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男生育困難,卻要女友先生娃再結婚!否則返還彩禮?

2021-01-08 騰訊網

男女雙方經人介紹,

一年內從相識到訂婚再到共同生活,

得知男方患有俗稱的「弱精症」,

女方仍然願意與其登記結婚,

而男方卻提出先育再婚無理的要求,

最終兩人勞燕分飛。

那訂婚時的彩禮要歸還嗎?

資料圖

自身生育較困難 卻要求女方生育再登記

2018年,阿洪(男)與阿靜(女)經人介紹相識,後開始交往。因阿洪在杜拜工作,交往期間,阿靜隨同阿洪到杜拜同居生活。雙方於2018年底按石獅本地的習俗舉行訂婚儀式,當天阿洪贈與阿靜及其家人如下彩禮:10萬元現金紅包、金幣20塊、金項鍊、金手鐲、金戒指、鑽石套裝等若干。訂婚當天,阿洪、阿靜分別在石獅市某大酒店各舉辦一場訂婚宴,費用各自支出。訂婚後,雙方繼續共同生活一段時間。2019年初,阿洪到醫院做精液檢驗,檢測報告顯示精子不活動百分率為70%,即俗稱的「弱精症」。得知情況後,阿靜仍然願意與阿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阿洪表示需要先生育孩子後才能結婚,阿靜不同意,雙方因此產生分歧,最終無法締結婚姻。

要求返還彩禮 反遭索賠10萬元精神損失

阿洪於2019年4月以雙方性格完全不合、常為瑣事爭吵、雙方無法締結婚姻關係為由訴至石獅市法院。

在起訴中,阿洪請求阿靜返還訂婚禮金10萬元和價值20萬元的財物,財物若無法原物返還,則由阿靜折價20萬元予以返還。

阿靜則向法院提出反訴,控訴阿洪單方悔婚致使其身心嚴重受損,請求阿洪承擔雙方舉行訂婚儀式支出的五萬餘元,並支付精神損害賠償10萬元。

主要過錯在男方 女方只需返還部分彩禮主要過錯在男方 女方只需返還部分彩禮

法院經審理認為,阿洪和阿靜雙方已同居生活了一段時間,對阿洪主張的彩禮是否應返還及如何返還的問題,則應結合雙方共同生活時間的長短、彩禮數額、當地風俗習慣及過錯責任等因素酌情認定。阿洪要求阿靜先生育孩子後再辦理結婚登記,該要求違背國家有關生育政策規定,亦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阿靜對此無法接受乃人之常情,雙方因此最終未能締結婚姻關係的主要過錯應認定在於阿洪。

雙方已舉行訂婚儀式,依照本地習俗各自向親朋好友贈送喜糖、喜餅及油米,並各自宴請親朋好友,為此支出的所有費用均為實際消耗掉,雙方均不可要求對方返還或要求對方承擔該些已消耗的費用。依本地習俗,訂婚時確實需要向親朋好友贈送喜糖、喜餅及油米等物品,女方用男方贈與的部分彩禮現金去購買該些物品亦符合本地習俗,因此對阿靜主張的阿洪贈與的10萬元現金中有部分款項用於購買訂婚時向親朋好友贈送的喜糖、喜餅及油米的事實,予以採信。

綜上,結合阿靜與阿洪已舉行訂婚儀式,且同居生活了一段時間,雙方最終無法締結婚姻關係的主要過錯在於阿洪等事實,同時考慮本地風俗及阿洪所贈送的彩禮數額、彩禮現狀,法院酌定阿靜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返還阿洪彩禮現金4萬元、金幣10塊、金項鍊、金手鐲、金戒指、鑽石套裝等若干,即阿靜可不必返還阿洪贈與的彩禮中的6萬元現金及10塊金幣。上述金幣、金項鍊、金手鐲、金戒指、鑽石套裝由阿靜原物予以返還。若阿靜在本判決生效後不能履行返還原物的義務,則應按上述財物的價值13萬元予以等價賠償。阿靜主張因阿洪的過錯導致雙方無法締結婚姻,給其精神造成了傷害,請求賠償精神損失10萬元,因法院已在返還彩禮的問題上酌情考慮了阿洪的過錯及雙方同居等事實,並在返還彩禮的數量及金額上對阿靜作出了一定的補償,因此阿靜關於精神損害的賠償請求不予支持。

