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瀋陽VS長春,誰離國家中心城市更近一步?

2020-12-20 澎湃新聞

近日,全國各市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紛紛出爐,東北地區城市格局悄然變動。

前三季度,長春在醫藥、汽車產業的拉動下經濟迅速恢復,GDP達到4769.5億元,比瀋陽高出133億,在東北省會城市中位居第一。且從GDP增速來看,長春也是東北四大主要城市中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城市。如果在第四季度保持並擴大優勢,全年GDP超過瀋陽也並非不可能。

一直以來,瀋陽都被認為是東北的「老大哥」。如今長春實力漸強,今年以來又拿下了代管公主嶺、中韓國際合作示範區等多重利好,隱隱有了超越瀋陽,成為「東北第一城」和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最強備選的趨勢。那麼,長春的整體實力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它與瀋陽,到底誰離國家中心城市更近一步?

基本條件PK:

長春面積更大 瀋陽人口吸引力更強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用國家發改委的定義來說,就是「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城市。GDP不是決定性指標,能夠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才是關鍵。

目前國家中心城市共有9個,華北有北京、天津,華東有上海,華南有廣州,西南有成都、重慶,華中有武漢,中原有鄭州,西北有西安,唯獨東北地區還缺少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分布/搜狐城市製圖

從地理區位來講,地處東北幾何中心的長春,在承擔區域中心城市功能、輻射帶動東北全境方面有著天然優勢。即使在高鐵網絡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長春也可以實現3小時覆蓋東北主要城市、1小時覆蓋東北省會城市。相比之下,瀋陽太靠南、哈爾濱太靠北,似乎都有些「鞭長莫及」。

從政治級別來講,長春與瀋陽都是副省級城市,無高下之分。

從地域面積來看,今年6月公主嶺市劃歸長春代管後,長春總面積由20594平方公裡增至24662平方公裡,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躍至第三;瀋陽地域面積為12948平方公裡,相當於長春的一半。不過若單論建成區面積的話,瀋陽比長春還要高一些——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瀋陽建成區面積為560平方公裡,佔全市的4.32%;長春則為542平方公裡,佔全市的2.63%。

從人口數量來看,長春目前戶籍人口共854萬,瀋陽為756萬。雖然瀋陽人口總量少於長春,但兩市的人口變動情況卻大相逕庭。與2011年相比,瀋陽戶籍人口增加了33.7萬,長春則減少了8萬。在人口吸引力上,瀋陽明顯強於長春,這也是區域輻射能力的一種體現。

主要經濟指標PK:

長春偶有亮點 整體遜於瀋陽

從GDP總量來看,最近10年瀋陽GDP基本都高於長春。2016年瀋陽GDP擠水,從過去一年的7269.2億元下滑至5525.69億元,同比增速大跌5.8%。今年年初吉林省統計局對長春2018年GDP進行了修訂,長春當年GDP降至5635.1億元,也是大幅縮水。但仍可以看出,2018年至2019年,長春GDP正逐步縮小與瀋陽的差距,直到如今實現反超。

從GDP增速來看,2018年長春GDP修訂之前,長春增速基本都高於瀋陽,甚至被稱為「東北經濟突圍樣本」。直到2019年國際貿易環境發生巨變,長春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同時失速,前三季度GDP零增長,全年也只增長了3%。今年疫情突發,長春醫藥、汽車兩大產業成績突出,其中醫藥產業同比增長21.7%,汽車產業同比增長16.3%,汽車產銷量分別增長7.5%和5.7%,拉動長春經濟快速恢復。而第三產業佔比更高的瀋陽則受疫情影響較重,直到前三季度增速仍未轉正。

除GDP外,目前長春與瀋陽在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上還是有一段差距。從人均GDP(以戶籍人口口徑統計)來看,長春為78456元,瀋陽則為8558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春為37844元,瀋陽為46786元,兩者均相差將近1萬元。從體現政府財力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來看,長春為420億元,瀋陽則為730億元,接近長春的2倍。無論是居民還是政府,瀋陽都比長春更為「富裕」。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長春總量更高,但近些年明顯後勁不足。2017年,長春與瀋陽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為5194億元和1484億元,兩者之間相差巨大。2018-2019年,瀋陽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5.3%、13.2%,而長春近兩年的增速分別為6.7%和-19%。從2019年情況來看,長春民間投資受挫最重,同比下降28.7%,瀋陽民間投資則增長了15.8%。

