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後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2020-12-25 誠齋軒主人

後印象派是19世紀末法國美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美術現象,其代表人物有保羅·塞尚、保羅·高更、文特森·梵谷等。

後印象派畫家受印象派吸引,但最終又脫離印象派,走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於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於客觀的描繪世界,停留於對物體表面光色的興趣上。與印象派不同,在藝術表現上,他們主張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並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

後印象派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以創造形象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最後達到簡單化和幾何化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後來的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始祖,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可見,後印象派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是19世紀和20世紀畫風的過渡人物,可以說他是19世紀印象派和20世紀一系列現代流派的橋梁,對立體主義等流派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塞尚喜歡簡化物體的自然狀態,把它們的內在幾何結構挖掘出來,他希望「用圓柱形、方形和錐形來概括自然。」(比如,樹幹就可以用圓柱形來表現,蘋果或橘子可以用方形來表現等等。)

塞尚曾畫過多幅玩紙牌者題材的畫,最為著名的要算是只有兩個人物的《玩紙牌者》。在這幅畫上,對稱的構圖使得畫面非常穩定和諧,相對桌子而坐的兩個側面形象,一左一右將畫面佔滿。一隻酒瓶置於桌子中間,正好是整幅畫的中軸線,把全畫分成對稱的兩個部分,從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兩個對手的面對面的角逐。塞尚使用大塊幾何形狀的顏色來勾畫輪廓,兩個人紫藍色、黃綠色的衣服、橘紅色的桌子、暗沉的背景,不同的色塊在畫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塞尚其實是以所謂的「變調」來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節奏的變換來加強形象的塑造。他的這種對色彩和形狀的主觀處理方式影響了後來的藝術家,他們開始忽略物體原本的真實狀態,而表現物體在畫家頭腦裡形成的主觀狀態,以此來表達主觀感受。在塞尚其他作品中,如《大浴女》、《靜物:水果籃》、《聖維克多山》,也體現了他獨特地運用色彩和形狀的哲學。

《聖維克多山》

在《聖維克多山》上,塞尚已經充分掌握了他所特有的那種立體的形以及這些形的透視安排,他把高山描繪得遒勁有力和巍然莊嚴,山勢顯得十分險峻。

另一位後印象派大師梵谷的作品色彩及其明豔,用色大膽,不拘小節。他常居荷蘭鄉村,所畫的畫也是以鄉村風物為主。他的最有名的作品包括《向日葵》系列、《星空》、《鳶尾花》等等。梵谷是個很容易激動的人,他的作品也跟他的個性一樣激烈、震撼。他畫過很多向日葵靜物,充滿活力的明豔的黃色讓人眼前一亮,枝枝條雖然枯萎了,但是向日葵噴薄而出的光和熱不禁讓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向日葵》

看看梵谷的《向日葵》吧。這些簡單的插在花瓶裡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蕩的燦爛輝煌,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現出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麗世界。

《星空》

《星空》更是使人震撼無比,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型的火焰,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燃燒、迴旋、轉動、起伏、搖曳,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這幅作品激發了美國歌手唐·麥克林創作了歌曲《繁星點點》,敏銳地洞悉出梵谷內心的苦楚,表達了對這位天才畫家的深深的理解與敬意。

