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論「女騎」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機車網,每晚9點17

JC君和你一起聊摩託

今天的投稿來自我們的老朋友阿虎,雖然名字聽起來「虎」,但卻是個女孩子。她寫的這篇文章,其實也是我們一直想聊但又不知如何開口的話題——女騎。摩託車和女孩子似乎是很難融合的兩個個體,外界對於她和它的結合總帶有著無法轉變的成見,總之摩託車沒有錯,那是大家的原因?還是女孩們的原因?

Hi ~我的老朋友 機車君~

今天想跟你聊聊關於女騎這個話題。

前段時間受邀參加了某品牌摩託車的萬聖節活動,幾位女騎也都化了符合節日氛圍的妝容並用心搭配了著裝,合照發出後某些評論就是「名媛團?」「一看就不會騎車」「真正的熱愛不是這樣的」等等

除了騎車,女騎不能有別的娛樂活動?不能穿好看的裙子、不能化妝?這就不是真正的熱愛了?你真正的熱愛怎麼不去參加曼島TT?

上周參加某品牌摩託車周年慶的電音派對,主辦方包場,車友們一起蹦迪都玩得超級開心,但又引來了這樣一些評論:

蹦迪就是汙染?那不蹦迪就能淨化空氣為人類做貢獻?蹦迪作為一種娛樂放鬆的方式,和KTV唱歌一樣日常。不騎車的時候騎士不能幹點別的、合理合法的來放鬆?主辦方有主動提醒我們不要酒駕,可以第二天再過來取車。大家也都本著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原則盡興而歸

男騎士發蹦迪視頻完全沒有負面評論,好傢夥,電音劇場一發女騎蹦迪的視頻,全是這些陌生人的攻擊言論。借頭盔?試問哪位男騎士的頭盔會有蝴蝶結、毛絨耳朵的裝飾?

我們幾個女騎當中有國企員工、個體經營戶、銷售等等,買一臺幾萬的摩託,一個幾千的頭盔綽綽有餘。即便姐妹裡年紀最小的是在校大學生,也能在課餘時間做兼職,並沒有伸手向父母要錢來滿足自己的愛好

都快2021年了竟然還有人孤陋寡聞到這種地步,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經濟獨立的女性?

她們自己考得了駕照,買得起車、頭盔、護具,改自己喜歡的版畫、配件,有專業摩託車安全駕駛培訓的證書,並且摩託車作為日常通勤使用

我不否認有某些女生只會借頭盔蹭車拍照動機不純,但不是所有的女騎都一樣。正如也有男生借豪車戴假水鬼裝富二代去撩妹,難道你們每一位男生都這麼虛榮愛裝X ?

「至少要開到200才能成為騎士」,換言之開不到200的就不配成為騎士?這種幼稚的話一看就不是出自一個真正騎車,懂車的人,怕不是個小學生吧?(沒有冒犯小學生的意思。)

開汽車的叫司機,開汽車的女性叫女司機,騎摩託的就叫騎士,騎摩託的女性就叫女騎,一個稱呼,僅此而已,並沒有什麼優越感可言。如果非要去界定是否是一個合格的騎士,而不是騎時速200,我個人認為是喜歡摩託車、愛惜摩託車、有一定的駕駛基礎、持有駕駛證、合法上路的車輛、佩戴頭盔護具、遵守交通規則、深夜不炸街不擾民、傳遞文明騎行、互相幫助,這才是騎士

其實我本可以不理會這些網絡噴子,但是我們不接受這些惡意的抹黑,我也相信我們並不是個例,網絡噴子無處不在,一定也這樣詆毀過其他的女騎,有的人自己沒有車也不讓別人有?女生有車有頭盔就是靠「賣」?不要僅憑一張照片,一個視頻用自己的無知當做武器去攻擊別人,思想不要那麼低級齷齪

同時也希望有些女孩子如果真心喜歡機車,就練好技術考個駕照,好好工作攢錢買一臺屬於自己車、一個自己的頭盔

JC君:

阿虎的這篇投稿是帶有些情緒的,我沒有修改全部放出來了,也是想讓大家聽聽另小部分女騎士的聲音。的確,在摩託車成為一票人炫耀作秀的工具時,真正喜歡的難免也被納入了這個群體,是不是因為這「一票人」數量太龐大了呢

