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而且使用者年齡越來越小,瀏覽網頁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中學生的留言,其實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手機。
2019年,國家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信息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 :我國未成年人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城鎮未成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
網絡已經覆蓋全國,倒也是好事。2020年,全國的孩子們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網課,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孩子都無法繼續學業。
手機和網絡的存在,有利有弊,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專家也進行了研究,和實際情況相對比,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
看到過很多未成年人玩手機的研究,有兩個比較權威,也是大家比較認可、紛紛傳閱的。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選取了100名中下階層的孩子,分成兩組,50名痴迷玩手機、50名不玩手機。
10年後,痴迷手機的一組只有2位考上大學,不玩手機的孩子47個考入大學,其中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每天超過7小時使用電子產品的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
大腦皮層中含有大量神經突觸,神經突觸連接越緊密,大腦皮層越厚,孩子就會越聰明。反之,大腦皮層變薄,孩子就會變笨,學習能力自然變差。
從這兩個研究可以看出,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成年,父母要高度重視。
看到這兩個結論,家長是不是更加瑟瑟發抖了,趕緊回家把孩子的手機收走,死活不給。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把電視鎖起來一樣的做法。
孩子沉迷手機,確實有一些實際的不良影響
孩子痴迷手機,和看電視一樣,被動接受太多信息而不去主動思考,長時間如此,思維能力就會受到限制,遇到稍微難一些的問題,就會懶得動腦。
孩子總是在玩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大大減少,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心情也會壓抑,壞情緒同樣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長時間花在手機上,壓縮了學習時間,本該多看一些書沒法看,本該早完成作業沒法完成,導致跟不上學習進度。
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忘記了時間,熬夜的情況司空見慣,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生長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最多,大腦也需要在睡眠中獲得能量,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
手機佔用了運動時間,整天悶在家裡不想外出,身體健康令人擔憂。運動可以改造大腦,使大腦更加活躍。因為玩手機,大腦得到鍛鍊的機會減少,想學習好也變得愈發困難。
手機還會影響視力、影響頸椎,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這些也是導致孩子學習差的因素之一。
有很多孩子受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結交一些不好的朋友,隨意和網友見面,人身和財務都受到嚴重損失。打賞、遊戲充值的現象也非常嚴重,動則幾萬、十幾萬的消費,讓家長無法承受。
實際上,手機並非洪水猛獸
父母要問了,孩子現在離不開手機,很多作業需要在手機上完成,不用手機是不可能的。這是非常現實的情況。
我們要注意,上面兩個研究和不良影響,他們的重點是孩子痴迷玩手機,長時間玩手機。如果孩子能控制時間,正確使用手機,則不會產生巨大影響。
就拿我們大人來說吧,我們也在使用手機,但是在上班時間,不會花大量時間去刷手機,而只是在休息的時間作為放鬆的手段,或者必要的聯繫方式。手機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而已 ,如果孩子能做到自律,使用手機也並不可怕。
手機是現代化的產物,如果不允許孩子接觸,孩子的消息會很閉塞,綜合能力會受到不良影響。手機上不僅有遊戲 ,還有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有價值的app,如果孩子正確使用,對學習是一大幫助。
我家孩子使用手機不會打遊戲,他是在看一些和自己興趣相關的視頻,比如手機評測視頻、拆解視頻、攝影技巧視頻、3D印表機安裝使用視頻等。也會看一些時事新聞,為課本知識做些拓展。
孩子還會研究手機功能,修理手機,手機就是他的一個探索工具,就像很多孩子喜歡研究玩具一樣,其實也很有意思。
孩子離不開手機,但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既然孩子離不開手機,手機也有一定好處,那就不一定非要沒收孩子的手機,但是一定要想辦法不能讓孩子沉迷手機。
李玫瑾教授提到,她孩子說,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早上7:10分 坐在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我一想這人不瘋才怪呢。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就是因為比其他事情有趣,要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就要找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
孩子本來玩手機很開心,突然要求他不玩手機,他肯定不同意,如果反應激烈,他會和你鬥。所以,一定要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維護好親子關係。
在孩子很開心的情況下,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入,用一些實際案例告訴孩子,長時間玩手機對身體、對學習、對未來的影響,讓孩子產生認同。
其次,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孩子的動力來源,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情,為未來確定方向。孩子可能說,感興趣的是手機 ,這讓父母感到崩潰。
要注意引導孩子,平時喜歡什麼,比如喜歡畫畫、喜歡彈琴 、喜歡運動、喜歡數學、喜歡語文等等。找到喜歡的事情,為將來做好規劃。孩子會發現,他不僅僅喜歡手機,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不知道具體怎麼引導,可以讓孩子看一下《我的人生夢想啟蒙書》。
用漫畫形式,介紹了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思考自己成為怎樣的人、目前應該做什麼,孩子看後會有 深刻的理解 。
再次,引導孩子用手機做正確的事情
孩子找到未來目標就簡單多了,讓孩子用手機圍繞自己的興趣尋找資料,去探索、去發現,讓手機變成他的學習工具。
孩子會發現手機的妙用,原來不僅僅是娛樂、休閒的工具,而是一個更有價值的嚮導。
另外,還要注意上網規範,建議孩子看一下《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這本書用漫畫形式告訴孩子不能成為手機控、如何識別網絡陷阱、哪些資料不能上傳下載、網絡社交、各種上網注意事項 ,上網的有關問題都提到了。
上面提到的兩本書都來自《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套書一共8本,還有《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我要變成事件管理超人》、《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
孩子東西找不到、房間亂、不會交朋友、沒有時間觀念、沒有健康意識、不會規劃人生理想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套書裡都能找到答案。
這套書來自日本,日本發行量突破200萬冊,中文版上市3個月,暢銷超10萬冊,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閱讀。
這套書原價260元,活動價118元,點擊連結可下單。
最後,以身作則帶孩子多運動
一定要帶孩子多運動,運動的時候不能看手機,是戒除手機癮的最佳方式。孩子開始會不情願,找一個合適時機,和孩子做好約定,親自帶著孩子運動,孩子就會同意了。
我家孩子也是不喜歡運動,後來爸爸帶著他一起運動,從簡單的動作開始,一點點增加難度、增加強度、增加時間,他也慢慢堅持下來了。
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積極想辦法,努力和孩子溝通,孩子就會向著比較好的方向發展。
關於孩子玩手機,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