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Rh陰性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 聽聽廈門這群「熊貓俠」的故事

2020-12-20 廈門網
昨日,五位「熊貓俠」戴山河、楊新榮、賴建松、黃千金、蘇婷婷(從左到右)在廈門市中心血站合影。 (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黃琬鈞 通訊員 王宇徵)今年6月14日是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昨日,記者走進廈門市中心血站,探秘一個特殊的人群——Rh陰性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

  Rh陰性血型在漢族人中的比例僅有千分之三左右,由於特別稀少,被稱為「熊貓血」,他們需要「抱團取暖」互相提供血源,這群獻血者也被稱為「熊貓俠」。廈門市中心血站牽頭為他們組建了互助小組,他們也自行組建了互助交流群。

  昨日,廈門市中心血站宣傳招募部主任曾曉新和戴山河、賴建松、楊新榮、蘇婷婷、黃千金這5位「熊貓俠」與記者圍成一桌,暢談他們的故事。

  有愛心

  「老熊貓」自稱「移動血庫」 至今已捐獻全血8300毫升

6月1日,戴山河獻血時,還帶上兒子。 (受訪者供圖)

  「我已經是個『老熊貓』了。」43歲的戴山河笑著說,他是Rh陰性O型血,至今已捐獻全血33次,共8300毫升。來自南安的他,如今定居廈門。「我從南安到廈門,走到哪就到哪裡獻血。」他說,朋友們調侃他是「移動的血庫」。

  戴山河第一次獻血是在1995年,由單位組織參加。「當時我對獻血也比較懵懂,只覺得是好事,可以做。」戴山河說,早些年,很多血站都沒有普查Rh血型,直到2003年第13次獻血時,血站通知他,說他是Rh陰性血,屬於「熊貓血」,血液很稀少!

  什麼是Rh陰性血?戴山河多方諮詢、查了好多資料才有了概念,更是感到有種使命感在推動他獻血。「既然我的血這麼寶貴,那更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捐出去幫助他人。」

  「其他稀有血型的人說不定也會有和我類似的疑問,不如建個交流群。」於是,戴山河就在當地建起一個Rh陰性血互助QQ群。

  有辦法

  廈門「熊貓俠」建立交流群 自願獻血互相幫助

黃千金在獻血。(受訪者供圖)

  「老戴建的這個群也啟發了我們,建起廈門地區的Rh陰性血交流群。」「廈門Rh陰性血之家」QQ群的建立者楊新榮和賴建松說。

  45歲的楊新榮是江西人,2004年來廈門時,在火車站的獻血車第一次獻血。「沒兩天,就被通知,我是Rh陰性A型血,當時嚇了一跳。」楊新榮說。39歲的賴建松來自龍巖,從廈門大學畢業後便長居廈門,2008年一次手術前驗血才得知是Rh陰性O型血。

  兩人和戴山河通過Rh陰性血人群的一些交流活動結識,成了好友。2008年,賴建松和楊新榮一起建立了廈門Rh陰性血交流互助QQ群,戴山河來廈門後,也成了這個群的管理員。

  賴建松說,建交流群主要有三個好處,除普及知識外,一方面,是通過自願獻血,能夠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他人;另一方面,在獻血者自己有需要的時候也能及時尋求幫助。他們經常在群裡發布各種有關Rh陰性血和獻血的知識,組織成員間的聯誼、交流活動。

  有原則

  需要救命血 應該找醫院輸血科聯繫當地中心血站

蘇婷婷在獻血。(受訪者供圖)

  楊新榮說,有些需要用血的病人家屬會進群,添加很多群友為好友,求他們獻血。「這樣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其實並不正確。」對此,廈門市中心血站宣傳招募部主任曾曉新對記者解釋說,醫院不能自行採血,同時,Rh陰性血因為用血概率小,醫院輸血科一般不備血。但是一旦需要,醫院就會立即向當地中心血站申請,由血站安排發放。

