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創業者—鍾正茂的創業之路

2020-12-12 河南頻道

原標題:90後創業者—鍾正茂的創業之路

創業,是孤獨的、寂寞的。創業,是一場血腥的戰爭。是天堂,亦是地獄。多少人,承受不住創業的千辛萬苦而退縮、倒下。「堅持不懈、勇往前行」是今天的主人公—鍾正茂先生創業過程中一直秉承的宗旨,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他故事。

從小對做生意很感興趣的鐘正茂先生,14歲開始,半工半讀的他半步踏入社會,自力更生,擺地攤賣衣服,賺取零花錢。15歲學習做一個優秀的業務員推銷紅酒。16歲銷售手機,趕上了蘋果手機的熱潮。17歲銷售香菸、進口零食。18歲組織在校同鄉校友承包載客運輸。在20歲之際大學出來之時,他沒有選擇創業,而是到東莞某家公司就職物業管理員(收房租、抄水電),為了給自己一個過渡期,鍾正茂先生在做好本職的情況下同時還去幫助其他部門的同事分擔工作量,當時工作環境是在工業區,到了那邊人生地不熟,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只能靜心工作、學習。甚至同年的生日,都是在路邊的球桌上喝著啤酒和一群陌生的廠區兄弟度過。本可以安安穩穩在職場上循序漸進,但埋藏多年的創業之心始終還是爆發了。他沒有選擇在最落魄的時候辭掉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而是在得到眾人推薦且老闆提拔之際,選擇離開,走向深圳,開始創業。

沒有人脈、沒有資本、只有少許工作經驗,20歲的鐘正茂只是因為聽說深圳機會多,於是單槍匹馬,獨自一人,闖蕩深圳。來到深圳後,做的是項目中介,不到一個月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也有著挺豐厚的利潤。這種感覺讓鍾正茂異常興奮,滿腔熱血、激情昂揚,覺得賺錢嘛,也不過如此。此時,心中開始了開始萌生要自己接項目自己做,不再介紹賺取中介費,要賺更多錢。

然而,還是年少輕狂了一點。太狂、太傲,且太嫩了點。在開始做人生第一個屬於自己的項目的時候,老天給了這位年輕人空頭一棒。由於經驗不足、疏忽大意,項目驗收不合格,項目逾期交付對賭條約需賠償近百萬元,最後東拼西湊才湊夠錢賠了出去。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股創業激情也隨之澆滅。後來,又過上了上班族的生活,第二次正式工作是在深圳福田區的某家國企單位,回憶起當時工作是在深圳市福田區,住是住在深圳市龍華區,當時住著一間不到十平方的出租屋,見不到太陽,空間大小只能放一張單床留一條過道而已,每天早上六點鐘就得起床去做E1路公交車去到福田上班,去到福田那邊物價十分高,上班周圍的快餐店都是要二十多塊一個的飯,當時實習期只有1400元/月的工資,吃了中午飯,晚上回到龍華不敢吃太好的,買了9元的橄欖菜,每晚吃3元的白米飯配著橄欖菜,一吃就吃了好幾個月,而且睡覺前後睜眼閉眼都是如何還債,百萬的負債壓力讓這個20出頭的差點倒下,都說男兒出門在外報喜不報憂,這一切鍾正茂先生不敢告知家人,獨自承受,期間母親的一個電話使這個七尺大男兒掉下了眼淚。

在單位工作期間,鍾正茂先生埋頭苦幹,短時間內熟悉了在職業務,並且能夠帶隊外勤執行任務,在偶然的一次工作出勤,執行任務之時鐘正茂先生得知某某集團手中有個項目並且是在自己專業範圍內,他絞盡腦汁去爭取這個機會,據鍾正茂先生說,當時事經了幾個月,到了最後見高管人員的時候,鍾正茂先生走進去敲門,對方在忙,見到鍾正茂先生敲門後的第一句就是「滾」,鍾正茂先生厚著臉皮湊上去回復了一句「咱哥倆,別說這話」,他又來了一句「死開,別煩我」,鍾正茂先生還是笑臉相迎又回復了一句「好好好,我死開死開」於是我在他工作檯的旁邊茶桌自己泡茶泡了兩個小時,待對方忙完走過來說「你到底想怎麼樣?」鍾正茂先生將自己的目的、想法闡述了給他聽,最終爭取到項目的部分工程做。那次後,鍾正茂先生又踏上了第二次創業之路,直至至今。

