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人社區罪案頻發 媒體探討是種族還是治安問題

2020-12-15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4月23日電據英國《英中時報》報導,4月12日凌晨4點20分,「砰」的一聲巨響,英國一對住在米爾頓凱恩斯(MiltonKeynes)的夫婦在熟睡中被吵醒,其後在臥室裡看到的這一幕被他們形容為「電影中的場景」。

從他們的窗戶裡正好可以看到斜對面的MetroBank。據拍攝畫面顯示,一輛大型卸貨卡車徑直撞入銀行正門,接著後退碾壓了ATM機,隨後四名男子摸黑搶劫了銀行ATM機,並迅速逃離。

作為承接倫敦人口和功能疏解的衛星城,距離倫敦80公裡的米爾頓凱恩斯,1967年被英國政府規劃為新鎮,目前人口約25萬。梅賽德斯奔馳、大眾集團、鈴木、日產、可口可樂等都在此投資。經濟上的繁榮以及傑出的綠化,曾多次被其他新興城鎮作為效仿對象。

而如今在谷歌上輸入「MiltonKeynes」後,彈出的十個相關詞中有三個分別是「事故」、「搶劫」以及「槍擊」。

由於案發地是新建社區,有不少華人家庭入住,這一案件立即在當地華人群裡引起討論。在此之前,此地剛剛曝出多個華人家庭被入室搶劫的案子,聯繫到英國其他地區近期曝出的華人遇襲案,一時間英國華人社區頗有自危感。不過,這種「危機」到底是源於種族,還是源於英國整體治安環境呢。

華人成為攻擊對象?

今年1月31日,6名匪徒暴力搶劫了梁女士位於米爾頓凱恩斯的住所。在受傷後,梁女士一直到警方趕來還有意識。據她描述,6名劫匪以「上門推銷」為由,進入家中。隨後,一名賊匪將梁女士壓在地上,並對她進行攻擊,其他匪徒開始搜屋。

據泰晤士河谷警察局(ThamesValleyPolice)透露,失竊的部分財物已在案發當天在艾爾斯伯裡(Aylesbury)附近被找到。目前,丟失物品中,一隻價值8000鎊的1991年勞力士蠔式恆動腕錶,以及梁女士從工作多年的香港警方獲得的服務獎章仍在被追查中,這也成了破案關鍵。

據悉,梁女士曾經在香港從警18年,退休後到英國定居,並開了一家中餐館。不幸的是,在入室搶劫案發生不久後的2月11日,梁女士因傷不治去世。警方將該案定性為謀殺。3月7日,有兩名嫌疑人被抓獲,一名已被無罪釋放,另一名將在5月3日被保釋,截止發稿前,案件仍然在被調查中。

對此,泰晤士河谷警察局提醒說,「敲門黨」(Knockers)大多數盯上的都是獨居在家的老人、女性和小孩,在無法分辨的情況下,閉門不開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式。

此案發生後,當地多位華人又曝出,自己家近期遭遇入室盜竊案,米爾頓凱恩斯三個華人教會因此聯合請願,希望當地警方能夠保障華人的安全。這一請願顯現出了在英華人目前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去年6月23日脫歐公投兩周後,英國警方稱,仇恨犯罪率(hatecrime)上升了42%。反移民情緒和對經濟的不滿被認為是52%的英國公民投票選擇脫離歐盟的主要原因。

據《倫敦晚報》引援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脫歐公投六個月後,地鐵上發生的種族歧視犯罪案相較於脫歐公投前上升了57%。

報導稱,這一切數據仿佛都顯示,許多犯罪動機似乎有特定的目標群體。2月20日,默西塞德一家中餐館被一名持兇器男子闖入;今年1月19日晚,兩名提賽德大學(TeessideUniversity)在讀中國留學生,在學校附近合租的公寓中遭遇一群持武器的歹徒入室搶劫;去年12月,東萊丁地區一名歹徒專門針對華人和印度人作案,至少有3名華人遭遇了入室搶劫;普利茅斯在2014年發生多起華人住宅被竊案件,至今也未破獲,反而是當地警方提醒最近有「死灰復燃」跡象。

梁警官案件的爆發,只是在英華人開始擔憂的導火索。然而,就梁警官遇害事件,泰晤士河谷警察局卻否認了「刻意針對華人」這一說法。其發言人4月初回應稱,能夠理解華人社區的擔憂,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梁女士被搶劫謀殺是因為其華人身份。

