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肺炎實變的影像學徵象│以影識病

2020-12-23 騰訊網

大葉性肺實變與肺不張及胸腔積液有時不易鑑別。肺實變中發現有「支氣管氣影」,則可排除阻塞性肺不張及胸腔積液。因為只有支氣管還通氣,支氣管外包繞已實變的肺才可能形成充氣的支氣管像。然而,沒有此影像也不一定就能否定實變的存在。

本文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肺葉或節段實變的影像學徵象

1. 右上葉實變後前位片即可看到

實變密度的下方以橫裂截然為界,側位片以橫裂和斜裂上界清楚為界(圖1)。

圖1 右上葉大葉性肺炎

右上肺可見大片狀實變影,以葉間裂為分界

2. 右中葉實變

在後前位表現為三角形,上界銳利,外側界限輪廓不清,內界與心緣相混。側位片所見具有診斷意義(圖2)

圖2 右中葉肺炎

右中葉肺密度增高,右心緣模糊,側位上呈典型的三角形,其上下的葉裂清晰銳利

3. 右下葉實變

在後前位片上,實變向上伸展至很高,但上界不清楚。側位片上斜裂清楚地劃出實變的下葉。肺葉周圍的胸腔積液亦可類似此影像(圖3、圖4)。

圖3 右下葉肺炎

右下葉肺可見大片陰影;其內見清晰的支氣管通氣徵。因病變位於心臟的後方,故正位平片右心緣仍清晰可見

圖4 右下葉肺炎

右下葉肺可見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內密度欠均勻,並可見支氣管氣影

4. 左上葉實變

和右上葉實變相似。

5. 舌葉實變

很像右中葉實變,但上界不那麼銳利(圖5)。

圖5 左上葉舌段肺炎

左肺自肺門向周圍可見放射狀大片模糊影,側位片病變位於斜裂之上

6. 左下葉實變

和右下葉實變完全相似,其側位片具有診斷意義(圖6、圖7)。

圖6 左下葉肺炎

左下葉肺廣泛性肺實變,肺底部尤為濃密

圖7 左下葉肺炎

左下葉肺可見斑片狀、磨玻璃狀影,其中可見支氣管充氣徵

肺炎常見病原菌及其影像學徵象

常見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細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假單胞桿菌、嗜血桿菌、軍團桿菌、厭氧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奴卡菌。

病毒:流感病毒(圖8)、副流感病毒、合胞體病毒、冠狀病毒、風疹病毒、單

純皰疹病毒、水痘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

寄生蟲:阿米巴蟲、弓形蟲、蛔蟲、類圓形線蟲、惡絲蟲、肺吸蟲、血吸蟲、棘球蚴、囊蟲。

多種真菌及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

圖8 甲型H1N1 流感病毒性肺炎

雙肺紋理增重紊亂,雙肺野多發磨玻璃影、網狀影及小結節影,雙下葉為著

1. 大葉性肺炎常見致病菌

鏈球菌、克雷伯桿菌,但軍團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假單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可呈大葉性實變。

2. 大葉性肺炎能引起肺葉膨脹的致病菌

鏈球菌、克雷伯桿菌、假單胞桿菌、葡萄球菌、結核菌。

3. 小葉性(支氣管)肺炎常見致病菌

假單胞桿菌、克雷伯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厭氧菌、軍團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奴卡菌(圖9)及放線菌(圖10)、鏈球菌、沙雷菌。

圖9 奴卡菌肺炎

雙肺內多髮結節影伴磨玻璃樣改變

圖10 放線菌肺炎

右肺上葉尖、後段可見多發團片狀高密度影,周圍可見斑片狀磨玻璃影,其中右肺上葉尖段病灶內可見空洞影,病灶邊緣毛糙,可見多發毛刺

4. 克雷伯菌肺炎

好發於老年人,患者多有慢性病史,有綠色痰,X線平片常呈大葉性肺炎,有時其葉間裂向外膨隆,常形成膿腫,也可呈小葉性肺炎改變。CT 檢查徵象:磨玻璃樣密度增高;大葉實變;肺多發實變,其中可見溶解區、膿腫或小空洞(圖11)。

