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有道理嗎?

2021-01-08 凝媽悟語

文|凝媽

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使用者年齡越來越小,瀏覽網頁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中學生的留言,其實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機。

2019年,國家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信息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未成年人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城鎮未成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

網絡已經覆蓋全國,倒也是好事。2020年,全國的孩子們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網課,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孩子都無法繼續學業。

手機和網絡的存在,有利有弊,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專家也進行了研究,和實際情況相對比,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

看到過很多未成年人玩手機的研究,有兩個比較權威,也是大家比較認可、紛紛傳閱的。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選取了100名中下階層的孩子,分成兩組,50名痴迷玩手機、50名不玩手機。

10年後,痴迷手機的一組只有2位考上大學,不玩手機的孩子47個考入大學,其中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每天超過7小時使用電子產品的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

大腦皮層中含有大量神經突觸,神經突觸連接越緊密,大腦皮層越厚,孩子就會越聰明。反之,大腦皮層變薄,孩子就會變笨,學習能力自然變差。

從這兩個研究可以看出,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成年,父母要高度重視。

看到這兩個結論,家長是不是更加瑟瑟發抖了,趕緊回家把孩子的手機收走,死活不給。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把電視鎖起來一樣的做法。

孩子沉迷手機,確實有一些實際的不良影響

孩子痴迷手機,和看電視一樣,被動接受太多信息而不去主動思考,長時間如此,思維能力就會受到限制,遇到稍微難一些的問題,就會懶得動腦。

孩子總是在玩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大大減少,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心情也會壓抑,壞情緒同樣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長時間花在手機上,壓縮了學習時間,本該多看一些書沒法看,本該早完成作業沒法完成,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

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忘記了時間,熬夜的情況司空見慣,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最多,大腦也需要在睡眠中獲得能量,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

手機佔用了運動時間,整天悶在家裡不想外出,身體健康令人擔憂。運動可以改造大腦,使大腦更加活躍。因為玩手機,大腦得到鍛鍊的機會減少,想學習好也變得愈發困難。

手機還會影響視力、影響頸椎,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這些也是導致孩子學習差的因素之一。

有很多孩子受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隨意和網友見面,人身和財務都受到嚴重損失。打賞、遊戲充值的現象也非常嚴重,動則幾萬、十幾萬的消費,讓家長無法承受。

實際上,手機並非洪水猛獸

父母要問了,孩子現在離不開手機,很多作業需要在手機上完成,不用手機是不可能的。這是非常現實的情況。

我們要注意,上面兩個研究和不良影響,他們的重點是孩子痴迷玩手機,長時間玩手機。如果孩子能控制時間,正確使用手機,則不會產生巨大影響。

就拿我們大人來說吧,我們也在使用手機,但是在上班時間,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刷手機,而只是在休息的時間作為放鬆的手段,或者必要的聯繫方式。手機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而已 ,如果孩子能做到自律,使用手機也並不可怕。

手機是現代化的產物,如果不允許孩子接觸,孩子的消息會很閉塞,綜合能力會受到不良影響。手機上不僅有遊戲 ,還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價值的app,如果孩子正確使用,對學習是一大幫助。

我家孩子使用手機不會打遊戲,他是在看一些和自己興趣相關的視頻,比如手機評測視頻、拆解視頻、攝影技巧視頻、3D印表機安裝使用視頻等。也會看一些時事新聞,為課本知識做些拓展。

孩子還會研究手機功能,修理手機,手機就是他的一個探索工具,就像很多孩子喜歡研究玩具一樣,其實也很有意思。

孩子離不開手機,但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既然孩子離不開手機,手機也有一定好處,那就不一定非要沒收孩子的手機,但是一定要想辦法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李玫瑾教授提到,她孩子說,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早上7:10分 坐在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我一想這人不瘋才怪呢。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就是因為比其他事情有趣,要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就要找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本來玩手機很開心,突然要求他不玩手機,他肯定不同意,如果反應激烈,他會和你鬥。所以,一定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維護好親子關係。

