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雞娃界兩大神秘群體:多才的海澱媽媽,和多財的順義媽媽

2020-12-19 騰訊網

From:英華蘭DrBing,ID:HiDrBing

知性逗比德國兒童教育學者,精通英法德三語,遊走生活於多個國家和文化,通過對無數孩子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軌跡的思考,呈現給你一副兒童教育的總體畫面。

最近有篇帖子火了,《海澱家長對不起,只有這樣的媽媽才真的「不配有夢想」》——居然有人敢公然叫板大名鼎鼎的海澱家長?(因為海澱家長寫過一篇雞血文: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

打開一看明白了,這文章原來說的是順義媽媽。

話說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這些年明爭暗鬥,一直就沒消停過啊!

一個是有才,一個是有財,一個是媽媽中的戰鬥機,一個是媽媽中的直升機。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兩個神秘的群體。

1

海澱媽媽

要問中國哪個地區學霸最多?

答案必然是海澱啊!

中國最雞血的媽在哪?

必然還是海澱啊!

什麼是海澱媽媽?就是以人民大學、海澱黃莊和中關村為圓心,方圓數公裡範圍內的雞血媽,這裡的學習氛圍可謂異常濃厚。

她們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學霸。

清北畢業、研究生學歷在其他地方是熠熠生輝的才女,但是在海澱大約只是老母親的標配——你要只是個普通C9畢業的似乎都不配擁有姓名。

她們可以熟練地構造函數然後用導數來研究不等式,可以輕鬆搞定電磁學結合力學熱學的物理題,可以設計複雜的有機化學實驗——

凡是高考考的,就沒她們搞不定的,20多年前這群人就是考試的勝出者了,還怕這點東西嗎?

網上有公號作者「米粒媽」對海澱家長的一段描述,分外精彩準確:

前一秒還在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君士坦丁堡,不知道誰把話題一轉,就開始聊去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最新研究成果了。上一秒還在說車諾比的失敗,下一秒就扯到黑格爾和亞當斯密上去了。

還順帶聊聊哪個老同學已經成了博導,帶六七個博士;哪個老同學海歸回國申請上了千人計劃,在清華有了自己的實驗室。

行為經濟學、教育心理學、人類學、國際政治格局、最新的金融政策、最高精尖的高科技、醫學的最新突破……沒有他們不懂的,沒有他們不感興趣的,這些海澱老父老母,個個都是飽學之士。

海澱媽媽的第二個特點,就是雞血。

下面這張讓人膽顫的著名照片老母親們都見過吧:

海澱區某頂級奧數老師的課堂的上,密密麻麻的旁聽家長們一個個舉著錄像設備在拍攝,因為老師講課的資料是需要帶回家繼續研究學習的。

這樣的場景只能在海澱看見,而這只是海澱媽媽的日常,是她們眾多技能中的一項。

著名海澱六校:101、11、rdf、qhf、bdf、ssf和各類民辦每年招生分數線,全都變成了曲線圖,印在她們的腦子裡。

(上面那串代碼分別是:一零一中學、十一中學、人大附、清華附、北大附、首師附。海澱圈媽媽一般溝通都用代碼,不懂行的還以為是黑話。)

而清北,就是海澱媽最常規的目標。

面對作業,她們:

面對補習班:

面對家長會:

面對小升初:

所以總結一句話,海澱媽的特點就是:堅持雞娃雞己,毫不放鬆學習和進步。

也有人說,海澱的家長太抓馬了。

之所以會這樣,首先還是背景決定的。

在我Bing上學的時候,海澱就已經是這樣了。所以現在的海澱雞血爸媽,都是那個年代就從五湖四海考到北京名校的佼佼者。

他們當年就是被教育分流體系過濾出來的智力勝出分子,現在有了娃,娃怎麼可能差,怎麼可以差呢?

雞娃只是人家的優良傳統而已。

其次,還是競爭太激烈了。

以前大家都說北京高考容易,名額傾斜資源傾斜,其他地區的家長覺得不公平。

看著一年北京六百個清北的名額是不少,但每年清北子弟高考的恐怕都遠不止600了吧,還有其他國際牛校畢業的父母的娃呢?

在米國,名校校友子女要入學那是相當優先的,可是中國並沒有這條路,基本只有高考才行得通。所以這條獨木橋上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夫妻倆都是清北的,生的娃最後沒上清北去了其他的985211,還怎麼在海澱混?

想讓娃上一個不比自己當年差的學校,這點心願也不過分吧?

