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拆東西?家長先別生氣,這說明你家孩子富有創造力

2020-08-19 小兔媽媽育兒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對於不少父母來說,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照顧孩子中度過的,小明的媽媽就是一個家庭主婦,每天都在家裡照顧小明。

最近小明的媽媽感到非常煩惱,因為小明在家裡的時候總是喜歡翻出自己所有的玩具拆開再裝上,雖然有一些玩具能裝上,但是也有一些玩具會直接讓小明弄壞了。直接造成損失不說,還總是把家裡弄得非常亂。

一、孩子為什麼喜歡拆東西?

趙偉的媽媽最近也發現了同樣的事情,就是趙偉對於一些能夠發光、發聲音的玩具是非常感興趣的,總是把它們拆開,想要尋找其中的原因。

其實導致孩子做出這種行為的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這是因為孩子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來探索玩具能夠發光或者發聲的原因。因為有一些玩具從表面並不能看到內部,所以他們就會把玩具全部拆開了。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孩子的行為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所以不少父母在看到孩子有類似的行為時都會馬上制止。實際上父母的擔心是完全多餘的,因為孩子拆開玩具並不是為了破壞它們,而是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這樣的孩子反而更優秀。

二、喜歡拆東西的孩子,往往有這些優勢

1.善於思考

孩子能夠發現玩具發光發聲的原因,並且想要把玩具全部拆開,這說明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經過了細緻的觀察和周密的思考。雖然孩子的想法可能並不正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卻是能得到鍛鍊的。

其實每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智力相差不大,但是在成長中的教育以及思考方式卻會影響到他們以後的發展,而這些善於思考的孩子自然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2.動手能力強

一般來說結構越是複雜的玩具拆卸起來就越麻煩,如果在把玩具拆卸之後再重新裝上,那麼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更加困難的難題了。相信經常拆玩具的孩子在最初的時候也會遇到這個問題,但是經過他們多次嘗試之後最終會成功的把玩具復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鍛鍊。

3.創造能力強

我們在平常照顧孩子的時候還會發現一個問題,有一些孩子會嘗試把一些不同的玩具組合在一起,讓新玩具具備更多的功能。當然孩子的想法是天馬行空的,其中一些想法可能並無法實現。

但是無論他們的想法是否能夠實現,這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這些孩子的腦海中有創新意識,並且把自己的意識轉化為想法。在未來的世界中創新非常重要,從小就有創新意識的孩子自然也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了解大家就可以發現,如果孩子特別喜歡拆東西並不是一件壞事,父母也不需要感到生氣,因為這樣的孩子更具有創造力,未來也會有更多可能。但是如果放任孩子自己拆卸東西也會給家庭造成損失,所以父母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

三、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喜歡拆東西的孩子?

1.不要碰危險的東西

很多孩子特別喜歡拆卸玩具,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有一些玩具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危險的。如果孩子拆的玩具是用電力驅動的,那麼這些玩具就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也有很多玩具裡面含有非常尖銳的部件,這也是特別容易導致他們受傷的。

2.父母和孩子一起拆玩具

如果父母的時間比較空閒,那麼不妨陪著孩子一起來拆卸玩具,這樣孩子的整個拆卸步驟就可以在父母的掌控之下,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受到傷害或者弄壞玩具的情況。另外這也是讓親子關係能夠變得更加融洽的一個好方法。

