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辦理結婚登記並共同生活,彩禮是否應當返還?

2020-11-13 律政先鋒曾小賢

  典型案例:

  2015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六,原告劉某與被告張某經人介紹相識,訂婚時,劉某收取了張某所送過大禮38800元、上轎禮10000元及「三金」等。2016年農曆正月初六按農村風俗舉行結婚儀式,2016年2月26日補辦結婚登記手續。2016年5月18日,劉某起訴離婚,法院判決不準離婚。雙方一直分居。判決生效6個月後,劉某再次提起離婚訴訟。

  原告訴稱:要求和張某離婚,嫁妝歸其個人所有,本案訴訟費用由張某承擔。

  被告辯稱:不同意離婚,如果離婚,劉某應返還彩禮款48800元及「三金」。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登記結婚後均外出打工,相互之間缺乏了解和溝通,雖經判決不準離婚後,但彼此仍不珍惜夫妻感情,一直分居至今,現原告再次起訴要求和被告離婚,可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故該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的嫁妝系其婚前個人財產,應歸原告個人所有。原告婚前先後共收取被告彩禮款48800元及「三金」等,考慮到原被告雖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但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應酌情返還彩禮款,但返還比例不宜過高,酌定返還彩禮款的50%即24400元為宜。故被告要求原告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三金」屬于贈與性質,可不予返還。法院最終判決:(1)準許原被告離婚;(2)嫁妝歸原告所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3)原告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被告彩禮款24400元。

  法律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

  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律師寄語:

  給付彩禮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既然已經辦理結婚登記,有人認為給付彩禮的目的已經達到。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但是沒有共同生活的情形。司法實踐認為,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共同生活,而不僅僅只是辦理結婚登記。所以這種情況下,如果離婚,彩禮仍然是要退還的。

  對於已辦理結婚登記,也確已共同生活的,離婚時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的,除非有證據證明因彩禮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但是,司法實踐中對生活困難舉證要求非常嚴格,需是絕對的生活困難,具體判斷依據為依靠自己及所分割財產不足以支撐達到當地最低生活水平的。

  但也存在一種特殊的情形,就是辦理結婚登記後共同生活時間較短(不超過一年)的,這種情形下,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做法是有條件地支持要求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但返還比例仍需綜合判斷,並非一定全額返還。這時法院會綜合考慮雙方的感情基礎、離婚的原因、有無生育子女等因素。

  彩禮是傳統習俗,但是不應成為婚姻的全部。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到了治理彩禮、改風易俗。我們相信,在政策和法律的正確引導下,因為彩禮產生的糾紛會大大降低。

