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荔宣):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永慶坊舉行,活動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把通過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把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在一起,讓市民可以更好地體會歷史文化街區內極具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的「粵味」。
本次活動由廣州荔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荔灣區文化商旅發展中心、多寶街道辦事處協辦,活動旨在通過互動式體驗,充分展現荔灣在嶺南文化上的保護和活化,讓大眾能夠走進歷史文化街區,認識嶺南文化。
活動現場(荔宣供圖)
用時尚魔術「打開」嶺南文化
吳財記的炸雲吞、皇上皇的臘腸、蓮香樓的花生酥、趙家獅的小獅頭……在帥氣的街頭魔術師手中,地道的西關傳統美食、精巧的嶺南傳統工藝品化身「道具」,通過神奇的「魔法」一個接一個地「變」到遊客的手裡,這令人驚豔的近景魔術,讓街上的旅客們耳目一新,大讚神奇。
除了精彩舞臺互動魔術以外,本次「粵趣魔坊」中的街頭近身魔術快閃更引來不少市民爭相拍照打卡。活動當天,幾位魔術師輪番出現在永慶大街、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上,一個個街坊們耳熟能詳的荔灣傳統美食從在他們手中「憑空出現」,不僅是色香味俱全,更是充滿了驚喜。另一邊,人們還未從美食的誘惑中「掙脫」,魔術師便從手中「生」出了燈籠獅子、棒棒獅等西關傳統文創產品,讓遊客把西關「帶回家」。
透過魔術「傳承」嶺南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要守住中華民族的命脈,首先要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少年作為嶺南文化重要傳承者,他們肩負著傳承的使命,同時他們也有著獨一無二的創造力。
本次「粵趣魔坊」充分考慮了青少年與家長兩代人之間的興趣融合,特地開設了親子「魔法學堂」,由三位魔術大師在永慶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給荔灣區親子家庭帶來魔術公益課,讓轄內青少年通過魔術「看」西關,從而吸引更多人了解西關文化。
活動現場(荔宣供圖)
讓傳統文化更「潮」更好「玩」
近年來,荔灣區用「繡花」功夫精心雕琢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二期、泮塘五約、沙面、西堤……遍布荔灣的歷史文化街區處處開花,老建築、老商鋪、老居民、老故事等「存量資源」,與當下經濟發展、商旅融合、遊客品位等「新需求」相匹配,讓歷史人文和都市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融合與創新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我們把傳統的嶺南文化與時尚魔術有機結合在一起,打造更『潮』更好『玩』的文旅活動,在吸引更多市民遊客關注嶺南文化文化的同時,也給西關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是荔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種新嘗試,通過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的碰撞,在傳承嶺南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加入大量年輕、潮玩、時尚的元素,吸引了相當多年輕人的關注。「兼容並蓄、開放包容,是廣州文化的特色。推陳出新、打破界限,文化遺產的保護才能更加立體和多元,傳統工藝與文化才能融入現代生活,在年輕人身上煥發出新的活力。」
據了解,今年以來,廣州荔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挖掘粵劇粵曲、南派舞獅、嶺南武術、三雕一彩一繡等廣府傳統文化特色,融合時尚元素和現代化包裝,打造了一批別出心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廣府非遺項目、嶺南文化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下的生活應用推廣開來,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給人們帶來了多層次的豐富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