  曾曉新說,每袋紅細胞的保存期只有35天,血小板保存期更是只有5天,獻血者捐獻全血後要休息半年後才能再捐全血。如果多捐、錯捐了,對於稀有血液來說是一種浪費,也可能耽誤其他需要血液的人。

  曾曉新介紹說,獻血者在廈門市任一獻血點捐獻一次血後,如果是Rh陰性血型,系統就會自動將其納入「Rh陰性血互助小組」。

  由中心血站牽頭的這一互助小組與民間交流群不同。曾曉新說,血站除了定期舉辦一些交流活動外,一般只有在接到醫院申請後,才會由工作人員聯繫成員徵召獻血。

  「民間的交流群和我們官方的血站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互動。」曾曉新說,官方提供的信息是更準確權威的,民間交流群則讓稀有血型的人群關係更緊密,在需要徵召獻血者時,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故事】

  曾因血型自卑 現是三個孩子媽媽

  「其實在我們互助交流群裡,大家已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了。」41歲的女性「熊貓俠」黃千金說,她也是「廈門Rh陰性血之家」的群員。

  「剛得知我是Rh陰性A型血時,我挺自卑的,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另一位女性「熊貓俠」蘇婷婷回憶說,她甚至還想過,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生孩子,之後萬一大出血了,救命的血從哪裡來呢?「加入互助小組後,我發現我還有很多同伴,我還有餘力,可以幫助別人。」

  如今,蘇婷婷已捐獻全血7次,共2000毫升。而且,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孩子都是普通血型,不是『小熊貓』。」她說。

