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連載10正解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
如果按照我重排的《論語》那麼這句話,就非常好理解,把它放在前兩集的後面
完美的承接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和有教無類
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是基本原則,有教無類是執行層面的具體表述
今天這個就是相當於給你生動的一個例子
惡衣惡食的「惡」是粗略簡陋的意思,「恥」就是以之為恥
就是看不順眼就是鄙視,所以這句話的意思
如果一個人立志要行聖人之道,缺把人以好衣服好食物,來區分,也就是以貧賤富貴去劃分人,並選擇以惡衣惡食者
也就是說貧賤的人為恥,看不起並且遠離,這種人所談論的聖人之道,充其量就是掛著羊頭賣狗肉
沒必要和這些人多廢話,因為他們從根本上就違背了,不相的這個基本原則,這個才是孔子他老人家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你們看看是不是把前面三集一起看了,就覺得這個順序排列一下,理解起來就通暢多了
先講原則和道理,道不同不相為謀,然後告訴你,怎麼去做,有教無類
怕你正不明白,還給你舉例子
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
這麼去理解《論語》多明白多通透
當你看了這篇《論語》的時候,你發現你自己嫌貧愛富,記著孔子說的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
你這樣不是真正的君子是小人
未足以議也
關注我每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