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感慨,東北經濟衰落了,曾經的全國重工業基地,如今成了沒有吸引力、「投資不過山海關」之地,其實東北經濟的衰落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有歷史因素,地理位置的影響,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自身存在的問題。
2020年前三季度,黑吉遼三省GDP總和為3.51萬億,卻低於一個河南省(3.98萬億)。其他省份發展快是事實,東三省發展過於緩慢也是事實,如今遼寧省GDP已經被江西省反超,黑龍江和吉林被新疆反超。
對於區域經濟來說,城市的經濟拉動效應是起著重要作用的,縱觀我國各大城市群,長三角有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珠三角有深圳、廣州,京津冀有北京和天津。那麼,東北又該靠誰拉動?
目前,全國共有17座城市跨入了「萬億GDP俱樂部」,其中上海GDP以3.8萬億高居全國第一,今年將逼近4萬億大關,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北京3.5萬億緊隨其後,深圳、廣州和重慶處於2萬億水平,蘇州今年有望突破2萬億大關。
緊接著,是成都、武漢、天津、杭州、南京、寧波等城市。可以發現,在17座萬億GDP城市當中,沒有一座東北的城市。即使是在準萬億GDP城市中,東北也榜上無名,泉州、東莞、濟南、福州、合肥、南通、西安今年都有突破萬億的可能性,卻唯獨沒有東北城市。
那麼,東北首座萬億GDP城市會花落誰家?大連、瀋陽、長春,還是哈爾濱?這4座城市是東北GDP排名最為靠前的城市,其中大連2019年GDP為7001億元,是東北GDP最高的城市,距離突破萬億還有3000億的差距,所以兩三年內東北不會出現萬億城市。
其次,2019年瀋陽、長春、哈爾濱GDP分別是:6470億、5904億、5249億。可以發現,不要說突破萬億,距離準萬億城市還有不小的距離,差距真心很大。
再看一下2020年前三季度各大城市的GDP數據,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分別是:5031億、4636億、4769億、3438億。細心觀察你會發現,今年前三季度,長春GDP反超瀋陽了,去年是瀋陽比長春多500多億,今年前三季度是長春比瀋陽多100多億。
今年很大的不穩定因素是疫情,可以說是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各大城市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不小的影響,東北也不例外。前三季度,大連、瀋陽、哈爾濱的增速分別是:-0.7%、-1.6%、-3.3%,都是負增長。然而,長春卻實現了3.1%的正增長。
長春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1%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經濟增速僅為0.7%,這就意味著長春比全國還要高出2.4個百分點。實在的說,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能夠達到3%以上的城市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南方沿海發達大城市。
疫情導致經濟格局發生不小的變化,東北各大城市的排名或將重塑。那麼,今年全年長春GDP是否會反超瀋陽?可能性極大,畢竟長春是在增長,而瀋陽GDP是在下滑。
如果是這樣,那麼未來長春會反超瀋陽坐穩第二把交椅。再看大連,前三季度GDP名義增速下降12.3%,GDP減少了600多億。未來幾年,只要長春繼續保持較高增長,GDP超越大連的概率並不低,按照當前趨勢來看,未來東北第一座萬億GDP城市或在長春和大連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