  在場的五位「熊貓俠」都有孩子,他們都經常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楊新榮的小兒子也是「小熊貓」,他已經把兒子拉入交流群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稀有血型聯盟:身懷「熊貓血」 願做「熊貓俠」
    中國稀有血型聯盟。 「廣東陸河縣Rh陰性B型血求助。患者女,20周歲,B型Rh陰性血,單次需用血1000ml,病人現住在廣東省陸河縣人民醫院。信息已核實,敬請方便獻血的B型Rh陰性血朋友與我們聯繫。中國稀有血型聯盟3月1日發布。」
  • 「熊貓俠」獻血救人
    12月10日上午,銅陵市民王光萍女士專程趕到街頭採血點獻血300毫升,用於救治一位RH陰性A型血患者。近日,銅陵一名RH陰性A型血患者急需輸血,消息傳出後,當地「熊貓俠」們踴躍報名參加應急獻血,為挽救他人生命奉獻一份愛心。
  • 靖江稀有血型「移動庫」,百餘「熊貓俠」長年在線集結
    很快,3名熊貓俠唐琪、冷彩銀和張克美趕往獻血點,捐出900毫升全血。據了解,在靖江,「熊貓俠」疾馳救援時有發生,這主要因為靖江有個「稀有血液移動血庫」,154名「熊貓俠」志願者自願入選「移動庫」,隨時等待愛心「召喚」。
  • Rh陰性血不足0.5% 上海200多名志願者隨時準備獻血救急
    在網上,他和群裡的夥伴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保持飲食清淡,防止過度勞累,注意身體健康。   保重身體,並不全為自己。和謝英峰一樣,在這個特別的QQ群裡活躍著200多名上海網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Rh陰性血無償獻血志願者。   在中國人中,Rh陰性血型的比例僅為0.3%至0.5%。因此,Rh陰性血也被稱為「熊貓血」;而他們則自稱:「熊貓俠」。
  • 產婦急需RH陰性B型血,漯河「熊貓俠」聞訊馳援救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佔斌「漯河市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目前該群共有稀有血型人士150餘人,發生了許多相互關愛、相互救助的感人事跡,為該市臨床稀有血型危重患者提供了充足血液保障,確保了病人生命安全。
  • Rh陰性血型者抱團 蘇州有群真正的「熊貓大俠」
    人的血型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大家熟悉的ABO血型系統,還有一個是Rh血型系統,即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同,但Rh血型不合,輸血後就會產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在漢族人群中,絕大多數人是Rh陽性血型,Rh陰性血型者所佔比例約為0.34%,極為稀少,因此被稱為「稀有血型」,俗稱「熊貓血」,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 上海將成立Rh陰性稀有血型、A型血無償獻血志願者聯盟
    新華網上海4月15日電(記者 仇逸)從上海市血液管理辦公室獲悉,上海將成立Rh陰性稀有血型、A型血無償獻血志願者聯盟。這兩個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確保Rh陰性稀有血型以及A型血病人的臨床用血供應,同時也為愛心志願者增添互動交流的平臺。
  • 1600毫升AB型Rh陰性血! 5位「熊貓大俠」獻血搶救七旬老人
    得知求助信息後,血液中心負責稀有血型獻血者的工作人員沈劍通過他管理的稀有血型志願者QQ群發出求助信息。同時,他通過電腦篩選出符合條件可實現獻血的「熊貓大俠」,逐一打了數十個電話,發現其中半數為高校學生,不少人已放暑假回到老家。21日晚,經過反覆電話確認,終於找到了5位「熊貓大俠」前來支援,並順利通過體檢進行獻血。
  • 「熊貓俠」!他13年獻血4700毫升,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
    在泉州市第六屆道德模範評選中,泉州市Rh陰性血型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林德平獲評助人為樂模範。13年來,他獻血4700毫升,這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全身的血液。他不僅積極獻血,還組織、鼓勵身邊同血型的人獻血,為急需血液的病人解燃眉之急。
  • Rh陰性血型少見 「熊貓血」匹配難度大
    時間不等人,省血液中心立即調動所有資源,緊急啟動稀有血型志願者名庫,招募O型Rh陰性獻血者為其獻血配型,尋找匹配的血源。  在醫院將寶寶的血樣送往省血液中心檢測後,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更意外的結果:寶寶不僅是O型Rh陰性,而且血清中含有抗M抗體,這就意味著配型成功的機率僅為萬分之三。
  • 產婦是RH陰性血!「熊貓俠」慷慨相助
