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陳鋒:未來學校新核心平臺的五大特徵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今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簡稱「中心」)在北京召開「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中幼多維智能學習空間」專家論證報告新聞發布會 。會議宣布實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點聚焦0-18歲兒童發展。未來學校創新實踐的關鍵是需要構建學校新的核心平臺,該平臺應當具備五個特徵:首先,用新一代技術促進學習方式創新;第二,要創建新的學習場景,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元素、更加多樣的課程樣式;第三,要不斷拓展學習時空。新的技術能夠創造更加多維的空間,5G、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的整合應用都是要拓展兒童教育的時空維度,推動學校的深刻結構變革;第四要為新的融合課程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多維智能學習空間提供了融合課程發展的全新可能,將德智體美勞等兒童發展全面的需要融合在一個課程裡,將多種學習目標、多種學習情景、多種學習方式融合在一個課程裡;第五是要具有高度的連通性。

陳鋒還強調,新的核心平臺將推動構建一個新的學習場、能力場、環境場,帶動整個學校空間結構、功能結構、課程結構的深刻變革,從而引領學校形態的變革。

會上正式啟動實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未來學校研究院院長鄭德林表示,項目實施將通過公正、權威、專業的測評和論證,遴選體現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符合兒童發展和成長規律、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高質量研究成果、課程和課程體系、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規劃設計成果,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和地區推進未來學校建設提供可複製、易落地、有成效的優質服務和產品。同時,將引導和鼓勵廣大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先進企業、服務機構以及教育工作者等加大資源供給、加快迭代更新、加強共享合作,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創新和未來學校探索實踐之中;以「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為牽引,廣泛匯集國內外相關領域前沿創新成果,打造覆蓋未來學校各環節的課程、產品、解決方案、規劃設計等資源平臺和能力交付中心。此外,會議還就測評和論證類別、規則、程序、標準等進行發布。

據悉,2017年10月10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正式發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兩年來,在研究板塊上,立項未來學校實驗研究課題147個,課題單位覆蓋全國27個省份 ;編輯《未來學校實驗研究課題優秀成果集》8套。「計劃」建立專家庫,涵蓋未來學校建設各個環節,逾600餘人。(曹雯)

(責編:實習生(曹雯)、熊旭)

推薦閱讀

那位傾心毫米波事業的「老師傅」走了追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孫忠良。【詳細】

今天正當燃!全國高校開展多種活動慶祝黨的生日7月1日,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全國多所高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全校師生共同慶祝黨的98歲生日。【詳細】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學習方式的變革一定是未來...
    未來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它與新技術、新科技應該有著怎樣的關係?當我們的教育正在從工業化時代教育向數位化時代轉變,未來教育應該如何變化?12月18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上表示,未來教育的轉變是教育形態和學校形態的轉變,是系統性和體系性的變革。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啟動合作:探索未來學校新形態
    多知網12月11日消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 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的見證下,雙方舉行「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啟動儀式。
  • 未來學校新核心平臺的五大特徵怎樣融合以構建面向未來的學習環境
    信息化時代,翻轉課堂、慕課、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教育理念大行其道,滿堂灌、標準化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漸被摒棄。個性化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混合式學習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學習方式被大力倡導,學校面臨著變革,學習空間面臨著重構以適應未來的教學。未來學校會是什麼樣子?未來學習空間如何打造?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啟動合作 攜手探索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黨總支專職副書記易輝明、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等出席合作啟動儀式。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合作啟動
    原標題: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在京啟動合作 攜手探索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新形態   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合作。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2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未來學校研究院主辦、北京果果樂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30位校長線下研討與5000位校長和教師線上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探索案例和創新成果徵集啟事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探索案例和創新成果徵集啟事(2019年)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探索未來學校的新型模式和基礎框架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2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未來學校研究院主辦、北京果果樂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30位校長線下研討與5000位校長和教師線上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 學校綠色發展:未來校園的生態圖景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將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戰略支點,綠色校園建設是不可替代的關鍵。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學校辦學過程,融入人才培養環節,融入校園建設與管理,在校園空間綠化建設和研究綠色化中,找到精確平衡。 「搭建平臺,是落實『綠色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在綠色校園規劃與建設的頂層設計中開展科學研究、策劃布局。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一行調研山西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翠青 趙汗青)8月25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組織的2020年高校「十四五」校園規劃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山西太原召開。8月26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一行5人調研山西大學,並與該校黨委書記王仰麟進行了會談。
  • 未來學校研討會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啟動儀式在京召開
    會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致辭並作主旨報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裝備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韓呼生,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雅森國際集團總裁謝宇分別就教育裝備、未來學校生態大會歷程及教育展會發展作主題報告。
  • 教育部規劃中心與作業幫達成合作,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學習方式變革...
    12月11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到作業幫調研智慧教育、教育扶貧情況,並正式啟動「基於在線教育的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研究與實驗
  • 重磅 |《智慧學習工場2020建設標準指引》發布,探索未來學校新型態
    7月29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建設標準指引》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宣布,從即日起實施智慧學習工場2020建設標準的指引、認定、諮詢和培訓等工作。智慧學習工場,作為產教融合的新載體、科教融合的新設計、未來教育的新探索,推動著產教融合向著試點更廣泛、要素更聚集、模式更靈巧、載體更豐富、內涵更兼蓄、創新更協同的方向演化升級。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在會上表示,人類對更美好教育的追求、新技術的集群突破、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三種力量正在驅動教育形態的深度變革,智慧學習工場正是在適應變革的新形勢下,做出的重大戰略創新。
  • 「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指南發布—果之入選實驗項目
    近日,《「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發展指南1.0》(以下簡稱「指南」)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未來學校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布。果果科技「果之」全場景教師工作發展平臺被推薦為校長教師發展的重點創新實施項目。學校已經站在形態變革的前夜。
  • 第五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認為,我們現在正在經歷從工業化時代教育向數位化時代教育的歷史性轉變,這不是簡單裝備、技術、工具和內容的轉變,而是一個形態性轉變,是教育形態和學校形態的轉變,是系統性和體系性的變革。
  • 探討未來教育的變革方向 推動中國教育的創新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張歌)近日,未來教育創新周·第二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全國近2000名校長和教育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學校的重構與創新,共同探討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未來學校的構建模式以及未來校長的培養標準。
  • 「未來學校」在路上:讓未來到來
    為應對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世界各國陸續出臺了面向未來的教育發展戰略,推動未來學校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如何在中國的框架內開展未來學校的有效實踐,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本著服務教育創新改革的宗旨,旨在成為匯聚創新要素的平臺,在「未來學校」建設領域積極探索著,從學前教育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 探尋綠色學校創建的中國方案 ——專訪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
    當前,國家已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時代背景下,綠色學校的創建有何新理念、新思路?綠色學校將如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學校對促進公眾環境教育有何作用?對此,《環境教育》專訪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鄔國強副主任,回顧我國綠色學校建設發展歷程,探尋綠色學校創建的中國方案。
  • 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 探索師範人才培養新模式
    「師範類人才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暨中國教育智庫聯盟師範生就業與職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14日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對師範學校的學生來說,需要在教育變革和社會變革的基礎上來思考未來的目標、理想、職業,增強自己的能力,為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 「中幼多維智能學習空間」新聞發布會召開 —— 「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正式啟動
    2019年7月9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簡稱「中心」)在北京召開「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中幼多維智能學習空間」專家論證報告新聞發布會 ,這是首個通過中心 「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 論證的重大創新成果。會議還同時宣布實施「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重大創新成果測評和論證項目。海爾集團、北京金色童園對其技術和實用性說明發布報告。六家幼兒園進行現場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