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和:感動不是愛情,對沈從文的不理解,使兩人最終背道而馳

2020-12-25 眀麼

張兆和,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張家四姐妹」中的老三。在合肥老家本是世家華庭的張家,在遷往蘇州後,更是成為了蘇州城裡的「名門」。在張家的十個兒女中,其中四個女兒名聲最為響亮。她們個個容貌秀麗,知書達理,更是令作家秦瘦鵑感嘆「張氏四蘭,名聞蘭苑」。而張兆和更是樣貌最為出眾,性格最為高冷的一個。

晚年時的沈從文與張兆和

一心用功讀書的張兆和,將愛慕者比做青蛙,不為所動。

張兆和的父親張武齡十分重視兒女的的發展,所以張兆和的成績一直很優異。在張兆和18歲的時候,就曾奪得中國公學全能第一名。張兆和聰明可愛,單純任性。對於這樣美麗的女子,他的追求者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最為含蓄又浪漫的就是我國,赫赫有名的文學大作家沈從文。當時的沈從文作為中國公學的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就初了洋相。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學生中,就有以後成為他夫人的張兆和。但高冷如林徽因的張兆和對於那些追求她的人,從來都不予以回應。張兆和時常以用工為藉口,不去觸碰感情這件事,她將追求者排成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青蛙,而沈從文更是被排到了十三號青蛙。

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對張兆和的追求是那樣的熱烈,沈從文卑微的向張兆和表達著自己的真心真意,他將對張兆和的愛寫成一封封長長的書信。然而,這些真情流露的書信,在落入張兆和手中後,便杳無音訊。寄去了一封封的書信,沈從文卻從來沒有收到過一封回信。

「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樂,我想應同你一起快樂;我悶,就想你在我必可以不悶;我同船老闆吃飯,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飯。」

晚年時的沈從文與zhang'zhao'h

親愛的,你要知道感動並不是愛情,張兆和最終答應了沈從文的追求。

感動與愛情,在戀愛的過程中必然是兩個方面,然而如果將感動加之在感情裡 ,那麼愛情就變了味道。面對沈從文熱烈地追求,張兆和也曾拒絕過,它將沈從文寫的信,交給了校長胡適,希望他能出面調停,終止這場愛情風波。然而,周邊的人則更是希望張兆和能與沈從文走在一起。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使得他在整整五年的時間裡,為張兆和寫了一封又一封,清新又浪漫的詩。

晚年時的沈從文與張兆和

這像海風一般,柔和又細膩的情詩,漸漸打開了張兆和的心。張兆和最終願意接受沈從文的愛,並在1933年的9月,張兆和與沈從文在北京中山公園宣布結婚。張兆和與沈從文的婚禮雖然簡單,但愛情卻很浪漫。只是分不清是感動還是愛的感情,最終會經不起時間的蹉跎。

晚年時的沈從文與張兆和

充斥著柴米油鹽的生活,使「女神」張兆和與詩人沈從文漸行漸遠。

生活不像童話故事那樣浪漫,婚後的張兆和和沈從文之間除了甜蜜,還有柴米油鹽和金錢的困擾。面對生活的困擾,站在天台上的「女神」,張兆和選擇了入世,而處在雲端之中的詩人沈從文,卻難以入世。兩個難以相容的人,變得更加難以理解對方。

張兆和

1946年之後,張兆和與沈從文之間的感情出現了危機。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張兆和選擇帶著孩子與沈從文分居。然而,直到沈從文過世後,張兆和舉家整理沈從文的手搞,在編輯書信和全集的過程中。看著那些,甜蜜的文字,張兆和終於理解了這個深深愛著他的人。