追求自由與獨立思想的女性,在唯一驅動力只有熱愛時,做什麼事都不會有違和感,也很難收到輿論批評。不過從另一方面講,女孩們,如果改變不了社會上針對你們的惡意,那就別管他們了,專心做你自己喜歡的事去吧

這篇文章為那些被誤會的女孩們打抱不平,對那些藉助摩託車譁眾取寵的女孩們說句好自為之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途轉而去了銀泰的新華書店,沒有什麼興趣打量熙熙攘攘的店堂,熟知書籍更新的姿勢,並不是慢騰騰,而是不對版,有幾個人一直在自拍,與書籍的合影,我閃躲出門,惡狠狠瞥一眼灰濛濛的天空,零下幾度,雪又被錯過了。
  •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且從苟晶在網上的發言和採訪,可以看到苟晶在經歷了這種對她自己人生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時依舊能展現很好的修養,這是一個文明人應該有的自我修養。我們在看待別人時,應該有這種基本的換位思考的能力。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偶然性的存在,它是高考一次考試定大學的必然結果,我們要改也是想辦法去完善這種考試制度,而不是否認這種偶然性,甚至用這種偶然性去否定一個人。當我們在談論高考錄取掉包事件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回到高考錄取掉包本身,我們在談論它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我們關注的焦點是什麼?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
  • 當我們談論跑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知道村上寫過一本《當我們談論跑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但也僅僅是知道而已,從沒看過。連嶽曾在他的文章裡提過很多次這本書,我也經常看連嶽的文章。也曾想過要嘗試一下跑步。當然,不是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隨便跑跑,而是系統的、堅持很長時間的那種。
  • 當我們在談論託育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這裡我借用了一句美國作家卡佛的成名書籍標題《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的句式。我今天談的不是選擇誰來帶娃的問題。我今天談的不是娃多大的時候送託的問題。我今天想談論的是當我們想託娃的時候,我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 當我們談論動物時 也在談論我們自身
    作者:趙序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 2020年11月  在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裡,我們習慣了用人類的視角去看動物他的《動物眼中的人類》,正是從動物的視角出發,讓我們覺察到動物因為人類受到的影響,體會動物是人類的進化之鏡、情緒之鏡、行為之鏡。這部作品是趙序茅行走中國各地自然生態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記錄自己的科考經歷,記錄所思所想的結果。
  • 當我們談論「關係」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心理諮詢師說
    諮詢師們(尤其是關係學派的諮詢師們)幾乎認為「關係」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這「關係」到底是什麼呢?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那麼,當我們談論「關係」時,在談些什麼呢?我們在談論「關係」時,談的是你在關係中的情感體驗關係中細膩而豐富的情感體驗帶給了我們內在精神世界的充實,任何情緒情感本身沒有對錯,問題是這些情感有沒有給我們造成痛苦和困擾,是不是與現實情境相關和有邊界的。
  • 當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孩子的憂愁五歲的外孫女最近有點憂愁,經常在睡前和媽媽談論死亡:「媽媽,所有人都會死嗎?」「媽媽,人活到一百歲也要死嗎?」「媽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了」「媽媽,人死了,活著的人是不是就會忘掉那個死掉的人了?」甚至在昨天半夜哭著醒來說:「媽媽,我不想死!」
  • 當我們談論李子柒時,我們談論的是中式生活美學
    因此,當我們談論李子柒時,談論的,實際上是中式生活美學。說起中式生活美學,詩、酒、花、茶是不可不提的代表。中式風雅·詩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無論是兒時「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的詠誦,還是成年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感嘆。中國人一生中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在古詩中心照不宣。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表現生活,也展示詩人的精神世界,其語言之美、音韻之妙、意境之深,令人美不勝收。
