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感情出問題時,張兆和的這一招,真是大智慧

2020-12-15 是一個晴天

沈從文與張兆和,中國文壇中的一對伉儷。他們的愛情,似花似霧,繽紛迷離。他們的愛,一開始就有隔閡,一個是白天鵝,一個是「癩蛤蟆」。一個把愛情想得過於浪漫,一個則出奇地理智。沈從文是個文人,內心極為豐富,張兆和的冷靜與理智,讓這個作家的自卑感和孤獨感揮之不去。他愛她,這點毫無疑問,一個男人,甘願放下自尊心,去承受這份不平衡的愛情時,就證明,他對她的愛,沒有半點虛假。

沈從文婚外情的原因:如影隨形的自卑感

張兆和一開始是不愛沈從文的,張兆和的追求者太多了,對所謂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早已麻木,何況,沈從文是這些追求者中的「癩蛤蟆第十三號」呢,完全不符合張兆和的審美標準啊。所以沈從文一直想,是不是張兆和對自己的愛,只是「情書攻勢」下的感動而已。沈從文為了愛,一直活在這種猜疑和恐懼中,可以說,他一直活在張兆和的陰影裡。

但高青子就完全不同了,她是他的粉絲,愛笑而溫婉。他遇到高青子,是在他和張兆和婚後不久。他們第二次見面,沈從文看到高青子的衣服,就把心交出去了。因為,高青子的穿著,跟自己小說的《第四》中主人公的打扮一摸一樣:一件綠地小黃花襖子,袖口塗了一抹紫色。沈從文在張兆和那裡的自卑感,在高青子這裡,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一個男人,是無法拒絕一個崇拜他的女人的。沈從文在高青子這裡,找到了在張兆和那裡得不到的平衡和慰藉。於是,他帶著深深的內疚感,和高青子往來了。

張兆和得知丈夫婚外情後,驚異而痛苦,卻極為理智

在林徽因的開導下,沈從文把這段戀情向自己的妻子坦白了。張兆和畢竟是大家閨秀,她在得知丈夫婚變後,並沒有尋死覓活,也像《氓》中的女主人公那樣與之決絕。她默默承受著丈夫背叛的痛苦,照顧著家庭。

她的第一招:冷處理。她沒有責罵沈從文,而是和他分居了,她帶著孩子回到了娘家。當他南下去西南聯大任教,她也選擇留在北京。在愛情上,如果空間不能磨合傷口,就讓時間去磨合吧。張兆和明白,以沈從文的性格,他和高青子的這段戀情,是短時間不會放下的。果然,當沈從文來到西南聯大後,高青子也來了。他們的戀情,此時眾人皆知,滿城風雨。張兆和得知後,更是痛不欲生。

她的第二招:放下身段。當初不願意跟沈從文到昆明的她,還是選擇輾轉三個月,來到了昆明。她帶著的,是他的兩個兒子。沈從文一看到兒子,特別是看到兒子跟他生疏後,立馬自責起來。他再一次跟妻子坦白了,並表示,斷然不會再離開母子三人了。面對自己深愛的妻子和熱戀的戀人,沈從文還是選擇了前者。張兆和相信,沈從文對自己的感情,從來沒有變過。只是,他又愛上了另一個人。她相信沈從文的感情,但不相信他的心。

她的第三招:幫助第三者。張兆和來到昆明,終於見到這個丈夫迷戀的人,她承認,高青子長得很漂亮。她不禁同情起高青子來,覺得她是在揮霍浪費自己的青春。於是,她做出一個決定,幫高青子介紹對象。張兆和不是在報復高青子,而是真心為她著想。這一招,把高青子愣住了。高青子雖然不舍,但是面對善良賢惠,落落大方的張兆和,她選擇了離開,從此消失在了沈從文的世界裡。

1945年,高青子走後的第三年,沈從文以舊題《主婦》寫了一篇小說送給張兆和,張兆和看他一眼沒合眼,關心他說:「你的故事寫完了,好好地睡兩個鐘頭吧。」沈從文回答道:「我不過是這一天有點累,你卻累了十二年!我想起就慚愧難過,」張兆和聽後,強忍著淚水,開玩笑地說:「喲,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你說慚愧!」至此,一切迷霧煙消雲散,就像沈從文在《水雲》中寫的那樣:「自從『偶然』離開了我後,雲南就只有雲可看了。」那麼,愛情究竟是天上的雲呢,還是天上的虹?