相關焦點

  • 沈從文的愛情悲劇:用盡一生去愛的女人,卻從不理解他
    沈從文的不幸,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不理解自己的人——然而這才是大多數愛情的真實面貌。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顧景言提及沈從文與張兆和,許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段繾綣纏綿的愛情佳話。這段民國師生戀的男女主角,一個是來自湘西蠻荒之地的浪漫青年,一個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的世家女子,本來不搭邊的兩個人,卻因為男子的浪漫與執著,用一沓情書收服了美人心。
  • 沈從文張兆和:4年痴心追愛,8年婚外情;浪漫情書難掩婚姻辛酸
    就這樣,一份又一份的情書綿綿不絕地到了張兆和手中,對於沈從文而言,這是心中真實情感的傾訴,但對於張兆和來講,這些都讓她措手不及,更多的是惶恐和驚訝,她不知道怎麼辦,似乎也不怎麼理解這份熱烈的感情。張兆和放棄了長遠的考慮,一頭扎進了漫天飛舞的情書中,在紙上尋找愛情的滋潤,一找,就是一輩子。沈從文平素不善理財,又愛收藏古董文物,因此沒什麼積蓄;張兆和雖全力持家,但巧婦難無米之炊,因此兩人的生活也是緊巴巴!
  • 高青子:介入沈從文與張兆和婚姻8年整,她最終結局並非全身而退
    後世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邊城》是一部悲劇愛情故事,且故事裡女主名字「翠翠」,與他的出軌對象「高青子」同名,「青」就是「翠」,「翠」也是「青」。如果這部作品隱藏還很深,那麼沈從文的另外一部作品《看虹錄》,這部小說敘述的正是一個作家雪夜去探訪情人,然後兩人在屋內難掩情意,最後向對方奉出身體的故事。
  • 沈從文&張兆和:所謂的幸福,不過是在別人眼裡
    這是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第一次認識沈從文是什麼時候?是在《邊城》裡,總覺得,那得是多美的地方,光看著書上的文字就動心,這得是多麼有才情的人,才可以把文字寫的這樣乾淨純粹,這樣的人,身邊應該是何等優秀的女子,又該是多麼浪漫的愛情故事,可惜才子佳人,也不過是表面上的幸福。
  • 沈從文寫了多年情書,終於追到張兆和,為何轉頭又愛上高青子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身為局外人的胡適,認為張兆和與沈從文不合適,要沈從文放手。不過,沈從文並未因此中斷馬拉松式的情書寫作。1931年,沈從文到國立山東大學任教,他依然孜孜不倦地給張兆和寫情書,幾年不間斷的情書寫作,讀者只有張兆和。而張兆和也在情書攻勢下,漸漸轉變了對沈從文的態度。
  • 4年情書娶女神,結婚2年移情,沈從文:卑躬屈膝的愛情,太累了
    一、愛情,不對等 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由不對等開始。 婚姻需要愛情,但不對等的愛情能否讓婚姻長久,尚且未知。
  • 沈從文《如蕤》:如果你不能理解我,那我要你的愛又有何用?
    當無法忍受的張兆和拿著情書去找校長胡適,說她被沈從文騷擾時,胡適卻想撮合兩人,"他固執地愛著你",而張兆和則回答"我固執地不愛他"。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了3年的情書,終於在31歲那年,和張兆和結為了夫妻。按理說,事業穩定又有美人在懷的沈從文應該很幸福,但生活從來不是童話故事,沈從文也不是灰姑娘。
  • 沈叢文張兆和:苦追四年,婚後1年出軌,熱烈愛情終敗給煙火氣婚姻
    有人說:愛情是兩顆心的碰撞,而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於沈叢文與張兆和而言,這後半句便是他們之間的真實寫照。一個浪漫才子,一個富家小姐;一個苦苦追求,一個終被感動。卻未能譜寫出一段才子佳人的傳奇佳話,徒留悲涼與遺憾。
  • 沈從文感情出問題時,張兆和的這一招,真是大智慧
    沈從文與張兆和,中國文壇中的一對伉儷。他們的愛情,似花似霧,繽紛迷離。他們的愛,一開始就有隔閡,一個是白天鵝,一個是「癩蛤蟆」。一個把愛情想得過於浪漫,一個則出奇地理智。沈從文是個文人,內心極為豐富,張兆和的冷靜與理智,讓這個作家的自卑感和孤獨感揮之不去。
  • 沈從文|從三個人生階段分析窮小子與女神愛情悲劇
    門不當戶不對之下,是沈從文的深深自卑沈從文與張兆和相識於大學校園,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鍾情。沈從文經人介紹去大學當講師,第一次講課的學生中就有張兆和,沈從文出身偏僻山區,口音很重,再加上十分緊張,學生們都聽不清他講話,這讓本來就十分靦腆的沈從文羞愧得臉紅。可是就是這樣靦腆的他追求起張兆和來,熱烈得簡直不像話。
  • 張兆和不識沈從文,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天堂裡的人再也聽不到了
