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岑源大峽谷地處江西上饒鉛山縣武夷鎮東約10公裡處,位於我國東南部新華夏系背斜隆起帶上。地殼運動使峽谷內形成了形態多樣的山石構造,重巒疊嶂,仿佛組成了贛閩邊界的巨型「天梯」,登臨其上便可一眼望兩省。
鉛山岑源大峽谷重巒疊嶂風景秀麗。
晨報記者 宋雅倩
我國山脈大多呈東西走向,但武夷山脈卻是南北走向,綿延數百公裡,分隔閩、贛兩省。武夷山層巒疊嶂,群峰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眾多。在這些山峰之間,深淺不一的峽谷縱橫交錯,形成了氣勢磅礴的自然景觀。岑源大峽谷便是武夷山眾多峽谷之一,谷地兩側風光獨絕。
位於武夷山脈腹地
背靠福建面向江西
從上饒東上高速往武夷山方向行駛,途經鉛山縣永平鎮、石塘鎮,在鉛山縣武夷山鎮下高速,往東行約10公裡,沿著信江支流岑源溪而下,便可到達岑源大峽谷。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鄭元慶介紹稱,作為贛閩兩省的交界,岑源大峽谷處於武夷山腹地,背靠福建省武夷山市,面向我省鉛山縣千年古鎮河口。
岑源大峽谷可謂江西鉛山武夷山峽谷的代表,不僅與福建武夷山一脈相承,兩地氣候植被地質也大致相同,人文風貌極為相似——同樣以丹霞地貌構成「峰巒巖壑秀拔奇偉,溪澗泉水清澈澄碧」的自然景觀,同樣以「奇秀甲於東南」而著稱於世。
鄭元慶說,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岑源大峽谷也被稱為「北武夷大峽谷」或「鉛山大峽谷」,峽谷內林木繁茂、流泉飛瀑、潭清水碧、空氣清新,是一處典型的峽谷型旅遊景區。
由地殼運動隆起造山
形成千溝萬壑奇景
那麼,「峰巒巖壑秀拔奇偉,溪澗泉水清澈澄碧」的岑源大峽谷是如何形成的呢?
關於峽谷的成因,我省地調院副院長衷存堤向記者解釋道,從江西地質構造圖上看,岑源大峽谷是華夏古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因岑源大峽谷處在我國東南部新華夏系背斜隆起帶上,受地殼運動的影響,境內山體抬升強烈、河谷深切、階梯高差大,因而山勢崎嶇、千溝萬壑,形成了一處林木繁茂、流泉飛瀑眾多的高山峽谷。
與此同時,在漫長的歲月中,地殼運動使得峽谷內形成了形態多樣的山石構造,有獨峰挺秀的龍角嶺,一柱擎天,還有形態各異的小龍角、青龍頭、望夫石等眾多奇石異景,這便是當下人們看到的岑源大峽谷了。
東南地區第一大峽谷
垂直落差達1600多米
據悉,岑源大峽谷南北縱橫80公裡、垂直落差1600多米,是我國東南地區第一大峽谷。這裡重巒疊嶂,仿佛組成了贛閩邊界一座天然巨型「天梯」,登臨其上,便可一眼望兩省。
行走於峽谷內,可見山峰平均海拔大約在700~900米,雖然不算太高,但山體雄渾、峰勢陡峭、地形複雜。溝壑交錯、溪流縱橫的景象令人稱絕。
「其實,除了鉛山大峽谷、北武夷大峽谷外,岑源大峽谷還有一個名字。」當地居民雷四保向記者補充介紹道:「雖然是一條峽谷,但當地人都習慣稱之為『擂鼓嶺』。」
關於擂鼓嶺這一名字的由來,當地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漢高祖劉邦第九世孫劉秀(公元6~57年)為了恢復劉姓王朝統治,在舂陽(今湖北棗陽)起事反對王莽政權。王莽勢力強大,擁兵百萬,而劉秀兵力單薄,寡不敵眾。劉秀領軍撤退到江西武夷山區,決定在此與王莽軍隊一決雌雄。在這場激戰中,廝殺聲、擂鼓聲震耳欲聾,數十裡開外都聽得一清二楚,「擂鼓嶺」便由此而來。
