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後一位漢人皇帝,心繫天下、勵精圖治卻拯救不了大明王朝!

2020-12-22 小矜持聊歷史

他是最後一位漢人皇帝,心繫天下、勵精圖治卻拯救不了大明王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初建立,國號大明,初期定都在南京。到了明成祖時,將都城遷往北京。自1368年創立,到1644年滅亡,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

大明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很神奇的朝代,主張: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相對於其他朝代而言,明朝歷任皇帝都很有血性!

一、君臨天下

公元1627年,也就是天啟七年,大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駕崩,因其生前沒有子嗣,所以年僅17歲的信王朱由檢便首遺命登基,繼承大明皇位,時年十七歲。自此之後,他便開始了君臨天下的帝王生涯。次年2月5日,改年號為「崇禎」。

雖說年紀輕輕,但崇禎皇帝卻心繫天下,有一顆勵精圖治的心。在其掌舵大明朝這艘大船時,雖說大明朝在外界看來還是那麼龐大,但其實早已到了「外強中乾」的地步。

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結黨營私,控制了明朝中樞大部分的文臣武將。在魏忠賢的運作下,以錦衣衛和東廠為「工具」,打擊異己勢力、迫害東林黨人。當時,明朝內部早已是政治腐敗、官員內耗、軍隊疲乏、財政枯竭。

二、內憂外患

內部:崇禎皇帝繼位還不滿一年,中國北方大旱,一時間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再加上救災不力,餓死了很多人。《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另據《備陳大飢疏》史料記載,當時由於大旱,百姓為了活命,不得不吃草、吃樹皮,甚至到最後還吃觀音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了高迎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

外部:在崇禎繼位前一年,盤踞在關外的後金首領努爾哈赤在寧遠戰役後去世,但是其兒子皇太極接過了努爾哈赤的指揮棒,繼續拉開了攻擊大明朝的序幕。先後多次採用繞道入侵的方法,繞開明松錦防線,數次逼近京師,一點一點蠶食大明朝的國土。

正是在如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大明江山到了崇禎皇帝手裡的時候,變得岌岌可危了。

三、為政舉措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大明朝問題,挽救即將傾倒的大明王朝,好讓大明這艘船繼續在歷史的長河中航行下去,執掌天下牛耳的崇禎帝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首先,將先帝的乳母客氏「請出」皇宮,以此削弱魏忠賢的政治羽翼,緊接著把他在信王府的親信都調入宮中,替換了內廷的宦官,進一步打壓了魏忠賢的勢力。借著御史楊維垣上書彈劾魏忠賢的契機,崇禎帝順勢而為,徹底將魏忠賢及其黨羽趕出了權力中心,將大明權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其次,在剷除閹黨後,崇禎帝逐步展開了平反昭雪的活動,為為一些受閹黨迫害的東林黨人恢復名譽。他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常常破格提拔官吏,同時為了籠絡更多的人才,還準許宗室子弟應試授官,進一步加強皇室權力。

最後,為了治理國家,崇禎帝也是處理公文徹夜不眠。據史料記載,崇禎帝是明朝自太祖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為處理朝廷之事,時常很少休息,有事遇到軍情緊急時,更是連續多晝夜不休息。

平心而論,繼位時的崇禎帝,只有十七歲,沒有自己的班底,在面對已破敗不堪的大明戰艦,心繫天下的他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拼盡全力要挽救大明帝國。但他卻過於求成,一上臺就逼死了可以制衡文臣集團的魏忠賢,使得局勢脫離了他的掌控。

