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季度統計的公布,城市間的追擊競爭再次消失,今年的地區競爭有很多看點。
例如,重慶超越廣州,國內生產總值全國排名升至第四位,同時南京又趕超天津,自1978年以來首次進入全國十強,此外,東北四大城市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長春超越了瀋陽,前三季度,瀋陽GDP總量4636.5億元,同比下降1.6%,高長春4769.5億元,同比增長3.1%,此外,兩大東北城市大連5031.7億元,同比下降0.7%,哈爾濱3438億元,同比下降3.3%。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前三季度,長春東北四大城市經濟增長速度最低,僅為0.5%,今年前三季度,在特殊形勢下,經濟增長率為3.1%,全國增速超前,一些康津二線城市還不完全落後,因此,長春的經濟總量也超過了瀋陽,當然,長春的快速發展還有一個特殊背景,即,由史平市管理的公州令市將於在長春管理,公州零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口也隨之進入了長春,公州市的GDP 達到了470億元。
但即使長春趕超瀋陽,也意味著區劃調整與擴容密切相關,不正常的發展超越,東北地區城市格局再次調整,長期以來,東北四大城市的競爭格局都是固定的,大連是計劃單列市,東北近於"二流",在其餘3個東北省省會地圖中,瀋陽無疑是頭號人物。
東北城市在全國經濟總量排名中居首位,也是瀋陽創造的,1978年瀋陽排在上海、北京、天津、重慶之後,居全國第五位,當時,長春的經濟總量僅列全國第20位,但是,近年來,隨著東北整個發展的滯後,長春與瀋陽的發展差距卻在不斷縮小,去年瀋陽的GDP為6470億韓元,長春為5904億元,差距還不到600億元,其中瀋陽32位,長春34位,中間橫跨著廈門。
今年長春趕超瀋陽,標誌著多年來保持的東北第一省會位置正式易主,當然,目前只是第三季度的數據,年長春能否切實形成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長春的地位對東北地區競爭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吉林省正在動員全省發展長春,長春經濟居首位,GDP佔全省比重超過50%,去年,長春又得到中韓合作示範區批准,戰略地位進一步突出。
眾所周知,目前全國批准了9個國家中心城市,按照批准時間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無論中西部還是中部,各大板塊都出現了國家中心城市,唯獨東北地區是一片空白,此前,很多人將瀋陽視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但是長春隊的再次飛躍顯然成為新的變數。
你們喜歡旅行嗎?最近想去哪一個城市呢?在評論區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