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最近秋季來臨,天氣慢慢的開始變冷了,幼兒老師們也發現,幼兒園小朋友遲到的現象越來越多。

雖然可能遲到一兩次問題並不會不大,但這些小毛病一旦成為壞習慣,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遠遠比媽媽們想像的要嚴重很多。所以,切忌千萬不要將孩子的長期遲到當做一件小事。
1、長期遲到會養成「拖延症」
上學遲到的次數多,孩子在心理上會覺得晚點去幼兒園也無所謂看,所以每天起床就拖拖拉拉,吃個早飯也會邊玩邊吃,進而漸漸養成了「拖延症」的壞毛病,這對孩子們以後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好的。
2、 孩子遲到容易錯過晨練
幼兒園時期正是孩子們生長發育的黃金年齡。缺少足夠的在陽光下鍛鍊的機會,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
3、容易錯失集體課程和活動
遲到之後,孩子容易錯過主題課程與集體遊戲等重要環節,也很難融入其他的小夥伴的群體,然後就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不利於孩子吸取當天老師所說的內容。因為幼兒教師每周講課的內容都是有計劃的教學,很有目的性的,會讓幼兒老師的教學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4、影響孩子學習情緒
如果家長允許孩子遲到,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在變相的默許自己可以在家多待一會兒,導致拖延不願意去幼兒園。加重了孩子對家的依戀,造成與父母分離的焦慮情緒。過度的這些不良情緒會使幼兒園老師的教學難以正常開展。
養成不遲到好習慣的方法
1、 閱讀可以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繪本,這些家長們在網上都可以很輕鬆的搜索到。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以後,孩子家長還可以教他們認識時鐘。可以和孩子討論類似於「一分鐘有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這樣的問題。
2、每天早起15-30分鐘,可以允許孩子有五分鐘的時間在床上坐立,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動手穿衣服,體驗其中的成就感。
3、培養早睡的習慣,規定八點半要上床。睡前可以聽一段舒緩的音樂,也可以給孩子讀一本親子故事,營造一個輕鬆的睡眠氛圍。

4、與孩子商量好第二天要帶的物品。提前準備好,避免找起來手忙腳亂。
5、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給孩子一個正向引導
孩子的作息習慣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家長們一定不要忽視幼兒園要求的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細節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福林媽咪)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