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禮物抽iphone11?小心「直播帶貨」坑了你

2020-12-18 央廣網

時下,「直播帶貨」風頭正盛。而為了引流,不少直播間內一邊說著「看直播抽大獎」,一邊又做著「超低價促銷」。可這其中的真實性又有多少呢?要知道天上可不會掉餡餅,近日,深圳龍崗警方就以抓獲了一名涉嫌詐騙的「直播間主播」。

隨著直播產業的蓬勃發展,從事該行業的人數也在不斷劇增。前段時間,深圳一名叫做李某橋的男子便想著從網絡直播中嘗嘗甜頭,然而他卻動起了「歪腦筋」。他先是通過網絡黑產購買了一個帳號,隨後又在直播中,以富二代的身份表示自己將在生日當天送出10部iphone11手機,而刷禮物越多、越貴的觀眾中獎的概率就越高。

為了增加可信度,李某橋在直播時擺放出了多個手機盒,可這些手機盒只有一個裝有手機,其他的都是空盒。而李某橋便會打開那個特定的手機盒,

讓觀眾們信以為真,可實際上真到了抽獎環節,抽中的也都是李某橋事先安排好的託。憑藉著這種形式,其獲利了一萬餘元。

對此,不少觀眾當然是憤憤不平地向某短視頻平臺發起了投訴,而平臺也於8月6日將相關情況反映給了深圳龍崗警方。

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刻展開了偵察,很快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然後經過多日蹲守,將李某橋抓獲。

經審訊,警方發現,原來李某橋在今年五月份的直播帶貨中就已經有了涉嫌詐騙的行為。他先是以1.2元每支的價格批發了一批劣質手環,隨後用網上精美的智能手環圖片在直播中作為宣傳,最後便將原價1.2元的手環以298元的價格「促銷」出去。

警方初步了解到,有120多人下單,最後有90人在強烈要求之下退貨了,還有30人沒有退貨,最終他們獲利9000多塊錢。

由於這種形式風險大,可行周期短,李某橋便又想出了一個「新點子」。這一次他直接在直播間聲稱將免費贈送智能手環,而消費者只需支付19-25元的快遞費,可所謂的智能手環仍然是1.2元的劣質手環。這一次,儘管很多人仍發現貨不對板,但由於金額較小,也就不了了之了。

據警方了解,這個過程中李某橋他們主要賺取的就是快遞費,他們跟快遞公司達成協議,每單快遞公司收取3-5元,然後其他的錢他們和快遞公司結算、

那麼通過這種詐騙的話,他們獲利四萬多。

嫌疑人李某橋表示,當時身邊的朋友都在直播帶貨,於是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可沒想到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觸犯了法律。

