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指的是明清時地處南海縣管轄的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而這一帶就是現在的荔灣區。談到廣州的歷史文化,西關則成為當中較為閃亮的一個標誌性符號,「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西關小姐」「西關大屋」......這些以「西關」命名的事物,銘刻著老廣州的文化基因。
要領略廣州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體驗一番西關風情,那地處廣州荔灣區恩寧路的永慶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下面,驛道君就帶大家一起領略永慶坊的西關風情!
看:西關建築
西關大屋可以說是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這種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傳統住宅,極具嶺南特色。永慶坊保留著不少傳統的西關建築,從牌坊進去,腳底下踩著的就是由麻石鋪成的路面,兩邊成排的老房子夾雜著好幾間青磚瓦房造型的建築,那就是西關大屋。
仔細端詳之下,這些西關大屋仍然保留著其獨特的建築風格,除了青磚石腳的建築主體之外,精巧簡潔的滿洲窗和獨具特色的趟櫳門也是讓人一看就感受到濃濃的老西關味道。在青磚牆體上還裝飾著精緻生動的傳統灰雕、彩塑,讓這些古舊的老宅增添些許生氣。
永慶坊保留的比較好的西關大屋當屬永慶一巷13號的李小龍祖居,是李小龍父親、粵劇名伶李海泉於上世紀40年代建的一座房子。祖居坐東南朝西北,一正一偏布局,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主體為磚木結構,部分混凝土結構,內裡裝修別致,滿洲窗、趟攏門、雕花屏風、木質樓梯都極大的還原了西關建築風格。
其實,在永慶坊,大多數西關老宅並沒有像李小龍祖居那樣保持完好,但是在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準則之下,這些老宅在保持原有建築外廓的基礎下,增添不少現代元素,譬如房屋內部可以看到有鋼筋結構、玻璃會議室、咖啡屋,這樣傳統的「舊」和現代的「新」充分地有機結合,反而形成一種後現代的拼湊美感。
當驛道君來到永慶坊,發現這裡的老宅經過微改造之後,煥發出一股清新別致的文藝氣息。
吃:西關美食
正所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老西關美食小吃」正是廣州小吃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廣州小吃中歷史最久,成名時間最長,較具有代表性。
永慶坊以及周邊有著眾多的餐飲店,蓮香樓、陶陶居、廣州酒家、趣香餅家、順記冰室、南信甜品店、泮溪酒家、皇上皇腊味店……這些都是有名的老字號店,逛累了,可以在這裡找個地方品嘗最正宗的西關美食。
像享有「蓮蓉第一家」美譽的蓮香樓就設了一家分店在永慶坊內,蓮蓉月餅、蓮蓉包、老公餅、雞仔餅、豉油雞、泰味釀鴨掌、龍鳳餅、嫁女餅、老婆餅都是蓮香樓的「拿手好菜」。
店內裝潢古色古香,頗具嶺南氣息,一樓是賣各種點心的,二樓可以坐下來休息品嘗茶點,除了堂食,還能把點心作為手信打包郵寄。
除了蓮香樓這些大型老字號之外,永慶坊周邊還有非常多的地道美食,像缽仔糕、豬腳姜、馬碲糕、豬腸粉、椰子雞都能夠找到,既便宜又好吃,簡直是吃貨的天堂。
逛:特色小店
永慶坊雖然地方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茶房、文創小店、舊書館、咖啡廳......每家小店鋪都很有特色,吸引著年輕人前來享受悠閒時光。
像集民宿、咖啡館、酒館為一體的「歸·覓」茶坊,無論是住宿還是淺酌、發呆,都相當適合。
從永慶坊牌坊進去就能看到這家茶坊,一樓設有茶座,環境布置偏日系,光線柔和,營造出一種私密的空間,特別適合三五知己喝茶敘舊,或者一個人靜靜地泡一壺茶,看一天書;二樓和三樓為民宿,採用的是日式榻榻米風格的臥室設計,特別適合喜歡日系小清新的文藝青年。
歲月郵局也是一個蠻有意思的打卡點,屋內陳設很有年代感,布置了許多屬於上世紀的懷舊展品,譬如老式錄音機、電話亭、信箱、郵筒、老報紙以及黃包車,完全開放式的展示讓遊客可以近距離接觸。
天花板上吊著眾多的明信片,看起來就像懸停於時空當中,讓人感到時間仿佛停止了。看著這些陳舊的擺設,仿佛讓人走進一個追尋老西關的時光隧道。
還有位於恩寧路99號永慶坊一巷6-1號的「Snake&Monkey」手帳體驗店也非常值得「打卡」。店裡主營手帳周邊、印章和精品文具,一樓是販賣區,有很多日產和歐產的文具,各種印章和卡片放滿在架子上,讓人應接不暇。在這裡你可以找到很多熱門的文具品牌,也有不少小眾的手帳小物。
不過這裡最大的賣點不是手帳周邊,而是二樓的手帳體驗空間。在一樓買到的文具可以帶上來,悠閒地做手帳、寫明信片、發呆,很多手帳達人一來這裡就能耗上一個下午,這裡簡直是手帳星人的天堂,說不定還能邂逅到志同道合的手帳愛好者。
當然了,永慶坊的特色小店遠遠不止驛道君所介紹的這幾家,隨著永慶坊的商業價值的逐步發掘,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有意思的網紅打卡點供大家閒逛消遣。
不僅可以觀賞傳統西關建築,品味西關美食,還有讓你擼起袖子體驗一番特色體驗小店,經過微改造後的永慶坊成功地將傳統和現代融合在一起,成了集觀光、美食、體驗於一體的文藝潮流熱點,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本期撰稿 | 熊燦堅
責任編輯 | 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