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親自然,悠悠童年——對幼兒園「親自然」課程的思考
具體表現包括:形式不豐富,有的幼兒園片面地認為親自然課程就是種植活動;注重表面功夫,有的幼兒園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幼兒園親自然活動的環境創設中,如種植園的裝飾、植物的選擇等,沒有真正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幼兒參與得也很少;以安全的名義限制了幼兒親自然行為……那麼,「親自然」的內涵和意義是什麼?在課程實踐中要注意什麼問題和需要具備什麼要素呢?
-
幼兒園成了留住鄉愁的「名片」
眼下,天氣漸漸熱起來,福建省廈門市翔安教育集團許厝幼兒園的孩子們卻能吃著自己種的西瓜、黃瓜降溫。這是該教育集團用活田園資源的一個典型案例。翔安教育集團創辦近三年來,堅持用活本地田園與民俗資源,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感知鄉土、體驗鄉情,也讓幼兒園留住鄉愁,找到正確的辦園方向。
-
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原標題:留住鄉村教師 留住「麻雀學校」的根 讀了6月19日《中國青年報》教育圓桌刊登的胡儉老師寫的《鄉村「麻雀」學校 去留兩難》一文,筆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打聽,原來是村子被拆遷了,現在僅遺留了不到20家農戶,因為經濟賠償等原因沒有落實而繼續住在村裡,學校裡的那不到20名學生就是這些人家的孩子。 也許,因為鄉村拆遷造成的農村「麻雀學校」現狀屬於個案,但是卻真實地存在著,也難以通過兼併的方式進行。筆者認為:國家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涉及上學的孩子。
-
六戶鎮中心幼兒園開展"親自然體驗式園本課程"教育活動
東營網訊 為了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一起感受夏天的美好,6月7日上午,六戶鎮中心幼兒園開展「親自然體驗式園本課程」教育活動。各年級組根據孩子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制定了詳實的課程計劃,圍繞夏天的葉、果、色三根主線分三周來實施主題。在幼兒園裡孩子們發現了許多夏的痕跡,種植園中孩子們發現了杏子熟了,自己親身體會摘杏,並和老師一起觀察,了解杏的外形特徵與作用。還觀察了茄子、辣椒、包頭菜、油麥菜等等,知道了夏天是個收穫的季節也是個多彩的季節。
-
留住鄉村教育的「鄉土味」
村民們經濟條件好了,對孩子的教育要求也更高:全村1/5的家庭為孩子在城裡上學買了城裡的房。平時村民工作在村裡,生活卻在城裡,老宅院基本閒置。「在農村,教育逐漸不能滿足農民需求,富起來的農民為了子女教育選擇進城,成了趨勢。」郭紅旗說。「在農村,教育成了能否把人穩定在農村的關鍵因素!」
-
鄉村旅遊:富民惠民 留住美麗鄉愁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鄉村旅遊:富民惠民 留住美麗鄉愁■新天水記者 黃虹景區全面升級,面貌煥然一新,鄉村旅遊景點人氣爆棚,農家樂、度假村、土特產品店生意火爆……「十三五」期間,天水市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旅遊發展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有效抓手
-
清遠:振興鄉村 留住「根」守住「魂」
觀察人士指出,清遠要利用自然地理和生態優勢,發展具有清遠特色的文化生產力。 如果說留住青山綠水也就留住了鄉村的「根」,那麼傳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則是守住了鄉村的「魂」。鄉村振興,理應讓鄉村留住「根」、守住「魂」。 專家表示,要留住「根」、守住「魂」,首要任務是抓保護,建立一套長效的保障機制,推動古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
育星靜心幼兒園——偉大的親情
您今天陪孩子玩過哪些遊戲?您今天和孩子有過哪些互動?您今天有效陪伴孩子多長時間了?