二次創業,顛沛流離、曲折離奇,鍾正茂先生終於存活了下來。先後創立了「深圳市風華盛科技有限公司」(風華盛科技大廈)。「寒梅傲雪,風華正茂」寓意正在成長正在路上。同時也跟隨自己身邊的兄長(餘振中、餘振興、王勇靈、劉子文)融入「深圳市集結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集思廣益,結伴同行。陸續與兩位好兄弟(林俊欽、吳瀟恆)成立「深圳市三義國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忠義、情義、老義。還與傳統文化界德高望重的前輩鍾道仁聯合創立「中國恭和比麟堂(國家代表隊)」,弘揚國粹、傳承文化視為己任。不僅如此,鍾正茂先生還是是深圳市龍崗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道工商聯執委(理事)、春暖花高爾夫俱樂部秘書長、深圳市龍獅運動協會龍崗分會會長。現在經營地產、通信、名車和文化產業。鍾正茂先生堅定「遵紀守信義,正己助人樂」的信念,把愛傳遞於社會,把心帶給大眾。在2018年,鍾正茂先生與楊曉峰先生在汕尾成立了汕尾市風華盛慈善志願隊,共同架起慈善的橋梁。其一百號成員多次組織關愛老人、山區扶貧、愛心助學活動,成為扶貧濟困的一面旗幟。