在社會消費方面,無論是總額還是增速,長春都與瀋陽相差甚遠。2017年,長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2.8億元,2018、2019年增速分別為6.2%和3.9%,未給出具體數額。瀋陽2017年消費總額為3989.8億元,2018、2019年增速分別為9.2%和10.6%,2019年消費總額已達到4479.6億元。今年受疫情影響,兩地消費增速均尚未轉正,但瀋陽前三季度增速為-8.9%,長春則為-10.9%。

在對外經濟方面,前些年長春進出口總額幾乎均高於瀋陽,但瀋陽也在近兩年拉近了與長春的差距,並於2019年實現反超。2019年瀋陽進出口總額達到1072.8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進口總額增長了17.9%,成為最大功臣。

在實際利用外資方面,2018、2019年瀋陽分別為14.3和16.5億美元,長春則均為3.3億美元。可以看出,在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方面,瀋陽比長春更具優勢。

不過,今年長春接連獲批中韓國際合作示範區和臨空經濟示範區,也幫助長春在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方面贏得了重要籌碼。但最終能做出什麼成績,還有待時間檢驗。

通過以上主要經濟指標的對比,可以看出長春與瀋陽雖然在某些指標、某些年份互有趕超,但總體來看長春實力遜於瀋陽。那麼在科教文旅衛等軟實力方面,兩市的表現又如何呢?

科教文旅衛PK:

長春旅遊發達 瀋陽科技強盛

要想成為區域中心城市,文化科教等領域也必須具備強大的實力和吸引力。

在科學技術方面,瀋陽要勝於長春。2019年長春專利申請量共2314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9215件;瀋陽專利申請量為2575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752件。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長春2019年底官方報導稱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即將突破1000家,而瀋陽已達到1836家。

在高等教育方面,瀋陽與長春均為東北的教育名城。兩地高校數量僅相差7所,雙一流高校數量均為2所,985/211高校均為1所,普通本專科在校生、研究生在校生數量也相差無幾,可以說處於同一層次。

在文化資源方面,長春與瀋陽互有優勢。瀋陽在圖書館、電影院數量上高於長春,長春則在博物館數量上小勝瀋陽。由於兩地總人口相差不大,所以在文化資源的人均分布上,也大體一致。

在衛生健康方面,瀋陽則明顯更有實力。雖然長春衛生機構數量更多,但瀋陽每千人床位數、衛生技術人員數更高。此外,在最新發布的復旦版中國醫院百強榜單中,瀋陽百強醫院數量共有3家,長春則為1家。

不過在旅遊方面,長春卻是扳回一籌。2019年長春接待旅遊人數破億,達到10157萬人,瀋陽則為9510萬人;長春旅遊總收入2191億元,瀋陽則為875億元。單論旅遊資源來說,瀋陽國家A級旅遊景區共有121家,長春則為37家,相差甚遠,但長春的旅遊人數和收入卻高於瀋陽,足見長春旅遊業的影響力和創收能力。

總體來看,在科教文旅衛這些軟實力的對比上,長春瀋陽也是互有優勢,瀋陽科技創新能力和衛生條件更優,長春則是旅遊吸引力更強。它們都是各自省份的文化中心,且在整個東北地區都有較強的輻射能力,這一局幾乎可以打個平手。

交通通達度PK:

長春通達東北 瀋陽飛躍全國

要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發達的交通也是個很重要的前提。

從市內公共運輸來看,長春城市公交線路略少於瀋陽,但軌交線路和裡程均高於瀋陽。截至2019年,長春軌交線路共有5條,總裡程100公裡,瀋陽則為3條共89公裡。兩市軌交日均客流相差不大,都為70萬人次左右。不過目前長春已獲批的軌交裡程為235公裡,瀋陽則為267公裡,未來幾年兩市在軌交建設方面將出現「你追我趕」的狀況。

從鐵路與高速的通達程度來看,長春在東北地區的通達程度也略優於瀋陽。通過鐵路,從長春出發3小時內可到達的東北城市共有19個,瀋陽則是17個;通過高速,從長春出發4小時內可到達的東北城市共有12個,瀋陽則是11個。這主要得益於長春的地理區位,與瀋陽相比,長春更靠近東北區域中心位置。

但從機場的通達度來看,瀋陽的機場航線與通航城市遠遠多於長春。2019年,瀋陽機場航線達到242條,長春為130條;瀋陽通航城市121個,其中國內城市96個,長春通航城市則為74個,國內城市63個。可以看出,在與國內其他地區或國際之間的經濟交往和民間往來方面,瀋陽比長春更為活躍。