  • 當我們在談論這本書時在談論什麼
    什麼是歷史?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我想這種不同就是歷史吧。這本書裡收錄的每個人的口述實錄,不會消散在時空,若干年後,我相信會成為可以回溯的痕跡。——蘇雨涵(藝術家)《方力鈞》04當我們在談論這本書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當時,POPMART的一些設計師與市場人員做了專場的演講,帶領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潮玩消費領域的崛起。正如很多的中國製造一樣,早期的泡泡瑪特也是以渠道商為主,後逐步滲透到供應鏈上遊,待到時機成熟之時,最終走上品牌之路。泡泡瑪特的創始人曾表示,當時店裡銷售飛漲的產品正是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潮玩IP。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
  • 留學者說 | Mavis:當我在談論回國時,我在談論什麼?
    Mavis:當我談論回國時,我在談論什麼?一轉眼,2018年了。買衣服幾乎網購,要麼進城買夠一個季度穿的,要麼就是學校附近那家vintage古著店,裡面很多二手的,所有我認識的我們學校的時髦青年幾乎都在那裡買過衣服。隔著大約一萬公裡的距離,地球的這邊接踵而至的商場,一望無際的店鋪,好像永遠給你做不完的選擇。
  • 19歲女孩,5次墮胎史:當我們談論未成年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保護,再保護,為了讓孩子更像個孩子,為了讓孩子永遠沐浴在陽光下,無憂無慮的成長,有時候我們甚至寧願腰斬一些讓孩子全面發展的可能性,僅僅對孩子進行片面的認知教育。可是,這樣做真的是好事嗎?「臉,我這一走大概是不會回來了,這裡沒有什麼值得我留念的,除了你看待我從不帶有色眼鏡,其他人都把我當成害蟲避之不及,就連我的娘家人也一樣。可我仔細想來,我到底是犯了什麼錯呢?我真的有那麼十惡不赦嗎?
  • 《FGO》當我們談論凱爾特 英國 盎格魯-撒克遜 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凱爾特曾經包括英格蘭全境,不列顛島這片土地上就主體民族和統治者民族而言先後跑馬燈似的換了五六次有餘……要弄清楚當我們談論凱爾特、英國、羅馬、盎格魯-撒克遜時我們究竟談論的是什麼,就不得不將不列顛上古和中古歷史做一個完整的梳理。 史前時期至凱爾特整個不列顛群島範圍內最早的巖石位於蘇格蘭北部,形成於大約27億年前[1]。
  • 阿蘭·巴迪歐:我們能談論電影嗎?
    「真不錯」到底意味著什麼?無差別判斷是荒唐的,差異化判斷也同樣如此。我們不需要費力就能證明,馬拉美的風格比蘇利·普呂多姆更好(順便說一句,他用盡一生去成為最傑出的詩人)。因此,人們在無條件的承諾中用某種藝術信念去談論影片,它不是為了確立電影藝術,而是為了從中提取結果。
  • 北塔資本王潛:當我們談論素質教育時,究竟談論的是什麼「素質」?
    三、當我們談論素質教育時,究竟談論的是什麼「素質」?剛剛我們提到要從用戶和客戶的層面去考慮他們的具體場景和生存狀態,這就引出了一個我始終在考慮的問題:當我們在談論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究竟要培養孩子的什麼「素質」?在東西方的語境下,對於什麼叫做素質教育,實際上都沒有一個非常明確和完整的定義。
  • 當我們在談論「離婚冷靜期」,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離婚冷靜期」,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衝動離婚的數據謎題「離婚冷靜期」在《民法典》草案審議階段,相關的討論就很激烈。支持者認為,實踐中,由於離婚登記手續過於簡便,輕率離婚的現象增多,不利於家庭穩定,因此需要設置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
  • 當我們談論性別平等時,究竟在談什麼
    一席:日本之恥「假如沒人能談論性侵,那就由我來做這件事吧」——伊藤詩織冰點周刊:最高法性侵兒童犯罪可判死刑冰點周刊在最近發布了多篇關於兒童性侵的文章,對於目前案件頻發的狀況,值得我們去思考孩子們被侵害之後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種性教育的缺失也助長了加害人的犯罪機會。
  • 當我們談論律師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隨機採訪一些路人對律師有什麼印象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方面的吐槽,大眾誤以為律師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隨便兩句話就能解決。但和訴訟一樣,諮詢其實也是律師的一項業務,而不是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