    「熊貓血」是指RH陰性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這位孕媽產檢時發現她是RH陰性AB血型的,入院後我們第一時間通知輸血科備血,所幸備到2個單位同樣的庫存血。可是,僅還有3天的有效期。該孕媽聽後一下子著急了,她目前還沒有臨產的徵兆,究竟哪天分娩還不知道,如果剖宮產會比順產出血多,所以她想順產。目前要不要備這袋血?她猶豫了。
  • 北京數萬「熊貓人」九成隱匿 Rh陰性血儲備緊缺
    其中,「Rh陰性」、「稀有血型」的字眼奪人眼球。這已不是「稀有血型」第一次佔據人們的關注焦點,然而每次缺血、尋血、獻血的輪迴過後,稀有血型對於更多人來說,還是生僻的「冷知識」。即便是稀有血型的「擁有者」也不例外——直到獻血、懷孕、患病時——他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一名「熊貓人」。
  • "熊貓血"聯盟:讓稀有血型不再稀有
    人類的血型,除了有常見的A、B、O、AB型之分外,還有RH陽性和陰性之分。在中國,RH陰性血僅佔0.34%,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血型,又被稱為「熊貓血」。按這個比例,目前全國約有400萬RH陰性血者。但這400萬人中,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 廈門一患者急需「熊貓血」 廈門血站喊你來獻血
    原標題:人多力量大 「熊貓俠」請速速現身導報訊(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王宇徵)幾天前,廈門一患者手術急需Rh陰性AB型血小板,AB血型本身在人群中人數就比較少,Rh陰性AB型這樣的「熊貓血」就更少了。據了解,廈門血站負責招募的醫護人員聯繫了好些Rh陰性AB血型志願者,但有的女性「熊貓俠」正好碰上了生理期不宜獻血,而有的男性「熊貓俠」又正好出差不在廈門,好不容易聯繫上一名符合條件的「熊貓俠」,卻在獻血初篩時發現轉氨酶過高,無法獻血。好在經過幾輪聯繫,廈門血站最終還是成功採集到血液,經檢驗合格後送往醫院,及時搶救了患者生命。
  • 等血救命患者急需B型RH陰性血 「熊貓俠」接力獻血
    先坐了3個小時火車,再轉一趟公交車,昨天下午2點,他出現在了西京醫院門口的獻血車前。他被稱為「熊貓俠」——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每個成員的血液都像大熊貓一樣珍貴,這種血醫學名稱為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朋友圈裡的求助信息昨天一早,一條求助信息,刷爆了不少西安人的朋友圈。「情況緊急,等血救命!幫忙發一下。謝謝大家。」
  • 長沙Rh陰性血液庫存緊張「熊貓人」請抱團自救
    這些人在因傷病需要輸血時,一般情況下必須輸Rh陰性血,但血源卻因非常缺乏而寶貴,所以人們就把這種血型稱為 「熊貓血」,擁有這類血型的人則被稱為「熊貓人」。按長沙常住人口731萬計算,長沙的「熊貓人」應該在兩萬人左右。  「長沙血液中心承擔了長沙全部252家醫院的供血任務,且全省其他市州的Rh陰性血病人很多都會到長沙來就醫,這加大了長沙的Rh陰性血庫存的壓力。」
  • 「熊貓血」志願者6萬變500萬
    當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孕產婦有用血需求時,通常會聯繫中國稀有血型聯盟,聯盟志願者們則通過電話接力、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將信息發布出去,尋找能夠提供幫助的「稀友」。今年3月20日,家住西安的60歲老人鄭新川,因重度貧血入院。他是Rh陰性A型血。家人也是首先向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發出求助信息,想請志願者們幫忙尋找能夠獻血的「熊貓俠」。
  • 錦州孕婦臨產急需RH陰性B型血 鞍山「熊貓俠」跨城馳援
    錦州一位孕婦即將臨產,卻發現自己的血型是罕見的RH陰性B型血,當地醫院在沒有備血的情況下不敢貿然接生。就在這個緊急時刻,幾位鞍山「熊貓俠」第一時間趕到錦州,為該孕婦捐獻了400毫升「熊貓血」!得知這個消息後宋女士一家特別絕望,RH陰性血因為罕見被稱為熊貓血,而B型比O型更為罕見,錦州市各個醫療機構和血站都沒有RH陰性B型血獻血者資料。無奈之下宋女士的媽媽多方求助,找到了郭明義,在郭明義的幫助下,她們一家與鞍山熊貓血團隊的志願者錢守文取得了聯繫。
  • Rh陰性稀有血型者羊文玉:·都市快報
    記者 章貝佳 通訊員 胡秋月    上周末,浙江省無償獻血者協會熊貓隊召集稀有血型這個特殊大家庭100餘名成員代表,在浙江省血液中心首次舉辦了一場由熊貓俠們——稀有血型獻血者一手導演、策劃、組織、參加的「熊貓春晚」聯誼活動,共同慶祝蛇年新春的到來。  為什麼叫他們熊貓俠?
  • 被誤解的「熊貓血」:產婦不知自己是稀有血型 18次懷孕失敗
    很少有人知道,無論A/B/O還是AB血型,都有可能是Rh陰性「熊貓血」。 「超7成Rh陰性血者都是在患病或要用血時才知道的。」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發起人王勇表示,許多Rh陰性血者長年不自知。 該聯盟是一個以熊貓血者為主的民間互助組織,當聯盟成員或他人需要稀有血型時,會組織志願者無償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