他想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但卻遭到了「東林黨」的制肘。只因他沒有聽信天啟的忠告:「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好人,但卻不是一個好領導。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最終落得個在煤山自盡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漢人王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的大明王朝
    中華二十四史之中,上起黃帝,下至崇禎,若論最有骨氣的王朝,絕對非明朝莫屬了。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明朝的君臣可以說是史上最剛得一朝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明軍一直就追著元蒙殘餘勢力,想要斬盡殺絕。
  • 「道長當皇帝」?「木匠作天子」?淺談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們!
    說到明朝不得不說明朝的皇帝們了,真正算是勵精圖治的皇帝 應該只有兩位,即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人送外號「木匠皇帝」,朱由校也許是太不得老一輩的喜愛,就把閱歷放在了木匠上,練就了一手超凡的木匠手藝,聽說他自己用的,住的,都是他親手打造,專業水準讓專業木匠都自愧不如。他還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木工,終年不倦。然而這一切都被魏忠賢看在眼裡,每每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魏忠賢就奏事。皇帝厭煩,不願聽下去,每每都擺擺手說自己已經都清楚了,你們看著辦就行。
  • 崇禎年間,北京城外忽現一隻40斤的大公雞,高人:大明要亡
    其中有像秦朝那樣「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也有像周朝那樣統治791年的王朝。但是無論朝代的壽命是長是短,最終都逃不掉滅亡這一永恆的歷史規律。如果注意到許多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我們不難發現,當一個朝代即將走向衰亡的時候,都會有不好的徵兆,往往都非常靈驗。崇禎皇帝,是封建社會漢族的最後一位帝王,在其統治時期就發生了一件怪事。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中國歷史上真正勵精圖治的帝王,只有這五位,其餘都不值一提
    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被賦予了至高的權力,擁有著絕對的權威。正因如此,帝王往往成為中國古代史的主角。一個王朝的盛衰榮辱,往往取決於這個王朝的帝王們。縱觀中國歷史,荒淫無道的帝王不勝枚舉,平庸昏聵的帝王比比皆是,而勵精圖治的帝王卻少得可憐。在小編看來,中國歷史上真正能稱得上是勵精圖治的帝王,只有以下五位,其餘都不值一提。
  • 豆瓣評分高過繡春刀,大明王朝最後一抹紅,明粉必看這部電影!
    四百年前的大明冬日,殺手橫行。關於明朝的影視劇稱不上多,近年來也只有一部《繡春刀》顯了崢嶸,只不過格局太小,很難展開大明畫卷,第二部更是續貂無力。在《繡春刀》上映的前一年,《大明劫》不慍不火的上映了。作為漢人王朝最後的輝煌,明王朝的歷史故事不乏後來者敘述,只不過太祖朱元璋給大明王朝定下的基調太過肅殺,所以整個王朝的歷史都顯得有些殘酷。
  • 大明王朝興亡錄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大明,人們只記住了那個充滿爭議的乞丐皇帝朱元璋,那個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篡位」惡名的永樂大帝,剩下的,就是一群奇葩皇帝了——40年不上朝的萬曆,豹房娛樂城董事長明武宗,玩玩權術上癮的嘉靖皇帝,木雕藝術大師等等。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個王朝卻存在了整整276年,如果算上南明朝廷和各地的反清復明武裝,明朝政府的武裝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了康熙中期。
  • 他是大明最後的支柱,如果不是因為小人搗亂,可能真能挽救大明
    明朝由草根皇帝朱元璋統治。朱元璋是漢人,因此整個明朝也是漢人的世界。這個王朝確實有很多令人眼花了亂的地方。也許是由於朱元璋的影響力,整個明朝幾乎都是鐵骨錚錚,沒有那個子孫後代出現過割地賠款,投降的事情。
  • 個個都是奇葩君,看大明又個性、又奇葩的皇帝們
    大明王朝,從草根皇帝朱元璋建國,到崇禎吊死在景山上的歪脖子樹上,共十六位皇帝,要是加上南明小朝廷的四位,就是二十位。可以說,個個都是個性十足,篇幅原因,我們就先說正統大明朝的皇帝。明初就出現了一種奇葩現象,當官的今天坐堂上審問曾經的同僚,明天他可能就是堂下被審的人。大明初,最高危的職業是公家公務員,腦袋隨時會摘了。翻身農奴把歌唱,百姓這時候可以大膽揭露那些貪官汙吏都是怎麼欺壓百姓的,有皇帝給做主,不告白不告。
  • 解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