感悟:那些轉瞬即逝的風景必定異常美麗,但美麗過後,依然堅固於心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愛情。

相關焦點

  • 沈從文張兆和:無法交心的感情有多苦澀
    1933年9月9日,對沈從文而言,這是一個最為特殊的日子,因為他心目中的「女神」終於「下凡」成為了他的妻子。可是對於「女神」張兆和而言,這一天未免太過「寒酸」,完全沒有她所期待的「浪漫」情節。缺錢的生活當然是艱難的,但張兆和有心想要好好過日子,自然就不會畏懼這種艱辛,她一改之前的奢靡生活方式,開始學著洗衣做飯,努力地承擔起一位妻子該承擔的責任。可是這些卻是沈從文沒辦法接受的改變,他還想對方能繼續維持住以前的「女神」形象,在發現對方已經不是自己原來的「女神」後,他甚至有種被騙的感覺。
  • 張兆和:感動不是愛情,對沈從文的不理解,使兩人最終背道而馳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學生中,就有以後成為他夫人的張兆和。但高冷如林徽因的張兆和對於那些追求她的人,從來都不予以回應。張兆和時常以用工為藉口,不去觸碰感情這件事,她將追求者排成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青蛙,而沈從文更是被排到了十三號青蛙。
  • 沈從文寫了多年情書,終於追到張兆和,為何轉頭又愛上高青子
    對於沈從文來說,張兆和是他心目中的女神。當沈從文第一次看到張兆和時,便為她的美麗和氣質所傾倒。數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給張兆和寫了許多繾綣纏綿的情書。哪怕好朋友胡適勸他放棄,說:「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
  • 沈從文與張兆和相愛一生,中間卻與高青子曖昧8年,終落寞離場
    既然有了話題,二人便天上地下的聊了起來,直到分別時,仍然意猶未盡。這是沈從文第一次和除張兆和之外的女人接觸,之前他追張兆和時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如今和這個女人聊天,才知什麼叫做通透。一個多月後,沈從文再次去找熊希齡,又一次見到了高青子,此時的高青子比起第一次見面時又有不同。
  • 沈從文婚內愛上高青子,髮妻張兆和對此說了一段話,令人反省
    這一下子讓沈從文的心抑制不住地亂跳。他終於遇上了自己的異性知己。儘管有了妻子張兆和,但是她卻不能像青子一樣跟他讀書談心。他愛上了高青子,哪怕是結婚了也阻擋不了愛情的腳步。張兆和得知此事後,必定是難過的。為了讓自己的老公回到正軌上,她連同親友們想要給高青子找個人。然而高青子並沒有喜歡上這個對象。
  • 高青子:介入沈從文與張兆和婚姻8年整,她最終結局並非全身而退
    因為共事後交往密切,沈從文與高青子原本已經冷下去的感情再次升溫。對於當時的沈從文而言,高青子無疑具有極大誘惑力:她傾慕他且時尚美麗還是事業女性,而他昔日的校花妻子此時則已完全是一個家庭主婦的模樣。網傳高青子圖(左一)在這段玩火一般的三角戀裡,高青子真真是完全置身事外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西南聯大時期,因為與沈從文曖昧不清的關係,高青子也承受了來自社會的壓力。
  • 沈從文張兆和:4年痴心追愛,8年婚外情;浪漫情書難掩婚姻辛酸
    時至今日,沈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這首詩歌,依舊能品咂出一種像烈酒下肚般,灼熱滾燙的愛情溫度。作為文壇著名作家的沈從文,相比同時期的傳奇人物,雖少了些傳奇色彩,但卻因唯美乾淨的作品,留下了一份歲月洗鍊後的敦厚與質感;單是作品《邊城》,就療愈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 沈從文:感情中最遺憾的,不是不愛,而是這件事
    沈從文先生去世之後,張兆和在整理他留下的文稿時,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 沈從文&張兆和:所謂的幸福,不過是在別人眼裡
    這是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第一次認識沈從文是什麼時候?是在《邊城》裡,總覺得,那得是多美的地方,光看著書上的文字就動心,這得是多麼有才情的人,才可以把文字寫的這樣乾淨純粹,這樣的人,身邊應該是何等優秀的女子,又該是多麼浪漫的愛情故事,可惜才子佳人,也不過是表面上的幸福。
  • 新書嘗鮮|《若無相欠 怎會相見》之沈從文致張兆和:只愛過一個正當...
    -壹-不甘只作看花人沈從文是在上海吳淞的中國公學任職時遇見張兆和的。當時,他是張兆和的老師。初登大學講臺的沈從文,有著說不出的侷促,面對眾多陌生的面孔,他緊張得紅著一張臉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好在黑板上寫下「請給我五分鐘」,之後才開始講課。
  • 沈從文的一次婚外情
