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進了賈府才知道,茄子我都吃不起!

2020-12-18 三順說名著

一道茄子,被賈府做出了大文章,成了一道費時費工費銀子的大菜。所謂的大菜,其實只是對普通百姓而言,對於賈府來說,這道由茄子做成的茄鯗,只不過是一道佐餐的小菜。

不知道璉二奶奶是否真的下過廚,但是人家說起這道茄鯗的做法來,是娓娓道來:「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外加糟油一拌,放在瓷罈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爪一拌就是。」

這一番話,驚到了質樸的莊戶人劉姥姥,直呼:「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它,怪道這個味。」用十來只雞做一道茄子,這絕非是莊戶人能吃得起的,劉姥姥的言外之意,也就是一句話:「進了賈府,什麼都不一樣了,連茄子俺都吃不起了!」

然而,這道奢華的茄鯗,真的是賈府人愛吃的嗎?本來,劉姥姥這次來到賈府,是為了報答王熙鳳上一次的慷慨解囊,她從家裡背來了好多田裡新產的菜蔬,有棗子、倭瓜、灰條菜乾,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等。注意,茄子也是劉姥姥這一次帶來的菜蔬之一。

按照老人家質樸的想法,這些才從田裡摘來的菜蔬,雖然不值錢,但是新鮮,有著食材最本真的清香,可以讓賈府中那些太太、奶奶小姐們,換換口味。這些菜蔬,也果然引起賈府這些富貴人的興趣,平兒在劉姥姥要走的時候,還特意囑咐她:「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就是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這些個。別的一概不要,別枉費了心。」

原來,那道精心炮製的茄鯗,並不是賈府中的最愛,反倒是劉姥姥從田裡現摘的新鮮茄子,才是賈府人的最愛。這道用十來只雞做成的茄鯗,不用想,也知道有多油膩了。而賈府人,早就厭倦了這種油膩。

當眾人捧了一寸來大的小餃子給賈母吃的時候,賈母問是什麼餡的。婆子們忙說是螃蟹餡的。賈母皺眉道:「這油膩膩的,誰吃這個?」還有一樣是奶油炸的小面果子,賈母也不喜歡,也沒有吃。

第六十二回,管小廚房的柳家的,給芳官做了幾樣菜,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芳官只不過看了一眼,就抱怨道:「油膩膩的,誰吃這些東西?」柳家的也抱怨過:「每日肥雞大鴨子,將就些吃也罷了,吃膩了,天天又鬧起故事來了,雞蛋、豆腐,又是什麼麵筋、醬蘿蔔炸兒,敢自倒換口味……」

賈府上上下下都厭惡這些油膩膩的吃食,但廚房中依然堅持不懈地將這些油膩膩的吃食,送到每個人面前。究其原因,只不過是賈府的舊例;究其原因,是因為這樣做費時費工費銀子,能體現出賈府的奢華。只要好看為上,不在乎花了多少錢,是賈府的傳統。

一道奢靡的茄鯗,一道劉姥姥吃不起的茄子,還有劉姥姥那些備受歡迎的原汁原味的菜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相關焦點