圖11 克雷伯菌肺炎

雙側肺野可見瀰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結節及斑片狀影,其內密度不均,部分病變內可見小空洞

5. 假單胞桿菌肺炎

常為醫院內肺炎,尤其在監護室內,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常用免疫抑制及抗生素者易發病。常為支氣管肺炎,主犯下葉,可發生膿腫。

6. 軍團桿菌肺炎

好發於老年人及有慢性病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藥、類固醇者,為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累及一葉或多葉,病變迅速發展,累及鄰近肺或對側肺(圖12)。用免疫抑制藥者易發生空洞,30% 的有胸腔積液。

圖12 軍團桿菌肺炎

A. 右肺下葉片狀磨玻璃影;B. 右肺野內大片狀實變影,支氣管充氣徵,增強掃描實變部分可見明顯強化,伴右側胸腔積液

7. 類脂質肺炎

為吸入性肺炎,當巨噬細胞吞噬肺泡內油脂,進入肺間質時,則形成網狀間質性改變,也可形成少見的類脂性肉芽腫或肺團塊影。常見影像學徵象為瀰漫性肺實變或結節影,伴網狀、條狀間質陰影(圖13)。本病好發於肺門周圍及下葉部位,檢查痰液可找到含脂質的巨細胞,有助於診斷。

圖13 類脂質肺炎

A. 雙肺下葉及右肺中葉見斑片狀高密度及多發散在結節影,部分融合成片狀,病灶大都沿支氣管走行分布;B. 雙肺下葉背段可見片狀緻密影,以右下肺為著,右下肺緻密影內可見支氣管影通氣徵

8. 過敏性肺炎

由吸入各種過敏性物質(抗原)引起的肺內瀰漫性小的肉芽腫性間質性肺炎,也稱為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影像學徵象(圖14):

