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

2020-08-14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兒時許多經典的玩具都被手機所替代。

比如四驅賽車、溜溜球、玻璃球、卡牌、陀螺……這些玩具都成為手機的犧牲品,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現階段,正值暑假,許多孩子都喜歡整天窩在家裡抱著手機「衝浪」,仿佛手機離開一會,他們就會發瘋似的。

放在過去,我們過暑假時都會撒丫子跑出門玩耍,白天不回家是常事,而現在孩子卻反了過來,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呢?

話說回來,許多孩子都喜歡玩手機,那麼手機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有差別嗎?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

案例一:經常玩手機的孩子

姓名:小光

年齡:7歲

小光7歲時,家裡就給他買了一部山寨機,雖然手機是個雜牌子,但好歹也是個智能機,一點都不耽誤他玩遊戲、刷視頻。

上小學後,小光和同學一起交流的時候知道了《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他們就約好每天放學回家一起打排位。

遊戲雖然有實名登記和防沉迷系統,但是這一點也難不倒小光,他偷偷用奶爸的身份證登陸,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自那以後,小光就沉迷於《王者榮耀》不能自拔,每天放學回家連作業都不寫,就跟同學一起開黑,一玩就是到半夜,第二天又起早去學校裡抄作業。

5年後,小光的成績一落千丈,視力也越來越差,12歲雙眼就近視了三、四百度,身體素質也不好,整天都是無精打採的樣子,給人一種「這孩子廢了」的感覺。

案例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

姓名:小亮

年齡:7歲

小亮是一名女孩子,她在7歲上小學的時候,家裡也給她買了一部手機,媽媽語重心長地對她說道:

女兒,媽媽給你買手機一方面是想讓你好好利用手機提升學習成績、開闊視野,另一方面是害怕班級裡的孩子都有手機,你沒有會被嘲笑。

記住媽媽的話,手機是幫你提升內在修養的工具,而不是束縛你的枷鎖。

當然,媽媽說的這些道理,小亮大部分都聽不懂,但是她卻做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沒有沉溺於手機。

對於小亮而言,手機的作用就是照相機、學習機、電視機和小遊戲機,她十分喜歡手機,覺得功能太過強大,可以解決自己很多事情。

但是,她並沒有長時間玩手機,寫作業、看電視、周末陪閨蜜出去玩,這些都是她的重要日程。

5年後,小亮學習成績雖然談不上優異,但是也有大概率進重點中學。

她性格外向,人際交往廣泛,跟許多男生、女生都成為好朋友!

由此可見,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方面差距很明顯!

1.身體素質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總會沉溺在屏幕前,不喜歡出屋運動,長時間下去,他們的脊椎就會出現問題。

貴州就有一位6歲小男孩,經常趴著玩手機,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後來父母發現男孩有高低肩的問題,醫生檢查後直接說道:

這個娃的脊椎和老人狀態差不多了。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普遍存在視力下降的問題,也可能引發其他眼科疾病,家長也不能大意。

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會出門運動、鍛鍊,呼吸新鮮空氣,免疫力遠高於窩在家裡的孩子,不容易生病。

2.社交能力

孩子經常玩手機,就會陶醉在虛擬世界中,遠離現實喧囂,他們會把手機放在第一位,跟同伴玩耍放在第二位,這也導致他們的社交能力變得較差。

根據研究表明,大多數愛玩手機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不擅長與人溝通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手機也有社交軟體,但是打字社交與對話社交有著天壤之別。

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會有更多的時間處理社交,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遠勝於經常玩手機的孩子。

3.自制力

孩子經常玩手機,他們覺得擁有了手機,就擁有了全世界,整天沉溺於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

說白了,他們就是缺乏自制力。

眾所周知,《王者榮耀》也被稱為「王者農藥」,許多孩子都沉溺於遊戲中不能自拔,就像吃了「農藥」中毒一樣。

只要這幫孩子離開手機一會,就會變得頹廢,除了吃以外,恐怕對任何事情都無法提起興趣。

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更容易擁有強大的自制力,無論他們做什麼事,都更容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做得非常出色。

小貼士

當然,我們這裡指出的是普遍例子,不乏一些孩子經常玩手機,學習成績也會很優異、身體良好、社交正常!大家不要上綱上線哦!