3.多多鼓勵孩子的想法

每個孩子的想法都是天馬行空的,通過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可以讓父母了解到孩子為什麼想要拆卸玩具,在拆卸之後希望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之後一定要加強鼓勵,通過鼓勵可以很好的激勵他們,讓孩子能夠保持創新精神。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經常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其中有一些困難和麻煩卻是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有幫助的,比如孩子經常喜歡拆卸玩具就是這樣。所以父母在平常一定不要馬上打斷孩子,而是應該了解孩子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發展機會。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的行為讓人很頭疼,家長別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對於鋼鏰的這種行為,很多家長都會發火,累了一天,一進家,好好的地面亂七八糟,心情基本都會糟糕。其實,家長們先別急著生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還有很多讓家長「生氣」的行為,都是如此呢。讓家長生氣行為一:孩子亂扔東西,拆了東西零件亂扔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拿起物品就會到處亂丟,有時候甚至把他的玩具丟得滿屋子都是,還有的孩子拿起一個物品,然後拆開,零件丟得到處都是,家長一天天跟在娃屁股後面,收拾都收拾不完,大呼:「太累了!」
  • 孩子平時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深管,說明孩子右腦更發達,很聰明
    所以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右腦的開發與培養。其中,日常生活中孩子常見的幾種行為,就是右腦發達的象徵,父母千萬別深管! 二、 孩子愛「拆家」,家長不要深管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又在家裡搗鼓「拆家」搞破壞了!
  • 家長如何發現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對周圍新鮮的事物總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時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匪夷所思或認為「搞破壞」的事情。其實,看似「頑皮」的言行舉止,往往就是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火花的閃現。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孩子常常會「招惹事端」,他們的奇思妙想可能會給你幫倒忙,比如把家裡新買的東西拆得亂七八糟,把廚房弄得一片狼藉……孩子的創造力其實就來源於這些生活中的「搗亂」行為。這些行為不僅僅是他的一場娛樂。它標誌著孩子能解決一些問題、能娛樂自己,並能用他奇妙獨特的方式探索世界。
  • 孩子拆家,一個頂仨!麻省理工教授:「拆家」是好事,家長別阻攔
    實際上,當孩子開始愛上翻箱倒櫃\時,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說明孩子長大了!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增強,希望自己能主動去發現,研究,親自嘗試做點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愛看動畫片,但是張榮景愛拆東西,剛給他買的玩具,拿到後他都會把它拆下來。參與發明「具有除溼和消毒功能的可攜式外帶消毒箱」,並在第六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上榮獲金獎的13歲女孩李雨軒,從小動手能力就強,「愛搞破壞」。
  • 高智商的孩子,往往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扼殺了小天才
    導語:大家總是覺得,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是最惹人煩的。因為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創造力爆棚,總是想著做一些破格的事情,讓家長們頭疼不已。案例:小夢今年剛剛四歲,平時她還算得上是乖巧,但是唯獨一點不好,那就是太喜歡隨便畫畫了。
  • 孩子喜歡丟東西搞破壞?這3種情況代表他在變聰明
    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1、2歲的寶寶喜歡丟東西,不管拿到什麼,只要在他周圍或手上就往開始丟,地上老是有收不完的東西和玩具……叫他別丟,不但不聽,反而還丟的更開心,不讓他丟就尖叫發脾氣...這個「喜好」有時候還會持續到3歲以後。為什麼孩子就喜歡丟東西、搞破壞呢?難道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嗎?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特徵別嫌棄,要正確引導
    每一個新生兒的降臨,都伴隨著父母對他們最大的期許,盼望著他們能夠長大成才,帶過娃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是很難帶的,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小孩,動不動就會成為拆家的「熊孩子」。起初倩倩很生氣,總會訓斥小明,可後來經過反覆思考,覺得這說不定也是孩子的天賦——喜歡動手、敢於動手、擅長動手,於是給孩子報名了科技興趣班。
  • 「我們家孩子創造力不行」,抱怨出這句話時,十有八九是家長做錯了
    她家孩子四歲生日時,她給買了一盒樂高玩具做禮物。孩子爸爸看到後,就說要先給孩子搭個樣子出來,她沒同意,因為在她看來,樂高之類的拼插玩具,就是培養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應該讓孩子自己發揮和探索。結果,第一次接觸樂高的孩子,面對一堆形狀大小都不相同的樂高積木時,狀態是懵的,簡單拼插了幾塊後,就不想再玩了。後來她又讓孩子玩了幾次,仍是這種情況,孩子就是不愛玩。
  • 家長必讀:「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家的孩子」影響到底有多大?
    ——《小王子》《小王子》裡的這段話,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孩子們總是能用想像力構建美好的東西,而大人卻往往只看得見事、物的社會性定義。正因為還沒來得及被定義,以及接受太多的定義,所以每個孩子都具備「想像力」這個天賦。 每一個孩子都具備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但這些想像力的價值,卻只有極少的大人們才能夠發現、重視。
  • 孩子喜歡拆東西,家長引導對了是發現興趣的好時機