    1988年,沈從文帶著對妻子張兆和的歉意離開了人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這對才子佳人的愛情佳話,在歲月裡分崩離析,讓這位大作家抱憾而終?沈從文1902年出生在湖南鳳凰的一戶農家,父母為他取名叫沈嶽煥。14歲時他參軍,6年之後,他結束了軍旅生活,打算棄武從文,來到北大旁聽學習,並將自己改名為沈從文。
  • 新書嘗鮮|《若無相欠 怎會相見》之沈從文致張兆和:只愛過一個正當...
    張兆和與沈從文相差八歲,這個年齡差並不是太大,實在不能讓她對沈從文做到像對師長那般崇拜。雖然,當時的沈從文在文學上的造詣已令許多大家稱讚不已,在文壇上也引起不小的轟動,但是這樣一個只有小學文憑、大兵出身、一窮二白、操著濃重湖南口音的男子,是絕對入不了她這樣的名門閨秀的法眼的。
  • 大文豪沈從文被稱為「渣男」,究竟是誤解還是事實?
    為此胡適還專門勸告沈從文,「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然而沈從文卻不曾放棄,他的一封封情書還是按時地送到張兆和的手上。然而不知道是那些情書打動了張兆和,還是沈從文如此炙熱的情誼撼動了張兆和的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為感動張兆和居然同意了沈從文的追求。在女人的世界裡,是會因為感動而柔軟的,所以張兆和放下了自己的那麼倔強,與沈從文結婚。
  • 沈從文張兆和:無法交心的感情有多苦澀
    缺錢的生活當然是艱難的,但張兆和有心想要好好過日子,自然就不會畏懼這種艱辛,她一改之前的奢靡生活方式,開始學著洗衣做飯,努力地承擔起一位妻子該承擔的責任。可是這些卻是沈從文沒辦法接受的改變,他還想對方能繼續維持住以前的「女神」形象,在發現對方已經不是自己原來的「女神」後,他甚至有種被騙的感覺。
  • 沈從文逝世30周年:一個「鄉下人」的愛情書寫
    1932年夏,暑假過後,沈從文決定直接跑去蘇州看望張兆和,為兩人四年的關係做一了斷。去的那天,張兆和碰巧去圖書館看書,接待他的是熱情通達的二姐張允和。沈從文黯然返回賓館,本來就沒信心的他,以為張兆和故意避而不見。然而沒過多久,在二姐的授意下,張兆和登門邀請。
  • 沈從文與張兆和相愛一生,中間卻與高青子曖昧8年,終落寞離場
    這份重要不僅體現在沈從文憑藉這本小說打開了屬於他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認為在這部小說中隱藏著沈從文與一位女人長達8年的愛戀。這個女人不是他年輕時候苦苦追求的老婆張兆和,而是一位名叫高青子的女青年。沈從文、張兆和、高青子,這三人之間又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呢?
  • 最美的情話出自最溫柔的人——沈從文
    比如王小波就曾為李銀河寫過無數封情書,朱生豪與與宋清如更是因為那句「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感動很多人,但我更喜歡沈從文的情話,字裡行間除了愛意,更多的是說不出的溫柔。《我在溫習你的一切》是沈從文寫給愛妻和家鄉也是寫給自己的一部散文集,書中的故事由沈從文從北京返鄉開始,在回鄉的路上,沈從文陸陸續續給妻子寫信,這些信件構成了一部散文集。
  • 沈從文:說盡人間情話,寫盡最美情書,卻把婚姻過成一地雞毛
    可不曾想到,胡適先生也是個風流倜儻之人對此不僅不覺得沈從文大言不慚,反而對兩人推波助瀾開始做起了張兆和的工作。張兆和也是十分的固執,對於老師的追求,而沈從文也是固執,他固執於對學生的追求。至此,沈從文所有的努力算是都有了回報,張兆和也是看見了他的真心,兩人便在一起了。相愛的人在一起,每一天都是風花雪月,除過肉體之上,沈從文的精神需求也都能每每能被張兆和回應,這是多麼的完美結合。很快兩人便決定結婚定終生,這離錢鍾書的《圍城》出版還有十幾年,沈從文還不知道他即將邁入這婚姻的圍城。
  • 沈從文:不甘平淡生活背叛髮妻,他是個好作家卻不是個好丈夫!
    一字一句表達著深深的懊悔和思念之情,原本的沈從文和張兆和也是一對才子佳人,但為何最終兩人分道揚鑣,張兆和至死都不願再去看深愛過的丈夫一眼,這其中有著什麼令人動容的緣由呢。沈從文在一次課堂上看到了張兆和,當時只有18歲的張兆和有著清純的樣貌和不同於其他女性的自信,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沈從文,從這一眼後沈從文便深深地淪陷在張兆和的一舉一動中。即使兩個人有著8歲的年齡差距,也絲毫阻擋不了沈從文瘋狂地追求張兆和,但是張兆和對於這個看起來木訥呆板的老師並不感興趣。
  • 神仙眷侶也曾經歷情感危機,沈從文竟然出軌詩人高青子
    張兆和曾把追求者進行編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在當時眾多追求者中,沈從文並無優勢,小學沒畢業,又沒留過洋,也不是教授,性格又很木訥,用二姐張允和的話說,他只能算是「癩蛤蟆第十三號」。沈從文對張兆和一見鍾情,沈從文沒有勇氣當面表白,就開始寫情書。張兆和收到沈老師的第一封情書,上面只寫了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愛上了你?」張兆和沒有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