如今,我國城市化步入了以大城市引領城市群組團發展的時代。振興東北提了這麼多年,也亟需一個強有力的中心城市來扛起重任。長春與瀋陽各有優勢,也都是各自省份的中心城市,但其經濟發展實在很難說是到了能夠「餵飽」自身、輻射東北的程度。目前來看,瀋陽的整體實力略勝一籌,但並沒有絕對優勢,最終誰拿下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都不令人意外。

參考資料:

[1] 各市統計局、官方報導

[2] 一南一北兩個省會被國家點名,南寧、長春的機會來了?西部城事

[3] 東北第一城易主!「國中」花落長春?城市財經

來源:搜狐城市

原標題:《東北城市格局悄然生變,「國中」懸念再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遼寧瀋陽和吉林長春,兩座城市GDP接近,誰更強
    瀋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一朝發祥地,兩大帝王之都」,《紐約時報》稱,中國以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擁有「共和國大男子」的稱號,並於2019年在瀋陽設立了「2018年全球200大具有魅力城市排行榜及入選」,「2018年中國投資潛力城市50大排行榜」,這也證明
  • 長春超瀋陽,東北第一省會易主,誰能拿下國家中心城市
    ,瀋陽GDP總量4636.5億元,同比下降1.6%,高長春4769.5億元,同比增長3.1%,此外,兩大東北城市大連5031.7億元,同比下降0.7%,哈爾濱3438億元,同比下降3.3%。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前三季度,長春東北四大城市經濟增長速度最低,僅為0.5%,今年前三季度,在特殊形勢下,經濟增長率為3.1%,全國增速超前,一些康津二線城市還不完全落後,因此,長春的經濟總量也超過了瀋陽,當然,長春的快速發展還有一個特殊背景,即,由史平市管理的公州令市將於在長春管理,公州零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口也隨之進入了長春,公州市的GDP 達到了470億元。
  • 東北首座萬億GDP城市會是誰?大連、瀋陽、長春,還是哈爾濱?
    對於區域經濟來說,城市的經濟拉動效應是起著重要作用的,縱觀我國各大城市群,長三角有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珠三角有深圳、廣州,京津冀有北京和天津。那麼,東北又該靠誰拉動?即使是在準萬億GDP城市中,東北也榜上無名,泉州、東莞、濟南、福州、合肥、南通、西安今年都有突破萬億的可能性,卻唯獨沒有東北城市。 那麼,東北首座萬億GDP城市會花落誰家?大連、瀋陽、長春,還是哈爾濱?
  • 全國十大怕熱城市長春上榜,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怕熱?
    三伏天之「烤」問三伏天仍在持續中,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個全國十大怕熱城市榜單,長春榜上有名。細心的網友發現,北方城市佔據了榜單的半壁江山。很多市民開始疑惑,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怕熱?年輕人也比老人怕熱?男性比女性怕熱……8月4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看看專家的解釋。
  • 國家中心城市何時重啟?瀋陽不再是東北地區獨苗,南京也很被看好
    國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層級之上出現的新的「塔尖」,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不過在2018年以後,我國便沒再出現關於設立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的通知了,所以目前我國擁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
  • 國家中心城市之爭白熱化!13城角逐,到底誰能勝出
    文丨西部菌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花落誰家?在區域經濟領域,它幾乎是近幾年最具話題性的內容了,而圍繞該頭銜的競爭,還在繼續白熱化。日前,包括杭州、福州、昆明、瀋陽等城市在內,多地披露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紛紛提出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
  • 誰將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九大中心城市,分別輻射帶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經濟區以及關中平原經濟區等幾大重點經濟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最具活力、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 東北的瀋陽和長春,誰將勝出?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需要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來提振信心。
  • 「東北第一城」瀋陽、大連、哈爾濱、長春四城誰能堪當大任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經二十餘年,東北四大城市發展規模誰綜合實力才是「東北第一城」我們看一下東北各城市經濟發展情況「共和國長子」瀋陽城市定位:是遼寧省省會、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
  • 誰是第十個國家中心城市?
    加上此前呼聲最高的瀋陽、南京、濟南,以及有明確意向的青島、長沙、合肥、烏魯木齊、昆明、南昌等城市,全國至少有12個城市參與這場競逐。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究竟花落誰家?01長春VS瀋陽:誰能代表東北?近日,瀋陽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 與其他城市多數以「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不同,瀋陽直接將「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為總目標,可見對國中的志在必得之心。
  • 長春與瀋陽可能成為「國中」的兩個城市到底給人怎樣的旅遊體驗?