故事到這告一段落,聽了這段故事感覺非常勵志。每一個成功者,都曾是一個創業者。但是,凡是你能看到的「成功」,都只是一種結果和表象,你很難看到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堅守。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的艱辛,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只要不忘初心,就是一條走向成功的道路,每個年輕人都應該要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願你的創業之路「一帆風順」!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曾經少年|90後創業者:玩命工作,玩命玩兒
    更有自己的創業經驗以及管理理念。5月4日-7日,億歐公司開展主題為「曾經少年,三十而立」五四青年節專題報導,與大家一同分享創業領導者的「生活」。網際網路中成長起來的90後,見證了衣食住行的網際網路化改變。當靠近消費者的創業機會被發掘殆盡,仍有餐飲、醫藥、新能源等行業的數位化之路才剛剛開始,為90後們的創業提供了更多可能。經驗也許是年輕人的短板,但卻從不是障礙。
  • 曾經少年 | 90後創業者:玩命工作,玩命玩兒
    5月4日-7日,億歐公司開展主題為「曾經少年,三十而立」五四青年節專題報導,與大家一同分享創業領導者的「生活」。網際網路中成長起來的90後,見證了衣食住行的網際網路化改變。當靠近消費者的創業機會被發掘殆盡,仍有餐飲、醫藥、新能源等行業的數位化之路才剛剛開始,為90後們的創業提供了更多可能。經驗也許是年輕人的短板,但卻從不是障礙。
  • 臺灣90後美少女大陸創業 親身體驗「網際網路+」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幕徐徐拉開之際,來自臺灣南投的「90後美少女」彭少儀獨自從南投來到北京,開始了從臺灣到大陸的「創客」生活。來自臺灣南投的「90後美少女」彭少儀。但「90後」的彭少儀割捨不下自己對「茶」的情誼。但實體店又有昂貴的成本投入,臺灣茶葉市場也面臨已經飽和的情況。  彭少儀心中思索,怎麼打造自己的茶「絲綢之路」?  「這兩年大陸的創業浪潮空前盛況,科技和網際網路領域,更是資金和人才的匯聚地。」彭少儀說。
  • 「90後」創業者的世界 網際網路大佬到底懂不懂?
    作為90後創業代表,餘佳文多次因大膽發言遭受熱議。餘佳文說:「我寫這封信,是想真誠地向大家道歉。因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也因為自己的年輕無知,更因為自己的價值觀缺失,給很多人造成了傷害。」他還說:「我內心深處以及實際運營中,確實並沒有認為創業可以靠吹牛和炒作成功,否則社會包括我的團隊都不會允許我走到今天。」
  • 「90後」創業小夫妻獲50萬元「紓困貸」
    「真想不到自己能申請成功,如今的政策太好了,只要你想幹,想創業,不怕沒有資金。」任女士拿到貸款後高興地說道。近日,中行武漢鸚鵡大道支行把50萬元創業貸款送到了90後創業小夫妻任老闆夫婦手中,支持他們在創業路上越走越寬。
  • 孫宇晨和被稱為「騙子」的90後創業者
    視頻來源:中國企業家 各類創造噱頭、自我營銷的做法,在這位90後創業者身上,早已不再是新鮮事。回過頭看,在近幾年的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以孫宇晨;孫宇晨「前妻」、曾因在中國傳媒大學開辦情趣用品店而出名的馬佳佳;先做電商、再做保健品微商的98年創業者「神奇少女」王凱歆;聲稱要拿出1億分給公司員工的「超級課程表」創始人餘佳文為代表的90後一代,都善於利用年齡優勢為自己贏取高關注度,但年經帶來的商業理解弱勢,也極易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 90後為什麼非得創業?
    準確來說應該是80後更應該創業,但是80後無論是父母還是自己,在物質方面都不如90後。所以就想白巖松說的:我看好80後,但是我更寄託於90後。所以隨著一批又一批90畢業,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成家立業,這些壓力也就轉移到了,90後這代年輕人的身上。
  • 70後大叔的90後產品煉成之路——田行智談《碰碰》和他的創業故事
    我的職業生涯包括Zynga中國總經理、Google中國移動業務負責人、波士頓諮詢顧問,以及最早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之一。2013年我開始創業,擔任移動社交應用《碰碰》聯合創始人和雲智聯CEO。《碰碰》的誕生和初衷2013年5月底,我從Zynga離開,結束了我在Zynga中國三年的職業生涯,又一次踏上了創業之路。
  • 《浙江省90後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報告》出爐
    4月19日,《浙江省90後大學生創業狀況調查報告》在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校園選拔賽浙江工商大學賽點首度對外發布。報告顯示,已在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佔受訪者的26.67%,超過90%的受訪大學生有創業衝動,這一數據遠高於去年調查機構提供的70%多的數字。
