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家長和順義媽媽的雞娃史,一場父母的集體焦慮,如何破解困局

2020-12-23 豆媽逗娃

我承認:在看完一篇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之後,我感到胸口發悶,呼吸受阻,一種焦慮感撲面而來。

說起為什麼特意去看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是由於最近關注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在討論徐敬凱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傅首爾和葉一茜提到了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

聽得出來,這是兩個「誇張」的存在。

我就好奇,這位徐媽媽能寒假讓一年級兒子做出將近400套試卷,還能有什麼樣的家長比她更「誇張」。

媽媽中的戰鬥機-海澱媽媽

坐標:以人民大學、海澱黃莊和中關村為圓心,方圓數公裡範圍內的雞血媽。

目標:將孩子培養進清華北大

特點:

1、父母界的學霸

海澱媽媽幾乎都稱得上才女,清北畢業,研究生學歷,屬於這幫老母親的標配。

在高考當中需要用到的知識,她們自己都搞得定,從函數到電磁學到化學實驗,分分鐘變成孩子的私人家教。

2、學習氛圍濃厚

網上盛傳的海澱區某奧數老師的課堂上,家長們排排坐記筆記,還全程拍攝錄像。那架勢,感覺這課不是孩子們上,而是這些家長們要去參加考試的。

3、雞血

開車兩個小時送孩子上輔導班那都不是事兒,周末基本上都奔波於各種培訓班。將知名中學每年的招生分數線研究得透透的,甚至超過任何一個升學培訓機構的老師。

媽媽中的直升機-順義媽媽

坐標:以「後沙峪」為中心 北京的「上東區」,行蹤覆蓋全球

目標:常春藤學校,最好是哈佛、耶魯、牛津和劍橋這種級別的。

特點:

1、財力雄厚

據說,5000萬隻是順義媽媽的財富基準線。達到這個標準的家庭,媽媽基本都會全職帶娃。據說還有已經徹底實現財務自由的家庭,爸爸媽媽都不需要上班,全力照顧孩子。這種家庭在順義大概也有30%。

2、全方位培養孩子

相較於海澱媽媽瘋狂迷戀奧數和奧物,順義媽媽要求孩子必須有一項運動特長,一般是馬術、遊泳、擊劍和高爾夫這種,據說這些都是「爬藤剛需」。

英文得和外國人一樣,雅思和託福都是小菜,中文和數學要狂補,美術、鋼琴、大提琴,才藝要精通。

3、帶孩子滿世界飛

讓孩子參加國外的夏令營,每年參加國外私校名校考試;實地考察幾十所國外學校,並作出詳細的資料對比;帶孩子參加各種國際比賽。

4、雞娃更雞自己

孩子學琴,她先學半年;孩子學遊泳,自己成為遊泳健將;對於各種小眾運動能夠如數家珍;給孩子做日程表是小菜,把孩子的人生當項目進行管理,才是硬核能力。

以上,只是簡單地為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做了個總結,就已經讓我長籲短嘆,焦慮壓抑了。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對教育的焦慮會蔓延?

當我們感嘆著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在雞娃的路上誇張地表現,卻不免又陷入自己對教育的焦慮之中。一邊罵著別人在販賣焦慮,一邊又陷在焦慮中無法自拔。

我們發現:在中國的家長圈當中,普遍瀰漫著一種焦慮情緒。

是什麼讓父母們如此焦慮?我覺得有4方面的原因。

1.環境影響

從孩子進幼兒園開始,老師、學校和社會就一直在跟我們強調: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幼兒園要求媽媽在家裡陪做手工,陪表演。上了小學,就要給孩子輔導功課,還必須籤字。每每家長們湊一堆兒,談論的都是孩子的成績,最近報的培訓班,以及哪個老師更好?

社會、家人乃至周邊的朋友,常常會以孩子是否優秀來評判媽媽是否成功。這些大的環境和小的環境都會讓媽媽們感到焦慮。自然而然的,對自己和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2.攀比之心

誰家的孩子考了第1名,誰家的孩子當上了班長,誰家的孩子鋼琴10級,誰家的孩子參加奧賽拿了獎牌。我們總是在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而且還常常是拿別人的優點來全方位碾壓自己的孩子。

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辦?那就創造條件讓孩子彎道超車,付出更多的努力幫助孩子佔據優勢。

就如有人說:順義媽媽比豪車比豪宅,已經是低層次的比拼。而比孩子才是真正差距的所在。

而這個比,其實,不就是攀比嗎?