孩子過度玩手機會影響大腦發育?研究顯示:並非危言聳聽,有依據

1.過度玩手機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在10年的時間裡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挑選了100名孩子,把他們分成兩組:

第一組:50名孩子接觸不到手機

第二組:50名孩子瘋狂痴迷手機

10年後,調查結果顯示:50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由此可見,想毀掉娃送他一部手機就足夠了!

2.過度玩手機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數據顯示:每天超過7小時使用電子產品的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

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本質上是讓大腦皮層的表面積變得更大更厚,而玩手機會偏離我們的本意,影響大腦發育。

況且,孩子的生理構造與成人不同,手機等無線電設備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

3.過度玩手機影響孩子健康

前文我們已經提過了,孩子過度玩手機可能會影響脊椎、視力等問題。

除此以外,孩子經常玩手機,就不喜歡運動鍛鍊,身體可能會變得肥胖、免疫力下降,潛在危害非常明顯。

兜媽寄語

對於家長而言,孩子少玩手機的好處肯定遠勝於經常玩手機。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可能不這麼想,他們會覺得自己經常玩手機也沒有影響學習成績、視力等,說到底,這也受運氣、遺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覺得孩子經常玩手機好一點,還是不常玩手機好一點?不妨來探討一下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有差別嗎?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這3點差距很明顯案例一: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姓名:小光年齡:7歲小光7歲時,家裡就給他買了一部山寨機對於小亮而言,手機的作用就是照相機、學習機、電視機和小遊戲機,她十分喜歡手機,覺得功能太過強大,可以解決自己很多事情。但是,她並沒有長時間玩手機,寫作業、看電視、周末陪閨蜜出去玩,這些都是她的重要日程。5年後,小亮學習成績雖然談不上優異,但是也有大概率進重點中學。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
    導讀: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常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佛最新研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前不久,哈佛大學發表了關於孩子玩手機的調查研究:哈佛的相關學者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論,他挑選了100名孩子將其分成兩組,一組是沉迷手機的孩子,另一組是不玩手機的孩子,調查結果證明:沉迷手機中的孩子只有兩位考上了大學,不接觸手機的孩子,80%的人都考上的大學,其中還有十多位孩子獲得了獎學金
  •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遠比你想像的大
    那麼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麼大的差距?或許遠遠超過你的想像,家長們要引起重視。性格差距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城市裡的孩子身上,平時放假,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陪,孩子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宅在家裡,沒有了社交,孩子也會感到無聊,就會沉迷手機,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快樂,有了依賴性後,放學就想玩手機。
  • 心理學家: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有道理嗎?
    2020年,全國的孩子們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網課,如果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孩子都無法繼續學業。手機和網絡的存在,有利有弊,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專家也進行了研究,和實際情況相對比,我們究竟應該做些什麼呢?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明顯看到過很多未成年人玩手機的研究,有兩個比較權威,也是大家比較認可、紛紛傳閱的。
  • 經常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人生差距不止一點點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孩子玩手機已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一些才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就已經擁有了電話手錶,而一些高年級的孩子則已經有了自己的手機。一般來說,家長給孩子配手機,都是出於方便在校的孩子和家裡人聯繫的目的。
  • 經常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人生差距不止一點點
    不早教育,後悔也來不及了小軒和小林從小親密無間,然而,因為手機,兩人卻漸行漸遠,直到後來幾乎不聯繫。小林的爸爸媽媽因為在外地工作,為了方便小林聯繫,便給孩子買了部手機。然而,有了手機的小林便控制不住自己,上課的時候玩遊戲,回家也在玩手機。
  • 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
    導讀: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差距立現,家長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玩手機的孩子和用手機的孩子,不用看10年後,現在差距就很明顯
    孩子一旦拿到手機、電腦,就開始撒歡,本來半小時用完,幾個小時都不歸還,又開始進入網絡世界遨遊起來,氣得父母直跺腳。其實,手機、電腦是一把雙刃劍。它會讓一些孩子成為學渣、受到不良誘惑,當然也不影響一些孩子成為學霸,變成更有創造力的人。玩手機的孩子和用手機的孩子,不用看10年後,現在差距就很明顯。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誰能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 知愈心理: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想像
