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2020-04-28 寧靜lowe教育


雖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再怎麼舐犢情深,也要尊重彼此的肉體和靈魂,保持適當距離。

有些表達親密的方式,並不適合親子之間。

沒有界限感的親密,可能會對家庭關係和人格發展產生永久的負面影響。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不懂事的父母,打破了「親密紅線」

還記得那個「高鐵上父親猥褻女兒」的新聞嗎?

一名男子抱著5歲的女兒,不停撩起孩子的衣服,親吻她的臉部、嘴巴、後背甚至胸部。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男子吻得很投入,但小姑娘始終不情願地扭動身體,一次次試圖掙脫,不停地把爸爸往外推,喊著「不要」。

可男子變本加厲,將手伸進褲子裡捏,疼得小姑娘喊:「爸爸,又摸我屁股了,疼!」

看來這位父親並非「初犯」,而女孩的母親和外婆竟然就在旁邊,熟視無睹。

周圍乘客紛紛表示辣眼睛,噁心陣陣,都覺得這種愛的方式,真的太過了。

很難想像,小女孩經常暴露於這種充滿侵犯的」愛」裡,會產生怎樣的心理陰影。

其實,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珠海公交車上,一位父親與3歲的女兒,嘴對嘴親吻長達3分鐘;

霍建華、劉愷威都和女兒親過嘴,而胡軍不但與14歲女兒接吻,甚至還喝過交杯酒。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貝克漢姆也因與女兒行為過分親密多次遭到炮轟。英國名嘴皮爾斯·摩根表示匪夷所思:

哪有父親會和女兒嘴對嘴親吻的?他還把這個發給全世界的人看,為什麼?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我相信他只是藉此表達熱烈的愛,但即便是在相對開放的歐美,大多數人也接受不了這種欠缺分寸的親熱方式。

兒童性教育學家胡萍說:

有一種會給孩子性心理帶來巨大傷害的「隱性性侵害」,它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來自於很多不恰當的養育方式。

逾越界限的親密,是害不是愛。

它會模糊甚至扭曲孩子的性觀念和獨立意識,引發一系列心理問題。

但是,還是有人不以為然:

「這就是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啊!」

「親親熱熱不是很正常嘛?孩子才多大!」

這種輕率的想法非常危險。

爸爸或媽媽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異性,與父母的交往方式,決定了孩子將來如何對待身邊其他人。

過度親熱,傷害的不僅僅是親子間的界限感,更是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埋下定時炸彈。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分寸的愛,從尊重孩子的身體開始

父母隨意狎暱的舉動,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身體與性。

試想,當父母不斷以「愛你才親親摸摸」為理由,任意觸碰敏感部位,孩子會不會也將其他人的越界行為,當作善意的表達?

如果是這樣,孩子該如何區分關愛和侵害呢?

要知道,約七成的性侵事件都是熟人所為,如果所謂鄰居、叔叔、老師以「喜歡」的名義伸出魔爪,而孩子對此卻渾然不覺,後果不堪設想。

別忘了,鮑毓明案中的嫌疑人,正是用類似「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爸爸愛你才這樣」的方式,不斷合理化侵犯行為,以達到洗腦受害人的效果,真是讓人細思極恐!

自我保護沒有例外。所有孩子都有權利對令TA感到不適的行為說「不」,包括父母。

童年的性尷尬會帶來一生的煩惱。

有太多孩子的隱私和尊嚴,在毫無尺度的教養中被撕碎、踐踏,一生都難以彌補。

知乎有個網友分享過他的童年陰影:

幼兒園某個周末,媽媽帶他去女浴室洗澡。他很不情願,慢吞吞地脫衣服,媽媽嫌他磨蹭,強行扒光了衣服,拉到淋浴頭下一頓猛搓。

他一直喊「疼死了,我要出去」,媽媽氣得打他屁股。洗完後就把他往外一推:「穿好衣服等我!」

他百無聊賴地在女更衣室轉來轉去,突然一個阿姨拍拍他,帶著鄙夷的語氣說「這裡是女澡堂!」

他一下子紅透了臉,過街老鼠般跑了出去,也沒敢把這事告訴媽媽。

很多家長或許從沒想過孩子也有隱私,要麼圖方便帶孩子到異性澡堂,要麼從來不許孩子關上房門,卻忘了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羞恥感和自尊心。

尊重孩子的身體,是教會他們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明白,任何讓你不舒服的事都是不合適的,無論面對何時何地何人,都要關注自我情緒發出的信號,直覺會最準確幫你判斷自己是否安全。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保持距離,讓彼此自由呼吸

小陶虹爆料過一件事:

與寧財神一家聚會時,寧浩的兒子突然親了徐崢女兒一口。

徐崢很嚴肅地對寧財神說:讓你兒子離我女兒遠一點!

寧財神說:你這也太過分了,兩歲的孩子懂什麼呀?