  •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給賈府送來了三樣珍貴的禮物,可惜沒人在意
    劉姥姥三次來榮國府,是紅樓夢這本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作者對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細緻描寫,不僅讓人對這個小人物印象深刻,同時也讓觀者跟著她的眼睛窺視到整個榮國府。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完全是來打秋風的。因為家裡過不下去了,劉姥姥便想到了王家這一門富貴親戚來。
  • 課例研討|劉姥姥進大觀園
    ……      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劉姥姥的形象,細讀課文,結合具體語句,說說下面哪個是你心目中的劉姥姥?      生5:我認為劉姥姥是人情練達的「智者」。第5段「鴛鴦一面侍立,一面遞顏色。劉姥姥道:『姑娘放心。』」,說明劉姥姥已經知道她們要捉弄她,體現劉姥姥大智若愚的形象。      生6:我也認為劉姥姥是人情練達的「智者」。從文中劉姥姥逗眾人笑的過程看,她只是裝瘋賣傻,其實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      師:維持生活,為什麼這麼說?
  • 誰的姥姥也不是,明明是王家的親戚,劉姥姥為什麼去賈府打秋風?
    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其實她進賈府的原因非常的簡單,目標也很明確,那就是打秋風。劉姥姥在家的生活實在是非常的艱難,在這種時候他希望能夠尋求外界的幫助,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而他所選的目標正是賈府,但是大家也可以發現,劉姥姥雖然被稱為姥姥,但實際上在賈府之中,他誰的姥姥也不是。
  • 紅樓夢:深明大義的劉姥姥
    她雖然在《紅樓夢》前八十回裡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表現得頗為精彩。按照《紅樓夢》第六回裡的說法,劉姥姥是曹雪芹為了更好地講述和賈府有關的故事才塑造的一個人物。她和過去文學作品裡出現的鄉間老農也不一樣。過去出現在文學作品裡的農民大部分都是在鄉間勞作,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他們雖然淳樸善良,生活卻十分艱辛。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憫農二首》了。
  • 劉姥姥去賈府求助,為何要帶上不懂事的板兒?原因讓人心酸不已
    可是,在她兩次去賈府的時候,都帶上了一個小尾巴——她那個不懂人事的外孫子板兒。農村長大的孩子不比富貴人家,從小就被教習各種禮儀。所以,板兒在兩次進賈府的過程中,似乎並沒有給劉姥姥帶來任何幫助,反而不斷的在給劉姥姥添亂。
  • 《紅樓夢》小人物,劉姥姥三進大觀園之人物形象賞析
    劉姥姥是紅樓夢裡的村老嫗,因為年景不好,家裡揭不開鍋了,只好帶著外孫去賈府乞食,沒想到因此與賈府結緣,劉姥姥三次進賈府,每一次都各不相同,令人難忘。而脂硯齋評劉姥姥進大觀園是這樣說的:「「甲戌側批:略有些瓜葛,是數十回後之正脈也。真千裡伏線。」也就是在提點讀者,劉姥姥真正的作用伏在八十回後賈家抄家三進榮國府時。
  • 《紅樓夢》中劉姥姥千裡救巧姐,賈府種下善因,才會結出善果
    不過,朝廷也有三門子窮親戚,賈府自然也不能夠倖免。劉姥姥,就是賈家八竿子打不著的一門窮親戚。當然了,八竿子打不著,九桿子或許就打著了。如果,你生活富足,那麼,無論如何,你那些七拐八拐才能夠想起來的窮親戚,絕對會上門,多多少少向你討要一些饋贈。劉姥姥也是這樣,畢竟,莊戶人的生活總是那樣的艱難,完全的看天吃飯。因此,向賈家多少乞求一些接濟,也是很正常的。
  • 劉姥姥:不懂就問,賈府的黑老鴰為啥長出鳳頭?曹雪芹:大有深意
    劉姥姥第一次來到賈府的時候,只到了王熙鳳房裡。王熙鳳房裡的精緻和奢華,已經讓這位老人咋舌不已。然而,這對於整個賈府來說,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劉姥姥第二次來到賈府的時候,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富貴人家。眾人聽了,都情不自禁地又笑了起來。劉姥姥這位老人家,給了賈府人一次釋放天性的機會,給了賈府中一次難得的歡樂。然而,劉姥姥出現在賈府中,也絕非是為了逗大家一笑,這位看似和賈府沒有任何關係的老人,第二次進入賈府,字字句句都有著一定的深意。
  • 劉姥姥:精於世故是為生存,知恩圖報皆因不忘初心
    說到感恩,紅樓夢裡第一個想到的是劉姥姥。有人說劉姥姥精於世故,女兒家沒錢過冬,她不去問鄰居借,偏偏大老遠的跑到賈府求接濟,顯然是知道賈府有錢,拔一根汗毛,比窮人的腰都粗。但你不得不承認,生活中,精於人情世故的人,很多時候都更吃得開,且精於世故與知恩圖報並不矛盾。劉姥姥是個積年的老寡婦,是富人眼中的村老嫗,雖然過了一輩子苦日子,大字也不識幾個,但於世路上卻是經見過的。
  •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人到中年,劉姥姥才是人情練達之人
    小時候看劉姥姥,就覺得是鄉下一個窮婆子投靠富親戚,討錢求救濟,因為不識字,不認得好吃好玩的東西,鬧出了不少笑話,被牙尖嘴利的黛玉嘲笑成「母蝗蟲」,因為喝了一口茶,還被櫳翠庵的妙玉嫌棄要棄掉杯子,簡直是送上門來自取其辱。如今人到中年,才理解了劉姥姥的辛酸,轉而敬佩劉姥姥的人情練達。