水資源十分豐富
十八龍潭集中分布
在岑源大峽谷中,水資源十分豐富,這裡既有湍急的溪流,也有因地勢高低落差極大而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流泉飛瀑。據鉛山縣武夷山鎮擂鼓嶺自然保護區管理員先標紅介紹,正因為有了這些溪流飛瀑,使得原本「冷峻」的鉛山大峽谷多了幾分「柔情」。
先標紅說:「在(岑源)大峽谷中,有多處極為壯觀的瀑布,尤其以峽谷深處的一條『龍鳳瀑』最為特別。」
龍鳳瀑為兩條百米長的瀑布並行而下,左邊一條為龍瀑,窄而急;右邊一條為鳳瀑,寬而柔。雙瀑在潭中濺起的水珠猶如華麗的尾羽散落於山間。由於瀑布的流速極快,打落巖壁時,在很遠處都能聽到「隆隆」的聲響。
除了溪流瀑布,大峽谷內的深潭清泉也頗有一番味道。在一處名為桃花潭的地方,潭邊種著數棵桃樹。春暖花開之時,潭清水碧,粉紅色的桃花在水中留下倒影,景色極美。這一區域的龍潭也十分多,一個挨著一個,有十八龍潭之稱。
谷中美景如天然畫卷
一條古道連接贛閩兩地
走進峽谷深處,一連串碧綠的溪潭澗瀑,水色晶瑩碧綠,映襯著森林、野花、頑石,構成了一幅天然畫卷。小船在溪流中緩緩前行,沿岸高山行雲、樹木蒼翠,仿佛人在畫中行。
實際上,武夷山脈不僅以天然山水秀麗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而著稱,還以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而享譽中外,作為武夷山脈重要組成部分的岑源大峽谷亦是如此。
記者了解到,武夷山脈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在贛閩兩省之間。在岑源大峽谷中,有一條驛道連接著古時贛閩兩省的交通和商貿,岑源大峽谷恰好處在這條要徑的大門位置。扼守住門戶,就能阻擋北來的兵患,因而,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雷四保告訴記者,這裡曾經是一處古戰場,現今仍有一些古戰場遺址留存。如太平天國遺址、閩贛古道、河口紅茶茶廠遺址等,既增添了幾分莊重氣息,也可供遊人懷古、憑弔。
留存眾多古老瀕危植物
反映華東地區植被區系特點
據先標紅介紹,因為武夷山脈與眾不同的走向,其綿延數百公裡的山脈對華東地區,特別是閩、贛、皖、浙乃至兩湖地區的氣候影響極大,是研究區域氣候成因的重要地點。
據介紹,岑源大峽谷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春秋二季,鮮花盛開,美不勝收;冬季有南方少見的雪景;夏季較涼爽,平均氣溫為23.8℃,比平原地區的平均氣溫低5.6℃。嶺間年平均氣溫只有14.2℃,平均溼度為84%。
獨特的氣候條件,加上岑源大峽谷區域內的雄峻山勢和原始的生態環境,使得岑源大峽谷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大量珍稀動植物。鄭元慶向記者介紹稱,岑源大峽谷的植物以中亞熱帶植物為主,兼有一定量的北亞熱帶和南亞熱帶區系成分,能清晰地反映出華東地區植被區系特點。其植被結構較為複雜,古老植物和珍貴瀕危植物品種較多,且單種類分布較多,具有地理過渡性、起源古老性、種類多樣性及特有種、稀有種多等特點。
往
期
回
故
執行主編:康 婧
責任編輯:塗曉珺
編 輯:陳 磊
晨 讀 江 西│一個有文化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