3.圈子文化

為什麼海澱媽媽能夠形成一個圈兒,順義媽媽能夠形成一個圈?而這個圈,又往往有著很高的壁壘,別人很難融入呢?

圈子也有自己的生態環境,大家得各方面面差不多,才能融入進去。就像今年《三十而已》當中的「太太圈」,沒有實力很難融入進去,但一旦融入進去之後,不按照圈子的規則去做事,又常常會被排斥出來。

海澱媽媽圈或順義媽媽圈,一旦融入進去之後,有些人就難以自拔,會被這種圈子文化推著往前走。

4.恐懼的投射

我記得曾經有一位媽媽說:「現在大家都是一個或兩個孩子,我們不能承受任何的失敗。」

我們對孩子教育的過度重視,不僅僅是焦慮那麼簡單,背後透著的是恐懼。

心理學認為:焦慮來源於對不確定性的恐懼。

正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未來有不確定性的擔憂,才會那麼想控制那些自己能夠左右的東西。比如好的學校,好的老師,優先保送的渠道等等。

可就算我們家長做得再好,就一定能許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嗎?

我看未必!

忽然想起來前幾年一部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即使傾盡所有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找到最好的老師,為了孩子做全職媽媽,一切做到盡善盡美,最後,仍可能是把孩子逼上了一條錯誤的路。

與其兜兜轉轉給孩子到處找名校,找穩妥的路,讓自己一直處於焦慮和恐懼當中,不如心態稍微放輕鬆一點。

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我完善的需求,也都會有自己成長的路徑。

我們可以幫助他們一下,但沒有必要拉著他們一路狂奔。跑太快了,反而容易岔著氣兒!

家長如何擺脫育兒焦慮?

1、內觀+自省

不要讓自己不斷被焦慮的洪流推著向前走,不時地停下腳步,反觀自己的內心。想一想,自己對孩子的焦慮,到底有多少是孩子本身的,有多少其實是自己的恐懼。

孩子不上名校,難道人生就無望了嗎?

這次不考第1名,難道將來就沒有出息了嗎?

孩子暫時不優秀,難道就一輩子不優秀?

內觀+自省可以幫助家長更客觀地看待目前孩子和自己面臨的狀況。

2、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腦科學、教育學和心理學已經無數次地證明:想要孩子發展得好,必須要尊重其成長的規律。助長會害了孩子;從不犯錯的孩子更加危險;思想過於成熟孩子潛藏了很多問題。

當我們家長學習的越多,了解得越多,就更會明白:尊重孩子天性,順其自然,在恰當的時機,適度地幫助,已經足夠。超度教育要不得!

推薦給大家一本適合小學生家長的書籍《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根據小學6年時間,每一年孩子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給出了詳盡的教育方案。1-3年級,幫孩子打好基礎最重要;4-6年級重視孩子的生理、心理動蕩期;小升初,積極備戰,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內容接地氣,有重點,有方法!讓父母們看過後馬上就可以用起來。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這些方法,可以大大緩解家長們不必要的焦慮。

而且,現在原價35元的書籍,活動價只要29.8元。一頓午飯錢幫助家長解決6年的困擾,超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入手。

3、做自信、獨立的家長

不論是我們家庭條件已經非常優渥,完全可以全職在家。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做全職爸爸媽媽,乃至邊工作邊帶娃的家長。我們都不要把自己私人的時間和目光全部投注在孩子身上。

過度地關注孩子,常常會讓我們的心態扭曲,不自覺地想要追求育兒上的成就感。於是,路可能就越走越偏。

我們要將自己獨立出來,並完善自我,讓自己自信並能感知幸福。然後,再去影響孩子。

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謹以此話與父母們共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哦,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相關焦點