■法官說法未婚先育違背公序良俗未婚先育違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前者為「法律本身的價值體系」,後者為「法律外的倫理秩序」。所謂「善良風俗」是指由全體社會成員所普遍認可、遵循的道德準則、社會公共道德,也包含被絕大多數所接受的風俗習慣、固有觀念。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善良風俗。當代社會,人們對未婚先育的女性及其生育的子女均抱有很深的成見和歧視心理,未婚先育的行為同樣不利於女性及子女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未婚先育的觀點亦違背了社會的善良風俗,為大眾所不齒。

該案的阿洪體檢後明知自己患有弱精症,生育孩子比常人困難,卻要求阿靜先生育孩子後才能辦理結婚登記,此要求違背善良風俗,亦使得阿靜自身的人身、財產權益及孩子出生後的部分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婚姻法的保障。雙方最終無法締結婚姻關係的過錯在於阿洪,法院在阿洪請求返還的彩禮上僅部分予以支持,以此作為對阿洪的懲戒,亦是對阿靜的補償。

■法條連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來源:泉州通客戶端

編輯:鄭慧雅

審核:趙鵬雲 等

相關焦點

  • 先育再婚否則返彩禮 合理嗎?法院這樣判
    先育再婚否則返彩禮 合理嗎?法院:男方說法違背生育政策和公序良俗,女方只需部分返還男女雙方經人介紹,一年內從相識到訂婚再到共同生活。得知男方患有俗稱的「弱精症」,女方仍然願意與其登記結婚,而男方卻要求先育再婚,最終兩人勞燕分飛。那訂婚時的彩禮要歸還嗎?自身生育較困難卻要求女方生娃再登記2018年,阿洪(化名)與阿靜(化名)經人介紹相識,後開始交往。阿洪在杜拜工作,交往期間,阿靜隨他到杜拜同居生活。
  • 訂婚後共同生活並生育子女,彩禮不予返還
    該《指引》第五條規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已共同生活的,共同生活超過一年或已生育子女,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不予支持。本案是商丘中院貫徹落實上述《指引》的一個案例。,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彩禮款應全額返還;但超過六個月且因給付彩禮方提出解除婚約的,返還不超過彩禮款總額的90%;(二)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離婚時,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彩禮款應全額返還;若因給付彩禮方原因導致離婚,可酌情返還,返還不超過彩禮款總額的70%;(三)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已共同生活的,共同生活超過一年或已生育子女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育再婚,否則返還彩禮!法官會支持他嗎?
    那訂婚時的彩禮要歸還嗎?得知情況後,阿靜仍然願意與阿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阿洪表示需要先生育孩子後才能結婚,阿靜不同意,雙方因此產生分歧,最終無法締結婚姻。阿洪要求阿靜先生育孩子後再辦理結婚登記,該要求違背國家有關生育政策規定,亦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阿靜對此無法接受乃人之常情,雙方因此最終未能締結婚姻關係的主要過錯應認定在於阿洪。雙方已舉行訂婚儀式,依照本地習俗各自向親朋好友贈送喜糖、喜餅及油米,並各自宴請親朋好友,為此支出的所有費用均為實際消耗掉,雙方均不可要求對方返還或要求對方承擔該些已消耗的費用。
  • 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要求返還彩禮的條件
    離婚彩禮需要返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情況下,離婚彩禮能要回來。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較長時間,有共同的財產,共同的權利和義務,共同勞動和消費等,在事實上已是一家人,長時間穩定的生活在一起。
  • 給了彩禮能要回麼?超過10萬部分應返還?彩禮返還的法律規定
    簡介: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返還彩禮的條件為:雙方未結婚,或者登記了但未共同生活,或給付方出現重大困難。其餘情況,可不返還。當然,各地可做不一樣的規定。小王因一直沒有和小芳登記結婚,於是向法院起訴,要求小芳返還彩禮。小芳是否需要返還20萬彩禮?
  • 關於彩禮的認定、返還以及思考
    3、彩禮返還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 關於彩禮的返還比例
    案件情況:2014年下半年毛某(男)與向小某(女)經人介紹,確立了戀愛關係。相處一段時間後,雙方都表示有結婚意願。2015年2月8日,兩人舉行了訂婚儀式。隨後兩人家庭便商討彩禮等相關事宜。毛某向小某支付婚禮禮金7W元及金首飾一套。2015年2月毛某到向小某家中給付向小某家3600上門禮。
  • 「結婚」不登記,「彩禮」該返還嗎?
    原告述稱,原、被告從相識到按農村習俗舉行結婚儀式期間,原告前後四次支付給被告的婚約彩禮共計111600元,原、被告因性格不和,常因生活瑣事發生糾紛,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到巫山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辦理結婚登記,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拒絕辦理。現原、被告之間無法建立夫妻感情並分手。據此,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返還原告彩禮人民幣111600元。