目前嫌疑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來錢快?小心培訓有坑:培訓變賣貨 教你買粉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直播帶貨來錢快?小心培訓有坑:培訓變賣貨,教你買粉絲「感覺錢都打水漂了,沒學到任何東西。」在前後花了3000元購買「直播專家」推薦的爆品後,劉宏(化名)除了得到培訓機構發來的一堆學習視頻外,再沒有其他收穫。
  • 明知故問 | 請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是不是個坑?
    明知故問 | 請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是不是個坑?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是不是個坑?而高關注度意味著在商業運作過程中,消費者考慮你的概率就越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請明星帶貨就是想藉助他們的流量完成變現。但流量不等於帶貨力,明星直播只有名氣而沒有技術含量,如果產品不吸引人,頂多就是吸引個人氣,圍觀看個熱鬧也就散了。並且相比於薇婭李佳琪這樣專業的帶貨主播,明星在控場能力和反應速度上也顯得遜色,可能很難打動消費者。
  • 玩具也想直播帶貨?這些「割韭菜」的套路你了解嗎?
    目前電商,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渠道在有效增長,而直播帶貨更是被整體所看好。疫情下的消費被抑制,直播帶貨被逐步催化,可謂盛況空前,如火如荼。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已形成以電商直播為形式的淘寶陣營,短視頻內容為載體的快手/抖音陣營。而直播帶貨也由此從電商形式進入網紅形式,到如今的明星名人形式——也就是所謂直播形式的後時代。
  • 311萬粉絲互動量只有11萬是真的!直播刷單是如何實現的?
    直播帶貨背後的數據造假:都可以花錢刷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直播商家數量較去年增長了220%,今年超過300位明星、400位總裁參與到了直播間賣貨中。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311萬粉絲互動量中只有11萬真實觀眾的這場直播,在京東平臺進行,嘉賓王自健、李雪琴、楊天真帶貨數碼產品,工作人員向媒體披露:「是花錢刷量」。直播粉絲互動造假,在很多商家看來,已是稀鬆平常的事。
  • 直播帶貨行業篇 | 企業怎樣直播賣貨
    上一篇分享完了商家直播帶貨的一些要點,今天我們來聊聊企業應該怎麼玩,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企業都成了韭菜,任由MCN機構(中介)收割。所以文末也會給大家羅列一下常見的坑,老馬的建議是,除非企業真的不具備自己搞直播的條件,可以選擇MCN機構,如果具備,自己投入點資金自己摸索,總好過被人騙坑位費和佣金。
  • 關於直播帶貨的50個行業術語
    在剛了解直播帶貨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有同款問號:直播帶貨有哪些形式?空瓶是什麼?……為此,我們特地整理了50個關於直播帶貨術語,從基礎的名詞解釋,到不同產品的界定、直播間不同數據的區別等,可以說是直播帶貨從業者人手必備的知識點集錦,建議收藏!
  • 演講稿範文:直播帶貨是個坑(每日觀察0367)
    演講稿範文:直播帶貨是個坑(每日觀察文/樊榮強直播帶貨當下很火,因為有平臺推動,培訓機構鼓動,加上網民躁動。2016年是中國直播元年,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直播帶貨成席捲全民的商業浪潮和文化現象,於是2020年被稱為全民直播帶貨元年。2020年4月1日,錘子手機玩不下去了的羅永浩在抖音直播首秀,創下了抖音平臺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交易總額超1.1億元。但要我的觀點是,直播帶貨是個坑,絕大多為數指望直播帶貨發財的人,都會掉進坑裡爬不出來。為什麼說直播帶貨是個坑呢?第一,直播帶貨成功只是偶然。
  • 明星直播帶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黃聖依方公司則稱,「合同是這麼籤的,沒有(親自帶貨)就正常退費。」但即便如此,黃聖依方公司還是上演了打太極推諉不退錢的劇情。據商家稱,由於黃聖依沒有親自帶貨,商家要求退還9萬多坑位費。最開始,黃聖依公司還認帳,稱11月3日退錢。但到了12月2日,黃聖依方公司找了各種理由都不退錢。
  • 刷單率50%?黃金直播帶貨水太深
    明星帶貨黃金品類,如果單純算投留比,「可能說不會虧到什麼地方,但是明星一個出場費,像曾志偉蔡少芬佘詩曼,接近100多200萬了,你想一下你要賣多少貨才能賣回這個價錢。」 而如果明星發揮失常,帶貨機構前期投買100萬流量,最後只能賣出100多萬200多萬的貨,那就很虧。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現在直播帶貨都玩得這麼大嗎?如今已是個「萬物皆可帶,全民皆可播」的時代,直播帶貨已然成為全行業中的「人氣ACE」。但行進至今,細看行業發展,從最初的圈地自萌,到草莽的狂熱,再到頻頻翻車的心悸,你認為的風口或許被稱為「步步驚心」的地雷圈也不為過。萬億市場紅利誘惑了誰?眾所周知,直播電商的本質其實是線下導購的移動網際網路化模式。