  • 《親愛的小課桌》裡的虎媽,被海澱家長和順義媽媽比下去,反思中
    說起為什麼特意去看關於順義媽媽的文章,是由於最近關注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在討論徐敬凱媽媽的育兒理念時,傅首爾和葉一茜提到了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2、全方位培養孩子相較於海澱媽媽瘋狂迷戀奧數和奧物,順義媽媽要求孩子必須有一項運動特長,一般是馬術、遊泳、擊劍和高爾夫這種,據說這些都是「爬藤剛需」。英文得和外國人一樣,雅思和託福都是小菜,中文和數學要狂補,美術、鋼琴、大提琴,才藝要精通。
  • 中國雞娃界兩大神秘群體:多才的海澱媽媽,和多財的順義媽媽
    最近有篇帖子火了,《海澱家長對不起,只有這樣的媽媽才真的「不配有夢想」》——居然有人敢公然叫板大名鼎鼎的海澱家長?(因為海澱家長寫過一篇雞血文: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 打開一看明白了,這文章原來說的是順義媽媽。 話說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這些年明爭暗鬥,一直就沒消停過啊!
  • 海澱媽媽群和順義媽媽群裡的焦慮
    海澱媽媽群和順義媽媽群:1.海澱媽媽群目標清華北大,順義媽媽群目標國外常春藤大學。海澱媽媽群主體是從京外考學後定居北京的,孩子上公立重點中學。順義媽媽群主體居住在順義別墅區,本身除了高知還有國際化平臺工作背景。
  • 你是「海澱媽媽」還是「順義媽媽」
    在北京,對媽媽們的類型有兩種界定:「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海澱媽媽就是給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時又給他們很多的作業,報很多班,包括媽媽本身也是焦慮的。順義媽媽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規劃,她們是多方位的,而不是填鴨式的讓你學習。
  • 全民雞娃戰, 中國家長到底有多焦慮
    這段充斥著雞、牛、蛙的對話,不是農場日記,而是一位海澱媽媽的「凡爾賽」發言。雞娃,是這群中產階級家長新興的教育方式。超前培養、突出特長、擠進名校,是雞娃的實現路徑。在雞娃最瘋狂的海澱黃莊,所有家長都削尖了腦袋,只為了孩子能擠進海澱區的六所公立中學。這六所中學分別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學、十一學校和首師大附中,也被俗稱為「海澱六小強」,它們承包了海澱區90%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北名額,在人大附中,清北錄取率甚至可以超過20%[1]。然而,想走正常派位程序進入六小強,難度不亞於上清北。
  • 做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還是朝陽媽媽,我在糾結什麼?
    但選擇做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還是朝陽媽媽,真的不像選一家英語機構那樣有著放之四海皆準的標準。而像Jason媽媽那樣上國際學校的順義家長,她們的孩子從決定上國際學校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在跟中國的高考和大學說再見了。培養英語水平,培養綜合素質,倡導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高度參與。不得不說,很多國際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照樣也很優秀。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寶寶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但現在一說到「孩子上學」,就會引發一場感慨:——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累了!——是啊,我們小時候哪有這麼多作業?有網友在「為什麼幼兒園不開實時監控」的問題下說,3萬一年的幼兒園可以開實時監控,家長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矯情鬧事。就引來一堆吐槽:——好多3萬一年真心不貴,不會給你配那麼多老師照顧孩子,還有空應付家長無釐頭的要求。
  • 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網友:我不是個有錢的媽媽……
    寶寶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父母最關心的話題。聯想到之前葉一茜在節目裡說到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概念,小編只想說……是不是我等工薪階層不配養娃呀其實這個片段剛剛出來的時候,也有很多媽媽贊同,因為節目中的那位「海澱媽媽」真的……太雞血了,給孩子布置的作業讓網友們看得感覺要窒息——像是回到了高三的歲月。
  • 又一輪教育焦慮來襲,海澱、順義無辜躺槍,娃上啥學校跟階級無關
    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刷屏了。所謂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就是以北京的海澱區和順義區為名,定義的兩種不同類型的媽媽,她們都擁有良好的學歷、體面的工作,也都活躍在孩子教育的第一線,但在鄙視鏈上,順義媽媽相較之海澱媽媽更勝一籌。