據資料顯示,華人佔米爾頓凱恩斯的人口比例為1.2%,警方回應稱,今年已經曝光的入室盜竊案有186起,其中華人受害者為8名,佔總體的4%。「因此,單從數據上來看,不能表明華人社區為被攻擊對象。」

對於華人社區遭到入室盜竊案的原因,移民多年的香港退休警察鍾樹洪,曾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解釋說,由於特殊的生活和交易方式,華人習慣將大量現金存放家中,這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由於上一代華人大多從事飲食業,經常有現金過手,所以華人一向被賊人視為搶劫的對象。」

2017年1月米爾頓凱恩斯中心地帶犯罪分布圖。(英國《英中時報》來源:英國警局)

英國整體犯罪率略有上升

本月早些時候,倫敦大都會警局的數據顯示,2016至2017年倫敦的整體罪案有774,737起,較上一年的740,933起增加了4%。

到今年4月的一年內,在倫敦發生的槍枝罪案有2,544起,較2015至2016年度的1,793起增加了42%。持刀犯罪案有12,074起,較上一個年度增加了24%。

大都會警方指出,儘管罪案率上升,但較5年前仍然低出很多。

槍枝及持刀犯罪案去年雖然有所增加,但涉及毒品的罪案則由前年的41,164起減少至去年度的37,374起,跌幅9%。至於入屋盜竊的案件,也由去年的69,703起略為下降至69,501起。

倫敦大都會警局同時表示,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倫敦外地區的犯罪率情況也基本相似。

就前文所述的米爾頓凱恩斯中心地帶而言,去年脫歐公投前6個月總共有1331起犯罪,而脫歐後的6個月上升到了1482起,增長了10%。而今年一月的犯罪率較去年一月下降了20%。其中,犯罪率最高的為商店偷竊。

其中華人比較關心的仇恨犯罪,即針對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以及殘疾而發生的犯罪行為,並沒有任何數據顯示在近六個月有顯著上升。

而綜合英國各大主流媒體,對於因脫歐產生的仇恨犯罪報導,也主要集中在去年脫歐公投之後的一個月內。

最近一起疑似針對華人的仇恨犯罪案發生在4月8日,來自中國的一家三口於倫敦北部Islington地區遭潑酸性物質,造成男性受害者臉部大面積「無法復原性腐蝕」,妻子及2歲的兒子不同程度受傷。

但之後倫敦警方表示,該起潑酸事件是「隨機的」,並無證據顯示是針對華人。

來自中國的Stephanie目前在米爾頓凱恩斯的一家公司任職。她表示,在梁警官遇害以及潑硫酸事件前,自己並不會對路上的行人有警惕心,「但是現在走路看到附近如果有我覺得有危險的人,我會避開、繞行、或者想辦法等他們先走」,她說。

儘管近期一連串的事件讓Stephanie多了一份警惕,但她認為,這些事件並不會影響她正常的生活,更不會因此萌生離開英國的想法。

警方提醒

泰晤士河谷警察局通過對其管轄區域的3476名居民調查後得出,目前當地居民最擔心的就是入室搶劫,佔約57%,而對於仇恨犯罪的擔心約為8.6%。

在接受採訪時,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發言人表示,就目前發生的案件來說,「不能說明被攻擊對象被鎖定為華人群體,但是打擊犯罪一直是警方的目標。」同時,警方希望無論是受害者還是目擊者都要第一時間和警方取得聯繫。

在3月下旬,泰晤士河谷警察和犯罪專員(PoliceandCrimeCommissioner,PCC)AnthonyStansfeld公布的新「五年計劃」(2017-2021年)中,特別提到了持有武器的犯罪行為。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的12個月中,持武器的犯罪率上升了13%,這一數據也印證了倫敦大都市警局的擔憂。

警方提醒說,就入室搶劫案來說,獨自在家的住戶一定要確認受來訪者身份。如果對方說是某個公司的,可以打電話去該公司確認,但注意不要用來訪者提供的電話。

對於那些受到仇恨犯罪攻擊的受害人,警方建議去網站TrueVision舉報,並及時和警方聯繫。(王瀟雨)

