丨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發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這令陳小春十分不滿,於是他於今天凌晨1點多發表長文,羅列了「保衛廣東話」的種種理由。
  • 粵語文化博大精深!粵語諺語讓你虎軀一震!
    粵語,約有2200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基礎是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載體可謂是博大精深
  •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
    閒聊間,我問她:妳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
  • 粵語輸入能力有多強,來看看你就知道了
    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粵語也許是最具影響力的方言。很多人覺得粵語好聽,或是因為比普通話豐富的聲調帶來的抑揚頓挫,或是粵語保留很多古漢語用詞背後的古韻猶存,或是它所承載的流行文化帶來的強勢影響深入人心。這裡是整個中國最早與洋人做生意的地方,著名的十三行在這裡興盛起來,西關成為了廣州甚至整個廣東的商貿中心,「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說法也逐漸流傳開來。久而久之,西關口音成為了「高貴」的代名詞。
  • 周星馳電影的粵語粗俗文化和典故
    但大陸和香港有比較大的語言文化差距,國語難以體會粵語的精妙,所以石斑魚的配音令到不少大陸星迷覺得「星爺」粵語原音不如石斑魚配的好,是因為對白被國語給簡化了。不懂粵語,只能看懂星爺電影的70%,星爺喜劇裡面不但是逗樂搞笑,更是香港、粵語文化的一個寶庫,星爺作品的草根文化不單單在角色上,還在對白上,到處可見的低層人士的用於,黑社會暗語,俚語等等。
  • 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關於廣州的第一印象,我認為廣州的早茶文化一定是同時被提到最多的廣州古詩)粵語方言,粵語使用者是很多方言之一,特別是很多粵語歌曲流傳下來,這也是粵語大眾的歡迎,粵語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廣西這個「小廣州」火了,居民說粵語喝早茶,遊客:我來廣州了嗎?
  • 陳小春發文力挺粵語,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在這篇短短的微博文章中,陳小春引經據典,痛斥普通話為「胡語」,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不過刨除雙方的感情因素,在這次罕見的娛樂圈文化爭論中,雙方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排除言辭上的極端不妥,同桌女生說粵語沒文化有其根據嗎?
  • 為什麼學粵語的人,都買這本粵語書?
    教你學粵語的運營者叫葉醒文,又名粵語哥、Simon,有編著粵語書《教你學粵語》。出粵語書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沒粵語教學經驗。教粵語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沒出過書。Simon是為數不多,又有粵語教學經驗,又有能力出粵語書的人。買書就要看作者是否有教學能力、教學經驗。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摘要]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2017年春節剛過,娛樂圈就出了一條畫風奇異的新聞。在這篇短短的微博文章中,陳小春引經據典,痛斥普通話為「胡語」,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不過刨除雙方的感情因素,在這次罕見的娛樂圈文化爭論中,雙方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排除言辭上的極端不妥,同桌女生說粵語沒文化有其根據嗎?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在這篇短短的微博文章中,陳小春引經據典,痛斥普通話為「胡語」,粵語被聯合國「承認定義為語言」,唐詩要用粵語讀才妥當以批駁同桌女生話粵語「沒文化」的不恰當言論,陳小春對母語的熱愛溢於言表。不過刨除雙方的感情因素,在這次罕見的娛樂圈文化爭論中,雙方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排除言辭上的極端不妥,同桌女生說粵語沒文化有其根據嗎?
  • 【江門人知多少】撲街、茄呢啡、咕喱……每天都說的粵語居然是英文來的!
    就是這麼牛!在粵語中,有一大波英語演化來的音譯詞,你平時最常講的是哪幾個?十八、十九世紀,好多英國商人來廣州經商,當時廣州碼頭有許多衣不遮體的搬運工人,英國商人稱呼這些碼頭工人為"poor guy」。雖然華工基本上都不識英文,但是都明白到「poor guy」這個詞是侮辱人的意思,所以翻譯成字面就成了「撲街」。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吝嗇是「孤寒」?
    粵語文化有多博大精深?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我們廣府人買東西啊,喜歡砍價,這已經是十分聞名的一件事情了。因為廣府的中心廣州一向都是個大商埠,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生意。賣東西的自然是想儘量能多賣點錢,買東西的當然是希望能省則省。即使被人說是「慳家」,也沒什麼關係啦。 說到「慳」這個字,要說的可就多了。慳,是豎心旁、一個堅定的「堅」,普通話讀qiān,在廣府話裡面的意思是不多花錢,大概就相當於普通話裡的「省」。「慳錢」就是「省錢」的意思。
  • 講了粵語那麼多年,粵語正字你會多少?我可能是個假的廣東人吧!
    粵語,又叫廣東話,俗稱白話,是廣東人的母語。廣東的城市很多,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本地語言,但是每種方言都包含著粵語文化。粵語在廣東人的心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身在廣東的你,講了那麼多年的粵語,那些粵語正字你又認識多少呢?
  • 日本人點睇粵語文化?
    粵語還有很多這種生動的比喻,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一句是「鬼食泥咁聲」。你們真的看過或聽過鬼吃泥嗎?雖然很多粵語字都有本字,但因為不通用,很多詞難以寫出,所以我會採用俗字。例如「hea」這個音,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粵拼」標音的話,聲母是「h」、韻母是「e」。我是外國人,習慣馬上查粵語詞典,看看有沒有類似的音。結果看到詞典中韻母為「e」的粵語詞,不少都是較負面的。
  • 粵語的發展及廣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粵語在社會交往和改革開放中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國內和世界都有不少非粵語區的人士學習和使用粵語。粵語是粵語區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保護和發展以嶺南文化為代表的地方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在語言學方面,粵語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的特點,對古漢語研究意義重大。一、 在推普環境下廣東粵語發展的獨特性 1。
  • 陳小春髮長文: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 粵語是古漢語嗎?
    「唐詩宋詞大多是用粵語寫的。」  「不懂粵語,很多古籍和唐詩宋詞就看不懂讀不通了。」  2月6日凌晨,香港演員陳小春用繁體字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他說,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