相關焦點

  • 訂婚後已同居,但並未辦理結婚登記,該返還彩禮嗎?
    隨後,陳某和白某便開始了同居,陳某懷孕,白某希望兩人能儘快辦理結婚登記,但陳某卻開始猶豫,不願與白某結婚,自行到醫院做了人流手術。白某表示分手,並認為雙方都未進行結婚登記,要求陳某返還之前給付的彩禮和改口費。但陳某表示拒絕,認為雙方雖然並未結婚,但自己懷孕受到了傷害,拒絕返還彩禮、改口費,並要求白某支付其的人工流產費用。因協商不成,白某訴至法院,請求陳某退還彩禮、改口費和一套首飾。
  • 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並未共同生活,離婚時請求返還彩禮,法院支持
    一、基本案情郭天起訴與呂麗離婚,並以雙方沒有共同生活過為由請求返還彩禮原告訴稱:自己與呂麗於2009年8月份經人介紹相識,因雙方都到了結婚年齡,在雙方父母和媒人的操持下,二人便匆匆訂立婚約。兩人湊合了一年多後於2011年3月7日登記結婚,於2011年3月12日舉行結婚儀式。在此時間段內,男方郭某共計給付女方呂某彩禮金21200元。因雙方沒有夫妻感情,並且從相識到現在沒有共同生活過,現起訴離婚,同時要求被告返還彩禮金21200元。
  • 「結婚」不登記,「彩禮」該返還嗎?
    原告述稱,原、被告從相識到按農村習俗舉行結婚儀式期間,原告前後四次支付給被告的婚約彩禮共計111600元,原、被告因性格不和,常因生活瑣事發生糾紛,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到巫山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辦理結婚登記,被告均以種種理由拒絕辦理。現原、被告之間無法建立夫妻感情並分手。據此,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返還原告彩禮人民幣111600元。
  • 辦理結婚登記後一直未共同生活,男方可否要求女方返還5萬彩禮?
    不久,我們就登記結婚,登記前給了我五萬塊錢算是部分彩禮。婚後,他想要我去他工作的城市,我想讓他來我工作的城市,兩個人誰也不遷就對方,離婚協商時,我丈夫要求我返還五萬塊錢。請問,我需要返還這五萬元嗎?【律師意見】你好,男方有權要求你返還5萬元彩禮。
  • 婚後共同生活不到半年,女方要求離婚,彩禮是否應返還?
    另外,二人雖然領取結婚證,但是婚後共同生活時間較短,張先生要求返還彩禮的訴求應酌情按50%比例予以返還;三金屬于贈與,可不予返還。故判決如下:1)準許原告與被告離婚;2)嫁妝歸王女士所有;3)王女士返還彩禮款33,00元。
  • 訂婚後沒有結婚的,彩禮是否需要返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答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 僅辦了婚禮未結婚登記 法院判女方全額返還彩禮
    同年9月,小顧和父母一起到小李家給了288888的彩禮,把兩人的婚姻大事敲定:由於小李還未到20周歲,不能去民政局登記結婚,所以雙方家庭協商於2017年12某日兩人按當地的習俗舉辦婚禮,之後共同生活,等小李滿20周歲再去辦理結婚登記。當天,小李父母向小顧回禮66666元。之後,小李為結婚購買了家具、家電等物品,花費8萬餘元。雙方如期舉辦了婚禮,兩人開始共同生活。
  • 雙方未登記結婚,能否要求返還彩禮?
    不久後二人按照習俗舉行了婚禮,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未進行結婚登記。在杜某與林某婚約期間,經王某之手杜某向林某交付彩禮款80000元。由於二人在婚禮之前相互了解較少,在性格上存在差異,導致在同居生活後不斷為瑣事引發糾紛,林某也經常不在杜家居住生活,現在杜某和林某已經數月沒有相互聯繫,雙方實在無法共同生活下去。不得已杜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解除二人的婚姻關係,並要求林某返還彩禮80000元及金戒指一枚,在訴訟中林某認為80000元彩禮和金戒指是杜某贈與自己的,屬于贈與行為,解除二人的婚姻關係後,不應當返還。
  • 「結婚」未領證,「離婚」後彩禮是否該返還?
    「結婚」未領證,「離婚」後彩禮是否該返還?2019年12月,林某通過介紹人向黃某送彩禮現金20.8萬元及金器若干。2020年1月6日,雙方按農村習俗舉行結婚儀式,但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此後不足一個月,雙方為瑣事發生矛盾而解除婚約,林某要求黃某退還彩禮及戀愛期間給付的錢款。
  • 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要求返還彩禮的條件
    離婚彩禮需要返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情況下,離婚彩禮能要回來。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較長時間,有共同的財產,共同的權利和義務,共同勞動和消費等,在事實上已是一家人,長時間穩定的生活在一起。
  • 訂婚後共同生活並生育子女,彩禮不予返還
    該《指引》第五條規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已共同生活的,共同生活超過一年或已生育子女,一方請求另一方返還彩禮,不予支持。本案是商丘中院貫徹落實上述《指引》的一個案例。附:《河南商丘市中院關於審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試行)【商中法〔2020〕106號】》摘錄:第五條 返還的標準彩禮返還數額應當結合彩禮的數額、男女雙方共同生活時間長短、有無子女、過錯程度、當地風俗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綜合認定,符合下列情形的,參照下述標準適用:(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且未共同生活的