在孩子很開心的情況下,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入,用一些實際案例告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對學習、對未來的影響,讓孩子產生認同。

其次,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孩子的動力來源,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為未來確定方向。孩子可能說,感興趣的是手機 ,這讓父母感到崩潰。

要注意引導孩子,平時喜歡什麼,比如喜歡畫畫、喜歡彈琴 、喜歡運動、喜歡數學、喜歡語文等等。找到喜歡的事情,為將來做好規劃。孩子會發現,他不僅僅喜歡手機,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不知道具體怎麼引導,可以讓孩子看一下《我的人生夢想啟蒙書》。

用漫畫形式,介紹了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思考自己成為怎樣的人、目前應該做什麼,孩子看後會有 深刻的理解 。

再次,引導孩子用手機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找到未來目標就簡單多了,讓孩子用手機圍繞自己的興趣尋找資料,去探索、去發現,讓手機變成他的學習工具。

孩子會發現手機的妙用,原來不僅僅是娛樂、休閒的工具,而是一個更有價值的嚮導。

另外,還要注意上網規範,建議孩子看一下《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這本書用漫畫形式告訴孩子不能成為手機控、如何識別網絡陷阱、哪些資料不能上傳下載、網絡社交、各種上網注意事項 ,上網的有關問題都提到了。

上面提到的兩本書都來自《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書一共8本,還有《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我要變成事件管理超人》、《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

孩子東西找不到、房間亂、不會交朋友、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健康意識、不會規劃人生理想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套書裡都能找到答案。

這套書來自日本,日本發行量突破200萬冊,中文版上市3個月,暢銷超10萬冊,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閱讀。

