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知心密友
話說,每一位善女子內心都藏著一個小惡魔,只等生理期來臨......
對於不少身邊人來說,生理期的女性就像一枚隨時都可能被引爆的炸彈。分分鐘,讓你感受到負能量和不理性的可怕。此外,據統計女性暴力犯罪及自殺行為也多發生在這個時段。
經前症候群精神症狀:
具體來說,女性在生理期遭遇的精神、情緒困擾常包括:焦躁、易怒、精神緊張、遇事挑剔、無理取鬧、易爭吵、哭鬧不能自制;又或是抑鬱寡歡、憂傷、無精打採、不與人交往、甚至是偏執妄想、懷疑人生,產生自殺行為。
而女性在生理期遭受的這種困擾就叫「經前症候群」簡稱PMS。隨著經期過去,困擾的症狀會迅即消失。
除了精神困擾外,經前症候群還會表現出哪些生理症狀呢?
除精神、情緒困擾外,遭遇經前症候群的女性還會出現一些生理不適,如腹脹、腹瀉、腸痙攣、噁心、嘔吐;經前頭痛、頭暈、疲勞乏力、心悸、潮熱出汗;乳房脹痛、體重增加、頭痛、失眠、低血糖、手足眼部水腫及皮膚變差、性慾降低等多種生理症狀。
當女性遭遇PMS,身體發生了什麼?
據國際內分泌學會研究顯示,患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在月經前和月經開始後3-4天內會出現多種不適症狀,其中以精神症狀居多,出現焦慮症狀的佔到70%以上,抑鬱症症狀約佔35%;50%左右的女性會有乳房脹痛、體重增加及低血糖的生理症狀。
醫學界對經前症候群病因及發病機理尚存爭議。但現代醫學多認為,其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平衡失常、激素比例失調影響腦神經遞質及精神因素有關。而中醫認為,女性經期問題多與肝氣鬱結、氣血虧虛、氣滯血瘀有關,多屬虛症。
儘管,目前由於病因及發病機理尚不明確,也無特效根治藥物,但通過適當的調理有效緩解PMS相關症狀還是十分必要的。
患有經前症候群如何改善「壞心情」?
綜合預防及調理措施:
1.飲食:經前或經期要減少對咖啡、茶、酒精、碳酸飲料、巧克力(高糖)等的攝入,避免加重經前症候群的不良反應,如乳房腫痛、失眠、腹痛等,此外,飲食要少油膩,多吃富含衛生素的食物,如富含鈣、鎂、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等,有助緩解情緒波動大、食欲不振等經前症候群症狀。
推薦食物:牛奶、堅果、花生、菌類、海帶等;
2.運動:經期前一周適當增加有氧運動,如慢跑、瑜伽、跳舞、球類等,刺激大腦分泌安多酚,使人心情愉悅,減輕痛苦感。
推薦運動量: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低於1小時。
3.精神: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生悶氣,多與知心朋友交流,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如遇抑鬱情緒嚴重,可諮詢相關人士或心理醫生。
4.睡眠:經期容易疲勞、犯困,需注意休息,儘量避免加班、熬夜,更不能喝咖啡、茶等興奮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經前症候群患者體溫較高,睡覺前可先開窗通風,適量喝些白開水(200毫升)。
推薦睡眠方式:裸睡。裸睡可放鬆緊張情緒,降低體溫,改善血液循環,有利神經調節、增強免疫力、改善痛經等問題。需注意的是,應保持床單被罩乾淨、衛生。
5.中醫:中醫對於經期問題,自有一套理論體系。大體來說,中醫調理經前症候群,主要通過疏肝通絡、益氣健脾、滋陰清熱等來實現。用來治療經前症候群的中成藥,如逍遙丸、婦寧膠囊、杞菊地黃丸等,購買服用時需先諮詢中醫藥師。
對身邊人的建議:溫情和陪伴才是最好的寬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