  • 以案說法:相戀5年準新人婚前分手 彩禮是否應當返還
    彩禮是否應當返還?別急,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婚約的性質是什麼。中國古代實行的聘娶婚,始於伏羲而完備於周朝,指男方以向女方交付聘禮、彩禮作為結婚條件的婚姻形式,當女方接受男方的財物之後,就負有成婚的義務,婚約由此形成。近現代以來,婚約逐漸轉變為一種風俗習慣,是未婚男女之間達成的具有道德約束力的婚姻約定,以自願為原則,不具有法律約束效力。
  • 彩禮給對方父母,那要求返還彩禮時可否把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我們都清楚,男女雙方結婚組成家庭,男方需要向女方支付彩禮。而彩禮往往並不僅僅是男方支付給女方,也會連帶給女方的父母和其他親屬。那究竟男方起訴要求女方返還彩禮時,能否把同樣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 舉辦儀式已同居,但未辦理結婚登記,可以要求返還嫁妝嗎?
    案件情況:顧某(女)與覃某(男)兩人2014年農曆臘月初六按照當地風俗舉辦了婚禮儀式,但兩人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2015年生育一子,取名覃某,後兩人因其他原因一直分居。顧某遂至法院起訴,要求覃某返還嫁妝。
  • 【審判動態】莎車縣法院:男女雙方未登記結婚,女方是否應返還彩禮?
    據了解,2018年3月,劉某母親帶女兒劉某到胡某的家鄉求醫,在該過程中經人介紹與胡某認識後戀愛,後於2019年1月舉行結婚儀式,但雙方未去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在胡某、劉某二人交往期間,胡某先後給付劉某家彩禮80000元,其中10000元用於給劉某購買衣物。舉行婚禮時,劉某按照習俗返還了胡某5000元。2019年8月,劉某因再次犯病住院治療。胡某以劉某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且隱瞞病史為由與其分手,並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劉某家返還彩禮錢75000元。
  • 結婚多久可以離婚,離婚需要返還彩禮嗎
    那麼結婚多久可以離婚,離婚需要返還彩禮嗎?下面就由小編為你介紹相關內容。一、結婚多久可以離婚無論結婚多久都可以離婚,只要雙方存在法律上的婚姻關係,雙方自願或者符合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就可以提出離婚。二、離婚需要返還彩禮嗎對於彩禮是否可以返還,以往的司法解釋較為籠統,大概處理原則是禮金是附條件贈與。如果雙方結婚時間尚短,可以「酌情」返還,如果結婚時間已較長,則返還的可能性不大了。
  • 地方新規:彩禮超過10萬的部分,全額返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2011年《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50條規定: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當事人請求返還以結婚為條件而給付的彩禮,如果未婚男女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登記結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數額並結合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及返還數額。
  • 未登記結婚彩禮應當退還
    2013年7月13日,通過證人邵某,原告給付被告現金40000元及首飾四件作為訂婚的彩禮。後原告又向被告送了兩箱酒、兩條煙、兩盒茶葉、幾袋糖。後原、被告未能登記結婚,被告也未將上述彩禮退還。為此,原告訴至法院。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被告當庭將首飾四件退還原告。
  • 剛結婚就離婚,彩禮需要返還嗎?
    2016年農曆正月初六,按照農村習俗舉行結婚儀式,並於2016年2月26日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在結婚前,劉某收到了張某的38800元的大禮,10000元的上轎禮,以及「三金」。婚後無子女,雙方無共同財產,無債務可分。2016年5月18日,劉某曾提起訴訟,要求與張某離婚。在法院裁定不允許離婚後,雙方仍不和解,繼續分居。
  • 給了彩禮能要回麼?超過10萬部分應返還?彩禮返還的法律規定
    簡介: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返還彩禮的條件為:雙方未結婚,或者登記了但未共同生活,或給付方出現重大困難。其餘情況,可不返還。當然,各地可做不一樣的規定。小王因一直沒有和小芳登記結婚,於是向法院起訴,要求小芳返還彩禮。小芳是否需要返還20萬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