但真想實施起來就是難比登天了,畢竟名校資源就那麼點。

所以也有網友說過,最羨慕海澱娃有最好的教育資源,但也最同情他們有著中國最大的競爭壓力。

2

順義媽媽

有人說海澱家長是教育焦慮綜合症晚期,那是沒見識過北京「上東區」——順義老母親的人生。

如果海澱家長代表的是中國最典型的中產父母狀態,那麼順義家長則妥妥是新興精英階層的父母代表。

耶魯人類學博士曾說:每個城市都有一個「上東區」,那是精英階層居住、社交和購物的專屬社區。

我Bing曾經寫過一篇《上東貴婦叢林生存加拼娃秘史》已經詳細8過了紐約上東區的神秘媽媽群體。

而順義媽媽就生活在北京的「上東高地」。她們以「後沙峪」為中心、日常覆蓋全中國、各類假期覆蓋全球,是京城最積極上進的女性群體。

在那篇叫板海澱媽媽的文章裡,是這麼描述順義媽媽的:

順義媽媽,在成為一個全職老母親之前,都曾經橫行職場、風雲叱吒,半數以上都帶著世界五百強企業光環。她們的學術水平也是橫貫中西。Wharton、Harvard、Yale名校全球覆蓋,英美留學海歸佔大多數。

當海澱父母還在為了奮鬥清北而自覺苦逼的時候,她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避開和印度國高智商娃們的直接競爭,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藤校國際生少得可憐的名額中,彎道超車獲得顯性優勢。

順義媽媽,她們的戰鬥永遠都是世界大戰。

所以說,如何成為順義媽媽?第一個門檻就是經濟實力。

後沙峪距離北京城區20多公裡,號稱是中國財富濃度最高的地區,在這裡一回頭就能碰到鞏俐、王菲、馮小剛,再回頭還能碰到黃磊、田亮、李亞鵬。

5000萬,是順義的財富基準線,能達到這個標準,家裡的媽媽就不用上班了,專心雞娃。這樣的家庭在順義有70%。

再有錢一些的,已經徹底財務自由,連爸爸也不用上班了,兩人專攻雞娃,這種情況在順義也有30%。

順義別墅區

但你以為順義家長就僅僅是有錢嗎?

錯錯錯!擁有更多的財富和資源,也只是為了給娃子錦上添花。

海澱的娃不容易,順義的娃更艱難。因為國際學校裡拼娃,拼的更激烈。

網上一個順義媽媽說:

看看鄰居,大家的房子都的幾千萬的,開的都是一百多萬的車,頂多是勞斯萊斯和賓利的區別,穿羽絨服都是1萬塊的,出國坐都頭等艙,學費頂天了20多萬。在這裡,再難有什麼顯得比別人好了。

那怎麼辦?就剩下忙活娃了。

她們大都擁有調度最好資源的能力,但對怎麼教育好娃,全天下的媽都是同一份焦慮。

因為娃代表的就是你的基因、能力和未來可能性。

但和海澱媽雞娃策略不同,在順義,娃不會被瘋狂雞奧數奧物,他們玩的是馬術、擊劍和高爾夫。因為這些都是"爬藤剛需"。

藤校錄取率低於千分之四

網上流傳著許多順義媽媽瘋狂雞娃的段子,完全不輸給海澱:

比如娃學古箏,媽媽先苦學半年,幫娃探路做人肉糾錯機;

為了給娃樹立榜樣,媽媽報名遊泳比賽先得了中年組冠軍,之後順便去美國考了一個ASCA(美國遊泳教練協會的國際牌照)。

為娃學高爾夫,每天下午2點多鐘就得從城裡往城外走,練2個小時再趕回來。到了冬天,北京打不了高爾夫,會在海南待3個月,專門陪娃練球。

再來觀賞一下一個自稱普通順義媽媽給娃做的日程表:

和媽媽自己製作完成的針對國際學校娃的詞彙量達標表格:

才13歲,詞彙量就要求2萬了。。。

順義媽媽不僅了要解最前沿教育理念,還要熟悉全球名校錄取法則,盤點美高TOP就像海澱家長盤點公立名校一樣,對各種考試的熟悉程度,足可以隨便進一家留培機構當高級課程主管。

在順義媽媽群邊開培訓班是毫無意義的,只要是在地球上,一切空間距離對她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兒。

但順義媽的焦慮也更不輸給海澱媽:

如果你娃的分數排名不是0.1%,美勞課沒有畫出曠世傑作,障礙賽表現不佳,上的不是大藤校——那你來順義幹嘛來了?

一群不愁吃穿,錢可以花幾輩子的體面人,為了娃,照樣拼的面紅耳赤。

所以,財富是成倍的,焦慮和壓力也是成倍的。

順義媽和順義娃也有她們的苦。

用最好的資源,雞出來最標準精確優秀的娃,千辛萬苦了藤校,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就是為了重複父母的穩妥老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詛咒呢?

