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終身用藥,通過藥物才能穩定血壓,以免導致血壓波動過大而誘發併發症。市面上的降壓藥分為多種類型,如拮抗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拮抗類降壓藥、利尿劑以及受體阻滯劑,每個藥物都各有千秋。
降壓藥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
1、鈣離子通道拮抗劑類降壓藥
地坪的藥物是常見的鈣離子通道拮抗劑類降壓藥,降壓效果顯著,不容易受到鹽和酒精等外界因素幹擾,能保護腎臟和心臟。不過用藥早期可出現心跳速度加快、頭痛以及潮紅等,隨著用藥時間延長,以上症狀能逐漸被身體適應。另外長期用藥期間需留意下肢或腳踝水腫、大便乾結和牙齦增生等。對於心動過速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人來說不能用此類降壓藥。
2、普利類降壓藥
普利類降壓藥能直接作用於腎素-醛固酮系統,能抑制血管緊張,幫助舒張血管,從而起到降壓效果。此類藥不僅能降血壓,而且也能改善微量尿蛋白,有效保護腎臟。同時也能抑制緩激肽在身體中降解,有效保護心臟和血管內皮細胞,所以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合併冠心病和高血壓,還有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壓人群,可優先選擇普利類降壓藥。不過此類藥也引起乾咳,當身體無法耐受時需更改為沙坦類降壓藥。另外長期用普利類降壓藥物時,需留意血壓升高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等。
3、沙坦類藥物
沙坦類降壓藥物和普利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差不多,並不會引起乾咳等不良反應,能替代普利類降壓藥。不過此藥有臨床應用禁忌,妊娠期高血壓、高鉀血症以及雙側腎動脈狹窄的人不能用此類藥。患者腎功能沒有受到嚴重損害時可以用此類藥物來降低蛋白尿;不過腎功能損害達到4-5期時,服用此類藥物期間需密切監測血鉀和血肌酐,只要血肌酐水平超過265,需謹慎用藥。
4、利尿劑
利尿劑藥物能改善細胞水鈉瀦留問題,降低血容量,從而降低血壓。降血壓的療效較顯著,適合頑固性和老年性高血壓,也適合合併心力衰竭的高血壓病人。不過此類藥物易引起低鉀血症和電解質紊亂。用藥期間需注意血尿酸和肌酐升高,還有血糖代謝異常以及體位性低血壓。伴有痛風、嚴重腎功能不全的人不能用利尿劑。
5、受體阻滯劑
受體阻滯劑不僅能降血壓,而且也能改善心絞痛,降低心肌耗氧量,幫助控制心率,減少猝死機率。不過此類藥物易引起心動過緩、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失眠以及睏倦等,所以用藥期間需密切監測心率控制情況。
溫馨提示
每種降壓藥都有優點和缺點,需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降壓藥。不管用哪種降壓藥,都要聽從醫生建議,嚴格按照醫生囑咐定時定量用藥,不能突然停藥或減藥,以免使得血壓反彈而導致病情惡化。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5類一線降壓藥,不良反應有哪些,用藥有何注意事項?一文總結》,李藥師談健康,2020-10-162、《常用的降壓藥,都有啥不良反應?》,高血壓好大夫,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