圖14 過敏性肺炎

左肺可見瀰漫性粟粒樣結節及磨玻璃樣小結節影。左下肺中間部可見局限性密度減低區,為呼氣期鑲嵌徵

(1)雙肺可見多發的中心磨玻璃樣粟粒樣小結節,常瀰漫分布。

(2)雙肺磨玻璃樣病灶,為肺泡損傷、水腫、出血、炎症。

(3)病灶間可有呼氣期空氣陷入徵:因呼氣期細支氣管管腔被阻塞,空氣不能排出而呈局限性密度減低區,其周圍肺野密度不減低,兩者對比,因密度不同,也稱為鑲嵌徵。

(4)慢性期:病變如不吸收,可產生肺纖維改變,呈不規則網狀影、牽引性支氣管擴張甚至蜂窩狀影,但不同於特發性肺纖維化,後者的蜂窩狀影好發於肺底部或胸膜下。

本病的蜂窩狀影很少發生在肺底部、胸膜下,主要在肺野內,尤以肺門周圍較重。離開過敏原後,病灶可在短時間內明顯吸收,有別於粟粒性結核及粟粒性轉移瘤等。

相關焦點

  • 肺部感染可能出現的CT徵象,你見過幾個?(上)│以影識病
    肺部感染的影像學徵象可能是特異的或非特異的,也可能是非肺部感染的表現。本文討論肺部感染疾病的射線和CT常見或罕見徵象和表現,及相應的機制和病理生理因素,並介紹可能具有類似表現的非感染性疾病。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
  • 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鑑別,詳細影像舉例!│以影識病
    肺炎的病原體非常廣泛,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原蟲等。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臨床特徵及影像學特徵均有不同,本文概括介紹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影像、臨床特徵、診斷和管理。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的CT徵象
    NCP的胸部CT表現具有一定特徵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已將湖北省內具有典型CT特徵的疑似病例作為臨床診斷NCP的獨立標準。因此,正確認識CT徵象對於明確診斷和減少漏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目前相關的文獻報導不多[1]。本文依據70例經病原學確診的NCP患者的胸部CT表現,結合文獻進行歸納、總結,旨在提升臨床醫師對NCP胸部CT表現的了解,為臨床精準診療提供依據。
  • 一文了解│肺部疾病常見的CT徵象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問您簡要介紹18種常見的胸部CT徵象。 鑑別診斷:機化性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過敏性肺炎、慢性嗜酸粒細胞性肺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
  •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CT徵象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CT徵象 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肺部急性炎症。臨床病情嚴重,細菌耐藥率高,預後多較風險。 【發病機理和病理】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5~15歲兒童和50~80歲的老年人多見。常年發病,以冬、春季最多。正常人群體內和體表多處有葡萄球菌存在而不引起疾病。
  • │以影識病
    >>>> 臨床病史 患者男,34歲,因呼吸困難,雙側胸痛和飽和度降低而入住ICU,臨床診斷可能為重度病毒性肺炎。該患者正在接受機械正壓通氣。進入ICU第2天,患者病情突然惡化,飽和度下至78%。
  • 繼教課堂先天性心臟病的典型影像學徵象
    有關先天性心臟病的各種影像學徵象文獻報導很多,很多徵象用相似的物體來形容,便於分辨和記憶。根據異常靜脈引流部位的不同,以及是否出現靜脈梗阻,TAPVR的影像表現各有不同。畸形靜脈匯入處的結構呈擴張狀;回流入冠狀竇、上腔靜脈、或奇靜脈者,會導致匯入部結構擴張並產生典型的異常影像表現。因所有體循環靜脈和肺靜脈進入右心,到左心的唯一出路是通過房間隔進行交通,所以房間隔缺損或卵圓孔未閉通常巨大。右向左分流是患者倖存的基本條件。
  • 肺部影像讀片精要圖例
    胸部影像學術語圖解(1)急性間質性肺炎病理:不明原因的瀰漫型肺泡病變。急性期特徵為水腫和透明膜形成,晚期表現為含氣腔隙和/或間質的機化。病理上難以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鑑別。平片和CT:急性期顯示為雙側片狀磨玻璃影,一些小葉可以不受累,產生地圖樣影像。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 17句話,總結肺部感染的影像診斷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根據引起肺炎的原因,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體肺炎、其它肺炎。 按解剖部位可分為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間質性肺炎。
  • 《新冠肺炎CT早期徵象與鑑別診斷》出版並免費共享
    (抗擊新冠肺炎)《新冠肺炎CT早期徵象與鑑別診斷》出版並免費共享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0日從科學出版社獲悉,為推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早發現、早診斷,助力疫情防控,《新冠肺炎CT早期徵象與鑑別診斷》已由該出版社出版並通過網絡免費共享。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02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學類型上面4張CT影像分別是不同病毒感染後的肺部影像表現。a.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表現為雙肺多灶性1-10 mm界限清楚或界限不清的結節性不透明(箭頭),周圍有光環或斑塊狀磨玻璃密度影(GGO)(箭頭)。b.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大葉性肺炎的影像診斷知識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大葉性肺炎的影像診斷知識 大葉性肺炎是細菌性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為肺炎鏈球菌致病。炎症累及整個肺葉或多個整肺葉,也可呈肺段分布。
  • 劉敏: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分析
    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間質性肺炎,肺膿腫,膿毒性肺栓塞 大葉性肺炎 1、吸入性微生物進人肺泡後,損傷肺泡壁並引起局部炎症和進展性實變。
  • 肺部感染 CT 太難學?看完這篇不信你還不會!
    認識、鑑別不同類型肺部感染的 CT 徵象,也是呼吸科醫生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1 大葉性肺炎 大葉性肺炎為佔據一個肺葉或肺段的炎症,一般由肺炎鏈球菌引起。
  • 新冠肺炎放射學診斷意見:胸片漏診率高,推薦CT檢查,核酸檢測仍是金...
    放射學診斷是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診療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近日,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牽頭組織全國委員、心胸學組部分委員和國內相關醫院討論編寫了專家推薦意見。 要點總結 1.
  • 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你都掌握了嗎?|十二指腸|乙狀結腸|胃腸|...
    胃腸細繩徵、珠鏈徵、咖啡豆徵、雙泡徵、足球徵、 雙壁徵、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該徵象還可見於上消化道鋇劑或超聲檢查。徵象解析:雙泡徵是新生兒或嬰兒十二指腸梗阻的特異性表現。十二指腸梗阻時,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腸和胃呈進行性積氣、積液並擴張,形成所謂的雙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