其實徐崢的舉動非但不過分,反而值得點讚:

儘早給孩子植入分寸感的概念,是做父母不可忽視的大事。

孩子才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們早已在我們未發覺時,逐漸了解男女有別,知道自我與外界相對獨立,並且開始擁有小秘密。

此時,就到了父母悄悄與孩子「劃清界限」的時候了。

有原則地適度引導,是培養孩子界限感最有效的方式。

美國一位爸爸的做法,堪稱教科書般的操作:

孩子看見爸爸媽媽在吻別,醋意大發,委屈地哭了起來,非要爸爸給自己一個和媽媽同款的吻。

如何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孩子含著眼淚奶聲奶氣索吻的樣子楚楚可憐,爸爸雖然於心不忍,但還是溫和而堅定地解釋:

爸爸不能親小女孩的嘴巴。我可以親你的臉頰,你的額頭……

最終,爸爸充滿慈愛和寵溺地在女兒額頭上吻了一下。

這位父親非常有分寸而明確地告訴女兒:有些事只能與特定的人做,比如接吻是愛人之間的表達方式,即使是和爸爸也不可以。

除了隨意親吻和撫摸,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忽視,與孩子交往的分寸:

快十歲的孩子還讓異性家長幫著洗澡換衣,甚至不分床睡;

上廁所從不關門,穿著暴露的內衣內褲晃來晃去,或隨便脫衣服;

父母不允許孩子擁有私密空間,總是不敲門就自顧自地進去;

肆意將孩子的「醜事」公開當笑話講,或者發朋友圈;

縱容親友逗弄、觸碰孩子的身體或隱私部位,開粗俗的玩笑。

如詩人羅·白朗寧所說,無知不是無辜,而是有罪。父母在分寸感上覺醒得越晚,可能釀成的錯誤就越深重,越不可估量。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逢,唯有父母與子女的愛是指向分離。