    孩子拆東西是好奇心強的表現,家長如何能正確引導又不會打消積極性不知道為什麼,有個階段孩子就是特別喜歡拆東西,拆玩具都是小意思,有的孩子甚至會拆家裡的鬧鐘,電器甚至是任何他們感興趣但是搞不懂工作原理的事情。
  • 真正有創造力的孩子,父母很少說「不可以
    孩子天性本就愛玩愛動愛搗亂,容易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先別急著生氣,那是孩子在探索世界,這正是培養創造力的好機會,我們來說說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看到這一幕,媽媽生氣大吼:「爸爸花這麼多錢買的新玩具剛玩幾天就拆了!下次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寶寶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委屈得哇哇大哭。寶寶因為對玩具產生了好奇心,想知道未知的事情,這是寶寶邁開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如果大人此時發火批評,甚至打罵,都會讓寶寶萌生的好奇心受到激烈的打擊,阻止寶寶探索未知世界的進取心,對寶寶創造力影響很大。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別亂收拾
    因為整個家,他的床、桌子、衣櫃、玩具架是最亂的,尤其跟他哥比起來,東西到處亂丟,雜七雜八的放了一堆,但神奇的是,他自己總能找到想要的東西,我每次給他收拾,還不樂意呢!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有創造力文章為了引證觀點提到了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的研究,他認為:家裡越亂,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
  • 破壞也是創造力表現的一種形式,家長要從中看到孩子的收穫
    可以說創造力是孩子成功的制高點,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都為孩子有一個階段非常喜歡拆東西而頭疼,家裡被弄得亂七八糟不說,而且還會造成一些經濟損失,拆玩具倒還好說,有的孩子甚至會對家裡的電器下手,總是恨不得搞清楚裡面的工作原理。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站出來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是錯的」然後阻止他們的行為。
  • 孩子身上若有這4個特徵,這表明了智力較高,家長們別忽視
    好不容易等到閨女會走了,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別人家孩子都專心的在那玩玩具,只有閨女好奇的點跟別人不一樣,閨女專心的在拆玩具,所有的玩具閨女都要動手拆一遍,每次小菲都要跟在閨女後邊收拾殘局。隨著閨女年齡增大,別人家孩子都老老實實的,家長說什麼是什麼,而自己家閨女整天跟個複讀機一樣,媽媽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怎麼會這樣?整天就這3句話,都快把小菲給問吐了。小菲有時候急眼了,直接甩閨女一句「哪有這麼多為什麼?就是這個樣子,別問了」。雖然閨女的表現總是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但是閨女在學習方面卻優於別的孩子。
  • 別再說「別哭,別生氣」了!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還有一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出門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就立馬哭鬧不止,覺得現在的小男孩真的是越來越嬌氣了。其實,3-6歲是孩子情緒管理的黃金期,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別再說「別哭,別生氣」了!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 男孩愛拆東西,先別急著「算帳」,未來的成就可能讓你驚訝
    我問她原因,她告訴我毛豆最近特別喜歡拆東西,前兩天剛買的玩具車回家就被大卸八塊了,還有廚房的電飯鍋,有一天還想拆他爸的電腦,幸好她及時制止,隨隨便便弄壞的都快小一千了,下次得好好和他「算算帳」。我發現很多家裡是男孩的爸媽提到孩子的時候都會說孩子很愛拆東西,看到孩子把東西拆的七零八落的,家長先別急著跟孩子算帳,長大後的成就也許你都想不到。
  • 孩子在家總愛「頂嘴」?說明他長大了,家長們先別生氣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和自己頂嘴,肯定是非常的生氣,隨著孩子的年紀增加,這其實是孩子逐漸成熟的表現,自己的認知思維與別人產生了衝突,孩子往往會做出拒絕,再去說明自己的看法。家長遇到這樣的事也不要上來就發火,要耐住性子,去聽孩子是怎麼說的,換位思考孩子的情況,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耐心的傾聽想法,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耐心的去和孩子交流,學會互相去理解,從而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 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太幹涉了
    有研究證明,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太幹涉!一、喜歡拆家和「探險」有一些孩子在父母嘴裡就是「不好帶」、「太讓人操心」的娃,這種孩子每天最愛做到就是拆家,只要手能抓到的東西,終究是難逃被拆的命運。大一點以後,不在家呆著了,就喜歡出去探險,什麼登高爬梯、鑽山洞都是這些孩子的最愛,真是給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
  • 孩子有這「3種表現」,多半暗示很聰明,若佔一樣家長就偷著樂吧
    所以往往是家長總是沒有辦法跟上孩子的腳步,總是會被孩子折騰得發脾氣,想要把孩子塞回肚子裡回爐重造。家長總是習慣性地以為孩子乖巧懂事就是聰明的,對於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則會非常的苦惱。但其實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家長如果仔細地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的話,會發現他們其實非常的聰明富有創造力。
  • 孩子越難帶,說明孩子越聰明?李玫瑾:孩子這三種表現是聰明預告
    ,他們最大的嗜好就是喜歡拆東西,無論是玩具還是家裡的大小電器,在他們眼中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拆卸。總喜歡問為什麼,證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烈;喜歡拆東西的寶寶,動手能力十分強;喜歡頂嘴,是寶寶自我意識的萌芽和覺醒,這些表現,說明您家寶寶天生更聰明,家長不要為此煩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