    每當說起孩子到底該不該玩手機這個話題,想必許多家長第一時間肯定說不該玩手機,可偏偏這樣說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往往都喜歡玩手機。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商場,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這些拿著手機玩遊戲或者看視頻的孩子。那麼常年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怎樣的區別呢?
  • 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讓人難以想像
    我每次看他們,他們都在盯著手機。他們想讓我安靜,不搗亂,就把手機丟給我,讓我在一邊玩。」父母,才是孩子和沉迷手機之間的一道牆。經常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也許不用等到10年後,孩子的人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的區別難以置信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
  • 經常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20年後,人生差距何止一點點
    就算父母在身邊再怎麼明令禁止,也無法割捨孩子對於手機的迷戀。當然,在孩子身上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意外,他們多數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家裡父母也都捧著手機各玩各的,孩子對於家庭的印象自然就止步於手機了。愛玩手機的孩子,後來變成了什麼樣?不早教育,後悔也來不及了。
  •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的區別讓人震驚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 另外50名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3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
  • 「不玩手機」的孩子,在這4方面有優勢,與「玩手機」的差距明顯
    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上半年大家都待在家裡不出門,下半年恢復正常,孩子們依舊沒開學,還迎來了史上最長的暑假。這不天氣太熱,孩子們只能每天宅在家裡,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了,要想他們自主學習,確實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 美國心理學調查: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10年後對比明顯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電子器材進入家庭,孩子有好奇心,對手機痴迷,這也是家長理解的。但有些家長也在思考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呢?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呢?這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呢?經過十年的跟蹤觀察,很少接觸手機的孩子一組,幾乎所有人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其中有十幾個孩子由於成績優異獲得學校的獎學金。而另一組沉迷與手機的孩子只有兩個考上大學。用10年的時間可見,對比發現不玩手機的孩子比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更容易取得成功,那些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都被同伴甩的很遠。
  • 一項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孩子玩不玩手機,10年後區別明顯
    3-5個小時,只有4%的人不超過1個小時。先來看一項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孩子玩不玩手機,10年後區別明顯美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調查,他們選了100個孩子,50個很少接觸手機,50個經常玩手機。
  • 心理學研究:玩手機的孩子與不玩手機的孩子十年後區別明顯
    我們經常會把表現優異的孩子稱為聰明,實際上我們忽略了這些孩子不斷塑造大腦的過程。經常玩手機和很少使用手機的孩子在10年後會被我們以刻板印象中的聰明與否做出定義,實際上我們忽視了中間10年的學習狀況。經常玩手機和不經常玩手機實質上是斯坦福棉花糖實驗的「變式」,習慣會導致人們擁有不同的行為偏好。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走向惡性循環,因為玩手機導致大腦懶惰,大腦懶惰導致難以學習,難以學習導致熱愛手機。
  •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孩子6歲後,拉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玩手機」與「不玩手機」,倆寶寶6歲後,半年就拉開很大差距作為家長,你對手機的使用頻率有多高呢?有人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朦朧中看一眼手機,有人在睡前會習慣性刷一刷手機。工作時,我們擔心錯過領導消息。於是孩子從小就知道了:無論在多麼無聊的地方,有手機,就有美好的世界。這是我們在無意識中帶給孩子們的觀念,但是作為家長,你必須知道一點,「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不用等長大,6歲前就已經拉開了差距。
  • 7歲前玩手機的孩子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竟如此明顯!
    前兩天,一個朋友對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抱怨,細聊之下才知道是因為孩子。他說孩子才5歲,天天抱著手機看,不是玩遊戲就是看視頻,這麼小的年紀竟然近視了!唉,真是愁死人了!相信這位朋友的苦惱,很多家長朋友們也有。在這個電子產品高度發達的社會,地鐵或公交上基本所有人都在埋頭看手機,沉浸在網絡的世界裡。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