  • 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送孩子到昌平,她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怎樣的物種都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而京城教育圈有兩大知名的物種: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 火遍北京教育圈的《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寫道:「海澱家長從來沒有詩和遠方,他們的苟且,是孩子的試卷和陪讀的課堂.沒有夢想,但有信仰。」
  • 【揭秘】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送孩子到昌平,她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怎樣的物種都說北京是中國教育的高地,而京城教育圈有兩大知名的物種: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火遍北京教育圈的《海澱家長不配有夢想》寫道:「海澱家長從來沒有詩和遠方,他們的苟且,是孩子的試卷和陪讀的課堂.沒有夢想,但有信仰。」
  • 雞娃要趁早?你不必非要成為「海澱家長」
    在北京,能和「朝陽群眾」齊名的,大概只有「海澱家長」了。一提到海澱家長,相信很多人腦子裡都會浮現出「雞娃要趁早」的口號。總之,沒有省心的娃,只有不斷焦慮的家長。在雞娃這條艱苦的道路上,海澱家長几乎成為支撐父母們堅持下去的精神動力。
  • 順義媽媽,還有海澱媽媽,孩提時你一定也有個清北夢
    最近認真研讀了被刷屏的兩篇文章,一篇講到的北京的順義媽媽和海澱媽媽,另一篇講的是上海的橡皮雞、外圍雞和精英雞。相信每個看過的家長都或多或少多了一些自責、恐慌和不安。這年頭家長真不好當,感覺孩子的命運全賴父母是否雞血到位,可能現在自稱「佛系媽媽」比說「我爸爸是李剛」更遭人鄙視。
  • 緩解「順義媽媽焦慮」的良藥,真的是鉑金包嗎?
    「幼升小有多拼」的話題在微博上持續發酵,香港寶媽「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做法雖然極端,但佩魯只覺得「可憐父母心」。在這個泛焦慮的時代,做一個跟得上時代,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在應試教育裡大獲全勝的父母可太難了。怪不得《小歡喜》一出,大家帶娃應試的焦慮就一觸即發。
  • 養育一個雞娃,需要背負多少重量才能不焦慮
    傳說中的「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是出了名的雞娃媽媽代表,站在家庭教育的最前沿。對世界名校掌握著教育專家都不得知的一手資料。海澱媽媽一套海澱區學區房;雙語幼兒園北京排名前三的國際學校各種國際間活動,輔導班,LED公開課3歲認百字,英語分階相當於母語,可交流清北高地競爭順義媽媽:世界大戰不錯過英美私校考試,夏令營
  • 焦慮的家長在培養「雞娃」,太拼的背後需要資源,也需要全職媽媽
    隨後她們又聊到了要給孩子報什麼幼兒園,看哪位媽媽了解過。有媽媽說到時候還是得搖號……有媽媽說自己太過焦慮了,天天緊張的不行,其實她家孩子明年才上幼兒園呢!另一波孩子上幼兒園的北京媽媽們在聊,要給孩子報什麼英語課,市面上的課感覺大同小異。有個媽媽推薦了國外的一個課,另個媽媽搜都沒搜到……真是太高級了。
  • 佛系老母親,是否應該為「雞娃」焦慮?
    高分、名校、重點...如明晃晃的亮劍懸在很多家長的頭頂,刺在身上,但是再疼也得前進,擠破頭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進去...作為家長,本來還在竊喜我娃還小,還沒有資格去體驗這些,可以繼續佛著讓孩子愛咋咋地。然而,作為「老佛爺」的我誤打誤撞進了幾個育兒群,看群裡各種「牛娃」「素雞」,再聯想對比下我兒子這天真又瘋癲的樣子,嗯,我承認,我真的不淡定了。
  • 葉一茜直言:我是順義媽媽,我當不了海澱媽媽,也不認同海澱媽媽
    在節目裡,葉一茜直言:我是個「順義媽媽」,我當不了「海澱媽媽」。所謂「海澱媽媽」,從狹義上講,專指北京海澱區的媽媽,她們對孩子期待很高,只瞧得上清華和北大或全球top10大學,她們不是在補習班外等著娃,就是在送娃去補習班的路上,再就是正在盯著娃完成各項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作業。
  • 海澱媽媽、順義媽媽,還是做個佛系媽媽?為什麼給孩子報輔導班?
    你聽說過海澱媽媽嗎?聽說過順義媽媽嗎?你給孩子報輔導班嗎?現在教育講究全面發展,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種輔導班焦慮症不止普通人,明星也有,黃曉明老婆就在某節目中大談「育兒經」,才3歲的小寶貝,每天就要上5門興趣班。
  • 24集《順義媽媽》連續劇即將開播!雞娃徹底火了!
    (微信公眾號:貝賽思BASIS家長幫,ID:BGparents)最近,「順義媽媽」又火了。順義媽媽,狹義上講是指北京順義地區的媽媽,廣義上講是那些會調動各種資源,並且提前為孩子規劃好路線,還有能力一路把孩子從國際學校推到國際top10世界名校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