  • 已辦理結婚登記並共同生活,彩禮是否應當返還?
    原告婚前先後共收取被告彩禮款48800元及「三金」等,考慮到原被告雖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應酌情返還彩禮款,但返還比例不宜過高,酌定返還彩禮款的50%即24400元為宜。故被告要求原告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三金」屬于贈與性質,可不予返還。
  • 這份彩禮能否返還?法院這麼判!
    「你一回家就捧個手機,啥活也不幹,別過了!」「不過就不過,還我彩禮錢!」 法官釋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 夫妻離婚,彩禮應否予以返還?
    ,認識一個月後雙方即確定戀愛關係,之後自願登記結婚。婚姻期間未共同生育有子女。雙方自2018年3月份開始分居。覃女士以覃先生有少許暴力傾向,脾氣暴躁,雙方夫妻感情已徹底破裂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與覃先生離婚。案件開庭審理,覃先生辯稱其有暴力傾向並不是事實,假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則要求覃女士返還結婚當時覃女士父親收取的20000元彩禮。
  • 這是一個要求返還彩禮勝訴的案子
    徐女士與男友俞先生戀愛兩年,戀愛期間俞先生陸續通過微信給徐女士發紅包,大部分是5000、1萬,多的時候一次就轉了11萬,還送了一輛38萬多的寶馬車。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徐女士返還84萬多元,徐女士不服,上訴至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7月2日,煙臺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二審。近日二審宣判:維持原判。徐女士表示要繼續申訴。法院之所以會這麼判主要依據返還彩禮的條件: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 訂婚同居育一子後分手,法院判適量返還彩禮
    >男子曾某以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為由請求同居女友付某返還彩禮曾某與付某同居生活期間生育一子。2018年初兩人因性格不合分居。雙方分居後,曾某將付某告上法庭,要求返還彩禮6萬元。曾某稱,由於付某一直拖延導致結婚證遲遲未辦理,應全部返還彩禮。
  • 一文看懂彩禮返還問題!
    對於彩禮這一在我國現階段某些地區還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發生糾紛時如何處理,尚無規矩可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本著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為指導審判實踐作出了具體規定。總的指導思路是將彩禮的給付分成兩大類情況:對於雙方沒有結婚的,應當返還彩禮;已經結婚又離婚的,原則上彩禮不再返還。
  • 婚前送的彩禮可以返還嗎?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婚前的彩禮可以要求返還嗎?給付彩禮後,如果沒有結婚或者結婚後離婚能否要回彩禮呢?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農民工小張打工期間,認識小王姑娘,兩人戀愛,小張經常給小王發紅包,買包包和衣服,訂婚又給4萬元彩禮,後雙方感覺性格不和,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小張要求小王退還4萬彩禮和平常給的紅包和購買衣物款5000元。法院如何判決呢?
  • 訂婚後沒有結婚的,彩禮是否需要返還?
    上海明泰律師事務所劉高律師解答:如果沒有結婚,可以要彩禮。《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答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 關於彩禮返還的裁判規則
    1.什麼是彩禮從法律角度講,給付彩禮是一種贈與行為。與一般贈與不同的是,給付彩禮並非無償轉移財產所有權,而是附條件的贈與,只有在贈與所附條件生效時才能成就,生效附加條件為婚約得到履行而正式結婚。如果婚約解除,那麼贈與合同效力就歸於消滅,雙方權利義務關係當然解除,贈與財產應當恢復到訂立婚約前的狀態,即返還給贈與人。
  • 2021年結婚彩禮取消?要彩禮違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中的規定,只有符合以下情況,人民法院才支持返還彩禮: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3、是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如果不符合這三種情況,法院不支持返還彩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七條: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
  • 因彩禮暴打女友構成犯罪怎麼處罰
    但其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彩禮談不攏之類的。如果僅僅因彩禮問題暴打女友構成犯罪怎麼處罰?下面由蔣冰律師進行解答:一、因彩禮暴打女友構成犯罪怎麼處罰因彩禮暴打女友構成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地方新規:彩禮超過10萬的部分,全額返還
    咱們先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0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