  • 直播帶貨中新手必備的常用行業術語
    在看直播帶貨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行話,例如「品牌專場」、「走播」、「佣金」、「純傭主播」等等。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直播帶貨名詞是什麼意思。飛翔今天整理了直播帶貨中常見的一些行業話術,進行名詞解釋,不懂的小夥伴們請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 又一知名藝人直播帶貨翻車?商家已報警
    而如今的楊坤開始了他的「32場直播帶貨」之旅。不過,從演唱會到「直播會」,不唱歌改「帶貨」的楊坤,才開始沒多久就翻車了,惹商家不滿報警。11月25日晚,據報導稱,楊坤在上半年的直播帶貨榜單中,首秀便創下1451萬元的銷售額,排行榜單第二名的好成績。商家看到了楊坤身上的商業價值,楊坤便開始了他的32場直播。11月8日,楊坤在自己的直播間進行帶貨直播,這天他共售賣40樣產品,包括羽絨服、面膜等等各樣的物品。
  • 直播帶貨涼了
    來源:銷售與市場雜誌社"直播帶貨要涼了?隨著前段時間吳曉波直播一款奶粉僅賣出15罐,羅永浩帶貨量「斷崖式」下跌超過97%,這樣的說法甚囂塵下。在經過追逐直播帶貨的風口後,我們是時候對直播帶貨冷思考了。"
  • 成本1.2元,直播賣298元?刷禮物送的手機是空盒?警惕!小心這種...
    時下,「直播帶貨」風頭正盛。廣東深圳龍崗警方最近就抓獲了一名以「網絡直播抽獎」為由實施詐騙的男子,目前該男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前段時間,住在深圳的李某橋在直播中,以富二代的身份表示自己將在生日當天送出10部iPhone11手機,而刷禮物越多越貴的觀眾,中獎的概率就越高。
  • 新人帶貨主播直播話術 做直播必備的臺詞技巧
    很多剛剛進入抖音帶貨的朋友不知道直播如何提高人氣,其實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那麼直播間怎麼帶動氣氛呢?接下來給大家盤點做直播必備的臺詞技巧,一起來看看吧。你可以多準備一些直播的話術,怎麼讓別人關注主播之類的,或者是誰給你刷禮物就說祝你身體健康啊、生意興隆啊,就多說些好聽的話。 2.主播嘴裡甜。能有話說,能把粉絲哄得開心,可以心甘情願地讓他給你刷禮物。只要你嘴甜,會說話什麼的,他肯定也願意跟你說,而且你真心把他當朋友的話,他也會給你刷禮物。 3.避免冷場。
  • 被「糖水燕窩」撂倒的辛巴:撕開直播帶貨的隱秘角落?
    因為快手正在準備上市,而辛巴事件撕開了網紅直播帶貨的遮羞布,快手極大可能會面臨著上市暫緩的風險,快手怎樣可能不慌。辛巴在2020年把直播帶貨行業是攪得天翻地覆,張雨綺和辛巴的恩怨大家應該還沒有忘記,相信張雨綺經歷被坑的這次事件之後,也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好感吧。
  • 【質疑】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馮同||撰文近日,楊坤直播帶貨網上刷單成為熱議。一篇題為「親歷直播慘案:楊坤帶貨122萬隻剩4萬,招商方堅稱是楊坤刷單」在媒體間廣為傳播,很多人對刷單嗤之以鼻,形成了在市場上的輿論焦點。事由原委很簡單,山東一位阿膠賣家李立,通過第三方經紀公司參與楊坤直播帶貨活動。李立稱,事先在招商承諾銷售額數百萬的誘惑下,分別繳納了10多萬坑位費。楊坤在抖音直播結束後,顯示銷售額超過122萬,但最後結果真實銷售額平均只有3萬左右,李立感覺到是被經紀公司和楊坤忽悠了。此事,在業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 普通人怎麼抓住抖音直播帶貨風口?抖音直播帶貨怎麼賺錢
    前幾天,石榴哥在抖音直播的事兒刷遍了朋友圈,58元6斤的石榴,直播半小時內就賣了15000單,列抖音視頻飲料排行榜第4名,訪問量近300w,淘寶店鋪銷量5萬多份。最早的時候,他只是一個來自麗江的普通村民,白天教英語課,晚上在市場擺攤賣石榴補貼家用,長相憨厚。
  • 直播帶貨「下半場」:什麼才是「王道」?
    然而,隨著直播帶貨快速發展,潛藏在低價與優惠背後的質量和售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618」期間消費者對於直播帶貨類的吐槽信息超過11萬條。其中,消費者對部分主播涉嫌過度宣傳產品功效,利用直播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問題反映最為強烈。
  • 企業抵制坑位費,純傭帶貨會不會坑更深?
    客戶方都更加青睞以純佣金、無坑位費的模式合作,進行直播帶貨的業務拓展。這種現象似乎已經成為行業普遍現象,同時也讓一眾二三線陣營的MCN機構感到頭痛。真金都禁不住火煉——如此純傭模式下的MCN和網紅還有賺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