-
阜陽市潁東區冉廟董樓幼兒園:親情奉獻 用心呵護
董樓幼兒園是一所鄉村幼兒園。坐落在美麗的茨淮新河之北,2016年該園榮獲平安校園的稱號,2018年被評為區級一類幼兒園。近年來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幼兒園的辦園條件不斷優化。開闊的戶外活動場地,美觀有趣的種植園,乾淨整潔的活動室等,集綠化、美化、童趣化、教育化為一體。
-
新鄉村文明:留住鄉愁的現代之路
如何讓農村在傳承鄉土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文明元素,留住美麗鄉愁,是新鄉村文明的探索之路。遺失的鄉土文明地處大別山區的安徽省嶽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村,有2200餘人,外出務工人員佔到全村人口近1/3。像其他地方一樣,獨特的「留守現象」衝擊著延續千年的「老有所養、幼有所依」傳統文化。
-
東潤公益 | 一張特殊的畢業照引發關注:鄉村教育吸引力如何增強
近些年來,隨著鄉村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城鄉教育資源的差異,越來越多的鄉村學生轉入縣城學校,導致留在鄉村學校尤其是邊遠鄉村學校的學生數越來越少。如何增強鄉村教育吸引力,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而振興鄉村教育的關鍵因素是如何留住人。
-
不要讓農村親情綁架,面對鄉村蘇大強們,農村娃的破解之路
不要讓農村親情綁架社會風氣,如何面對鄉村蘇大強們,新時代農村娃的破解之路當學校放假孩子回到家裡後,打開電視機會追些肥皂劇,看些綜藝節目。這無可厚非作為青春期的農村娃對於未來有美好的憧憬,而這對於老家父母親戚來看是有點想不透。父輩們會用鄉村親情綁架孩子們的童心,認為應該看些經典電視劇或者新聞資訊,對於這些娛樂休閒節目嗤之以鼻。這就給農村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溝通不便也解釋不通,希望父輩們尊重包容孩子們的差異化。
-
一所幼兒園的「健康中國夢」
去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沈立博士到河南省實驗幼兒園考察,看到一個孩子正伸著舌頭照鏡子,就問他在幹什麼。孩子的回答讓沈立頗感驚奇。其實,在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的任何一個班級,一般都有4種不同功效的水供孩子們飲用。便秘了喝哪種水,舌苔黃了喝哪種水,孩子們都知道。「爸爸,你有眼屎,該喝絲瓜湯、葫蘆湯……」河南省實驗幼兒園青青學堂做了一個調查,在家經常給家長說喝什麼、吃什麼的孩子約佔13%。
-
延平巨口用古厝留住鄉愁、留住文脈、留住遊客
在鄉村變化中感受鄉村之美 於生活和藝術中發現正能量 今日巨口盡顯風採 你赴約了嗎?
-
錢江晚報:留住鄉村教師,重建鄉賢傳統
原標題:留住鄉村教師,重建鄉賢傳統 近日有報導說,今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中央財政全年將安排109億元。目前,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已惠及130萬鄉村教師,絕大多數縣補助標準超過年人均2400元,有的甚至高達6000元。
-
守護童年的鄉村幼兒園
他說:「曾經很多幼兒園走極端,要麼放養孩子,要麼對孩子進行高控制。連選擇權利都沒有的遊戲不叫遊戲。」2013年,銅仁市開始實施鄉村幼兒園計劃,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的閒置校舍和其他富餘公共資源,在符合規劃和安全要求等前提下優先用於舉辦公辦幼兒園。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鄉村幼兒園1615所。
-
全家福拍照小技巧,學幾招留住珍貴畫面的「姿勢」
讓我們一起來翻閱幾張舊歲月中的全家福,看看能否也找尋到屬於你的時代回憶—— 七十年前:黑白歲月,家風傳承 這張拍攝於七十多年前的全家福或許已經模糊不清,但畫面中,子孫環繞、金玉滿堂的情景卻如此溫情。
-
太陽花幼兒園秋季招生摸底公告
在鼓山,有這樣一所幼兒園,隱在市社區中間,它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基地,也是貝思曼人的夢想花園。 太陽花幼兒園開辦於2012年,座落於上洋小區內。自2013年9月園所開辦以來,堅持以幼兒園為主體,融合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追求辦園品質。我園於2017年10月響應晉安區教育局號召,成為政府購買幼兒園,2018年成功創建「福建貝思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