3

總結

8完這兩個群體,我倒是覺得,不存在誰比誰low、誰比誰高級的,畢竟都已經是全中國top1的媽媽了,只是路線不同而已。

不管是哪裡的家長,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把娃培養成優秀的人才。

管它上東、順義、海澱還是浦東,當媽的堅強和脆弱、夢想和焦慮,真是全世界都差不多。

所以,扒完別人家的娃,還是要回頭想想自己——

不同的條件,就有不同的過法,每個娃也都應該有自己成長的路徑,什麼樣的路,才是你娃應該走的路呢?

不必臨淵羨魚,更不用草木皆兵,雞娃畢竟是場馬拉松,不同類型的娃,選擇不同的賽道,才有機會擁有幸福人生。

相關焦點

  • 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送孩子到昌平,她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怎樣的物種都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而京城教育圈有兩大知名的物種: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 火遍北京教育圈的《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寫道:「海澱家長從來沒有詩和遠方,他們的苟且,是孩子的試卷和陪讀的課堂.沒有夢想,但有信仰。」
  • 【揭秘】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送孩子到昌平,她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怎樣的物種都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而京城教育圈有兩大知名的物種: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火遍北京教育圈的《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寫道:「海澱家長從來沒有詩和遠方,他們的苟且,是孩子的試卷和陪讀的課堂.沒有夢想,但有信仰。」
  • 順義媽媽,還有海澱媽媽,孩提時你一定也有個清北夢
    最近認真研讀了被刷屏的兩篇文章,一篇講到的北京的順義媽媽和海澱媽媽,另一篇講的是上海的橡皮雞、外圍雞和精英雞。相信每個看過的家長都或多或少多了一些自責、恐慌和不安。這年頭家長真不好當,感覺孩子的命運全賴父母是否雞血到位,可能現在自稱「佛系媽媽」比說「我爸爸是李剛」更遭人鄙視。
  • 帝都媽媽養娃有多拼
    :雞娃的入場券按照「上東區」的傳統,拼娃之前,必須搞定學區房。沒有這張價值千萬的入場劵,再多雞娃操作也等於0。看過《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和《海澱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不配有夢想」》的朋友都知道,順義和海澱是帝都的教育高地,分別掌握著頂級的公立教育資源與國際教育資源。
  • 葉一茜直言:我是順義媽媽,我當不了海澱媽媽,也不認同海澱媽媽
    在節目裡,葉一茜直言:我是個「順義媽媽」,我當不了「海澱媽媽」。所謂「海澱媽媽」,從狹義上講,專指北京海澱區的媽媽,她們對孩子期待很高,只瞧得上清華和北大或全球top10大學,她們不是在補習班外等著娃,就是在送娃去補習班的路上,再就是正在盯著娃完成各項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作業。
  • 做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還是朝陽媽媽,我在糾結什麼?
    我是一個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人,真的不想因為孩子上學,就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窮,畢竟海澱也有大房子); 二來,我雖然雞娃,但並不想雞到那種程度。我經常說自己是「佛系雞娃」,可能那種真正的虎媽聽到這個名詞,會覺得我又當又立,不過,這的確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是我做出的選擇。
  • 海澱媽媽群和順義媽媽群裡的焦慮
    海澱媽媽群和順義媽媽群:1.海澱媽媽群目標清華北大,順義媽媽群目標國外常春藤大學。海澱媽媽群主體是從京外考學後定居北京的,孩子上公立重點中學。順義媽媽群主體居住在順義別墅區,本身除了高知還有國際化平臺工作背景。
  • 你是「海澱媽媽」還是「順義媽媽」
    在北京,對媽媽們的類型有兩種界定:「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海澱媽媽就是給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時又給他們很多的作業,報很多班,包括媽媽本身也是焦慮的。順義媽媽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規劃,她們是多方位的,而不是填鴨式的讓你學習。
  • 《親愛的小課桌》裡的虎媽,被海澱家長和順義媽媽比下去,反思中
