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23日電據英國《英中時報》報導,4月12日凌晨4點20分,「砰」的一聲巨響,英國一對住在米爾頓凱恩斯(MiltonKeynes)的夫婦在熟睡中被吵醒,其後在臥室裡看到的這一幕被他們形容為「電影中的場景」。
從他們的窗戶裡正好可以看到斜對面的MetroBank。據拍攝畫面顯示,一輛大型卸貨卡車徑直撞入銀行正門,接著後退碾壓了ATM機,隨後四名男子摸黑搶劫了銀行ATM機,並迅速逃離。
作為承接倫敦人口和功能疏解的衛星城,距離倫敦80公裡的米爾頓凱恩斯,1967年被英國政府規劃為新鎮,目前人口約25萬。梅賽德斯奔馳、大眾集團、鈴木、日產、可口可樂等都在此投資。經濟上的繁榮以及傑出的綠化,曾多次被其他新興城鎮作為效仿對象。
而如今在谷歌上輸入「MiltonKeynes」後,彈出的十個相關詞中有三個分別是「事故」、「搶劫」以及「槍擊」。
由於案發地是新建社區,有不少華人家庭入住,這一案件立即在當地華人群裡引起討論。在此之前,此地剛剛曝出多個華人家庭被入室搶劫的案子,聯繫到英國其他地區近期曝出的華人遇襲案,一時間英國華人社區頗有自危感。不過,這種「危機」到底是源於種族,還是源於英國整體治安環境呢。
華人成為攻擊對象?
今年1月31日,6名匪徒暴力搶劫了梁女士位於米爾頓凱恩斯的住所。在受傷後,梁女士一直到警方趕來還有意識。據她描述,6名劫匪以「上門推銷」為由,進入家中。隨後,一名賊匪將梁女士壓在地上,並對她進行攻擊,其他匪徒開始搜屋。
據泰晤士河谷警察局(ThamesValleyPolice)透露,失竊的部分財物已在案發當天在艾爾斯伯裡(Aylesbury)附近被找到。目前,丟失物品中,一隻價值8000鎊的1991年勞力士蠔式恆動腕錶,以及梁女士從工作多年的香港警方獲得的服務獎章仍在被追查中,這也成了破案關鍵。
據悉,梁女士曾經在香港從警18年,退休後到英國定居,並開了一家中餐館。不幸的是,在入室搶劫案發生不久後的2月11日,梁女士因傷不治去世。警方將該案定性為謀殺。3月7日,有兩名嫌疑人被抓獲,一名已被無罪釋放,另一名將在5月3日被保釋,截止發稿前,案件仍然在被調查中。
對此,泰晤士河谷警察局提醒說,「敲門黨」(Knockers)大多數盯上的都是獨居在家的老人、女性和小孩,在無法分辨的情況下,閉門不開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式。
此案發生後,當地多位華人又曝出,自己家近期遭遇入室盜竊案,米爾頓凱恩斯三個華人教會因此聯合請願,希望當地警方能夠保障華人的安全。這一請願顯現出了在英華人目前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去年6月23日脫歐公投兩周後,英國警方稱,仇恨犯罪率(hatecrime)上升了42%。反移民情緒和對經濟的不滿被認為是52%的英國公民投票選擇脫離歐盟的主要原因。
據《倫敦晚報》引援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脫歐公投六個月後,地鐵上發生的種族歧視犯罪案相較於脫歐公投前上升了57%。
報導稱,這一切數據仿佛都顯示,許多犯罪動機似乎有特定的目標群體。2月20日,默西塞德一家中餐館被一名持兇器男子闖入;今年1月19日晚,兩名提賽德大學(TeessideUniversity)在讀中國留學生,在學校附近合租的公寓中遭遇一群持武器的歹徒入室搶劫;去年12月,東萊丁地區一名歹徒專門針對華人和印度人作案,至少有3名華人遭遇了入室搶劫;普利茅斯在2014年發生多起華人住宅被竊案件,至今也未破獲,反而是當地警方提醒最近有「死灰復燃」跡象。
梁警官案件的爆發,只是在英華人開始擔憂的導火索。然而,就梁警官遇害事件,泰晤士河谷警察局卻否認了「刻意針對華人」這一說法。其發言人4月初回應稱,能夠理解華人社區的擔憂,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梁女士被搶劫謀殺是因為其華人身份。
據資料顯示,華人佔米爾頓凱恩斯的人口比例為1.2%,警方回應稱,今年已經曝光的入室盜竊案有186起,其中華人受害者為8名,佔總體的4%。「因此,單從數據上來看,不能表明華人社區為被攻擊對象。」