相關焦點

  • 暴力頻發,芝加哥治安形勢嚴峻(深度觀察)
    暴力犯罪頻發背後,槍枝泛濫、警察執法不力、警民關係緊張、種族隔離、社會不公等因素相互交織,芝加哥面臨嚴重社會危機。      槍枝泛濫,謀殺案數量呈上升趨勢   多年以來,芝加哥謀殺案件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自2014年以來謀殺案和死亡人數重新呈上升趨勢,芝加哥治安形勢引起美國媒體的極大關注。
  • 治安惡化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
    治安惡化 美國芝加哥、紐約槍擊搶劫案頻發 2020-09-29 22:43:11   來源:央視網
  • 美國的治安狀況到底是好還是差
    所以我們一定要避免那種非黑即白的二分法:美國的治安差不差需要根據客觀情況實際分析,而不是簡單將其絕對化。現在網上有些自媒體文章把美國的治安狀況渲染成全球犯罪率第一,那這樣說來美國該亂得和阿富汗一樣。事實上美國的治安狀況並沒糟糕到和阿富汗、印度、墨西哥、非洲一樣的水平。在聯合國的評級中美國的治安狀況屬於不太好,但還並沒被歸入到治安差的國家之中。
  • 德國惡性治安事件頻發 安全問題引關注
    歐聯網8月7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德國的治安和秩序一向令人稱道,然而最近發生的一系列惡性傷人事件,卻讓人多了幾分擔憂,也引發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德國還是那個大家熟悉的安全德國嗎?德國的治安存在亟待修補的漏洞嗎?
  • 法國治安面臨挑戰 偷盜搶劫事件頻發華人需警惕
    掉包計:旅遊者防不勝防  街頭盜搶是法國治安的一大惡疾,鑑於法律等多種社會因素,目前法國並沒有治療的良方。倒是犯罪分子花樣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僅據中國駐法使館接到的報案,從今年4月初到5月初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達60多起,這些案件多是損失慘重的。
  • 2017法國治安:針對華人犯罪頻發 多案懸而未決
    她在公報中稱,劉少堯的被殺,與法國惡劣的社會治安環境有關。公報中說:「此事在華人社團中引起激憤,我完全理解,他們頻遭暴力襲擊,深受其害。」她督促:此案應儘快查個水落石出,以便對治安部隊的懷疑得以消弭,劉少堯的家屬得以辦好喪事,華人社團得以找回疇昔的安寧。她呼籲:「中國僑民的安全以及我們每個公民的安全都應當得到保障,都應當受到公共權力的密切關注。」
  • 英國治安案件頻發 中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原標題:惡性治安案件頻發 中使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注意安全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期,英國多地發生持刀搶劫、傷人等惡性治安案件,有中國留學生人身受到傷害。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截圖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密切關注英治安形勢,遵循警方安全提醒,避免前往近期治安案件多發區域。外出最好結伴而行,避免夜間獨行。遇緊急情況時保持冷靜,力避與歹徒爭執或肢體衝突,設法脫身後及時報警求助。
  • 法國尋求破解治安難題
    犯罪事件頻發,警方應對不力,引發民眾對巴黎乃至法國治安的普遍擔憂。  據法國媒體報導,今年5月1日巴黎民眾示威遊行引發大規模騷亂,上千名身穿黑衣的蒙面人混入示威人群,沿途搗毀商店櫥窗並縱火,法國警方採取行動,拘捕了近300人。法國警察工會秘書長伊夫·勒菲弗表示,「巨大的社交網絡和加密的通信技術給警方管控帶來嚴峻挑戰」。
  • 美國新澤西州卡姆登市重組警隊 警民建互信罪案減成效明顯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早前因黑人弗洛伊德死亡事件,揭示警暴問題,議會早前通過支持解散市內警隊。在美國新澤西州卡姆登市,隨街巡視的警員沿途與市民打招呼,有說有笑。警方表示,在防止罪案的同時,也希望與市民打好關係,讓他們感到安全。
  • 種族問題頻發,國際社會表示擔憂,人民日報呼籲美國重視自身問題
    但美國種族問題的主要矛盾還是早期通過奴隸貿易被迫「移居」到美國的黑人與從最早歐洲和英國移民過來的白人之間的矛盾,所以種族問題也可以說是美國歷史的遺留問題,不僅成因複雜而且難以根除,而且一度成為造成美國社會撕裂的最主要原因。
  • 種族問題、階層分化加劇司法不公(權威論壇)