相關焦點

  • 簡述魏晉南北朝繪畫特點(圖)
    原標題:簡述魏晉南北朝繪畫特點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繪畫重要的發展時期。如果把中國繪畫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社會人文風俗就是這棵樹成長的土壤,其他姊妹藝術是她連綿交錯的根系。   繪畫及宗教壁畫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之樹的主幹初端。這時期從文化到生活方式,一改漢代的雄渾豪邁,追求超越世俗的風雅。人們以清談求風流——用簡約出奇且具有隱喻意味的語言表現睿智獨到的思想;讓思想超越事物差別,生活達到隨性依情。
  • 印象派中國畫和其他繪畫有什麼區別
    《印象派中國畫與其他畫種有何不同》一、「印象派中國畫」的主要特點1、傳統的國畫工具,如宣紙、毛筆、墨(黑墨)、色料和材料等,根據創作步驟、調墨、用筆、施墨甚至所謂的「人文性、情趣性」來作畫。5、從繪畫過程到繪畫效果,他們與「中國畫」、「水墨大寫意中國畫」、「彩墨中國畫」、「水彩畫」、「中國元素油畫」、「工筆畫中國畫」和「西方印象派繪畫」不同。6、因此「印象派中國畫」不同於其他任何繪畫。黛荷翁先生「印象派中國畫」的繪畫如圖所示。
  • 繪畫大師們的自畫像|畫家|自畫像|繪畫|印象派|後印象派|版畫
    ▲文森特·梵谷(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 埃貢·席勒(奧地利繪畫巨子)▲ 方丹·拉圖爾(法國畫家))▲保羅·高更(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愛德華·維亞爾(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野獸派創始人)▲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時的評論家出於譏諷,將這批作品稱為印象派繪畫。正因如此,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印象派就是「憑主觀想像」作畫,故意畫得模模糊糊,就是要讓人看不懂…… 這其實是被「印象」二字誤導了。實際上,印象派都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寫實畫家,是畫家中的科學家,甚至帶著點書呆子般的迂腐。這個說法似乎又與我們的「主觀印象」不太符,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 隱秘的傑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師的素描作品
    【編者按】作為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具有恆久的魅力。著名的藝術大師如畢沙羅、馬奈、德加、塞尚、莫奈、莫裡索、雷諾瓦、高更、梵谷、修拉等創作了諸多世人熟知的油畫作品。但很多人並不知曉,他們還留下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素描藝術作品。
  • 百位世界繪畫藝術大師之法國印象派畫家亨瑞.塞蒂納
    在似像不像中,尋找到平衡的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運用圓點繪畫方法作畫,欣賞其作品很是有減壓的作品,以下推薦其高清電子圖片: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1862-1939)法國印象派畫家。1862年8月7日出生於法國模里西斯路易港,1870年全家遷往法國敦刻爾克,之後在亞歷山大卡巴內爾的愛科爾美術學院學習。
  • 歐洲史:19世紀從新古典主義到後印象派(二)
    莫奈也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幾乎一直堅持在戶外作畫,其技法最能代表印象派的特點。到19世紀末葉,從印象派中發展出兩個派生的畫派,一個是「新印象派」,另一個是「後印象派」。新印象派出現於80年代後期的法國,其代表人物有喬治·修拉(1859—1891年)、保羅·西涅克(1863—1935年)等人。
  • 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這種不完整構圖較之傳統繪畫顯得更具有觀察者的個人特點,更像是偶然的視覺印象,為畫面增添了一種生活氣氛。△《苦艾酒》,埃德加·德加 ,1873年這也是一幅打破傳統構圖處理規範的經典之作。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素描作品就是時光長河中的遺珍。△《河口上方的天空》,尤金·布丹,1854-1860年這裡的素描,可能會引起通常認知上的一種誤讀。在大眾的眼中,素描似乎就是黑白色的鉛筆畫,是正式繪畫前打的草稿。
  • 設計色彩:學習西方繪畫流派的用色特點
    繪畫最早是用於記錄當時人類活動的手段,隨著社會經驗的積累,人類對精神需求有了更加獨立的認識,許多藝術家追求用色彩來表現複雜的精神層面。本篇也因此談談西方繪畫流派的用色特點。一,印象派19世紀後期,由於照相技術的發明,使畫家們擺脫了傳統繪畫純寫實技術的束縛,主觀的視覺印象開始進入創作過程。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現代藝術的起點。
  • 6個技巧來幫助您像印象派畫家一樣繪畫 中國數字油畫網油畫公開課
