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模空間來看,我國保險行業應仍屬藍海市場,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均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同時中國大陸人均持有保單數量也遠低於發達市場。目前大陸地區人均持有保單數僅有0.09份,而日本已經達到了1.5份,臺灣地區則達到了2.4份的高水平。
不過隨著國內就經濟水平的增長,人均保單數也呈上升趨勢。尤其90後進入婚育高峰期使得這批人群逐漸成為保險消費主力。根據90後保險大數據報告,90後人均持有4張保單,遠高於此前平均水平。
人均保單數量的提升使得一些問題逐漸暴露——不清楚有哪些保障、找不到紙質保單、看不懂複雜條款、忘記續費、不懂理賠等。很多保險經紀人會起到一部分保單託管作用,但由於現在整個市場還是以銷售為導向的,後續服務依然不夠完善。
基於以上背景,海豚智保於今年6月推出了一款面向C端用戶的工具型App,主打保單自動管理功能。用戶使用這款App可以一鍵上傳保單,並獲取保單分析和提醒服務。未來海豚智保還會擴展保單診斷、保險推薦等進階功能。
海豚智保CEO秦鵬告訴36氪,想要做保單的自動管理涉及到了OCR識別技術和保險知識圖譜的建立。據悉海豚智保調用了百度的基礎OCR識別技術,但保單識別模板是自主建立的。秦鵬表示其核心技術壁壘在於保險知識圖譜的建立。海豚智保從保監會獲取了自上世紀90年代,市面上銷售過的2W+個保險保單數據,經過整理後建立了初步的保險知識圖譜。
基於現有的知識圖譜可以做到保單自動識別和管理功能,但秦鵬表示,如果想做更進一步的保單診斷和推薦,還需要更多的保單數據。根據推算,至少需要覆蓋10W+保單,且險種達到10+種。所以現階段海豚智保更多是一個單純的保單管理App,希望通過幫助用戶管理保單來獲取更多的數據,以完善保險知識圖譜。
海豚智保CEO秦鵬告訴36氪,這款App下載量已達到10000次,總共上傳保單近5000份。但在嘗試過短期直接2C推廣後,海豚智保轉變了推廣策略,希望通過保險經紀人率先觸達他們的客戶,再逐漸向廣泛的C端客戶拓展。
基於以上策略,海豚智保即將推出其面向保險經紀人的保單管理小程序。這款小程序預期月底上線,海豚智保已和兩家保險經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小程序一旦上線後將在1500多個保險經紀人中推廣,而每個保險經紀人平均都有10個以上的C端客戶。相比於2C的App產品,小程序主要用於輔助保險經紀人建立和用戶的保險託管關係,除了可以幫助客戶託管保單,還具備發紅包、客戶生日提醒、自動發布朋友圈等用戶維護功能。在觸達了保險經紀人後,海豚智保會通過紅包獎勵等方法,激勵保險經紀人去在客戶群中推廣海豚智保App。
當問及盈利思路時,秦鵬告訴36氪,雖然未來會加入保險推薦的服務,但並不是盈利重點。對於海豚智保,2C服務主要還是數據入口。他們會通過為保險經紀公司提供保單管理系統,以及為保險經紀人開通一些付費服務的形式來盈利。中國現有保險經紀公司約3000家,保險經紀人近千萬,潛在市場規模巨大。
保單管理服務其實並不新鮮,一些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均在前端銷售基礎上,添加了後續的保單管理服務,比如51保單管家、立安保險管家、小雨傘保險、保險本本等。第三方App也有保險袋袋、貝多多、保險屋等產品。不過秦鵬表示,他們不以保險銷售為目標,希望以核心技術來驅動整個鏈條,更加對標德國Clark和新加坡Policypal。
海豚智保正在進行首輪1000-1500萬元的融資。海豚智保CEO秦鵬,畢業於清華大學。連續創業者,作為產品技術合伙人參與創建綜合性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一路財富;先後在宇信易誠、京東金融等公司負責產品技術工作。技術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和北航,負責保險大數據、保單識別、保險知識圖譜等核心技術研發。團隊保險專家來自平安保險、安邦保險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