優秀的父母,不會任由泛濫的愛侵襲孩子,不會以侵略的方式給孩子施壓,擠佔成長必不可少的空間。

周國平曾言: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嚴。

克制、審慎、界限、尊重,才能養育出健康獨立的孩子,收穫自由和諧的親子關係。

相關焦點

  •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高效養育孩子
    幫助父母走出管教孩子的誤區,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管教難題。孩子不願上學,不願收拾房間,不願和父母溝通等,都讓父母焦慮不已。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地管教孩子呢?今天介紹一個效能父母解決親子問題的方法,指導父母科學育兒,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 《親子關係的重建》:教您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
    管吧,兒子脾氣暴躁,容易激動,怕萬一出什麼事;不管吧,自己責任使然,於心不忍,她生氣又糾結,簡直手足無措,無從下手!她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好多家庭也有,怎樣才能解決家長和孩子間的種種衝突呢?怎樣和孩子和諧相處呢?我們可以從《親子關係的重建》這本書中找到答案。《親子關係的重建》告訴我們 : 絕大多數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與其督促、控制孩子,不如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就像放風箏的人,讓孩子去探索藍天,但是孩子腰間的細線緊緊聯繫著他們在地面上的親人。世間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相處模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親子關係類型。我們在追問什麼是好的教育和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的時候,實質上是在探索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互動聯結。即: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長久、良性地發展下去。思想家盧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卻無所不在枷鎖之中。
  • 如何養育叛逆孩子?「魚缸法則」助力重建親子依戀關係
    叛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事拖拉,不聽話,還頂嘴,管都管不住,很多家長對此都很苦惱。如果這些困難不及時扭轉的話,孩子就會越來越叛逆,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所以父母要多引導,給孩子自由的發展空間,重建親子依戀關係,讓孩子更好的健康茁壯成長。
  • 建立健康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從孩子出生開始
    因為每個離別環境下,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相同。媽媽們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親子依戀關係有三種,安全依戀型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1、短暫不安後能自行平靜,這種親子依戀關係也叫安全型依戀關係這個類型的孩子在父母準備離開時會表現出戀戀不捨,並在離開後的初期表現出難過的情緒。但是他們的注意力會很快被別的事物所吸引。
  • 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原標題:親子關係有多重要? 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調皮,不好管教,也有很多的孩子會抱怨父母,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理解自己。那麼親子關係重要嗎?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呢?
  • 夫妻和諧+讀懂孩子利好親子關係,智伴科技在滬成功舉辦親子教育峰會
    在 22日「父母說明書」主題演講中,王不凡從父母和孩子對彼此的理想化想像及現實落差中切入,闡明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的正確定位和價值。王不凡首先深刻指出,父母的「身份」和「尊嚴」分屬生物特徵和社會特徵:身份是一種先天生理現象,而尊嚴則是靠後天精心養育帶來的。王不凡認為大部分父母有身份卻沒有尊嚴,這是當今中國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那麼,父母該如何為自己贏得應有的尊嚴?
  • 養育孩子:親子關係擺第一位
    我認為養育孩子:親子關係擺第一位。本文是作者的原創文章,作者發文的其中一個原則就是堅持原創。個體剛降生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吃喝拉撒等都要依賴別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父母通過對嬰兒日常的照料,與嬰兒之間產生互動,逐漸地,嬰兒在需求產生的時候開始期待父母對她的照料,而父母也逐漸對嬰兒的需求能夠及時響應,這是親子關係的最初形成過程。親子關係是個體生命中形成的第一份人際關係,也是個體人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是人一生幸福的起始密碼。
  • 暑假中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這種關係時,孩子會無意識地朝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一、改變自己。父母通過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響親子關係。文化修養高的父母,更傾向於用心理的方式去對待子女,而非生理的方式。父母的文化修養越高,家庭關係相對越好,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父母改變自身的教育態度。
  • 都市親子關係失落疏離 如何構建
    親子教育以塑造父母與子女之間和諧的親情關係、促進子女健康成長為目標,在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規範個人行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經濟市場化、交往網絡化、服務社會化的發展,當前我國的親子教育出現了一些道德困境和倫理風險,如果不能妥善應對,輕則不利於孩子成長,重則影響家庭乃至社會的和諧。當前親子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慈孝不對等的道德困境。
  • 心理抗「疫」:珍惜共處時光,構建和諧親子關係!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當放慢忙碌的腳步,你是否在努力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這段時間你是如何與孩子相處的?你在珍惜這段難得的親子相處時光的同時,是否也在為親子衝突而煩惱、焦慮?溫暖的親子關係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無比期待,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建立溫暖的親子關係。
  • 《整體養育》: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不是先進科學的育兒理念,也不是花樣百出的育兒技巧,更不是安慰人心的育兒雞湯,就是很簡單的維護親子關係。孫曉云:關於家庭教育,我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甚至可以說,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密切的親子關係促使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還能讓孩子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接受我們的影響,即使他們在青春期、以至於成人,都能受到我們的積極影響。而親子關係遭到破壞,是任何育兒技巧都無法彌補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父母說的都是至理名言,孩子卻充耳不聞,孩子更願意聽取他們愛和信任的人的建議。
  • 《整體養育》: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親子關係是一切育兒的基礎育兒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先進科學的育兒理念,也不是花樣百出的育兒技巧,更不是安慰人心的育兒雞湯,就是很簡單的維護親子關係。孫曉云:關於家庭教育,我的基本觀點之一就是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甚至可以說,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密切的親子關係促使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還能讓孩子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接受我們的影響,即使他們在青春期、以至於成人,都能受到我們的積極影響。
  • 父母課堂┃親子養育勿忘夫妻關係
    夫妻在建立其婚姻關係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生育子女、子女成長與分離,夫妻關係逐漸演變,經歷形式與本質上的發展與變化。一對男女從結婚、成家到養育子女,並不是靜態不變的情況,而是隨著各個發展階段而隨時在更改夫妻和親子間的關係,改變彼此的角色與功能。包括生育及養育子女、子女發展各個階段的管教、以及子女離家獨立後的分離階段的適應。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遊戲力養育的方式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之中。2020年,我遇見了這本書,它是科恩博士的最新作品。它告訴我們:遊戲力養育,不僅僅是一些方法和遊戲,更是一種以親密親子關係為中心,兼顧科學和以人為本理念的養育價值觀,而且是一種真正看見孩子的方式。
  • 想要高質量親子關係?先善於建立橫向關係,巧用目的論收穫幸福
    親子關係是我們在育兒路上的必修課,如果我們和自己的寶寶之間的關係不夠親密,那麼就會讓我們在教育寶寶的時候非常吃力,也有可能讓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之後都沒有辦法達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穩定。《家有兒女》是很多朋友都看過的一部情景喜劇,在這部劇中講述的就是兩個離異的家庭重新組合之後生活的故事。
  • 心理學: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王菲教你如何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指在法律上指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的總和。那麼,什麼又是「好的親子關係」呢?「好的親子關係」就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更多的是通過引導、尊重孩子來教進行教育。
  • 親子之間不和諧,掌握親子互動3要素,孩子才能對你敞開心扉
    和諧的親子關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親子互動這個利器,通過親密的親子互動可以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紐帶更加緊密。閨蜜的孩子今年12歲,從來不跟父母坦誠談心,閨蜜有時問他學校裡有什麼新鮮事,孩子直接懟她一句,「就是學習,還能有什麼事。」孩子爸爸看著他這副模樣,氣不打一處出,直接一巴掌扇過去,這下可好,孩子直接奪門而出。
  • 養育孩子,家庭裡最好的關係是「全職的夫妻,兼職的父母」
    「全職的夫妻」是指在孩子2歲以後,家庭裡夫妻關係應該是第一位的,父母的角色才是第二位的。這樣家庭才會和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會更有利。仔細觀察身邊的家庭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但凡家庭裡爸爸愛媽媽,尊重媽媽的家庭,這樣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懂得如何愛人以及尊重人,他們也少有暴力傾向。
  • 關係大於教育,孩子出問題,試試從重建親子關係開始
    「為什麼我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呢,天天跟我對著幹,真是上輩子欠了他…….」家長很崩潰,明明是為了孩子好,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孩子一點也不配合。本來是出於「為了你好」,結果卻搞得雞飛狗跳。這就是親子關係出問題了。太多人沒有意識到,好的親子關係在一個孩子的一生成長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