    圖一至圖四依次為:1922年,從軍時的沈從文  1934年,沈從文和張兆和合影  1935年,沈從文和張兆和在蘇州在聽課的學生中,有一位剛從預科升入大學部一年級的女生,名叫張兆和,時年十八,面目秀麗,身材窈窕,性格平和文靜,學生公認她為校花。張兆和的美貌和沉靜,強烈地搖動著沈從文,令他目眩神迷。然而口齒木訥的他,總是「愛在心裡口難開」,於是他只得用他那支筆,給張兆和寫起情書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可是張兆和收到情書時,謹守教養的她,卻緊張得有點不知所措,最後她聽任一封封情書而置之不理。
  • 沈從文家書中的稱謂
    這兩封信的寫作者,便是沈從文先生。  近日有暇,把先前不曾多讀的《沈從文全集》中數卷信函翻翻。不承想漸漸入味,一卷卷下來,收益頗多。其他暫不談,先說一點小小有味的地方:家書中的稱謂。  從「全集」看,最早留下的家書,是沈先生新婚不久返回老家時,滿懷一腔濃深愛意,一路寫給妻子的沿途風景和思念心情。
  • 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千封情書:我願做你的奴隸,用嘴吻你的腳
    1929年8月,從山溝裡走出來的沈從文受好友胡適之邀,來到位於上海的中國公學任教。在第一堂課上,他便一眼愛上自己的學生張兆和。 這一年,沈從文27歲,風華正茂;這一年,張兆和19歲,青春正好。
  • 大文豪沈從文被稱為「渣男」,究竟是誤解還是事實?
    不了解沈從文的朋友們可能只知道他是民國時期難得一見的才子,而只有了解過沈從文和張兆和愛情經歷的人,才會嘆息他這一生的坎坷,更有人覺得在家庭生活中的沈從文遠沒有他筆下的那麼痴情,而是一個渣男。張兆和是他的摯愛,苦追數年才贏得芳心,然而結婚後的生活並不美滿。婚內出軌,他傷害的是兩個女人,那他真的有那麼渣嗎?
  • 最美的情話出自最溫柔的人——沈從文
    書中所收納的每一封信件都透露出沈從文對妻子難以言語的愛。沈從文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就這樣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樂,就想應當同你快樂,我悶,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悶。」話語雖然平常,但是這樣的愛情真的讓很多現代人羨慕。
  • 沈從文:說盡人間情話,寫盡最美情書,卻把婚姻過成一地雞毛
    我愛你的靈魂,更愛你的肉體到了1929年,時年28歲的沈從文一見鍾情張兆和,開始了一段老師苦苦追求學生的「奇觀」,這場師生單戀在頗為開化的今天依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於是變成了校園裡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可沈從文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不過是在追求真愛罷了,但是這也註定了他的追求之路上必定是道阻且長,不然也不會有後來所寫的五百封情書了。張兆和出生於安徽名門,是當時的名人千金,在學校裡是公認的校花追求她的人編個號排成隊,組成一個隊伍都是沒有問題的。
  • 沈從文為感情事情苦惱一生是為何?林徽因回信給與揭示
    已婚的沈從文感情出軌,和文藝女青年高青子混在一起。不難自己以所不能,也不難別人所不能,更不怨命運或者上帝,看清了世界本是各種人性混合做成的糾紛,人性又就是那麼一回事,脫不掉生理、心理、環境習慣先天特質的湊合! 把道德放大了講,別裁判或裁削自己。任性到損害旁人時如果你不忍,你就根本辦不到任性的事。(如果你辦得到,那你那時殘忍,便是你自己性格裡的一點特性也用不著過分的去糾正。)
  • 摩羯男是個可怕的生物,沈從文就是其中之一!
    」張兆和覺得特有意思,回去跟她姐姐講,說,「今天來了個教現代文學的老師,老師上課說不出話來的樣子真有趣。」這老師是來自湘西鳳凰的鳳凰男沈從文。中國公學是是什麼樣的學校呢?中國公學相當於985裡面的985 。
  • 一代才子沈從文,寫出了世上最美的情話,卻把婚姻過成了一地雞毛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沈從文和張兆和就是其中之一。不論從哪個方面衡量,沈從文都是一代才子,他創造的《邊城》曾經風靡全國,影響了無數人。而他的夫人張兆和也是當時公認的佳人,曾經是中國公學的校花,追求者眾多,她最終選擇了沈從文,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對才子佳人的故事。
  • 沈叢文張兆和:苦追四年,婚後1年出軌,熱烈愛情終敗給煙火氣婚姻
    1、「固執的熱情,瘋狂的愛,火焰燃燒了自己後還把另外一個人也燒死,這愛情方是愛情。」這是沈從文所嚮往的愛情,也是他的執念。只是他燒死了自己,卻未能點燃張兆和。可當他在講臺上一抬眼,看見下面黑壓壓的一片腦袋時,嚇慌了神,頓時大腦一片空白,就這樣呆呆的站了十分鐘。之後用十分鐘講完了一個小時的講義,並在黑板上寫下: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學生們哄堂大笑……而張兆和便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