    一提到中國歷史上的強盛王朝,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強漢盛唐,但不一定,歷史上,遊牧民族曾三次席捲了歐亞大陸,他們分別是匈奴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 ,相比當時歐洲各國,中國被蠻夷所統治的時間較短,在強盛的蒙古鐵騎徵伐世界時,雖是軟弱無能的南宋王朝,但最後漢人崛起攻滅大元帝國,建立大明帝國,漢朝除武帝時期都對外族進行過和親,唐朝建立初期也曾對突厥進行和親,宋朝更不用說,割地賠款
  • 大清——女真撿來的王朝,撿了史上最大的便宜!
    大清王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你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與其說是女真徵戰天下奮進心思建立的王朝,不如說,女真命好,撿了個大便宜,撿來一個王朝!他相信明朝不至於為了一個小小的遼東就跟他拼命。事實上,當時的明朝當權階層,上到皇帝,下到文官階層也是這麼認為的,女真戰力再強,終究也只是疥癬之癢,也國之大勢無礙,就算真的是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但區區一萬人對於擁有近兩億人口,幾百萬軍隊的大明來說它太小了,就是給了他天下,憑藉一萬人統領兩億人,做夢呢!還想學金滅北宋!
  •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2017-02-24   自《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兩部歷史正劇在優酷上線以來,引起了廣泛關注。
  • 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選擇南遷?如果學宋朝南遷,大明能延續下去嗎?
    1644年,當李自成的大軍攻破北京城時,滿城尋找大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最後卻發現其於煤山之上自縊,他親手了解了自己的妃子和子女,也許是不想遭受他人的侮辱
  • 開局一隻碗,打下大明王朝
    現代歷史穿越網文中,許多主角設定會穿越到明末,打敗外族拯救江山,這些主角都是帶著金手指去的,穿越起點還是將領級別。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真實版的歷史穿越網文主角,他不僅沒有帶金手指,穿越的起點還是最低的,只有手上的一隻碗。
  • 崇禎皇帝的一個性格缺陷,最終,導致大明王朝提前亡國了
    之後,崇禎親自敲鐘,但卻沒有一個大臣來上朝,使得絕望的他帶著一個隨從爬上了北邊的萬歲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上了結了自己的性命。伴隨著崇禎皇帝的逝世,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的朱氏王朝就此結束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一切都要從十七年前說起。十七年前,崇禎帝朱由檢只是一個藩王。
  • 最後一個王朝最後一位武狀元讓人望而生畏,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及第
    我們都知道在唐王朝就已正式開始了武舉制的旅程,且存在到最後一王朝,長達幾千年。在古代,作為一位武舉人,當然不單只是需要自己擁有驚人的力氣,也要有超過普通人的膽量和高超的武功才可以。假如你只有全身蠻力就不會具備有做一名武舉人的要求,那麼當然是你必定會被淘汰出局了。
  • 中國所有諡號「高」的皇帝,僅有6位,還有3位追尊的高皇帝
    高皇帝是古代中國皇帝諡號之一,簡稱「高帝」,是一個評價非常高的諡號。根據諡法,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所以一般只有開國皇帝才能得到諡號「高」,最著名的那位當然就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在中國歷史上,高皇帝的數量不多,僅有6位,還有3位是追尊的,沒有做過皇帝。
  • 《大明王朝1566》究竟有多好
    《大明王朝1566》是由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主演的電視劇,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朝的重要事情,有嚴嵩、有海瑞等,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基本還原,把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勾心鬥角刻畫地非常到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劇,甚至可能是大陸最好的歷史大劇。他的亮點很多,我主要說一下三個方面。
  • 大明王朝的正反面:宸濠之亂,「叛臣」「昏君」與「聖人」的對決
    但有一場藩王叛亂,成就了一位聖人,間接害死一位皇帝,雖然處心積慮卻以草草失敗告終。正德年間的「宸濠之亂」,表現了大明王朝的正反兩面,也為大明王朝的國運走勢埋下伏筆。明初藩王分封圖一、寧王與皇帝的世仇大明王朝的第一代寧王叫朱權,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位兒子,在洪武皇帝大肆分封諸王時,被冊封到了大寧(今唐山市喜峰口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