  • 堅守本心不懈前行,《創業中國人》為創業者護航
    11月22日周日晚23:30,安徽衛視《創業中國人》邀請到寶媽聯盟創始人楊梅、多米遊CEO陳超、順利辦董事長兼總裁彭聰先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講述他們在創業中遇到的機遇和挑戰!  新型社交平臺,寶媽聯盟帶你「樂」翻天!
  • 醒醒吧—90後大學生創業者的「自我麻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主題下,大學生創業者日益湧現。根據麥可思調查研究,2016年畢業生大學自主創業比例達到3%,約有22.7萬人。其中從事科技和網際網路創業的佔到3成以上,但3年後存活下來的不到1%。
  • 蕪湖「80後」創業者一年實現創業夢 公司銷售額突破500萬
    公司員工從幾個人增加到20餘人,產品覆蓋範圍從幾個小區擴展到100多個小區,銷售網絡從本市到遍及全國各地……依託鳩江區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80後」創業者楊建春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讓自己的創業夢想變為現實。楊建春的公司位於創業園的3樓。
  • 郭列:從臉萌到輕顏,這個90後創業者有點不一樣!
    一款總評分高達4.9分,5星好評佔比94%的APP,由90後創業者郭列一手打造,這個90後與之前被貼上#荒唐#標籤的90後不一樣!一、90後創業者標籤的人設崩塌與重塑90後創業者曾經是網際網路行業最熱門的一個標籤,這個標籤背後曾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在網上都能找到,就不開展來講了。
  • 靠地攤起家90後潮汕小夥,如今一年掙10億,曾建議創業先擺攤
    這個90後小夥就是後來國內領先的兼職招聘平臺兼職貓的創始人王銳旭。 擺攤算是王銳旭最早的創業經歷,與其他「攤主」不同,王銳旭這時候已經在擺攤這件商業活動上顯現出了他獨有的「商人智慧」。在擺攤前,王銳旭會選好位置,關注人流旺的地方,提前做好用戶調研,並結合需求進行擺攤貨物選取,在定價上,王銳旭也有他獨特的技巧——「一定要讓客人覺得他佔了小便宜」。
  • 九薈集團90後創業導師
    90後白手起家女孩,她叫陸梓桐,大家都叫她桐桐,她一手撐起了整個家族。04年,她帶著家裡姐妹幾個來到廣州大城市開了第一家美甲店,一做就是10年,在此期間經她手裡成功打造的美甲美容店超過10家。在美業踏實耕耘12年有餘,一步一腳印的走到了今天,成為九薈集團的九大創始人之一。
  • YoungStarup第一期:你所不知道的90後創業者日常,不分年齡,不貼...
    這些90後憑藉年輕的力量攪動著創江湖,有些波瀾不驚,有些驚濤拍岸,但有些卻中途擱淺。在光谷的年輕創業者,也正在成為武漢創業的新生力量,從PPTV繫到DEMO咖啡系,從華科繫到武大系,光谷的年輕創業者從來不缺故事。
  • 創業之路,始於尋夢
    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很貼切說了創業。沒有創業實踐的歷練和直接體驗的感悟,很難體會其中的艱辛!創業路上充滿了磕磕絆絆,路上會有重重障礙,必須時刻穩穩前行。創業之路是艱辛的,不會因為它的艱辛而放棄,而正是因為艱辛,走過每一段心路歷程,畢生難忘。的確,回顧近兩年以來,因為創業失敗而自殺的人越來越多!創業靠本事,本事來源於實踐。
  • 第一波創業的90後,今天變成了什麼樣?
    年會當日,我們邀請到了 4 位當年的、當下的 90 後創業者,和與會者們一起探討年輕人創業的驚奇與成長、探索與挑戰,他們是: 郭列,FaceU 創始人 劉靖康,Insta360影石創始人 張都,順順留學創始人、CTO 吳松磊,回形針PaperClip 創始人兼 CEO「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洋蔥
  • 二胎來了 90後創業者嘗試提供嬰幼兒日託服務
    90後佔據半壁江山 創意十足有人瞄準二胎商機提供定點場所嬰幼兒日託服務此次23個項目中,記者發現,90後成為申報的主力,超過一半,而且創意感十足。貝貝家嬰幼兒日託管理項目致力於解決目前社會上因為二胎政策開放後,普通家庭撫養新生兒保姆僱傭費用太高,家中擺攤無人照顧的弊端,以小型機構化的試點形勢嘗試定點場所嬰幼兒日託服務。
  • 精準服務創新創業 清科沙丘創業中心西安高新區持續培訓創業者
    本次培訓活動是清科沙丘創業中心服務西安高新區、賦能西安創業者的又一次深化行動。課程針對廣大創業者的需求,結合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坎坷與無從下手的問題,邀請了行業內優秀導師進行針對性解讀。其中中小企業作為「雙創」大潮中的生力軍,在創業路上尤其需要得到專業的指導幫助。清科沙丘創業中心在多城市多場次多人次的創業輔導培訓中,深感唯有為當地輸送最前沿的創業理念、方法與實踐經驗,才能切實有效的幫助創業者解決困難。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更接地氣,更細化、更具針對性的課程模塊,才能有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掃清路障,走得更穩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