  • 《紅樓夢》中,王夫人豪擲100兩給劉姥姥,她是真的大方嗎?
    第二:在賈母面前,王夫人最能忍氣吞聲首先,當著賈母的面兒,王夫人極其能忍耐鴛鴦斷髮抗婚,在賈母面前誓死不做賈赦妾室,也發誓終身不嫁,賈母氣得要命,說了句:我總共就這麼一個可靠的,你們都合起夥來算計我。指著王夫人的鼻子開始罵。
  •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王夫人卻暗示她以後都不要再來!
    說這話的是劉姥姥,但很快劉姥姥就會發現,如今的王夫人並非她說的那樣。實際上,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連王夫人的影子都沒見著,這跟我們今天去求富親戚一樣,你以為過去的一點相交的情誼別人會一直記著,從來不會忘,但也許別人從沒拿你當回事兒,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 紅樓美食:一碗麵湯,幾個茄子,賈府做成了我們吃不起的樣子!
    王熙鳳常喝的野雞崽子湯;王熙鳳特意留給賈璉的奶媽李嬤嬤吃的火腿燉肘子;專屬於賈母的牛乳蒸羊羔;炸鵪鶉;蒸螃蟹;芳官都嫌棄的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子,胭脂鵝脯和奶油松瓤卷酥,這些精緻的美食,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因為賈府人吃膩了,反而嫌棄油膩膩的。
  • 賈母與劉姥姥,誰更有福氣?
    賈母,她是四大家族史家大小姐,十幾歲就嫁入賈府做孫媳婦,一直熬呀熬,終於熬到了祖母級別,用賈母自己的話說:在賈府幾十年,從重孫媳婦起,一直熬到自己也有了孫子媳婦,但是,在賈府發生一連串事情之後,她知道裝不下去了,只能面對:在她臨死之前,賈母把她多年的積蓄做了一個明明白白的分配。她表面上過得風風光光,可是,一旦禍事臨頭,就是整個賈府的徹底湮滅——流放的流放,死的死,出家的出家。
  • 歇後語劉姥姥進大觀園——洋相百出?還有另一句,盡顯劉姥姥的智慧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就是這樣的一個行動派。正是因為有了劉姥姥這個超強的行動派,才改變了劉姥姥一家的命運,甚至改寫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的命運。劉姥姥本來就是一個窮苦的老寡婦,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女兒女婿也不富裕,冬天到了,連過冬用的東西都準備不起。
  • 劉姥姥,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言行舉止究竟什麼樣?
    第三十九回,賈府吃螃蟹,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第四十回,在林黛玉的房間裡,賈母說起名貴的「軟煙羅」,劉姥姥覷著眼看個不了,念佛說道:「我們想它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豈不可惜?」
  • 劉姥姥第一次入榮國府,王熙鳳高高在上,這幾句話卻有溫情
    當時的劉姥姥,連過冬的衣裳都沒有,千辛萬苦,帶著孫子板兒,腆著老臉,進了榮國府,見到了王熙鳳——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那灰,慢慢地道:"怎麼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立在面前了,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劉姥姥已在地下拜了幾拜,問姑奶奶安。
  • 劉姥姥是《紅樓夢》可愛淳樸的人,雖然鄉裡土氣,卻有大智慧
    每次想到劉姥姥,看到劉姥姥的照片,我的第一反應是:真醜;第二反應是:醜的真清奇;第三反應是:雖然醜的清奇,但是看著就想笑。一句話:劉姥姥是一個很有喜感的人,看著讓人不自覺感到快樂,也是《紅樓夢》難得的喜角。劉姥姥進大觀園歷來都是大家戲說的話題。
  • 《紅樓夢》:曹雪芹為何要寫劉姥姥的兩聲嘆息?
    也正是這種關係,使她領略了賈府的風光,也眼見了賈府的敗落。小說中,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是來打秋風的,作為一個久經世代的寡婦,膝下無子,只靠兩畝薄田度日,正好女兒女婿沒有精力照顧孩子,她便住進了女兒家。有了此前的機緣,便有了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不過這次,她是來謝恩的。家中稍有寬裕的劉姥姥精心摘下頭茬的果蔬,特意來賈府表示感謝。《詩經·衛風·木瓜》有雲「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劉姥姥雖然沒文化,但也知道多個富親戚的意義,當然也有最質樸的善良。
  • 劉姥姥管大觀園:小人物做成大事的五個秘訣
    但這個老太太智力極高,她居然層層闖關,直入賈府,找到賈府最有權勢的人求助。儘管賈府早已是入不敷出,資不抵債,隨時都要破產清盤,但瘦死的河馬比驢大,高智商的劉姥姥如願獲得幫助。假如給劉姥姥一個機會,讓她空降賈府,出任賈府實業集團的CEO,那麼劉姥姥有可能救活這家企業嗎?以劉姥姥的智力來說,真的不算難。前提是,劉姥姥一步也不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