    小編首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國中」國中就是國家中心城市是比直轄市更高一級的城市級別,中國已經有了九個國中城市,最近小編看了一篇資訊在東北有極大可能設立一個國中城市,瀋陽和長春這兩座城市有極大可能成為下一個國中城市,論兩座城市實力來說這兩座城市小編也無法比較但是小編個人覺得既然要設立國中城市就要看綜合實力,這個城市的「軟實力」不能只看這個城市的
  • 冬季與世界相遇,瀋陽、長春、哈爾濱哪個更好玩?
    每到冬季,去東北遊玩就是熱門,瀋陽、長春、哈爾濱到底哪個更好玩?今天給大家簡單說下。這幾個地方去過很多次,我從五個方面來講吧。長春有偽滿皇宮和長影世紀城、世界雕塑公園、著名的人民大街,淨月潭森林公園,瓦薩滑雪節和冰雪大世界都很漂亮,尤其今年修建的冰雪大世界,號稱中國最大的冰雪主題公園,勁頭超過其他城市了。
  • 長春抱得「公主」歸,PK瀋陽勝算幾何?
    強勢擴容之後,長春和瀋陽經濟體量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有觀點認為,被寄予厚望的「大長春」或將超過瀋陽,帶動吉林甚至東北地區振興。手握新牌,長春對陣瀋陽,究竟勝算幾何?長春城市風光。在國家批覆的城市規劃定位層面,瀋陽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春則是「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就城市定位來看,瀋陽要相對突出一些。不過今年以來,長春有了要趕超的趨勢:4月,《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獲批,長春被委以重任。
  • 瀋陽和長春,同屬東北核心城市,那麼哪個城市更加宜居呢?
    眾所周知,東北三省黑、吉、遼像是三兄弟一般,不可分割,緊密聯繫,代表了我國的東北地區,那麼,最近有很多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瀋陽和長春,同屬東北核心城市圈的兩個核心城市,如果要比較的話,是哪個更加宜居?哪個更加發達呢?
  • 鐵路沿線城市與瀋陽、長春、大連等中心城市實現無縫對接——
    8月8日,跨越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的長春—白城—烏蘭浩特快速鐵路開通運營一周年。據統計,該線路開通以來累計安全開行動車組列車6861列、運送旅客501萬人次,旅客運量不斷增長,運輸安全保持穩定,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為東北地區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 中國第十大中心城市會落戶瀋陽嗎?
    瀋陽晉升新一線城市東北唯一入選城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提升,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強省會城市異軍突起;現今中國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武漢、成都、重慶、鄭州、西安鄭州市夜景整個東北地區一個國家中心城市都沒有,略顯尷尬。從全國中心城市來看,只有東北地區還沒有全國中心城市,東北四大城市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誰更有實力評選為中國十大中心城市?
  • 【#遼寧瀋陽城市vs陝西大秦之水# 】第48分鐘...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遼寧瀋陽城市vs陝西大秦之水# 】第48分鐘... 【#遼寧瀋陽城市vs陝西大秦之水# 】第48分鐘... 陝西長安競技 09-16 20:43 【#遼寧瀋陽城市vs陝西大秦之水# 】第48分鐘,文爍禁區內接球轉身,隨後右腳推射遠角被門將撲出!
  • 濟南和瀋陽競爭國家中心城市,誰能勝出呢?
    遼寧在2018年宣布支持瀋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幾年過去了雖未獲批,但瀋陽今天卻迎來了它的對手,濟南。因此當前國家中心城市實際上是更側重於戰略地位和未來發展,他們或將是平衡區域發展,縮小發展差異化的「支柱」;從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何鄭州、西安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了。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文|凱風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全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 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懸念再起!
    誰是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全國共有9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重慶、成都、鄭州、西安。  最近幾年來,至少已有瀋陽、濟南、青島、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長春、昆明、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參與到新的國家中心城市競逐中。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第10個國家中心城市?
  • 遼寧省召開五大區域工作會議,重提建設瀋陽為國家中心城市!
    會議中還提到要以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大中心城市建設和區域合作力度,加快推進瀋陽經濟區一體化。這是最新的一個提到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事情。在頂層設計上,瀋陽結合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高標準謀劃「十四五」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到「十四五」期末,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和財政收入水平與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在提升城市功能上,瀋陽著力提升瀋陽交通樞紐、對外交往、科技創新、生態宜居、文化創意等功能,打造東北科創中心、區域金融中心、東北人才中心、東北亞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