對於華人社區遭到入室盜竊案的原因,移民多年的香港退休警察鍾樹洪,曾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解釋說,由於特殊的生活和交易方式,華人習慣將大量現金存放家中,這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由於上一代華人大多從事飲食業,經常有現金過手,所以華人一向被賊人視為搶劫的對象。」
2017年1月米爾頓凱恩斯中心地帶犯罪分布圖。(英國《英中時報》來源:英國警局)
英國整體犯罪率略有上升
本月早些時候,倫敦大都會警局的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倫敦的整體罪案有774,737起,較上一年的740,933起增加了4%。
到今年4月的一年內,在倫敦發生的槍枝罪案有2,544起,較2015至2016年度的1,793起增加了42%。持刀犯罪案有12,074起,較上一個年度增加了24%。
大都會警方指出,儘管罪案率上升,但較5年前仍然低出很多。
槍枝及持刀犯罪案去年雖然有所增加,但涉及毒品的罪案則由前年的41,164起減少至去年度的37,374起,跌幅9%。至於入屋盜竊的案件,也由去年的69,703起略為下降至69,501起。
倫敦大都會警局同時表示,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倫敦外地區的犯罪率情況也基本相似。
就前文所述的米爾頓凱恩斯中心地帶而言,去年脫歐公投前6個月總共有1331起犯罪,而脫歐後的6個月上升到了1482起,增長了10%。而今年一月的犯罪率較去年一月下降了20%。其中,犯罪率最高的為商店偷竊。
其中華人比較關心的仇恨犯罪,即針對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以及殘疾而發生的犯罪行為,並沒有任何數據顯示在近六個月有顯著上升。
而綜合英國各大主流媒體,對於因脫歐產生的仇恨犯罪報導,也主要集中在去年脫歐公投之後的一個月內。
最近一起疑似針對華人的仇恨犯罪案發生在4月8日,來自中國的一家三口於倫敦北部Islington地區遭潑酸性物質,造成男性受害者臉部大面積「無法復原性腐蝕」,妻子及2歲的兒子不同程度受傷。
但之後倫敦警方表示,該起潑酸事件是「隨機的」,並無證據顯示是針對華人。
來自中國的Stephanie目前在米爾頓凱恩斯的一家公司任職。她表示,在梁警官遇害以及潑硫酸事件前,自己並不會對路上的行人有警惕心,「但是現在走路看到附近如果有我覺得有危險的人,我會避開、繞行、或者想辦法等他們先走」,她說。
儘管近期一連串的事件讓Stephanie多了一份警惕,但她認為,這些事件並不會影響她正常的生活,更不會因此萌生離開英國的想法。
警方提醒
泰晤士河谷警察局通過對其管轄區域的3476名居民調查後得出,目前當地居民最擔心的就是入室搶劫,佔約57%,而對於仇恨犯罪的擔心約為8.6%。
在接受採訪時,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發言人表示,就目前發生的案件來說,「不能說明被攻擊對象被鎖定為華人群體,但是打擊犯罪一直是警方的目標。」同時,警方希望無論是受害者還是目擊者都要第一時間和警方取得聯繫。
在3月下旬,泰晤士河谷警察和犯罪專員(PoliceandCrimeCommissioner,PCC)AnthonyStansfeld公布的新「五年計劃」(2017-2021年)中,特別提到了持有武器的犯罪行為。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的12個月中,持武器的犯罪率上升了13%,這一數據也印證了倫敦大都市警局的擔憂。
警方提醒說,就入室搶劫案來說,獨自在家的住戶一定要確認受來訪者身份。如果對方說是某個公司的,可以打電話去該公司確認,但注意不要用來訪者提供的電話。
對於那些受到仇恨犯罪攻擊的受害人,警方建議去網站TrueVision舉報,並及時和警方聯繫。(王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