    說起為什麼特意去看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是由於最近關注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在討論徐敬凱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傅首爾和葉一茜提到了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當我們感嘆著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在雞娃的路上誇張地表現,卻不免又陷入自己對教育的焦慮之中。一邊罵著別人在販賣焦慮,一邊又陷在焦慮中無法自拔。我們發現:在中國的家長圈當中,普遍瀰漫著一種焦慮情緒。是什麼讓父母們如此焦慮?我覺得有4方面的原因。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是啊,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多作業?——也不用報那麼多學習班呀!——那也可能是那時候家裡沒錢……嗯,報學習班可不是要花好多錢嘛!上幼兒園也要花很多錢呀!聯想到之前葉一茜在節目裡說到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概念,小編只想說……是不是我等工薪階層不配養娃呀?其實這個片段剛剛出來的時候,也有很多媽媽贊同,因為節目中的那位「海澱媽媽」真的……太雞血了,給孩子布置的作業讓網友們看得感覺要窒息——像是回到了高三的歲月。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聯想到之前葉一茜在節目裡說到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概念,小編只想說……是不是我等工薪階層不配養娃呀其實這個片段剛剛出來的時候,也有很多媽媽贊同,因為節目中的那位「海澱媽媽」真的……太雞血了,給孩子布置的作業讓網友們看得感覺要窒息——像是回到了高三的歲月。
  • 海澱家長和順義媽媽的雞娃史,一場父母的集體焦慮,如何破解困局
    我承認:在看完一篇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之後,我感到胸口發悶,呼吸受阻,一種焦慮感撲面而來。說起為什麼特意去看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是由於最近關注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在討論徐敬凱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傅首爾和葉一茜提到了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
  • 24集《順義媽媽》連續劇即將開播!雞娃徹底火了!
    在一檔湖南衛視播出的真人秀節目上,歌手葉一茜的一番言論,又引起了大家對於順義媽媽這個群體的討論。在節目裡,葉一茜直言:我是個「順義媽媽」,我當不了「海澱媽媽」。與順義媽媽經常放在一起討論的,就是海澱媽媽。
  • 上海徐匯、黃浦、浦東媽媽圖鑑,焦慮中的精英娃養成之路
    ,當紐約的上東區媽媽忙著送孩子進私立幼兒園的時候,北京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正在暗暗較勁,而上海徐匯、黃浦、浦東的精英媽媽們也並沒有閒著。在精英娃的養成路上,北京和上海的媽媽們,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不相上下。海澱媽媽靠才學打天下,被稱為媽媽中的「戰鬥機」,順義媽媽靠資源打天下,被稱為媽媽中的「直升機」。京城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故事我們聽了太多,此處不再贅述,今天我們將重點放在滬上精英娃/雞娃的聚集地——徐匯、黃浦和浦東。
  • 緩解「順義媽媽焦慮」的良藥,真的是鉑金包嗎?
    在我們將擁有良好教育背景,為了娃一擲千金購置學期房的高知群體媽媽稱之「海澱媽媽」時,更高知的「順義媽媽」又浮出水面。1.是什麼在世界範圍內 造就了順義媽媽?上東區小孩過的生活,不論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非同尋常。他們平時出入有司機、保姆陪同,還會搭乘直升機到漢普頓度假。兩歲大的孩子,必須上「正確」的音樂課程。
  • 「精銳國際」上海徐匯、浦東媽媽圖鑑,焦慮中的精英娃養成之路
    ,北京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正在暗暗較勁,而上海徐匯、黃浦、浦東的精英媽媽們也並沒有閒著。在精英娃的養成路上,北京和上海的媽媽們,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不相上下。海澱媽媽靠才學打天下,被稱為媽媽中的「戰鬥機」,順義媽媽靠資源打天下,被稱為媽媽中的「直升機」。京城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故事我們聽了太多,此處不再贅述,今天我們將重點放在滬上精英娃/雞娃的聚集地——徐匯、黃浦和浦東。
  • 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還是做個佛系媽媽?為什麼給孩子報輔導班?
    你聽說過海澱媽媽嗎?聽說過順義媽媽嗎?你給孩子報輔導班嗎?現在教育講究全面發展,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種輔導班焦慮症不止普通人,明星也有,黃曉明老婆就在某節目中大談「育兒經」,才3歲的小寶貝,每天就要上5門興趣班。
  • 又一輪教育焦慮來襲,海澱、順義無辜躺槍,娃上啥學校跟階級無關
    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刷屏了。所謂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就是以北京的海澱區和順義區為名,定義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媽媽,她們都擁有良好的學歷、體面的工作,也都活躍在孩子教育的第一線,但在鄙視鏈上,順義媽媽相較之海澱媽媽更勝一籌。
  • 海澱媽媽雞娃全靠逼迫?這誤會大了
    在雞娃圈,大家最羨慕的就是耐雞娃和自雞娃了。 耐雞娃指孩子願意配合父母的安排,能承受較大的學習強度。 自雞娃指孩子有較強的內驅力和自學能力,不用父母費很大勁督促強推。
  • 海澱媽媽與順義媽媽都沒有說的事:孩子的眼界,從小就註定了
    很多父母非常膜拜海澱媽媽跟順義媽媽,他們有錢有知識,為了讓孩子上名校,做好了周祥的計劃。然而,有一件事情,我在大家討論海澱媽媽跟順義媽媽的做法時,似乎從來都沒有提及過的。那就是,孩子的眼界,從小就註定了!從小學習好的孩子,為什麼長大沒有取得好的成就?有一個詞語很火,叫做「小鎮做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