    新華社發   託德·考克斯: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執行對犯罪行為「嚴厲懲罰」的政策,這對本來就處於高貧困率、機會缺失、經濟社會地位低下的社區帶來了新的不良後果。執法過程中的歷史遺留及現存種族歧視行為表現在多個方面,比如,針對少數族裔的過分罪行化、動輒監禁等是造成少數族裔貧困率明顯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 德國近期惡性治安事件頻發 安全問題引關注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7日報導,近期,德國發生一系列惡性傷人事件,引發各界對德國治安問題的關注。德國警方呼籲民眾要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認為這些只是突發性犯罪行為,不必過度恐慌。【不是治安漏洞 而是人性問題】一系列惡性事件,讓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提前結束度假返回德國,並與安全機關負責人討論德國目前的治安狀況和安全性。德國聯邦警探菲德勒表示,德國依然非常安全,所有的調查和數據說明,德國的街頭犯罪有所減少,暴力犯罪也有所減少。
  • 社區警務︱社區「四招」整治「治安黑平山點」, 盜竊警情零發案
    平山社區地處東莞市塘廈鎮南部,南與深圳觀瀾鎮相鄰,是觀瀾高爾夫球會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裡本地人口不足1000人,外來人口超20000人,尤其是社區市場周邊,南來北往的熙攘人流,使這裡成為社區的一大繁華地。 就在半年之前,社區市場周邊非法拉客、偷竊案情頻發,使這裡一度被稱為「治安黑點」,受到了群眾的關注。
  • 菲律賓社會體制不完善導致治安問題不斷
    從2010年的馬尼拉人質事件暴露出來的治安問題至今仍未完全解決,長期以來遭受恐怖勢力以及反政府軍威脅的菲律賓南部地區如何才能夠降低犯罪率,受到波及的馬尼拉是否能夠徹底擺脫綁架之都的稱號?鳳凰衛視4月15日《鳳凰早班車》,以下為文字實錄:黃橙子:2010年的馬尼拉人質事件,暴露出馬尼拉的治安問題。
  • 治安惡化巴黎郊區成重災區 當地溫商遇襲身亡將屍檢
    隨著中東和北非的難民湧入,進一步惡化了法國當地的治安狀況,因而波及了巴黎北郊的歐貝赫維利耶市(簡稱歐市),暴力襲擊案件頻發。歐市是旅法溫州人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地華人多次向市政府及警察當局要求加強治安,收效甚微。近日,旅居歐市的溫商張朝林遭歹徒搶劫毆打、最終不治身亡的消息,在當地引起了華人極大的憤慨,也受到法國政府與媒體的關注。
  • 英語閱讀分享:為什麼白人難以正視種族偏見問題?
    在歐美圖書市場上有不少關於種族主義的圖書都登上了榜首,其中一本探討白人種族主義偏見的書也被很多人推薦,這本書是White Fragility: Why It's So Hard for White People to Talk About Racism圖書作者Robin DiAngelo是一名專門研究種族問題的學者,她在書中從一名白人的視角客觀地探討了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龍報網報導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海外多國屢有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事件發生,面對侮辱和攻擊,許多華僑華人站出來,用不同的方式反擊。
  • UCLA槍擊案件播報:為什麼美國校園槍擊案頻發?
    她表示,因知道有兩位受害者死亡,所以也挺難過,當下每個學生都在發簡訊,詢問朋友、同學們是否平安,她今天本來有兩堂期末考試,但都取消了。不少教授發短訊告知學生,不要來學校,若在校園裡,就留在建築物內,不要離開。另外一位在槍擊發生地點的華裔學生Zach則表示,案發時沒有聽到槍響,但突然有兩名警察在樓道飛奔,大喊把門鎖上。當時同學們都很鎮靜,教室內一位同學解下腰帶鎖上門。
  • 一部喜劇電影上映,它探討了說唱 battle 中蘊含的種族問題
    電影通過說唱 battle 探討了在種族矛盾日漸激烈的當下,如何處理言語冒犯的邊界和種族歧視的問題。電影講述了白人大學生 Adam(Calum Worthy 飾)為撰寫畢業論文而接觸說唱文化,並由此喜愛上說唱 battle 的故事。此前,該電影參加了 2017 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並獲得了觀眾選擇獎,在爛番茄上也收穫了 88% 的新鮮度。
  • 美媒:舊金山華埠治安不靖 警局高層訪僑社商討對策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針對華埠近期頻發的不同類型罪案,舊金山警察局長史考特、助理局長雷蒙德、主持警局小區外展事務的警指揮官鄺友信、華埠中央警察局局長易文耀等警察局領導層成員於8月31日前往洛杉磯中華總會館,與主席團成員、商董和華埠的僑領共同商討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