    中國數字油畫網 譚明剛 數字油畫軟體 蚊香畫軟體 釘子繞線畫定製 我愛印象派運動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是,您如何精確地以印象派風格繪畫? 許多藝術家似乎以此為藉口來畫馬虎。但實際上,在我看來,印象派只是一種輕鬆的現實主義形式。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藝術作品繪畫主導理念為表現論和表現性, 強調筆墨、 意境以及線條。 印象派風景油畫將西方國家繪畫中的表現論和表現性繪畫帶向一個巔峰, 在西方繪畫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 但是中國寫意山水畫和印象派風景油畫不論是從繪畫觀念還是表現形式上來看, 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 湘博推出年度藝術大展 「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500年」
    60幅曠世傑作,從鮮為人知的歐洲中世紀宗教繪畫,到舉世聞名的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肖像畫,到耳熟能詳的巴洛克藝術人物畫,至如數家珍的印象派風景畫……只為與您相知!倫勃朗的自畫像有沒有用經典的「倫勃朗光」呢?在提香的真跡中能否感受威尼斯的浪漫呢?
  • 鍾情於畫芭蕾舞女的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生在一個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也許這也是他能常去看歌劇院看芭蕾舞表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很重視藝術的家庭中,他受到過良好的繪畫教育,算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的徒孫。
  • 湖南省博物館推出今年首個特別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
    央廣網長沙5月30日消息(記者姜文婧)由湖南省博物館和美國紐菲爾茲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日前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這是今年以來湖南省博物館首個特別展,經過精心挑選的60幅歐洲繪畫作品均屬大師級藝術珍品,述說著14—19世紀歐洲繪畫藝術發展的故事。「人類歷史的發展,社會的繁榮,國家的平等,都離不開不同文明的滋養和引領,當前世界面臨各種挑戰和爭端,需要從不同的文明中尋求智慧,吸取養分。」
  • 後印象派,梵谷|讀書《現代藝術150年》
    原創 少言行記管家 少言行記梵谷《星空》| 關於後印象派 |藝術史的理論家將梵谷、高更、修拉和塞尚放在「後印象派」裡面說,因為他們跟印象派所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馬奈名聲大振,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所以「印象主義之父」應屬於馬奈(《小顧聊印象派》)。(巴斯啤酒紅色三角形商標)需要注意的是,馬奈從未參加過印象主義繪畫的畫展,他自己也從未承認過自己屬於印象派,但是他的繪畫理念無疑是印象派的。
  • 印象派有「三寶」:顏料管、隨身攜帶畫架、扁頭筆刷
    學院派畫家認為其粗糙不堪,一位記者借莫奈這幅《日出·印象》嘲諷這群青年畫家為「印象派」。   印象派最明顯的特點是崇尚現實主義,提倡戶外寫生,力圖客觀描繪視覺現實中的瞬息片刻,揣摩光與色的變化,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以粗放的筆法作畫,同時對色彩和光感的追求達到極致。
  • 其實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隱秘的傑作
    提起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莫奈、雷諾瓦、塞尚、凡高、高更等藝術大師,以及《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向日葵》等傑出的油畫作品,構成了我們大多數人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全部認知。在格雷爾的畫室接受培訓後,他的創作起初是偏向傳統風格。在19世紀60年代中期,莫奈的目標是在沙龍上取得成功,但受馬奈的啟發,他對現代題材的偏好與超前的繪畫風格恰好相匹配,這也意味著他的作品經常被沙龍拒絕。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在荷蘭的鄉村裡,有一個牧師家庭,梵谷就出生在這裡,做過職員,做過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但最後致力於繪畫事業。梵谷早期的畫風以寫實為主,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剛剛來到巴黎的他開始接觸了印象派作畫風格和新印象派的畫家,也慢慢開始了解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梵谷的畫風巨變。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經歷讓他創作了《阿爾的吊橋》,其後創作了代表作《星月夜》。
  • 印象派=畫得不像,這也是你對印象派的印象嗎?
    印象派小團體就是在這樣的土壤中萌芽的。居斯塔夫·庫爾貝就是法國大革命之後崛起的現實主義畫家。雖然庫爾貝不是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鼻祖,但他反對古典主義的裝腔作勢和浪漫主義的無病呻吟、注重真實和平凡之美的理念大大感召了後來的激進畫家。並且,他的一次獨立舉辦展覽的舉動,既是為自己創造表達主張的機會,也為後來的印象派藝術家參加非官方沙龍展爭取了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