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系統的介紹了綠茶的製作工藝、綠茶的分類。這一期我們繼續介紹綠茶的歷史演變、綠茶的挑選和綠茶的衝泡。
綠茶演變:
茶,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
進入唐朝後茶葉基本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茶的嫩葉一旦採摘下來,就經過水蒸,壓碎,再用梅汁將茶粉牢牢地團在一起,做成茶餅;然後將茶餅放進模具中壓制,成為茶磚,烤乾。在喝茶的時候也是要添加各種鹽啊,豆子啊什麼的很多調料,跟做湯差不多。所以茶水也叫茶湯。
進入宋朝後,就不添加調料,開始直接吃茶了。
茶葉形態上宋朝沒有什麼變化,仍舊是餅狀,也叫龍鳳團茶
喝法上有些許的改變,茶餅茶磚被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沸水衝泡,使水中泡沫翻騰,然後攪拌,亦可鬥茶。改變了唐代添鹽加蔥的喝茶方式。
進入明朝後,朱元璋廢團茶餅茶為散茶,綠茶也從蒸青,研發出炒青、烘青,從烹煮飲用演化成衝泡飲用。。六大茶類中的其餘五鍾也開始陸續出現。
綠茶的挑選:
茶葉:越嫩越好,以芽多為優。
時間:清明前最優,穀雨次之。
產地:高山出好茶,名寺出好茶。
香氣:正,無異味,清爽。
色澤:除龍井糙米色外,大部分都是翠綠。
滋味:鮮爽,入喉順滑,淡薄苦澀者為次。
綠茶的衝泡
享受一杯好茶其實很簡單,掌握好三要素:茶葉量,水溫,時間,綠茶的衝泡普遍用玻璃杯為主;
茶量:1:50 (一克對應50ml水,像小六子這樣的佛系青年2克一杯茶都夠了。)
水溫:綠茶普遍不用沸水,因為芽嫩一般在85~90°c左右。
時間:10秒~30秒就可以喝了,茶少,時間長;茶多,時間短。
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給自己泡杯茶。
綠茶的保存
綠茶吸附能力強,氧化能力強,一般都需要冷藏,防止茶葉被氧化。所以一個乾淨無異味的冷藏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