這套書原價260元,活動價118元,點擊連結可下單。

最後,以身作則帶孩子多運動

一定要帶孩子多運動,運動的時候不能看手機,是戒除手機癮的最佳方式。孩子開始會不情願,找一個合適時機,和孩子做好約定,親自帶著孩子運動,孩子就會同意了。

我家孩子也是不喜歡運動,後來爸爸帶著他一起運動,從簡單的動作開始,一點點增加難度、增加強度、增加時間,他也慢慢堅持下來了。

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積極想辦法,努力和孩子溝通,孩子就會向著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關於孩子玩手機,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
    導讀: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有差別嗎?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案例一: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姓名:小光年齡:7歲小光7歲時,家裡就給他買了一部山寨機由此可見,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方面差距很明顯!1.身體素質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總會沉溺在屏幕前,不喜歡出屋運動,長時間下去,他們的脊椎就會出現問題。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
    放在過去,我們過暑假時都會撒丫子跑出門玩耍,白天不回家是常事,而現在孩子卻反了過來,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呢?話說回來,許多孩子都喜歡玩手機,那麼手機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有差別嗎?
  • 哈佛最新研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前不久,哈佛大學發表了關於孩子玩手機的調查研究:哈佛的相關學者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論,他挑選了100名孩子將其分成兩組,一組是沉迷手機的孩子,另一組是不玩手機的孩子,調查結果證明:沉迷手機中的孩子只有兩位考上了大學,不接觸手機的孩子,80%的人都考上的大學,其中還有十多位孩子獲得了獎學金
  •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心理學家:成年後差距明顯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發現,越來越多年紀很小的孩子手裡總是抱著手機,更不用說十幾歲的初中生。那麼,這種現象具體會有什麼影響呢?這種被動接受的過程不利於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接受和思考,嚴格來說就是不利於未成年人大腦運作,這也會使他們與不玩手機的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
  •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讓人難以想像
    我每次看他們,他們都在盯著手機。他們想讓我安靜,不搗亂,就把手機丟給我,讓我在一邊玩。」父母,才是孩子和沉迷手機之間的一道牆。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讓人難以想像!,比起普通孩子的大腦有明顯的萎縮傾向!
  •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比你想像的大太多
    導讀: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比你想像的大太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比你想像的大太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知愈心理: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想像
    每當說起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這個話題,想必許多家長第一時間肯定說不該玩手機,可偏偏這樣說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往往都喜歡玩手機。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商場,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這些拿著手機玩遊戲或者看視頻的孩子。那麼常年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怎樣的區別呢?
  • 心理學研究:玩手機的孩子與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明顯
    我們經常會把表現優異的孩子稱為聰明,實際上我們忽略了這些孩子不斷塑造大腦的過程。經常玩手機和很少使用手機的孩子在10年後會被我們以刻板印象中的聰明與否做出定義,實際上我們忽視了中間10年的學習狀況。經常玩手機和不經常玩手機實質上是斯坦福棉花糖實驗的「變式」,習慣會導致人們擁有不同的行為偏好。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走向惡性循環,因為玩手機導致大腦懶惰,大腦懶惰導致難以學習,難以學習導致熱愛手機。
  •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遠比你想像的大
    那麼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麼大的差距?或許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家長們要引起重視。性格差距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城市裡的孩子身上,平時放假,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宅在家裡,沒有了社交,孩子也會感到無聊,就會沉迷手機,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快樂,有了依賴性後,放學就想玩手機。
  • 一項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孩子玩不玩手機,10年後區別明顯
    雖然手機可以讓孩子自娛自樂,解放大人的雙手,但是經常玩手機真的好嗎?對孩子又有什麼影響呢?先來看一項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孩子玩不玩手機,10年後區別明顯美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調查,他們選了100個孩子,50個很少接觸手機,50個經常玩手機。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讓所有家長沉默!
    不久之前,法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置信
    被送往醫院後死亡。 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不久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十年之後見分曉
    導讀: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十年之後見分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十年之後見分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發育嗎?看看十年後玩和不玩的區別,你就知道了
    手機顯然是現在一個非常大眾的產品,不管哪個年齡階段的人,其實都在玩手機,而且現在玩手機也越來越呈現低齡化的狀態,很多孩子從小就開始玩手機,那麼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發育嗎?看看十年後玩和不玩的區別,你就知道了。
  •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
    導讀: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比你想像的大太多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慧型手機走進千家萬戶,上到75歲的老爺爺,下到5歲的小娃娃,都能擁有智慧型手機。雖然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但是未成年人到底能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影響有多大?不久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孩子6歲後,拉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倆寶寶6歲後,半年就拉開很大差距作為家長,你對手機的使用頻率有多高呢?有人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朦朧中看一眼手機,有人在睡前會習慣性刷一刷手機。工作時,我們擔心錯過領導消息。於是孩子從小就知道了:無論在多麼無聊的地方,有手機,就有美好的世界。這是我們在無意識中帶給孩子們的觀念,但是作為家長,你必須知道一點,「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不用等長大,6歲前就已經拉開了差距。
  • 「不玩手機」的孩子,在這4方面有優勢,與「玩手機」的差距明顯
    01案例:朋友的親子餐廳開業,邀請我們朋友去玩,席間吃飯的時候,戴眼鏡的小孩不願吃飯,跟媽媽鬧脾氣不給手機不吃飯,她媽媽也不好發脾氣,就給了孩子手機自己在邊上玩,另外幾個孩子就很認真地跟著媽媽吃飯,也不吵鬧,吃得津津有味。
  •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有什麼差別?12歲以後差異明顯
    文|文兒你家孩子玩手機嗎?你家孩子打遊戲嗎?你家孩子喜歡玩什麼遊戲呢?現如今,不會玩手機的孩子不存在吧!當然,除了一些太小的,沒有條件的,大多數孩子都在玩手機,玩IPAD。看著小傢伙著迷瘋狂的樣子,我問大姐為什麼非要給他玩手機、IPAD呢,大姐很無奈的說:「沒辦法,不給就會鬧騰,有手機還輕鬆些」。聽了大姐的話,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難道哄孩子除了手機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嗎?難道不能帶孩子去戶外玩,鍛鍊身體,促進親子感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